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撒氏起源及历史

撒姓图腾_撒氏图腾

撒姓图腾(撒氏图腾)

  撒姓是中华姓氏之一,读音作sǎ(ㄙㄚˇ),亦可读作sā(ㄙㄚ)、sà(ㄙㄚˋ)、shà(ㄕㄚˋ)。来源多样,多以回族、蒙古族人居多,但是也见于朝鲜、达斡尔、锡伯、满、苗、侗、傣等民族中。撒姓现今人口约一万,排在第七百二十四位,在台湾名列第七百一十九位。撒姓人聚居地几乎广布于中国各地。也有从蒙古族汉化成汉族的,多居于山东宁津、庆云、无棣。其中蒙古族撒姓与托是一家,是为始祖托脱后裔。

【得姓始祖】

  阿连撒罗、耶律·撒哈、哈散·赡思丁、怯烈亦·哈散纳、撒吉思(昔儿吉思)、察哈札剌儿·忙哥撒儿、玉里伯牙吾·撒敦。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突厥族,出自古西域古突厥族分支回纥族支系,属于以国名汉化改姓为氏。

  据《撒氏回族家谱》记载:“撒氏始祖居西域,为回纥人,后为唐皇平叛,因其功被封斌王,以居关中。”回纥,是古代突厥语“团结”、“联合”的意思,是古代唐王朝时期回纥民族的自称,唐德宗时改称回鹘。唐王朝初期,古突厥族的一个分支为漠北九姓铁勒,回纥即其中之一。公元745年,回纥民族建立了回纥汗国,汗国的疆域包括贝加尔湖以南,阴山以北,兴安岭以西和阿尔泰山以东的蒙古草原地区。在回纥汗国存在的近百年中,草原上各游牧部落以回纥部为核心,逐渐融合团聚成为统一的回纥族。从那以后,回纥一称已经成为一个包括草原各游牧部落的古代民族的名称了。回纥汗国建立伊始,即向大唐王朝称臣,此后的历代可汗都接受唐王朝的册封,成为唐王朝在西域的一个属国。公元840年,回纥汗国在天灾和吐蕃族政权的夹击下崩溃。部众分数支向西、向南迁徙,其中一支沿弱水南下到达了河西走廊的甘州(今甘肃张掖)一带,被称为甘州回纥,也就是日后裕固族人的祖先。这支回纥人在公元895年占领甘州城,建立了独立政权。

  公元1208年,甘州回纥政权在西夏政权的进攻下崩溃,各部四散。其中一支退处敦煌以南,柴达木盆地以北,西到罗布泊、若羌一带,自称为“撒里畏兀尔”。在突厥语里,“撒里”是“黄色”的意思,因此以后的汉文史籍又称其为“黄头回纥”。到公元1226年,撒里畏兀尔人被蒙古军队征服。

  自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十四年开始(公元755年),唐王朝爆发了“安史之乱”,前后达七年之久。唐天宝十四年农历11月甲子日(公元755年12月16日星期二),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节度之士兵及同罗族、奚族、契丹族、室韦族、突厥族等民族组成共十五万大军,号称二十万,在范阳起兵。于唐天宝十五年占领长安、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面对将倾之朝,唐肃宗李亨即位,起用郭子仪、李光弼为大将军,联络回纥军击败安禄山之子安庆绪主力。之后唐朝宗李豫即位,李光弼再借回纥军力量,消灭史思明之子史朝义,在唐朝宗李豫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平定了安史之乱。在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在唐肃宗李亨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回纥葛勒可汗(公元747~759年)应征遣其子叶护率领精兵四千余人出发,龟兹回鹘智海汗也派长子阿连撒罗率军应调参加。回纥军队来到陕西凤翔、扶风一带部署队伍,准备出击,唐军大将郭子仪先留宴三天,以慰辛劳。叶护当即说道:“国家有急,远来相助,何暇食为?”这种以国为先,灭此朝食的精神,非常令人钦佩和崇敬。阿连撒罗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加之白马白刀白缠头,被号称“银风将军”,他率军应调平叛,在消灭安庆绪主力的战役中立有大功,被唐朝宗赐封为斌王,以示“文武双全”,留任唐王朝,不过,龟兹回鹘自此后便无可汗了。

  在阿连撒罗的后裔子孙中,先以汉字复姓“撒罗氏”自称,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撒氏、罗氏,皆世代相传至今,其撒氏的姓氏读音作sà(ㄙㄚˋ)。

  源流二

  源于契丹族,出自辽国时期北院乙室王耶律·撒哈,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改姓为氏。

  乙室王撒哈,为北汉政权被宋太祖赵匡胤灭亡后,宋、辽两国开始交战时期的辽国王室宗亲,在辽景宗耶律·贤时期隶属北院大王耶律·休哥统辖,主要负责驻兵护卫辽国之南京幽州(今河北北部及辽宁,治所在蓟县,今北京广安门一带)。

  在公元978年5月宋、辽两国第一次大规模战争中,耶律·撒哈在耶律·休哥的指挥下,内外夹击,使宋太宗赵匡义亲率的数十万宋军大败,北宋王朝首次攻辽以试图“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争以失败告终。

  辽天庆四年(公元1114年)农历9月,女真族首领完颜旻(完颜·阿骨打)决意起兵反辽,以区区军士二千五百人在涞流河(今黑龙江与吉林间拉林河)誓师,经过十年半的艰苦战争,逐次消灭七十万辽军,终在辽保大五年(公元1125年)农历2月,在应州新城(今山西应县)东三十公里处将辽天祚帝耶律·延禧追获,辽国灭亡。

  辽国灭亡后,耶律·撒哈的后裔子孙为躲避金国的迫害,遂改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撒哈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字汉姓撒氏、哈氏等,世代相传至今,其撒氏的姓氏读音作shà(ㄕㄚˋ)。

  源流三

  源于回族,出自元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及其子孙,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撒氏,源于古阿拉伯族,如今为“回族十三姓”之一,也是回族中的大姓。回族在姓氏称谓上,有“十个回回九个马,剩下还有撒拉哈”之说,甚为传神。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蒙古汗国十六年(宋嘉定十四年,金兴定五年,大辽保大元年,西夏光定十一年,公元1221年),成吉思汗率军西征,蒙古大军占领了布哈拉(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州),回回人苦鲁马丁和他的儿子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率骑兵千人归顺。因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聪明英武,颇受成吉思汗的信赖和重用,任为帐前侍卫,南征北战。窝阔台汗和蒙哥汗时期,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出任陕西五路西蜀四川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调任云南省平章政事(宰相,元朝时期,行省的平章政事为地区最高行政长官)。赛典赤执政期间,兴屯田、修水利、置驿道、办教育,改革行政制度,繁荣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功绩显赫,威望甚高,百姓自觉地为他树碑。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逝世后,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宣布“赛典赤虽逝,德政尚存,敢有更易者诛之”。相传,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第三十一世孙。“赛典赤”阿拉伯文原意为“荣耀的圣裔”,即伟大的贵族。“赡思丁”的含义是“宗教的太阳”。“乌马尔”的意思是“长寿”。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的后裔,多取赛典赤称号之首音“赛”立姓。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有五个儿子。长子纳速拉丁,官至云南省平章政事、陕西省平章政事;次子哈散,官至广东道宣慰使都元帅;三子忽辛,官至云南行省右丞、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四子苫速丁兀默里,官至云南省平章政事。

  回族撒氏,主要出自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的次子、广东道宣慰使都元帅哈散·赡思丁,取其名字的谐音汉字为姓氏,称撒氏,读音作sǎ(ㄙㄚˇ);亦有称萨氏、散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现在主要分布在云南省。

  源流四

  源于蒙古族,出自大蒙古汗国大臣哈散纳,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将领哈散纳,怯烈亦氏。元太祖成吉思汗时期,怯烈亦·哈散纳从征王罕有功,成吉思汗大喜,命与同饮班朱尼河之水,且曰:“与我共饮此水者,世为我用!”其后,怯烈亦·哈散纳管领阿儿浑军,跟从成吉思汗征西域,下薛迷则干、不花剌等城。至元太宗孛儿只斤·贵由时期,仍命其领阿儿浑军,并征集回回工匠三千户驻于荨麻林(今河北张家口)。后授予平阳、太原两路达鲁花赤,兼管诸色人匠,后病逝。怯烈亦·哈散纳之子捏古伯袭其职,从元宪孛儿只斤·宗蒙哥攻钓鱼山(今江苏溧阳太公山),有功,后亦病逝。由怯烈亦·捏古伯之子撒的迷失袭其职。

  在怯烈亦·哈散纳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名字的谐音汉字为汉化姓氏者,称撒氏、哈氏、散氏、纳氏等,其撒氏的姓氏读音作sā(ㄙㄚ)。

  源流五

  源于契丹族,出自大蒙古汗国大臣昔儿吉思,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昔儿吉思(撒吉思),是西辽末期任高昌畏兀儿国相的契氏后代克直普尔的孙子,幼从元太祖征回回、河西诸国,俱有战功。元太宗孛儿只斤·贵由时期,从元睿宗孛儿只斤·拖雷西征,师次京兆府,适逢亦来哈䴙率诸部兵作乱,昔儿吉思挺身斫贼阵,下马搏战,贼众莫不披靡。他冲杀太快,以至于连所乘之马都丢了,步行回至元睿宗军中。贼退,元睿宗嘉其勤劳,妻以侍女唆火台。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时期,尤爱之,军旅田猎,未尝不在左右。当时,昔儿吉思之妻为皇子的乳母,于是皇太后待以家人之礼,得同饮白马湩。当时元朝廷旧典,白马湩非宗戚贵胄不得饮也。昔儿吉思之子为塔出,是宝儿赤、迭只斡耳朵的千户。塔出之子有二:一为千家奴,一为撒里蛮。撒里蛮年十六岁时,跟从元世祖征讨阿里不哥,战于失门秃,有功,赐号拔都儿,赏赉尤厚,授光禄少卿,仍袭为迭只斡耳朵千户,改同佥宣徽院,进佥院事。后以管军千户从征乃颜有功,赏金盏二、金五十两,复入为同知宣徽院事。到元成宗时,撒里蛮晋拜宣徽使,加大司徒。撒里蛮逝世后,其子帖木迭儿袭为迭只斡耳朵千户,累迁宣徽院使,遥授左丞相。

  撒里蛮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的汉字谐音为姓氏者,单字汉姓为撒氏,读音作sā(ㄙㄚ)。

  源流六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元睿宗大臣忙哥撒儿,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察哈札剌儿·忙哥撒儿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的谐音汉字为汉化姓氏者,称撒氏,世代相传至今,姓氏读音作sā(ㄙㄚ)。

  源流七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元顺帝大臣玉里伯牙吾·撒敦,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该支蒙古族撒氏、托氏二姓一同起源于元顺帝时期,传说当时为臣者是兄弟二人,一名托脱,一名撒敦,分姓受氏各居一方。蒙古族撒、托二氏起源于元顺帝时期,传说当时为臣者是兄弟二人,一名托脱,一名撒敦,分姓受氏各居一方。玉里伯牙吾·撒敦,为蒙古钦察部族人,元朝宰相玉里伯牙吾·燕铁木儿之弟。元致和元年(公元1328年),元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逝世,宰相玉里伯牙吾·燕铁木儿谋取立元武宗之子,发动了著名的“两都之战”。当时玉里伯牙吾·燕铁木儿命玉里伯牙吾·撒敦驻守居庸关,从征上都(原内蒙古开平,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有战功。到了元统元年(公元1333年),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欢帖睦尔即位,玉里伯牙吾·撒敦晋拜中书左丞相,封荣王。

  在玉里伯牙吾·撒敦的后裔子孙中,有取其名字的谐音汉字为汉化姓氏者,称撒氏,世代相传至今,姓氏读音作sā(ㄙㄚ)。而其兄弟玉里伯牙吾·托脱的后裔子孙,则汉化称托氏。

  源流八

  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时期撒铲部落,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金国时期女真族撒铲氏,亦称沙岔氏,为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成为满族萨察氏,满语为Saca Hala,汉义为“头盔、战盔”,以姓为氏。撒铲氏世居瓦尔喀(今黑龙江图们江流域)、浑春(今吉林浑春)、长白山等地,属于建州女真。后大多冠以汉姓谢氏、隗氏、白氏、魁氏等,亦有维护老满洲之姓者,称撒氏,读音作sà(ㄙㄚˋ)。

  源流九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撒勒只兀惕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撒勒只兀惕氏,是古狄族山只昆氏的后裔。明末清初时期,改为萨尔图氏,世居敖汉部(漠南蒙古,今内蒙古敖汉旗古鲁板蒿乡)、扎鲁特(今内蒙古扎鲁特旗)、叶赫(今吉林四平)等地。

  后在后金政权时期,满族、锡伯族、达斡尔族中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artu Hala,后多冠以汉姓撒氏、萨氏,但受锡伯族早期文化的影响,读音作sà(ㄙㄚˋ)。

  注:

  文萃网站有署名文章说:“撒”无论读sà还是sā,都不是姓氏读音,姓氏读音应是sǎ。更值得注意的是,“撒”根本就没有sà这个音。本书在这里特别指出,上述观点是十分错误的,撰文者仅从汉族姓氏用字的角度出发,来评判姓氏用字的读音,忽略了各民族姓氏在汉化演进过程中重视保留本民族文化特征的问题。而且,今众多版本的汉语字典、词典、辞海中失缺斟误多矣!实际上,即便是汉字读音,“撒”字作为姓氏,亦有两个不同的读音,即sā(ㄙㄚ)和sǎ(ㄙㄚˇ),这是出于历史文化源流所带来的古读音,而古老的原始读音就是桑葛切,即sà(ㄙㄚˋ),是从汉朝时期就一直具有如此读音的。怎么能说“根本就没有sà这个音”呢?

  契丹族撒氏的正确读音是山戛切,即shà(ㄕㄚˋ),是金国时期至元朝时期的汉语读音,契丹族人后大多融入汉族,保留了这个读音。

  而蒙古族撒氏的正确读音就是sā(ㄙㄚ),典型的阳平音,至今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一带,和内蒙古赤峰市一带的蒙古族族人也多读这个音。

  回族撒氏的正确读音的确是sǎ(ㄙㄚˇ),但满族撒氏的正确读音受古契丹族的辽国文化影响,读音作sà(ㄙㄚˋ)。

  要注意的是,许多少数民族的汉姓之前,都保留冠有本民族姓氏的文化习俗,其汉姓读音必须能够在其本民族姓氏读音之后还能开口读出,这就是许多姓氏用字读音多元化的原因之一。另外,许多文论都说撒氏为回族独有,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应当予以更正!在今汉族、蒙古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锡伯族、满族、回族、苗族、侗族、傣族等民族中,都有撒氏。

【迁徙分布】

  迁徙

  (暂缺)

  分布

  撒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现今人口约一万,排在第七百二十四位,在台湾名列第七百一十九位。

  如今,回族、土族、裕固族撒氏族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河北省、河南省、青海省、甘肃省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区。蒙古族撒氏族人(现为汉族)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庆云县的尚堂镇东西撒家村、西白村、严务乡的姜家屯、庆云镇的撒家庄、宁津县相衙镇的撒庄村、无棣县城关镇张家庄,以及河北省盐山县王可忠乡的东托家庄等地。满族撒氏族人的分布则比较分散,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在台湾省亦有分布,人口还不少。

  其他撒姓分布地:北京市,天津中心城区.宁河、武清,河北石家庄、景县、青县.辛集、宁津、沧州、盐山,吉林集安,上海中心城区、浦东新区、青浦、松江,江苏南京,常州、无锡、扬州、兴化、高邮、宝应、淮安、涟水、阜宁,浙江嘉兴,安徽合肥、肥东、淮南、长丰、和县、马鞍山、铜陵市、巢湖,福建建宁,江西贵溪,山东济南、潍坊、无棣、烟台、沾化、庆云、青岛,河南封丘、清丰,湖北武汉,湖南长沙市,广东广州.湛江,四川米易、冕宁、西昌、自贡,贵州安顺、普安,云南昆明、澜沧、嵩明、晋宁、剑川、兰坪、彝良、泸水、安宁、昌宁、大关、宣威、永仁、富民、昭通、祥云,陕西西安、咸阳、宝鸡、陇县、勉县、千阳,甘肃兰州、徽县、庄浪、灵武、静宁、会宁、渭源、中间层,宁夏银川、吴忠、海原、西吉、固原、彭阳、泾源、隆德,新疆呼图壁、布尔津、昌吉、霍城,台湾台北、新北、苗栗、新竹等地。

【郡望堂号】

  郡望

  (暂缺)

  堂号

  懋款堂:资料有待补充。

  字辈

  (暂缺)

【楹联典故】

  (暂缺)

  【典故轶事】

  回纥(回鹘)民族

  中国古代北方及西北民族。原称回纥,唐德宗时改称回鹘。唐初,漠北有九姓铁勒,回鹘即其中之一。回鹘部落联盟中以药罗葛为首,后来的回鹘各可汗,大多出自这个氏族。驻牧在仙娥河(又名娑陵水,今蒙古色楞格河)和温昆河(今蒙古鄂尔浑河)流域。回纥人使用突厥卢尼文字,信仰原始宗教萨满教。

  隋唐时期,回鹘受突厥政权统治。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回鹘联合仆骨等部族起来反抗,终于摆脱突厥的统治,逐渐强大起来。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回鹘配合唐军攻灭了薛延陀政权,首领吐迷度自称可汗,接受唐王朝的管辖,唐在其地分置六府、七州。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回鹘首领骨力裴罗自立为可汗,建立回鹘政权。这时回鹘控制的地区,东起今额尔古纳河,西至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阿尔泰山,势力日益强盛。

  唐开成五年(公元840年)回鹘政权被黠戛斯推翻后,大部分回鹘人向西迁徙。一支迁到葱岭以西,一支迁到河西走廊,一支迁到西州(今新疆吐鲁番)。西州回鹘又向西发展,以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为中心,建立了高昌回鹘政权。西州回鹘后来改称为“畏兀儿”,也就是今天维吾尔族的先人。

  突厥、回鹘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突厥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使用动物名称作符号以计算年份。唐朝以前,大漠南北的蒙古高原大半属于突厥语世界。突厥和回鹘草原贵族都力图加强对内蒙古东部地区契丹人、室韦一达怛人的统治,在契丹、室韦驻有官员。后突厥还似乎曾向兴安岭一带移民。突厥、回鹘势力进入内蒙古东部地区,便向室韦一达怛等族打开了通向大漠南北的门户。突厥和回鹘对室韦一达怛人的经济文化都有影响。

  回纥的前身敕勒是最早在公元前三世纪为分布于贝加尔湖以南的部落联合体。该部落群有狄历、敕勒、铁勒、丁零等名称,都是相同发音的音译。由于使用一种“车轮高大,辐数至多”的大车,又被称为高车。这些部落共有袁纥、薛延陀、契苾等十五部。

  北魏时期,东铁勒袁纥游牧于鄂尔浑河和色楞格河流域,且为突厥汗国的统治之下。隋朝称韦纥,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袁纥部因反抗突厥的压迫,与仆固、同罗、拔野古等成立联盟,总称回纥。

  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以骨力裴罗为领袖的回纥联盟在唐王朝大军的配合下,推翻了突厥汗国,并建立起漠北回纥汗国,王庭(牙帐)设于鄂尔浑河流域,居民仍以游牧为主。

  唐王朝时,回纥取“迅捷如鹘然”的意思,改作回鹘。

  立国后,回纥因历史的关系与唐王朝的关系一直很好,不像其他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大都要对农业国进行骚扰与掠夺。回纥曾帮助唐平定安史之乱。版图最大时疆域东接室韦,西至金山(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阿尔泰山),南跨大漠。

  回纥后因长期与吐蕃战争,加上统治无道,内讧不断,于唐会昌六年(公元846年)被所属部黠戛斯所亡。

  回纥汗国灭亡后,族人分三路西迁:

  一迁吐鲁番盆地,称高昌回鹘或西州回鹘。西州回鹘公元九世纪西迁回鹘之一支。亦称高昌回鹘、北庭回鹘、和州回鹘、阿萨兰回鹘。其所辖东抵哈密、西至库车、南达于阗、北越天山。首府位于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国王称阿萨兰汗,意为狮子王(后改称亦都护)。冬住高昌,夏居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破城子)。主要从事农业,种植五谷、棉花、瓜果等作物。兼营畜牧。灌溉独具特色,以坎尔井闻名。实行封建农奴制,间有租佃制。信奉佛教,兼事摩尼教和祆教。文字使用回鹘文,善歌舞,精于木刻印书术与壁画艺术。公元十~十一世纪,与五代、北宋关系密切。公元十二世纪初隶属西辽。公元十三世纪初归附蒙古。公元十四世纪二十年代起,地属察合台汗国。公元十七世纪后期被准噶尔部占领。公元十八世纪中叶归清政府管辖。

  一迁葱岭西楚河一带,称葱岭西回鹘。

  一迁河西走廊,称河西回鹘,后来成为河西地方的土著,就是现在的裕固族。

  其中前两支定居新疆的回纥,发展成今天的维吾尔族人。

  回纥从唐贞观二十年助唐灭漠北的薛延陀后,唐王朝即以回纥的住地置瀚海都督府,封回纥首领吐迷度为瀚海都督府的都督,唐王朝又在回纥地区修筑交通大道,设驿站,抽赋税。不但如此,瀚海都督府的府下置州,州设刺史,其下又有长史、司马等官制,同样用回纥本民族的首领来担任,“其都督、刺史,给玄黄鱼符,黄金为文”。

  当时回纥地区和唐王朝中央是一个国家以内地方和中央的关系呢,但具有它的特殊形式,即中国历史上从唐王朝才正式开始的中原王期对边疆地区的一种统治方式——“羁縻府州”制度。这种制度在当时称为都护府、都督府。即在征服边疆地区以后,不采取直接统治的方式,而是任用其本族中的上层自治其地方。施地间接的统治。

  正因为回纥从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以后和唐王朝关系是一个国家内部边疆羁縻府州和中央王朝的关系,而又不同于一般地方和中央的关系。所以直到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回纥的首领骨力裴罗在唐王朝大力支援下统一了漠北和天山北部建立其地方封建政权后。仍遣使到唐王朝“上状”,表现其边疆羁縻府州和中央王朝的隶属。

  但是,从唐天宝三年~开成五年(公元744~840年)回纥游牧封建政权建立一百年左右中,回纥和唐王朝中央仍有一些龃龉:如回纥牟羽可汗(公元759~780年骨力裴罗后第三代可汗)在其末年乘唐王朝安史之乱(公元755~763年)后势衰与代宗新立,正要出兵侵塞,但旋即被反对派宰相顿英贺所杀;另一次是在末年乌介可汗(公元841~845年)时、因部下句录末贺引外族黠戛斯(今柯尔克孜族的前身,时住叶尼塞河上游)的骑兵入侵,南逃人塞,一度攻唐王朝,旋即失败。

  更其引人注意的是,回纥和唐王朝双方交往的礼节中,往往表现为两个对立国家的形式,这种情况尤其在唐王朝从安史乱后,国势衰弱,而回纥因有援唐之功,表现得最为明显。其实唐王朝与回纥之间决不是完全平等的两个国家,是一时的龃龉,不是主要的矛盾。

  回纥从公元744~840年一百年左右之间和唐王朝所发生的羁縻府州和中原王朝主要的正常关系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回纥可汗历代受唐王朝的封号:回纥在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得唐王朝助力灭薛延陀后。其首领即接受唐王朝的封号——瀚海都督府的都督。吐迷度的后嗣婆闰、比栗、独解支、伏帝匐、承宗,正如《旧唐书·回纥传》中所指出的:“皆受都督号,以统蕃州”。到他第六代孙骨力裴罗,在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又得到唐王朝之助灭后突厥正式统一漠北而奋起后,又被唐王朝封为怀仁可汗、左骁卫员外大将军。从骨力裴罗以后。回纥在漠北所建立游牧封建政权凡传十五世而亡。这十五世可汗中只有四位可汗因特殊情况未受唐王朝的封号外,其余各可汗一律受过唐王朝封。正如《旧唐书·回纥传》中记回纥牟羽可汗的叔父顿英贺(公元780~789年)初立时遣使到唐王朝时所说的:“今可汗初立,遣使来告,垂发不剪,待天子命!”这如实地反映了唐朝祖国北方各族人民对于中原王朝竭诚拥护的心情;回纥可汗如果没有唐王朝中央的命令,即很难得到他们本族人民的拥护。

  第二,回纥首领及其以下的大臣受唐王朝的直接任命及罢免:唐王朝中央对于回纥首领不但加以册封,而且有直接任命其为内地官吏以及加以惩罚之权,这种例子在回纥正式统一漠北(公元744年)前发生较多:如吐迷度的曾孙独解支(公元680~715年)被唐王朝继立为瀚海大都督后,他的“亲属及部落征战有功”的,“并自碛北移居甘州界”。独解支卒,子伏帝匐(公元715~719)立,即因乃父有功,被唐王朝任命为“河西经略使兼赤水军(军治在今甘肃武威县)使。这是回纥首领被唐王朝任命为内地官吏的例子。回纥官吏也有被唐王朝惩罚的,如早在唐武则天时期(公元684~704年),回纥在漠北的劲敌~~后突厥贵族兴起,回纥人民因不堪其压迫,有回纥、契苾、思结、浑四个部落徙居甘、凉二州间,后来回纥人因与唐王朝河西陇右节度使王君奂发生磨擦。唐廷竟将回纥的最高首领瀚海大都督承宗(公元722~727年,伏帝匐子)流放到瀼州去,唐王朝更立其子伏帝难,(公元727~744年)为瀚海大都督。此外,唐王朝对于回纥可汗以下的“可敦”(即皇后)以及其他高级官吏也有任命及惩罚之权。如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以回纥葛勤可汗(公元747~759年)之子叶护以及大将骨咄特勒(勤)助唐平定安禄山之乱有功,唐王朝封叶护为左羽林军大将军员外郎,骨咄特勒(应作勤)为银青光禄大夫鸿胪卿员外郎。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以回纥牟羽可汗(公元759~780年葛勒可汗子)助唐平史朝义之乱有功,“可汗、可敦及左右‘杀’(又作‘设’,意为突厥的领兵官)……加实封二千户”,并“左杀封为雄朔王,右杀封为宁朔王,胡禄都督封金河王,拔览将军封为静漠王,诸都督十一人并封国公”。又唐贞元八年(公元785年),唐王朝封回纥可汗养子药罗葛灵为“检校右仆射”,也是唐王朝对于回纥可汗的亲属有任宫之权的例证。

  第三,回纥军队受唐王朝中央直接征调:唐王朝统治的武力基础是府兵,府兵是兵农合一的;但府兵既是农兵,还要从事农业,不宜于时间过长和离家太远。因此,唐初在边境上另设戍兵,其防地叫做军、守捉、城、镇,所以边兵又称为镇兵4。唐太宗拒薛延陀用突厥兵马。这实质上也是利用镇兵来征伐边疆。回纥在兴起之初,大约只有军队五万,尚未被唐王朝直接征调。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灭东突厥,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唐灭薛延陀,回纥还只是出兵相助。及薛延陀灭亡以后,漠北初步统一,唐以回纥住地为瀚海都督府,任吐迷度为瀚海都督,回纥民族已加入唐王朝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之中;而且事实上,由于回纥住地的入唐。唐王朝的势力已直伸至极北,“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从此以后,回纥的军队即正式作为唐王朝的边兵而受其征调,正如《资治通鉴》所载开元六年二月的诏谕中指出的:“(回纥)有所讨捕,量宜追集;无事各归部落营生,仍常加存抚”。唐贞观朝以后,回纥军队受唐王朝征队的方式,凡有从征、直接编入唐军以及唐王朝可以在回纥地区直接驻军等几个方面。分述如下。

  ①从征:如唐贞观末年(公元649年),西突厥可汗贺鲁谋取唐王朝的西、庭二州。唐发府兵二万,合回纥骑五万击之。这是唐王朝第一次正式调遣回纥兵从征。又如唐显庆年间(公元656~661年),唐廷擢苏定方伊丽道行军大总管,率燕然都护任雅相、副都护肖嗣业、左骁卫大将军瀚海都督回纥婆闰等穷讨贺鲁。结果,贺鲁大败,西突厥也即被唐王朝所灭。这是唐王朝第二次征调回纥兵。此外,回纥兵还有其他多次的从征于唐王朝。

  ②直接编入唐军:有如上述,回纥人民因不堪后突厥贵族的压迫,乃有四部落度碛徒居甘、凉二州;同时,回纥首领独解支(公元680~715年)立,因为他的亲属及部落帮助唐王朝征伐有功,也被唐王朝从碛北迁居甘州一带。因此,甘、凉一带回纥人增多,“故唐天宝末(公元755年),取骁勇以充赤水军(今武威县)骑士。独解支后,子伏帝匐(公元715~719年)又被唐王朝任命为河西经略使兼赤水军使。可以推断,在这前后,当有不少的回纥人被唐王朝编人赤水军中去。

  ③唐王朝在漠北回纥地区直接驻军:就在上述河西走廊回纥人被直接编入唐军的同时,在漠北,唐王朝因为防止后突厥势力的兴起,采取在当地直接驻军的办法。《通鉴》载:“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移蔚州横野军于阴山北,屯兵三万,为九姓(回纥)之援。”同书还明载:在此同时,唐王朝下令漠北的回纥等部都督各出骑兵为前。后、左、右军讨击大使,均受河东节度经略使辖下的天兵军节度;其兵马平时各为部落营生,有事即遵命应战。

  ④回纥军民迁住唐王朝内地:回纥助唐杀掉后突厥的可汗默啜(公元716年)后,其侄默棘连(苾伽可汗,公元716~734年)继位,又立即兴复仇之师。于是回纥别部移健:“颉利发”(意为大臣)率同罗、等部军民南下投奔于唐。唐王朝把他们安置在靠近山西边境的大武军(今大同)。

  ⑤唐王朝征调回纥兵平定安史之乱:唐王朝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唐朝宗广德元年(公元755~763年)首尾十四年间,因中央势衰,地方节度使权重,而发生安禄山、史思明之乱。唐天宝十四年冬,安禄山以讨伐“国舅”杨国忠为借口,攻陷两京,玄宗出走。太子亨西奔灵武即位,是为肃宗。《通鉴》指明:“时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以回纥兵精,劝上益征其兵以击贼”。可见唐王朝见回纥兵平定安史之乱显系征调边兵性质。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回纥葛勒可汗(公元747~759年)应征遣其子叶护率领精兵四千余人出发,而且还有西域的回鹘军参加。他们来到陕西凤翔、扶风一带部署队伍,准备出击,唐将郭子仪先留宴三天。叶护说道:“国家有急,远来相助,何暇食为?”这种“灭此朝食”的精神,实使人钦佩,而回纥太子叶护的口气并非远到异国,表现为在一个国家以内的感情。及安禄山乱平后,唐肃宗回到长安,在其所降的诏书中夸张回纥人的功劳时说:“功济艰难,义存邦国,万里绝域,一德同心,求之古今,所未闻也。”唐肃宗的思想意识中也何尝把回纥视为外国人?从此越发可以证明,回纥助唐平定安史之乱纯系边兵应中央征调的性质。

  ⑥回纥人为唐王朝保卫北庭及收复轮台、西州:唐朝的北庭又名庭州,在今新疆天山北麓吉木萨尔县护堡子为唐王朝从漠北通往西域乃至中亚的要冲。尤其从安史乱后二十余年间,即从唐广德元年~唐贞元六年(公元763~790年),因吐蕃陷陇右、西域,北庭更显其重要性。回纥人为了保卫祖国的这个军事交通要冲,不知和强大的吐蕃战斗过多少次。到唐王朝元和年间(公元866~820年),回纥在保义可汗(公元808~821年)的领导下,武力甚强,大破吐蕃,为唐王朝收复北庭、龟兹(今南疆库车县),使唐王朝对外的东西交通为之打开。

  唐时轮台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市迤北附近,西州在今吐鲁蕃。唐开成五年(公元840年),回纥地方游牧封建政权在漠北崩溃,分三支西迁,其中主要的一支迁至西州。时轮台、西州尚为吐蕃人所占据。回纥人西迁来此之初,在其首领仆固俊的领导下,和吐蕃人展开斗争,终于在唐末咸通七年(公元866年)最后战胜吐蕃,收复轮台、西州,并斩其大将论恐热,“传首京师”,宋朝学者王溥在《唐会要·吐蕃》一节中记载:“沙州首领张义潮奏,(仆固)俊收西河及部落,胡、汉皆伏,并表贺收西州等事。”从这个贺表来看,可见他们的心目中都不把回纥的后裔在西州所建立的政权视为独立的王国,而肯定它是唐王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一部分。

  回纥是维吾尔族的先民。从公元646年回纥汗国建立,到公元840年汗国灭亡的近二百年里,通过助唐平定安史之乱、抵御吐蕃对西域的进攻、和亲、马绢贸易等方式,回纥和唐王朝保持着相当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往来,从而成为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之一,促进了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回纥是铁勒的一支,该部自称为“Uyghur”。回纥在汉文史籍中的最早称呼为袁纥(亦作韦纥)和乌护(亦作乌纥)。其中袁纥为漠北铁勒中的一部,乌护为天山附近铁勒一部。公元七世纪初,袁纥改称回纥,并以时健为君长,建牙于色愣格河,形成了最初的政权。隋末唐初,时健子菩萨立为君长,隶于突厥。公元630年东突厥汗国灭亡后,回纥又附属于随之建立的薛延陀汗国。至菩萨子吐迷度时期,乘薛延陀汗国与唐交恶的时机,吐迷度联合回纥各部共攻之,并于公元646年灭了薛延陀汗国。回纥称霸于漠北,吐迷度自立为可汗,建立回纥汗国。此后,被回纥统一的漠北铁勒各部也都逐渐被称作回纥或自认为回纥。

  从公元646~681年,是回纥汗国发展的第一个兴盛期,汗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各部中的威望和在唐王朝的影响均大大增加,疆域“以碛为限,大抵北诸蕃悉隶之”。

  永隆中,东突厥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复国运动。从公元682年开始,回纥人逐渐分裂为南北两大部分,其中主体部分向北退缩到原居地色愣格河流域和土拉河以北地区,在突厥碑文中统称为九姓乌护。由于东突厥第二汗国阻绝了他们与唐王朝之间的往来,所以在汉文史籍中几乎没有关于他们的报道,但在突厥文碑铭中留下了关于他们的信息。以可汗家族为主的部分则向南迁移到甘州和凉州一带,其王统一直未断。公元727年,可汗承宗等人受凉州都督的诬告,流配致死,承宗族子护输杀凉州都督,断绝了唐王朝通往西域的通道。在唐军打击下,护输率军北投突厥,“退保乌德山”,回纥汗国屈服于东突厥统治。开元末,护输死,子骨力裴罗继立,揭开了回纥汗国历史的新篇章。

  乘东突厥内乱,骨力裴罗遂联合拔悉密、葛逻禄等部,在公元745年灭了东突厥汗国。回纥汗国第二次复兴,统一漠北。骨力裴罗自称为骨咄禄毗伽阙可汗。唐王朝因其解除了东突厥的威胁,封其为骨咄禄毗伽阙怀仁可汗,建牙于乌德山(杭爱山支系)、昆河(鄂尔浑河)之间,最盛时回纥控地“东极室韦(今额尔古纳河),西金山(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阿尔泰山),南控大漠,尽得古匈奴地”

  公元745年,骨力裴罗逝世,子默延啜立。公元759年,默延啜死,次子移地建即位,号牟羽可汗。公元780年左右,牟羽可汗被宰相顿莫贺击杀,揭开了回纥汗国统治者内乱的序幕。从公元780~840年间,更迭了十位可汗。在内乱不断的同时,汗国内部又连年自然灾害。公元788年改回纥为回鹘。公元840年,回鹘大将引黠嘎斯十万骑破回鹘城,汗国瓦解。回鹘各部南下或西迁,进入甘凉、天山和葱岭一带。

  从唐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来看,回纥与唐王朝的关系具有相当的特殊性,这是双方长期友好合作关系的突出体现。回纥与唐特殊关系的确立开始于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回纥“始来朝,献方物”,双方正式建交。公元646年,回纥联合诸部,配合唐军灭薛延陀汗国,建立了回纥汗国,并遣使告唐;“延陀不事大国,以自取亡,其下骇鸟散,不知所之。今各有分地,愿归命天子,请置唐官。”唐太宗受其所请,亲至灵武会见使者,并正式在回纥各部设置府州,“府置都督,州置刺史,府州皆置长史。”“以唐官官之,凡数千人”。唐王朝又根据回纥所请,在回纥以南、突厥以北开辟了一条大驿道,名“参天至尊道”,沿途分设驿站,供应来往使臣和官员。每岁回纥各部贡貂皮,以充租赋。骨力裴罗复国后,遣使入贡,唐王朝封他为奉义王,后又册封为怀仁可汗。从而真正确立了直至公元八世纪末的双方和好并相互支持的特殊关系。

  回纥与唐王朝间的特殊关系首先表现为回纥助唐平定安史之乱,抵御吐蕃对西域的进攻。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由于中央政府实力不足,唐王朝不得不对外借兵平叛。作为唐王朝的邻国,回纥并未利用这一纷乱形势,拓宇唐疆,而是应唐王朝之请,先后于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三次派兵助唐平叛,收复长安、洛阳、河北等地,对唐有社稷再造之功。作为回报,唐王朝除大加赏赐外,还规定以唐绢买回纥马,开始了双方间长期进行的绢马贸易。除了助唐平定安史之乱外,回纥还在唐王朝的支持下,联合安西、北庭两都护府,共同抵御吐蕃对西域的进攻,一度重开安史之乱后被吐蕃切断的东西陆路交通。

  回纥与唐王朝间的特殊关系又表现为双方间的和亲关系。和亲始于“安史之乱”,首先由回纥公主嫁给唐王朝宗室。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葛勒可汗出嫁可敦妹于唐王朝敦煌王,肃宗封其为王妃。唐王朝则有六位公主和亲回鹃,即宁国公主、小宁国公主、崇徽公主、咸安公主、寿安公主、仆固怀恩孙女等。其中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宁国公主出嫁葛勒可汗是中国历史上中原皇帝嫁亲女给边疆民族首领的第一次,突出体现了双方间的独特关系。和亲在客观上加强了回纥的内向力,促进了回纥与唐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

  回纥与唐王朝间的特殊关系还表现为双方相互信任的心理。与中原王朝和其它少数民族关系相比,回纥与唐王朝间相互信任的心理是非常强烈和浓厚的,双方一再将相互关系说成是甥舅关系,就是这种心理的反映。正是双方间这种长期友好合作的特殊关系,使得回纥成为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之一。

  摩尼教是公元三世纪(公元240年前后)由波斯人摩尼创立的宗教。在我国又称明教、魔教、牟尼教等。摩尼初在巴比伦传教,后因祆教徒反对,他被处死,四散后东来之教徒传教于河中、印度和中国。在公元三世纪下半叶,盛行于帕提亚地区,而且已经传入中亚粟特地区。

  根据宋朝释志磐所撰《佛祖统纪》的记载:“唐延载元年(公元694年)……波期国人拂多诞(摩尼教教职)持二宗经伪教来朝”,摩尼教始入中国。此外,《册府元龟·外臣部·朝贡四》中的下述这段话:“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六月,大食国、吐火罗国、康国、南天竺国遣使朝贡。其吐火罗国支汗那王帝赊上表献解天文人大慕:其人智慧幽深,问无不知。伏乞天恩,唤取慕,亲问臣等事意及诸教法,知其人有如此之艺能。望请令其供奉,并置一法堂,依本教供奉。”也反映了摩尼教传入中国的情况。但由于已在汉人社会建立根基的佛教徒的反对,以及中原统治者历来对域外文明的鄙夷心理,使摩尼教在中原的传教活动受到限制。唐王朝于唐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下令禁传,只许侨民信仰。中国史籍称该教曰“伪”,即反映了不愿承认其合法性的心态。

  摩尼教能够在中国再兴,并获得较为广泛的传播,主要依靠了回纥势力。据《九姓回鹘毗伽可汗碑》中的相关记载,安史之乱后,唐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为条件借回纥兵平叛,唐上元三年(公元762年)牟羽可汗击败史朝义,占领洛阳,受西胡摩尼法师教化,改信摩尼教。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牟羽可汗归国时带回四个摩尼教法师,并逐步促使回纥人普遍信奉摩尼教。由于唐与回纥的特殊关系,唐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唐应回纥可汗之请,允许居留长安的回纥摩尼信徒建大云光明寺传教。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年),唐王朝又应回纥要求,在荆、扬、洪、越等州立大云光明寺。唐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洛阳、太原也置摩尼寺。于是两京之外,北自太原,南至南昌、绍兴(后至岭南)都有摩尼寺。正是因为回纥人的作用,摩尼教成为唐朝外来宗教中除佛教外流行最广的宗教。恰恰也正是因为这一因素,又使唐朝摩尼教的传播在几十年后基本陷于绝境。

  唐开成五年(公元840年),漠北回鹘汗国被黠嘎斯所灭,回鹘人与唐王朝的关系恶化;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唐王朝封闭荆、扬、洪、越等州的摩尼寺;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又将长安、洛阳、太原的摩尼寺产全部没收,摩尼或被处死,或被发配。尽管此后摩尼教在中原的传播并未完全停止,但已基本衰落,远逊于公元八世纪六十年代至九世纪四十年代。这说明唐朝摩尼教的在华传播并没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只是得益并依靠于回纥与唐王朝的密切关系,并随这一关系的变化而盛衰。

  唐朝回纥与中原间的“互市贸易”主要有绢马互市和茶马互市两种形式。绢马贸易是唐与回纥间经济联系的主要形式,始于安史之乱后。这一贸易形式的实施,一方面是由于唐中期以后马政措施败坏,客观上需要购买漠北马匹用于备边和作战。另一方面则是为回报回纥助唐平叛。基于此,唐朝宗实行了有利于双方的绢马贸易,规定唐王朝购买回纥马,每年最高额为十万匹,每匹马换绢四十匹。到唐王朝后期,唐战马需求量减少,而回纥马却越来越多,致使“中国财力屈竭,岁负马价”。出于军事、边防的考虑,唐王朝又不得不维持这种贸易关系,以通过“羁縻”求得北部边疆的安全。绢马贸易是回纥获得巨量丝绢的主要途径。

  历代回纥汗国君主:

  ①回纥汗国君主:

  特健俟斤

  菩萨

  叶迷度

  婆闰

  比栗(比栗毒)

  独解友

  伏帝匍

  承宗

  伏帝难

  怀仁可汗药罗葛骨力裴罗

  葛勒可汗药罗葛磨延啜

  牟羽可汗药罗葛移地健

  武义成功可汗药罗葛顿莫贺

  忠贞可汗药罗葛多逻斯

  奉城可汗药罗葛阿啜

  怀信可汗药罗葛骨咄禄

  滕里野合俱录毗伽可汗

  保义可汗

  崇德可汗

  昭礼可汗药罗葛曷萨特勒

  彰信可汗药罗葛胡特勒

  勿荐公

  勿介可汗药罗葛乌希特勒

  遏捻可汗

  ②河西回鹘(甘州回鹘)汗国君主:

  英义可汗药葛罗仁美

  顺化可汗药罗葛仁裕

  景琼

  夜落纥密礼遏

  忠顺保德可汗药罗葛夜落纥

  怀甯顺化可汗药罗葛夜落隔归化

  归忠保顺可汗药罗葛夜落隔通顺

  宝国夜落纥

  伊鲁格勒雅苏

  ③龟兹回鹘汗国君主:

  禄胜

  智海

  阿连撒罗

  ④喇拉汗(葱岭回鹘、黑汗、哈卡尼耶)汗国君主:

  前喇拉汗

  毗伽阙·卡笛尔汗

  巴兹尔

  苏丹·沙图克·柏格拉汗

  巴依塔什

  克里木

  阿里木萨

  阿赫马德

  曼苏尔

  阿赫马

  卡笛尔汗(优素福)

  苏莱曼

  ⑤西喇拉汗国君主:

  穆罕默德

  伊卜拉欣

  纳赛尔

  布兹尔

  阿赫马德

  亚古伯

  阿赫马德

  马斯乌德

  苏来曼·本·达吾提

  马黑木

  哈桑特勒

  穆罕默德·本·苏来曼

  阿赫马德

  伊卜拉欣二世

  马黑木

  伊卜拉欣三世

  恰格雷汗(阿里)

  马斯乌德二世

  骨咄禄·毗伽汗

  穆罕默德

  伊卜拉欣·本·侯赛因·本·哈桑

  奥斯曼

  ⑥东喇拉汗国君主:

  苏莱曼

  穆罕默德

  伊卜拉欣

  马赫穆德

  奥玛尔

  哈桑

  阿里德

  伊卜拉欣二世

  ⑦西州回鹘(高昌回鹘)汗国君主:

  仆固俊

  毕勒哥

  撒赛渊源

  基于这一条渊源,撒氏为赛氏的一个支系;郑和(原名马和,云南昆明人,其姓为开花马)也是赛典赤的子孙,并且是他的第六代子孙。

  按照云贵两省回族的习俗,同祖同宗之间的男女是不能结婚,家门之间应该同荣共辱,不能一个取笑、侮辱另一个,要相互尊重。回族十三姓之间在解放之前都没有相互通婚,但是,解放后十三姓之间除了撒赛两姓之间没有相互通婚外,其余姓之间已经相互通婚。 不过,民间还有赛氏出自撒氏的说法。《撒姓纪念碑》源自《撒氏家谱》。《撒姓纪念碑》记载“撒氏祖先,原是西域人,由国师(公元651年8月25日,伊斯兰历二十九年)奉命统领伊斯兰教进入中国,在广州创办广州光塔寺(中国最早的清真寺),后到泉州、杭州、扬州、长安等地,定居陕西西安府固原洲撒家台。……”这说明撒氏并非起源于赛氏,而是伊斯兰教正式以官方形式进入中国时就存在。 某撒姓族人推断,撒氏祖先是一个伊斯兰教传教士,而且是穆罕默德的儿子或者孙子,他来到中国对中国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取“撒种于东土”中的“撒”为汉语姓氏,“撒”带有传教的意味在里面。他统领伊斯兰教教徒在中国传教,在广州创办广州光塔寺,后到泉州、杭州、扬州、长安等地,定居陕西西安府固原洲撒家台。一个地方要以姓氏来命名,要么这个家族声名显赫;要么这个家族在那个地方非常繁荣,人口有一定的规模。撒氏祖先作为驻中国的“外交官”,声名应该是显赫的,所以他定居的地方就以他的姓氏来命名为撒家台。唐王朝中后期是一个动乱的时期(如安史之乱),撒氏祖先没有一个稳定环境进行传教活动,于是他的族人返回了西域并受封土地于布哈拉。宋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因被邻国侵略,布哈拉国适宋,为宋的一个诸侯国。宋末元初,布哈拉国归顺铁木真并随之南征北战,进入中国,从此才有赛典赤的历史,也才有了回族十三姓。阿拉伯人以祖先的名字来起名是对祖先的尊敬,赛典赤之所以以撒姓给子孙们起名字,是因为他想要子孙们记住祖先中曾有一个以撒为汉姓的传教士曾来到中国建功立业。

  这一推断说的是撒姓自唐代来华到清代的撒国梁,中间有近一千年的空缺史,这一段空缺史只能有赛氏的历史来填补。赛姓源自撒姓的证据有是:第一,撒姓祖先自唐代就曾在西安一带定居过,这说明撒姓的历史要比赛姓长远;第二,撒氏祖先在西安一带曾留下过坟墓,1993年立纪念碑之前,撒姓族人曾到过西安寻找根源,他们到撒家台只看到一片废墟和两座坟墓,历史上赛典赤曾到西安祭扫过祖陵,传说郑和也曾到西安祭扫过祖陵,这说明赛典赤的祖先曾来过中国并且死后埋在了西安。

补充纠错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 撒剌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