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眭氏起源及历史

眭姓图腾_眭氏图腾

眭姓图腾(眭氏图腾)

  眭姓是中华姓氏之一,读音作suī(ㄙㄨㄟ),不可读作mù(ㄇㄨˋ)、guì(ㄍㄨㄟˋ)、huì(ㄏㄨㄟˋ)、cuī(ㄘㄨㄟ)、sū(ㄙㄨ)等。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白狄古肥子国君主隗绵皋之后,属于避难改字为氏。眭姓现今人口约二万,排在第六百一十二位,在台湾名列第五百十二位。

【得姓始祖】

  隗绵皋:东周周景王时期白狄肥国的隗王(国君)。当时晋昭公发动了吞灭肥国、征伐鲜虞的战争,之后,晋国将隗王软禁到自己治下的今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东冶头镇一带。因为肥国隗王的爵号为东周王室封赐的子爵,因此晋昭公就将软禁隗王的这个小城镇定名为“肥子国”,而不称已经被灭掉的“肥国”。这就是东冶头镇这个小镇在春秋时期名为肥子国的来源。晋国灭肥子国之后,隗王隗绵皋的后裔子孙怕受害而累及全族,遂改隗姓为谐音的眭氏,眭氏的来源就是如此。眭氏(睦氏)族人大多尊奉隗绵皋为得姓始祖。

  各支始祖

  眭昭符:原名眭匡符,字隆祖,赵州高邑东监村(今河北省高邑县东富村)人,生于五代时期的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他于后晋天福七年(公元942年)经殿试中南唐进士,南唐保大元年(公元943年)任常州刺史(相当于现在的省长),他胆识过人,为政宽简,政绩卓著,深得人民爱戴。南唐京城在金陵,中主李煜称藩于周(五代后周)授眭昭符为进奏使(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长),眭昭符不辱使命,很有气节,周以高官厚禄诱惑,不受;宋对他施加淫威,不惧。公元960年,宋灭后周,南唐自然过渡为宋的附属国。他不卑不亢,尽职尽责,只是宋建隆初年,改名匡符为昭符,以避上名,北人甚敬之。他以胆识和才智,屡次挽救南唐的危亡。公元974年,南唐被宋灭后,他怀念古国,耻作宋臣,53岁时,辞官未回高邑老家,携家小到丹阳卜居云阳城南董庄(今云阳镇东庄村),开辟了丹阳眭姓一脉。

  眭九诚:字凤仪, 昭符公之十二世孙,生于宋宁宗庆元己未五年(公元1199年)二月十五日辰时,殁于宋端宗景炎元年南宋宝庆元年(公元1276年),享年78岁,葬永新70都拿陂下车村梭罗树下,丙壬向。配肖氏,诰封宜人。与公合葬。宝庆乙酉(公元1225年)科举人。任长沙府茶陵州知州,为官清廉。宋端平二年(1235年)恩授奉直大夫。宋淳佑四年(1244年)调江西瑞州府知府。舟过江西永新县拿陂村,危石损舟,即留拿陂圹背立宅家焉。为江西、湖南一带的眭氏始祖。配肖氏,生子五:念一、念二、 念三、 念四、 念五 。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白狄古肥子国君主隗绵皋之后,属于避难改字为氏。

  诸多姓氏史籍记载:战国时期,有赵国大夫食采于原肥子国故地睦邑(今山西昔阳东冶头镇,一说浙江淳安),因以为姓氏,称睦氏。

  其实,在该类姓氏史籍中,均是将“眭”字误写为“睦”字、或“睢”字,后以讹传讹,“产生”出了两个字形相似的“睦氏”和“睢氏”。

  例如,在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出版的《元和姓纂》中记载:“眭,赵大夫食采眭邑,因以为氏。赵郡邯郸、为郡著姓。汉有符节令眭宏,字孟。类稿二引,眭均误作‘睦’”。这在方志《丹阳县志》中也有记载:“眭昭符,字隆祖,赵州人,南唐进士,常州刺史。唐开宝七年(公元974年)江南王累遣昭符如宋、周。周啖以爵不受,宋加以威不惧,卜居丹阳董庄,为邑眭氏始祖。祀常郡名宦”。

  本书在考证了北齐魏收所著的《魏书·逸士传》、唐朝林宝所著的《元和姓纂》、唐朝高士廉所著的《氏族志·姓氏录》、唐朝李百药所著的《北齐书·列传第三十七·校勘记》、唐朝李延寿所著的《北史》、宋朝郑樵所著的《通志》、明朝马理所著的《陕西通志》、清朝陈梦雷所著的《古今图书集成·眭氏部·汇考杂录》、以及参照当代眭凤鸣研究员所著的《眭氏历史考证》等文献后,在此予以更正:

  睦氏、睢氏,实际为眭氏,是上白狄肥国君主的后裔,原为隗姓,国君称隗王。该支隗姓源出炎帝神农氏后裔,西周至春秋时期史书记载为狄戎中的白狄。

  周景王姬贵十五年(晋昭公姬夷二年,公元前530年),肥国的隗王叫隗绵皋,当时晋昭公发动了吞灭肥国、征伐鲜虞的战争,“晋苟吴伪会齐师者,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秋八月壬午,灭肥,以肥子绵皋归”。之后,晋国将隗王软禁到自己治下的今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东冶头镇一带。因为肥国隗王的爵号为东周王室封赐的子爵,因此晋昭公就将软禁隗王的这个小城镇定名为“肥子国”,而不称已经被灭掉的“肥国”。这就是东冶头镇这个小镇在春秋时期名为肥子国的来源。

  晋国灭肥子国之后,隗王隗绵皋的后裔子孙怕受害而累及全族,遂改隗姓为谐音的眭氏,眭氏的来源就是如此。眭氏后来被一些史家讹写为“睦”,或被眭氏族人自己讹写为“睢”、“畦”,后世遂以讹相传,眭氏、睦氏、睢氏、畦氏同传至今。

  肥子国被灭之后,史籍并未说明晋昭公如何安置其国民,显然是任其流散。故而,今河北省的卢龙县肥如、山东省肥城县肥成等地,俱为肥子国民众散落迁徙所在。至今,山西省的昔阳县、河北省的高邑县、赞皇县等地,仍然流传眭氏为肥子国后裔的传说,并皆指今山西省昔阳县东冶头镇即为肥子国故城所在。

  1990年10月,东冶头镇出土了元朝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镌刻的《眭让立墓碑》,其碑文曰:“眭为天下之著姓也,世居大卤、乐平、东山、静阳。”东冶头村,即明朝嘉靖年间由静阳村分立而成。该其地还有一通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郭氏墓碑,碑文云:“前有昔阳之泊,北望肥子古城。”可见,民间传说确实,且已有悠久的历史了,该地当为晋昭公安置肥子绵皋的奉祀之所在。

  眭氏(睦氏)族人大多尊奉隗绵皋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眭姓起源,史籍旷如,而民间口头传说中众说纷纭,且不少具有地域性特点。

  山西昔阳县东冶头乡人眭喜良所述,与同乡长者《眭氏历史考证》撰者已故凤鸣先生所述又不同,兹录如下,聊备一说,以待暇日详考。山西昔阳县东冶头乡当地有不少姓眭的。在老家眭字读“sui”和字典音同。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小王朝叫“圭(读gui)王朝”,因事要满门抄斩,很多人跪在河边,执法官问谁姓“圭”,有智者目视河水急中生智说自己姓“sui”,因山西昔阳人把“水shui”读作“sui”。目视水故在“圭”字前面加目,目视水故取“sui”音,很多人从之,躲过一劫。据当地老人讲,东冶头乡还有一处废墟,名叫“殿圪台”是“圭王朝”古宫殿旧址,听说还有石碑出土,是否确切,没有考证。也算是“眭”起源的一种说法。估计眭氏一族是北方少数民族,因当地有七月十五吃“面杨”的习俗,说宋朝杨六郎扫北,所到之处屠杀颇多,故当地人对杨家狠之入骨,用白面作成人的模样,蒸熟食之。这一传说和习俗与中国传统的对杨家持褒奖态度不同,恐怕事出有因。而杨六郎屠杀的多是北方民族,由此推断眭姓一族来自北方一说倒也成立。(待考)

【迁徙分布】

  迁徙

  眭姓的根源是在山西省昔阳县东冶头镇

  在昔阳县的分布是以东冶头镇为中心,周围有十余个村庄,都居住着眭姓成员。比较集中的是东冶村一百余户五百余人,其次是黄岩村也是一百余户、五百余人,东冶头村北面的乔家峪沟的前庄、北庄,东冶头村东面的孔氏村、李家庄村,东冶头村南面的静阳村、葱窝村、东岸寨村,以及黄岩村后面的水泉沟村、安平村、杏丹峪村,都有眭姓成员居住着。每村多者七十多户,少者十余户。总共人数达两千多名。

  明朝末代从东冶头村迁到河北省临城县官都村的眭姓成员,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发展了十七代,人丁达到一百多户,四百余人。

  从清朝初年东冶头村迁到河北省赞皇县胡家庵村的眭姓成员已发展了九世,共一百多人。

  清朝初年,从东冶头村迁到河北省赞皇县三阵村的眭姓成员,已发展了九世,人丁接近二百人。

  河北省赞皇县城北街也有一支眭姓成员,也是山西省昔阳县迁去的,大约在民国初年,已发展了七世,共20多人。

  以上所述的这些村庄,有文字记载的世系表,开始于明朝的建文二年(公元l400年)。第一世为进士眭彦,直到现在已发展到二十五世。一世到五世为单传。从六世到十一世的排辈是统一用字,十二世起即各村排辈,用字就不是共同统一了,而是各村自己确定用字。由于相互间关系密切,所以辈数并不紊乱。近年来,由东冶头村与黄岩村的几位族长共同研究修订谱书并重新整顿班辈用字,统一了今后排辈起名的用字,共五十六个字,编成八句话。现抄录于下:

  元志宝守茂永君,天公华道长安振。春光一季青云景,秉汝思家时兆廷。

  友绍仲允碧存玉,承延应之希德宗。万自若叔士子敬,弘国清正大荣东。

  这八句话并不表示什么意义,只是为了统一辈数与好起名字,而且规定每一个字是代表一辈,每个字又是每个人名字的第一个字。还规定元字是二十二世的用字。直到七十七世用完这五十六个字,时间可达1200年。从七十八世起再从元字开始一直用下去。这样循环运行可供若干年使用,就不知后代人能否按此执行。

  河北省高邑县东林村的眭姓在东晋时代迁去的,他们那里的古坟有高大的松柏树,据说有千余年的年龄,并有几个高大的墓碑,但都在“文化大革命”中破坏了。在南北朝时,这里出过有名的人物,他们是眭迈、眭邃、眭夸、眭寂、眭豫、眭中让等人。五代时期的眭昭符也出生在高邑县里。东林村现只有12户人家,数十口人了。还有从这里迁到高邑城北关几户。另外高邑县的东富村也有眭姓成员三十多户,共一百二十口人。他们在着手建立谱书。

  在河北省赵县里有一个眭家营村,全村二百多户一千多人。而且又向周围的村庄发展到沙河店、西厢洋、高村、大石桥、南泥河、南门村、石塔村、赵庄、固城等九村。根据该村成员介绍,他们这一支是从湖北省南漳县迁来的,是一位军人调到赵州任职。并带来了他祖母安置在赵州居住,他脱离了公职后就安家到这里。后代子孙繁衍独住一村名为“眭家营”。这位军人就成为落户“眭家营”的始祖了,可惜不知其名字,时间大约在明代末年。根据光绪年间《赵州志》的记载,科目表13页有眭石的名字。是万历辛丑年(公元1601年)的进士。而《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中眭石的民籍是直隶丹阳,另括号中是直隶赵州,他实际是丹阳人。从他的履历上看是一个人。可是《赵州志》中也收录进去了。可能赵州的眭姓是眭石的后代,而且辈数亲近。故在编辑《赵州志》时也收进去了。这是表明眭家营的眭姓后裔是从丹阳县眭姓中支出来的。

  元朝时代从东冶头村迁居到四川省成都市一支。根据是元朝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的墓碑记载,眭让之弟眭玉,于乙卯年间(公元1315年)为本户军役,征于蜀川,战于泸州,住四川成都府北关外天华街。他的后代繁衍发展在成都地区,估计四川省资阳县的眭姓成员是他的后代。根据《资阳县志》记载在明朝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有眭明才考中进士,官历陕西佥事。眭续是明万历元年(公元1537年)举人。现在我们没有与资阳县的眭姓成员取得联系,情况就不知道了。清朝末年,从昔阳县迁到河南省中牟县一支,详情不知。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村与大荔县眭家村的眭姓是一个分支。是从东冶头村迁去的。他们只知道是从山西迁去的,但不知具体的县与村。迁去的时代大约是元末明初。根据现在留存的一块墓碑,始祖是眭明德。这块碑是他的十二世孙眭必德,十四世孙眭宝堃、眭有彩,十五世孙眭新垲暨合族人等同立的,年代是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

  澄城县寺前村的眭姓是大户族。清朝前期是鼎盛时期。居住西、南两条大街,原来建有两层楼的“祖师庙”。上层是一尊铜像祖师爷,下层有三尊石像,并立有三块石碑。在“文化大革命”中都被破坏了。就是碑上的文字也被磨光。旧有的祠堂房子仍然存在。现在是66户、360多口人。有迁到洛河之南的村庄及西安市的。二十四代的眭培文、眭培成,迁到了甘肃省景泰县,大安乡武英村。已发展为五户二十六口人了。

  在明朝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寺前村的眭时聘考中举人,曾历任河南省延津县、石台县知县,后升任山西浑源州知州,又升为郧阳太守,未到任而致仕。另外有贡士眭推,例贡眭抡。清康熙24年(公元1685年)拔贡眭廓基为宝鸡县教谕。同治年间有岁贡眭汝蒉,道光年间有岁贡眭霍。这村还保存有一幅家谱,上面还画着眭时聘的像。寺前村的眭同升认识谱书的重要性,不仅是记载历史,而且对教育后代团结族人是有益的根据,故本人写出了他们三代的谱书。说明亲属系统,家规家风,教育子孙忠厚勤孝。并规定了自二十七世起的班辈次序,为廉、孝、仁、爱、义、礼、平七个字。

  大荔县的眭姓是从澄城县迁移去的,主要居住在眭家村,共138户七百多口人。其余的就散居在许庄镇、铁门村、马一九队等村。大荔县城有一条眭家巷,许庄镇有两条眭家巷都是眭姓成员的聚居点。眭家村的成员也保存着与寺前村同样的有眭时聘像的家谱。

  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眭占鳌考上武举。清朝末年的眭焕朝及其父眭茂兴以药饵济人,荒年赈灾,荣获四品封典,其子眭治臣是秀才、大荔县红十字会会长,救死扶伤不取分文。其孙眭玉台是县政协委员,为人民做了有益的工作,是一位光明磊落的人。在陕西省的蒲城县与千阳县亦有眭姓成员。

  南方的眭姓始于五代时期的眭昭符。他是现在的河北省高邑县人,是南唐的进士,曾任常州刺史,及南唐的进奏使.后定居于丹阳县(历史上曾叫做云阳、曲阿、兰陵,唐朝时才叫做丹阳)董庄。繁衍旺盛,人才辈出。宋代有眭九诚,明代时有眭烨、眭石,清代有眭朝栋等人。后代们移居到镇江、扬州、茅山、彭桥、瓮城、朱巷、石潭、坊前、凌口、黄土桥等地。在丹阳县居住比较集中的,是以眭字命名的村庄有三个:第一是横塘乡的眭巷村,习惯称大坟头眭巷。第二是延陵乡的眭巷村,习惯称阳安眭巷。第三是大泊乡的眭家村。人口多少没有统计,但是大坟头眭巷一村,即有三百多户,一千余人。

  丹阳地区的眭姓在明朝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修订了。眭氏谱书”。清代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续修族谱一次。镇江一支于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建立了“镇江支谱”。并定出班辈次序为:“道传宏大,名震家邦”八个字。

  可是,镇江市还有一支眭姓后裔另有班辈字序是:“成文福永,生世乃昌,先为至宝,德可兴家”。而这一支眭姓后裔当然是眭昭符的后代,但是他们是从丹阳迁来镇江市的,还是从丹徒、武进、泰兴等地迁来的尚不得而知。

  在清代中期有眭姓兄妹二人,为躲避战乱流落到江北淮阴县,就落户到那里,到现在已发展了五世,建成了一个眭家村。

  丹阳城里还有一座眭姓祠堂,门上的对联是“西汉家声远,南唐世泽塘”丹阳的眭姓是直接从高邑县迁去的,没有在河南居留过。这一点从明朝眭石的语言与行动中也可以得到证明。根据《丹阳县续志》卷二十,“儒林”项目中对眭石的记载:“在京师时,宫中有郭贵人者,其母亦眭姓。以舅甥礼请通,拒弗许”。曰:“六世而袒免,吾家去赵州越六世矣,何能序昭穆耶”。他也认为眭姓是从赵州迁去的。当时河北省的高邑县即归赵州所管辖。

  根据现有的材料看,以丹阳县发展到武进县现有五百多人,泰兴县四千多人,丹徒县三十八户。其它地方如张家港、太仓、昆山、沙洲、无锡、高淳等县市都有,但人数不知。

  眭昭符的十二世孙眭九诚,是南宋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乙酉科举人。任长沙府茶陵州知州,为官清廉。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恩授奉直大夫。淳佑四年(公元1244年)调江西瑞州府知府。舟过江西永新县拿陂村,危石损舟,即留拿陂圹背立宅家焉。成为江西、湖南一带的眭姓始祖。

  江西永新县的眭姓已发展到二十五世。分布在高桥楼、石桥、怀忠、象形、莲圹、龙门、烟阁等乡镇。总人数六百余户,三千多口。他们有班辈诗:“江山永大定,传衍蔚兴隆,忠孝守先德,安邦建伟功”。并给眭九诚建有祠堂。名人有眭琼林是中宪大夫,眭应贤是广东肇庆府知府,眭世昆清代的举人。江西省的安远、大余、南康、莲花、信丰等县,也有眭姓成员居住的村庄。

  眭九诚的七世孙眭彰仁由江西省永新县迁到湖南省的东安县石期市,安居落户经营商业,人口繁衍。其九世孙眭相蒉在明代正德年间卜居于零陵县名山岭村,直到现在发展到二十七个村庄,933户4239人。迁移到宁远县的已有八代人了,居住在六个村中,总人数约有六百余人。以后又发展到衡山、新田、道县、湘乡、湘潭、祁阳、江永、南岳、衡东、衡阳,江华等县。

  清代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永州积善圹的眭元祥带领叔侄十七口人,迁至现在的四川省绵阳市安县的陈家沟居住,以后陈家沟改为眭家沟。在四川省的北部与东部发展起来,计有中江、广汉、忠县、万县、重庆、江北、梁平、岳池、大邑、宜宾等市县。

  从零陵县名山岭迁到广西省的有:兴安县、全州县、阳甥县、隆安县、永福县、荔浦县、平乐县、灌阳县等。如全州县安和乡大沅口村,共有十一户,七十九口人。兴安县有一百多人。零陵地区的眭姓还有迁移到台湾省去的.有的迁移到美国及加拿大的。

  石潭眭氏的繁衍与迁徙

     《云阳眭氏族谱》载:“县治之北尚德乡里,名石潭,其他广饶,可容千余家。董庄三府君七世孙高蹈公居焉。县志所谓眭氏祖居也。”传至第十代,人丁兴旺,开始迁徙。

  宋进士、监察御史与贤(名方来)生四子,长子及之公分居东村,生二子:天锡、天赋。子孙繁衍兴旺,形成石潭东村支。次子与之公生天钧守居中村,子孙繁衍兴旺,形成石潭中村支。三子有之生二子:天佑、寿四(无出),天佑公迁居前小辛村,形成前小辛支。十二代,张保公迁居润州开沙。十五代国宝公始居西村,形成石潭西村支。十八代士英公分居瓜渚(庙头眭家),形成瓜渚支。以上为石潭眭氏从石潭(即中石潭村)分迁至附近各地,子孙繁衍,形成了后来的中石潭村、东石潭村、西石潭村、前小辛村、庙头眭家村眭氏族群。高蹈公迁居石潭,是现在的中石潭村。石潭三村原简称东村、中村、西村。

  此后,眭氏子孙兴旺发达,又进一步向周围乃至外地迁徙。中村支中,十三世有享四公迁居扬州府白马庙,第十九世有忠公充长沙吉府校尉,迁居长沙。第二十一世有文照公迁居陶庄(谏壁小陶庄),第二十三世有元公迁居麻村(丹徒辛丰镇北),形成中石潭麻村续支,此支传至二十世,有学裕公迁扬州、学礼公迁新庙头、学臣公迁前村(珥陵)。第二十三世秉镒公与第二十五世必禄公迁居白杨湾。

  东村支中,第十六世有允让迁居时庄(黄墟)。第二十世中有绿十二公迁居如皋县。第二十三世中有允忠公迁居大关口。又有正一、正二兄弟同迁句容。第二十四世中有九鼐公赴京都。

  西村支中,第十六世,国宝公第五子仲彰公迁居江角湖,第六子仲敬公迁居青阳铺,形成江角支(荆林眭家村)、青阳支(中王村)。第二十三世中,有仕成公隆庆壬申年发云南卫军,形成云南军支。第二十五世中,有道信公迁居顺江洲(今丹徒高桥镇),形成石潭西村顺江洲支,该支第二十九世有文福公迁居镇江。第二十六世中,有德誉公迁居丹徒钱家湾;有德宏公,迁居镇江南门外;有德超公,迁居丹徒翁庄。第二十八世中,有空策公迁居梅洲大埔寺。

  小辛支中,第二十三世有召公迁居镇江城北,形成京江支。

  江角青阳眭氏,合称江角青阳支。第二十一世有时和公任县主薄,迁居城中。第二十三世中,有承祥公迁居珠明沟村(访仙),承杰公迁居西镇,承懋公迁居蜘蛛山。第二十五世分为江角支与青阳支两支续支。青阳支中,第二十五世有裕昆公迁居中王村,裕高公迁居小吴巷。第二十六世中有振芳公迁朱门口村。第二十七世中有毓庆公迁居蜘蛛山(在张岸西)。

  瓜渚支中,第二十二世,有自昌公迁塘里湾。第二十四世中,有昭公迁圣潭村。第二十五世中,有道范公迁居经山;道显公与道尊公迁居扬州。

  此外,石潭东村支,第二十二世应斗公明崇祯年间任山海关总兵,生四子。谱载:其后裔第二十六代,“永孝寻父未归”。据眭相生、眭关保说,解放初曾有自称为眭应斗后裔的人从天津专程来丹阳石潭寻根问祖,故天津眭氏应是应斗公后裔。

  分布

  眭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群体,现今人口约二万,排在第六百一十二位,在台湾名列第五百十二位,其字讹的睢氏名列第九百位,字讹的睦氏名列第一千七百零二位,多以赵郡、丹阳、零陵、太原为郡望。

  今江苏省的南京市、徐州市、镇江市丹阳市、常州新北区、武进区、金坛市、扬州市,陕西省的澄城县,湖南省的永州市零陵区、宁远县、祁阳县、衡山市、岳阳市、益阳市安化县、娄底市,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湖北省的武汉市、黄梅市,山西省的太原市、晋中市昔阳县、阳泉市,河北省的石家庄市赵县、高邑县、赞皇县、保定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市、吴忠市、灵武市,江西省的南昌市、永新市、赣州市、南康市、吉安市,四川省的成都市、宜宾市、绵阳市江油市、德阳市,福建省的福州市,云南省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广东省的深圳市,重庆市忠县,北京市,上海市,台湾省,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均有眭氏以及字讹形成的睦氏、睢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号】

  郡望

  赵 郡:汉高帝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将原秦朝邯郸郡改为赵国,治所在邯郸(今河北邯郸)。东汉建安年间(公元196~219年)改为赵郡,辖地在今河北省中部石家庄市、赵县、邯郸市一带地区。隋朝时期移治到赵县(今河北赵县)。

  丹阳郡:丹阳古称润州、丹杨郡,是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迭有变动。先秦时期,共有三处以丹阳为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豫鄣郡(今江西南昌)。汉朝时期实施郡县制度以后,先后又有许多以丹阳为名的郡和县。丹阳郡始建于西汉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是由原豫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辖十七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省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脉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此地区。三国时期孙吴国移治到建康(今江苏南京),以后辖区缩小。到了南北朝的后魏时,又在河南省项城县的东北置了一个丹阳郡。隋朝吞灭南朝陈国后曾废黜,后隋炀帝又置润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苏常州),再以蒋州(今江苏南京)为丹阳郡。唐朝时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苏镇江)。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8年)升为镇江府。另外,古代楚国最早的都城原在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带,楚文王东迁至今湖北枝江,仍名其地为丹阳。还有,秦朝时期有一丹阳县,亦称丹杨县,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一带,唐朝时期被并入当涂县。明、清两朝乃至民国时期,现今的丹阳只是个县级建制的城市,位于古城溧阳市旁边,紧依长江,今隶属于江苏省镇江市。

  零陵郡:零陵、永州是两个重要的古地名。永州在隋朝以前称零陵。隋朝以后,永州、零陵成为一地二名。零陵得名于舜葬九疑。《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这里所说的零陵,实际上就是舜陵,或者说是舜陵的别称或美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立零陵县,也有纪念舜帝之意。三国时期孙吴国置郡,为黄盖之族所建。唐朝初年废黜。隋文帝统一中国后,按“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废除州、郡、县制,实行州、县制。因郡西南有“永山永水”,将零陵郡改置永州总管府。从置永州总管府到现在,永州这一地名和行政区划名称,已经存在一千四百多年了。1949年10~11月,永州各县先后解放,永州专区于10月正式成立。1950年5月,永州专区改名零陵专区。1952年11月,衡阳、零陵、郴州三个专区合并为湘南行政区。1954年7月,湘南行政区撤销,原零陵专区所属各县,除新田划归郴县专区外,其余县全部划归衡阳专区。1962年12月底,恢复零陵专区,专员公署设零陵县芝城镇(今芝山区),辖八县:零陵、东安、道县、宁远、江永、江华、新田、蓝山。原零陵专区的祁阳、祁东二县划归衡阳专区。1964年5月,划零陵、道县的十二个公社和九个国营林场,设置潇水林区管理局。1968年9月,改零陵专区为零陵地区。1979年,零陵县东风镇改名永州镇,由地区直接领导。1982年1月,改永州镇为县级永州市。1983年2月,祁阳县重新划归零陵地区管辖。1984年6月,撤销零陵县,恢复县级冷水滩市。至此,零陵地区辖永州、冷水滩两市和祁阳、东安、双牌、道县、宁远、江永、江华、新田、蓝山等九县。1995年11月21日,国务院以国函[1995]110号函批复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零陵地区和县级永州市、冷水滩市,设立地级永州市。原县级永州市改名芝山区,原冷水滩市改名冷水滩区。地级永州市辖原零陵地区的九县和芝山、冷水滩两区,市委、市人民政府驻芝山区。1997年7~8月,市委、市人民政府先后迁驻冷水滩区。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堂号

  赵郡堂:以望立堂,亦称赵国堂、邯郸堂。

  丹阳堂:以望立堂。

  零陵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字辈

  全国新编眭氏通用字辈:“元志宝守茂永君天公华道长安振春光一季青云景秉汝思家时兆廷友绍仲允碧存玉承延应之希德宗万自若叔士子敬弘国清正大荣东”。

  江苏丹阳眭氏字辈:“显相眭秀时尚炯(一)元光明(日)正大本朝钟(德)纯道嘉善贵解振贞守庆太安进履惟笃厚登庸定可长”。

  江苏镇江眭氏一支字辈:“道传宏大名震家邦”。

  江苏镇江眭氏一支字辈:“成文福永生世乃昌先为至宝德可兴家”。

  山西昔阳眭氏字辈:“元志宝守茂永君天公华道长安振春光一季青云景秉汝思家时兆廷友绍仲允碧存玉承延应之希德宗万自若叔士子敬弘国清正大荣东”。

  山西浑源眭氏字辈:“廉孝仁爱义礼平”。注:循环使用。

  湖南零陵眭氏字辈:“显相眭秀时尚炯(一)元光明(日)正大本朝钟(德)纯道国(嘉)世绍(孝)其昌承家方有志登仕逢时扬”。

  湖南安化眭氏字辈:“绍先仁世业思守永昌隆祖德传家礼宗功启后忠”。

  陕西宝鸡眭氏字辈:“廉孝仁爱义礼平”。

  江西永新眭氏字辈:“江山永大定传衍蔚兴隆忠孝守先德安邦建伟功”。

  贵州桐梓眭氏字辈:“昌仕登文龙元开顺德荣光宗耀祖远富贵永兴隆”。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明经知数;

  却诏出关。

  ——佚名撰眭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鲁国蕃人眭弘,字孟,少年时游历各地,任侠仗义。后跟从嬴公学《公羊春秋》,以明经任议郎、符节令。元凤年间,泰山有大石自立,上林苑有枯柳复活,他根据《春秋》推断:当从民间出天子。大臣霍光以妖言惑众的罪名把他杀了。后来,宣帝果然起自民间,征眭弘的儿子为郎。下典指说南北朝时北魏高邑人眭夸,又名昶,少年时与崔浩为莫逆之交。崔浩任司徒后,征召他为郎中,人京见了崔浩,只谈琐事,不涉及世利。崔浩很想说服他,却根本插不上话;给他诏书时,他竟潜出关外逃走了。著有《朋友篇》、《知命论》。

  五言通用联

  西汉家声远;

  南唐世泽塘。

  ——佚名撰眭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符节令眭弘事典。下联典指南唐进奏使眭昭符事典。

  【祠堂古迹】

  山西省昔阳县东冶头眭氏祖庭祠堂

  东冶头眭氏宗祠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东冶头镇。眭姓的根源是在山西省昔阳县东冶头镇,周围有十余个村庄,都居住着眭姓成员。现为昔阳县不可移动文物。



  南康眭氏祠堂

  南康眭氏宗祠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南康眭氏族人在南康的发展过程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南康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不俗的贡献。




  石潭眭氏宗祠

  石潭眭氏宗祠位于江苏省丹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石潭村。眭姓是丹阳的大姓,排丹阳姓氏20位内,在丹阳开发区排名第八位(均为石潭支眭姓)。


     【典故轶事】

  肥国

  肥子国的前身叫做肥国,是春秋时代的一个小国,所在的地址是现在河北省藁城县境内。在鲁昭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20年)时,晋国又灭亡了鼓国(鼓国在现在河北省晋州市区),把鼓国国王鸢鞮也软禁到肥子国的城中,又给加了一个名字叫做昔阳城(昔阳原来是为鼓国都城的名字)。这就是东冶头镇在春秋时代又叫昔阳城的来源,现在的昔阳县是春秋时代东山皋落氏的所在地,东山皋落氏被晋国灭亡之后,即归晋国所管辖,后划归赵国所有。西汉时定名为沾(音dian电)县,后汉时改名为乐(音lao烙)平县,直到中国三年(公元1914年)才改为昔阳县。东冶头镇是一个小城,建于春秋鲁昭公时代。既叫肥子国,又叫昔阳城,是一个地方有两个名字的特殊小城。《春秋左传》中记载,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晋伐鲜虞。“晋苟吴伪会齐师者,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秋八月壬午,灭肥,以肥子绵皋归”。晋国将肥国国王绵皋软禁到东冶头镇这个小城里。因为是肥国国王绵皋属于子级,给这个小城定名为肥子国,而不叫做肥国。这就是东冶头镇这个小城在春秋时代名为肥子国的来源。是春秋时代肥国被晋国灭亡之后。肥国国王绵皋被晋国安置的地方名称,其地址在现今的山西省昔阳县东冶头镇。眭姓为肥子国后裔的传说,在昔阳县眭姓成员聚居的十余个村庄,以及河北省赞皇县两个村庄,临城县的一个村庄,高邑县的三个村庄的,眭姓子弟都是人人皆知的。而且东冶头村庄的其它姓氏,或附近村庄的群众也知道这种传说。从昔阳全县来说现在五、六十岁以上的知识分子一谈起肥子国在昔阳县的遗址,就要联系到它的后裔是眭姓。昔阳县政协出版的《昔阳文史资料》第一辑中的“关于肥子国的传说与考证”一文中就明确的写着:“现在东冶头姓“眭”的人,就是肥人的后裔”。公元前745年,晋文侯之子晋昭侯继位,经晋武公、晋献公二代人的大力经营扩张,晋国先后灭掉了耿、霍、魏、虢、虞、焦、杨、韩、阳、肥、陆、浑、鼓等十二个小国,并战胜了骊戎(今陕西临潼)、赤狄(今山西长治及山西、河北、河南交界地区),成为春秋时期的强国。晋国强盛时疆土有今山西大部、陕西东南部、河南北部及河北西南部。春秋时期,隗姓出自中原北部人。活动于晋、卫、鲁、邢一带,开始同华夏族通婚。公元前六世纪末,晋国大举进攻部落,隗姓人大多沦为晋国臣民,逐渐融合于晋人。

  肥国,惟见于《左传》所载。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晋荀吴伪会齐师者,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秋八月壬午,灭肥,以肥子绵皋归。晋伐鲜虞,因肥之役也。”《左传》成书年代一般推断为战国时期。此节中所述“昔阳”与“肥”之确切所载,一度曾聚讼纷纭。纷争原因源于西晋杜预所撰《春秋左传集解》中之注释。其文云:“鲜虞,白狄别种,在中山新市县。昔阳,肥国都,乐平沾县东有昔阳城。”又云:“肥,白狄也。绵皋,其君名。巨鹿下曲阳县西南有肥累城。”《左传》但言“以肥子绵皋归,”归乃谓归于晋也。绵皋最终归宿,史传不详。《史记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肥如”,《索隐》云:县名,属辽西。并引应劭云:“肥子奔燕,燕封于此。肥,国也;如,往也;因以为县也。”《汉书地理志》辽西郡有肥如县,班固注云:“玄水东入濡水。濡水南入海阳。又有庐水,南入玄。莽曰肥而。”颜师古引应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也。”《辽史地理志四》云“卢龙县。本肥如国。春秋晋灭肥,肥子奔燕,受封于此。汉、晋属辽西郡。”其说亦本于应劭所记。劭,东汉人,所述肥子奔燕事,不当有疑。然此肥子是否即绵皋,实难遽断。又《汉书地理志》泰山郡有肥成县,颜师古引应劭曰:“肥子国。”应劭盖谓肥人之国也,若释肥如然。肥子国灭后,史未言晋迁其民,是则任其流散耳。故今河北卢龙县西之肥如,今山东省肥城县之肥成,俱肥民散落迁徙所在。《左传》以东汉乐平沾县,即今山西省昔阳县,为肥之国都。肥累城则在今河北省藁城县西南,杜似亦以为肥地,其间则相距百余公里。肥国乃小国,地不当如此之广。按《传》文,晋师当越过鲜虞,方入昔阳,如此向东则可与齐会。今之昔阳县,位于古鲜虞之西,晋师何须“伪会齐师”,先东行至鲜虞后,又向西折返百余公里,入昔阳,复又折返向东,而灭肥。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详论其非。

  眭氏绵皋帝原本是隗姓。春秋肥国最后一位君王。其子是圭王。是肥子国的开国君王也是最后的君王。生二子一女,在春秋历史上,有一个被周王封为王后的狄女,名叫隗阳,她的废立,引起了一次大的政治动乱。为了纪念绵皋帝左眼被箭射伤,逃避追杀改眭姓传延至。

  至今山西昔阳与河北高邑、赞皇等地仍流传眭姓为肥子国后裔之传说,并皆指今山西省昔阳县东冶头镇即为肥子国故城所在。1990年10月东冶头镇出土元大德四年(1300年)《眭让立墓碑》,其文曰:“眭为天下之着姓也,世居大卤、乐平、东山、静阳。”东冶头村即明嘉靖年间由静阳村分立。其地又有元大德十年(1306年)郭氏墓碑云:“前有昔阳之泊,北望肥子古城。”可见此传说已有数百年历史。杜预注所谓“肥国都”之都乃谓大邑也,非今之国都之义。若《左传隐公元年》云:“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该地当为晋安置肥子绵皋之奉祀所。晋灭肥后,又于昭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20年)取鼓。献俘献捷后,又遣返鼓子。然鼓子复叛鲜虞,故晋终灭之,以鼓子鸢鞮归。晋掳绵皋归,必亦如之。晋不欲其返国奉祀者,惧其复叛也。然此皆推断,史籍无实证,考古资料亦尚匮乏。故口头传说因杜预之误注而成,抑杜注因传说而误,一时恐难甄别。

  杜注以东汉乐平沾县,即今山西省昔阳县,为肥之国都。肥累城则在今河北省藁城县西南,杜似亦以为肥地,其间则相距百余公里。肥国乃小国,地不当如此之广。按《传》文,晋师当越过鲜虞,方入昔阳,如此向东则可与齐会。今之昔阳县,位于古鲜虞之西,晋师何须“伪会齐师”,先东行至鲜虞后,又向西折返百余公里,入昔阳,复又折返向东,而灭肥。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详论其非。

  眭氏民族论

  如今在眭氏族人中提出一个问题来,即眭氏是什么民族?是少数民族吗?是满族吗?可以肯定的答复:眭氏不是少数民族,更不是满族。

  根据历史书籍的记载,肥国是白狄,与鲜虞国、鼓国同属于白狄。“白狄”一词始见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传曰:“晋侯败狄于箕,郤缺获自狄子”。箕是地名,山西省太谷县。郤缺是人名,是晋国的大臣。自狄子是白狄的首领。《左传·鲁宣公八年》(公元前601年)经曰:“晋师、白狄伐秦”。这是史书上记载“白狄”最早的地方,而白狄是狄人中的一部分,他以爱穿白衣而得为“白狄”之名。狄是古族名,亦作“翟”。春秋前,主要分布在河西(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之西)、太行山一带。春秋时期,白狄逐渐东徙,活动于齐、鲁、晋、卫、宋、邢等国之间,与诸国有频繁的接触。公元前七世纪时,分为赤狄、白狄、长狄三部,各有支系。因其主要分布在北方,故又通称为北狄,以游牧、狩猎为业,善骑射。

  在著名的考古学家王献唐所著的《炎黄氏族文化考》书中,认为炎黄二帝为争夺黄河流域的水草美腴之地,而发生了战争。炎帝的后裔被黄帝的后裔所败,被迫离开黄河两岸的地区,逃亡到北方的偏远的地方就成“狄人”,游牧于陕西的北部与山西的中部。以后向东发展成为陕西、山西及河北西部的游牧、狩猎的民族。白狄,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白狄是炎帝的后裔,不是少数民族,更不是满族。

  根据王献唐所著《炎黄氏族文化考》一书的考证,炎帝的姓氏是姜,黄帝的姓氏是姬。可是炎帝后裔狄人又分为许多姓氏。而白狄族姓是什么,在《炎黄氏族文化考》中没有讲明。在《辞海》的词目“隗”字下说:“姓,古代为狄族的姓”。在《辞源》在白狄词目下则说明为:“春秋时我国北方地区狄族的一部,狄、亦作‘翟’,其衣尚白,故名。散居在山西、陕西西北一带,隗姓,与晋互通婚姻”。

  以上资料说明,白狄是隗姓。在晋国灭肥国之后,将帛系皋软禁在现在昔阳县东冶头镇的肥子国里时,史书上并没记载他的姓氏。

  在《辞海》、《辞源》及《康熙字典》中,都写明“隗”字有三个读音,三个解释:一是读wèi(ㄨㄟˋ),高峻貌。二是读kuí(ㄎㄨㄟˊ),古国名,故址在今湖北秭归东部一带。三是读guī(ㄍㄨㄟ),姓,古代为狄族中白狄的姓氏之一。

  緜皋是白狄人,史称隗王,他显然是姓隗了。隗字的第三音是guī,这个读音就与传说中的“眭氏由圭姓改来”的说法在音韵上一致了。但不是由这个“圭”字改的,而是由这个“隗”字改的。

  综观以上资料与分析,眭氏一族是属于炎帝神农氏的后裔,根源为姜姓,是狄族中的白狄人。到春秋时期即可能改为隗姓,肥国灭亡之后,族人怕因为肥国国王的后裔而受害,便改隗姓为眭氏。眭氏的来源就是如此。明朝时期丹阳人眭思永曾写过一篇《眭大夫之功考》的文章,其中提到的赢姓、子姓以及后人提到姬姓的都是不足为据的。

  眭氏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炎帝的后裔与黄帝的后裔都是中华民族的主要成员,这个集体就是汉族,所以人们眭氏也是汉族,绝不是少数民族,更不是满族,这是无疑的。

  眭氏发音论

  分布在镇江市区、丹阳市,两地虽然不属于一个方言区,但眭姓人士几乎都不愿意称他们Sui 先生、Sui 同志。他们自称姓Xu,还说不是“言午许”,而是“目圭xu”,周边群众也只好改口。眭氏世代相传,保存了古音。又如佴姓,江苏有几个县市都有。句容市陈武有佴池,那里的佴姓人士都按词典上称“姓 Nai” 。而江北的江都市昌松波斯庄,是一个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那里的佴姓人都自称“姓 Ni ”,说是祖先从江南苏州迁徙过来,苏州话里“耳朵”发音作 ni duo 。后来我又遇到一位佴姓官员,他不愿意别人叫他Nai 处长,自称姓Mi。听说写《人到中年》的作家谌容,在许多场合都强调自己叫“Shen Rong ”。镇江西南乡的谌姓人口,祖籍河南。也自称姓“Shen”。谌在《新华字典》里注音为Chen

  查宋本《广韵》“眭”字有下列读音:

  平声五支:

  许规切,眭盱健貌。

  息为切,姓也。出赵郡。

  平声六脂:

  许维切,眭盱健貌。

  平声十二齐:

  户圭切,目深恶视。

  另,据《淮南子 原道训》:“眭然能视,□然能听”。(□,上下目,读营)。汉高诱注:“眭读曰桂”。

  根据上述记载,“眭”字的历史读音共有五个。按照古音学家的分类,这些读音的韵母上古都在支部合口四等,按王力先生的拟测,加上合口呼的介音,韵母可以拟为[ue]。中古支脂二韵为三等韵,一般音韵学家认为,三等韵的语音特点是带有介音[j]。而这个介音[j]则是在于音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属于后起的语音特征。这个介音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声母的演变造成的。美国汉学家蒲立本在《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一书中注意到,喉音的颚化会产生介音[j]。从《广韵》纪录的四个读音中,“户圭切”中古声母为匣纽,喉音。“许规切”“ 许维切”为晓纽,舌根音。高诱音桂,属见纽,也是舌根音。从音变规律看,喉音发展成舌根音是很自然的。匣纽的前化,导致介音的产生。这一点可以通过一些字的异读反映出来,如“许规切”九个字中(实际上是七个字),眭,觿,鑴,又读“户圭切”。此两切中的字多拥有共同的谐声偏旁,这不是偶然的现象。应该说,“许规切”重大部分字读是从“户圭切”而来的。而脂韵中的“许维切”,和“许规切”的也仅在韵尾上略有差异。 比较难以解释的是“息为切”的来源。这个问题暂且搁一搁,先说说“眭”姓在方言中的读法。在江苏镇江、丹阳等眭姓比较集中的地区,一般读念成“许”。如果这个音是从中古音“息为切”而来的,那么,就意味著作为舌尖擦音的心纽变成了舌叶擦音。这在和北京话一样存在着舌尖擦音和舌叶擦音对立的镇江话中,这种变化是没有理由的。相反,舌根音晓纽三等字,变成舌尖擦音,在北方方言倒是很普遍的现象。因此,我猜测,江苏地区眭字的读音,并非由“息为切”而来,而恰恰来源于“许规切”。中古音拟为 [hjue]。由于介音[j]的作用,韵母进一步高化,直至最终失落,同时,声母也开始由舌尖擦音向舌叶擦音过渡,而这时圆唇介音[u]得到强化,最终成为韵母。再说“息为切”,令人疑惑的是,这个反切,在《广韵》中只此一字。《广韵》所本为隋末陆法言《切韵》,其所记读音,皆经过萧该、颜之推多人审核,未可遽断其谬误。我个人臆测,在当时北方眭姓所聚居地区的方言中,可能眭字的读音上已开始向舌叶擦音演变。而按照切韵语言系统,并没有舌叶擦音的位置,因此萧、颜等人将此字列入发音相近的心纽。陆法言《切韵序》云:“燕赵则多伤重浊”。据此可推,隋末唐初,燕赵地区汉语的浊声可能已经呈现弱化趋势,而“户圭切”的眭字正是这类浊声字,而燕赵地区也正是北朝以来眭姓繁盛之地。

  关于“息为切”的来源,还可以做另外一个假设。那就是,我们假设眭字上古音的声母是一个s + 喉音的形式。由于前缀 s 的脱落,喉音转变为舌根音,有可能还引起声调的变化,如出现去声“桂”音。而姓氏多能保存古音,因而,脱落的不是前缀,而是喉音声母。由于同音字太少,要证明这种假设,难度很大。眭姓是否出于白狄,要从传世文献中找到确证似乎很难。但是,眭氏家族的活动和白狄民族的昌盛繁衍之地一直有着不解之缘。眭姓地望为赵郡,实为今河北高邑、赵县一代。这里恰恰是先秦时期鲜虞国和中山国的疆土。案《左传》,肥、鼓二国,皆为鲜虞附属,同为白狄之别种。所谓别种,我看是针对活动在西河地区的白狄而言的,这一地区的白狄主要和秦国接触,所以后世隗姓的先祖多出于雍州。可见,狄民族在中国北方的分布非常广泛,部落众多,互不统属。狄民族内部不仅有赤狄、白狄之分,而且分别有姬、隗等多种姓氏。口头传说中,眭姓出于肥子国后裔,然肥字姓氏,文献失载。考虑到肥子国为鲜虞属国,虽同为白狄别种,姓氏或许不同。鲜虞,史载为姬姓在狄者。那么,肥子国或可推定为隗姓。春秋时期,狄民族与夏民族各国相互征伐,但也相互通婚。《左传僖二十三年》:“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据杨伯骏注,隗氏,金文皆作愧,从女。观眭、隗二字,皆合口呼,分以圭、鬼谐声,皆合口呼并舌根音字,上古分属支微韵,或可互通。因此,眭姓出于隗姓推测,不能说是毫无根据的。但是,为何隗姓一定要改成眭呢?查《广韵》,齐韵户圭切,另有和眭同音的姓氏四个。这四个姓氏,非常冷僻,但无一例外以圭为声旁。除其中一字,指明为梁四公子之后,其他皆未说明来源。据此,或可以推测,肥子国后裔改姓一开始可能只是随声取字。但是,如果再因声求义的话,或许可以得出一些更有意思的推论。 《说文》云:“赤狄本犬种。从犬亦省声”。因此,狄民族和史籍的犬戎、犬夷等应该有一定的渊源关系。犬戎中的白犬和白狄,不一定是因其尚白而得名,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因为肤色白皙的缘故。狄民族有以隗为姓者,《玉篇》:“隗,高也”,可能指体形高大。《说文》“鬼部”:“象鬼头也”,亦指面貌特征而言。《广韵》:“眭,目深恶视”,可能指深目而言。余太山先生在《古族新考》中,发现《大戴礼记》中陆终氏娶于鬼方氏胁生的传说具有印欧语系民族神话化特征。根据现存典籍中人名和地名看,狄民族曾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化,但是后来不相统属的各部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与华夏民族以及其他各民族融合了。

  七律 题凤鸣先生《眭氏历史考证》

  典坟草昧费钩沈,野语求真显见深。

  寻古族迁源白狄,述先祖德重黄金。

  两河烽燧争雄长,断柳虫文推帝心。

  流裔于今遍华夏,琴操遥揖响愔愔。

  自注:

  (一)野语句:礼失求诸野。由于传世文献的缺失,某些史实必须有甄别地求助于民间口头传说,此为社会学研究之通则。凤鸣先生从山西昔阳县民间流传之肥子国传说,求证出眭氏与白狄民族之渊源关系,诚符合此通则。

  (二)两河句:春秋鲜虞国,战国时称中山国,白狄民族所建,与华夏诸国争雄数百载,两河为南河与东河,南河为古黄河故道,东河于今秦晋二省之界,此区域大致为今河北省中部。

  (三)断柳句:《汉书卷七十五 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第四十五》载:“是时,昌邑有枯社木卧复生,又上林苑中大柳树断枯卧地,亦自立生,有虫食树叶成文字,曰‘公孙病已立’,(眭)孟推《春秋》之意,以为‘石、柳,皆阴类,下民之象;泰山者,岱宗之岳,王者易姓告代之外。今大石自立,僵柳复起,非人力所为,此当有从匹夫为天子者。枯社木复生,故废之家公孙氏当复兴者也。’ (眭)孟意亦不知其所在,即说曰:‘先师董仲舒有言,虽有继体守文之君,不害圣人之受命。汉家尧后,有传国之运。汉帝宜谁差天下,求索贤人,禅以帝位,而退自封百里,如殷、周二王后,以承顺天命。’”


【家训格言】

  眭九诚公流派所传《眭氏祖训》

  原文:

  孝悌人生①盛节也。凡我子孙,苟有能爱其亲,而子道之②罔亏,能敬其兄,而弟道之罔越;斯为一门盛事,宗族共加③推美,以劝上下。

  ④忠节古今美行也。凡我子孙,苟有 能尽臣道,忠肝义胆而处变不贰;能尽妻道,雪肠冰操而初衷不渝。宗族重加推敬,以励风俗。

  为人莫贵於读书。读书可以明礼义、读书可以振家声;父兄虽贫要教,子弟虽贫要读;苟有遵父兄之教,勤读圣贤之书,显则⑤纡朱拖紫 光荣宗族,纵或不然,愽古通今,不失为当世名儒。此自古圣贤⑥倦勉人为学也。

  凡在子姓,各宜勉之,毋贻⑦马牛襟裾之讥,为人子孙不可忘本。

  ⑧明道先生曰:冬至祭始祖,立春祭先祖,季秋祭⑨祢。忌日迁於主祭正寝。祖莹先基,依期挂扫。毋为人所侵占,毋任祖祠颓坏不勤修整。

  凡事死之礼厚於奉生,则为尊祖敬祖敬宗之道也。其或失者,通罚以不睦。

  凡族中公事要⑩入尚义,苟有慷慨踊跃,不自惜其力,不自爱其财,诚为一门豪杰士视,众犹当优待,匮乏宜加赒恤,殁则世世登⑾俎豆, 此厚往以激来也。凡在宗族,咸宜重之。

  宗族之中亲睦为贵,各派子孙,务要卑敬。尊长慈幼,徳业相劝,过失相惩,有无相济,患难相恤。

  毋怀骄傲之心,毋存忌妒之意,毋以贵凌贱,毋以富欺贫,毋以小忿遽伤大义,毋信奸人戕害族党,毋作非理赎乱人伦。

  有一於此,必为祖宗之所不护。凡我子姓,各宜慎之。

  凡一族之中或有不顾廉耻,亏丧礼节,肆行无忌,玷辱宗祖者,则除押出外,并加进逐,以为后人鉴戒。

  纷争斗讼,无族无之。是皆罔知义理,伤庭谊而不顾者也。继自今若有争讼,族之贤达当省而诲之。使凌犯之风息,逊让之俗兴,则为孝义之族矣。

  礼始於谨夫妇,男女婚姻,务先稽查,⑿阀阅相当,然可出⒀庚帖,许定礼计。自今以后,三日之前,先备祠礼些须,随帖入祠,族长回帖答敬清,然可许换庚。如或贪富厌贫,泾渭溷杂,有玷宗祖者,请告族中出之。

  族谱之修,由来久已。故谓之世宝,谓之世传,谓之世美,谓之善庆录。盖自春秋以迄唐宋,不胜珍重,乃皆加以美名焉。

  然则⒁故家右族之於谱,安可不修,安可不重也哉。

  凡我同姓,富者务要勤勤修谱,贫者务要斤斤守谱。虽至亲不可私假,虽急难不可轻失。如或富而忘谱,贫而⒂贳谱,是为轻宗弃族,后之子孙永远不得录入。

  今与合族立训,每逢冬至先一日,各出所领谱,经众验过,方后仍存。

  注解:

  ①盛节:最大的操守,亦即高尚的道德情操。

  ②罔:读wang,没有。

  ③推美:推崇赞美。

  ④忠节:如孝悌之句,举一而反三,涵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

  ⑤纡朱拖紫:慢慢地挤身于富贵豪门之中。

  ⑥倦勉:不厌其烦的勉励教导。

  ⑦马牛襟裾:语出唐·韩愈《符读书城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就是说:人不知道古往今来的历史变迁,就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用来形容人不知道历史,就会显得没有头脑和无知。

  ⑧明道先生:程颢(hào)(1032年—1085年) 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世居中山,后从开封徙洛阳。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和北宋理学的奠基者。程颢是嘉祐年间进士,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1085年(元祐元年),宋哲宗即位,召其为宗正丞,未行而卒,享年五十四岁。 程颢曾和其弟程颐学于周敦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所亲撰有《定性书》、《识仁篇》等,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遗书》《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书》。

  ⑨祢:读mi,去世的父亲,广义指父母亲。

  ⑩入尚义:要合乎礼义廉耻,简单地说是讲求道义。

  ⑾俎豆:俎豆,典故名,典出《论语·卫灵公》和《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俎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后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

  ⑿阀阅:读音为fá yuè,释义为1、功绩和经历。2、是指有功勋的世家、巨室。3、仕宦人家门前题记功业的柱子。4、泛指门第、家世。

  ⒀庚帖:庚帖,中国民间婚俗之一。古时订婚,男女双方互换的八字帖。帖上写明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等。

  ⒁故家右族:豪门大族为“右族”。

  ⒁贳谱:出租、出借家谱。

  眭氏家训白话浅释

  一、道德教育:

  孝悌人生盛节也。凡我子孙,苟有能爱其亲,而子道之罔亏,能敬其兄,而弟道之罔越;斯为一门盛事,宗族共加推美,以劝上下。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十二个字是人生最重要德行准则。所以,凡是我们眭氏家族的子孙们,假使能够热爱自己的父母亲,那么做为子女之道就不会有所亏失。能够尊敬自己的兄长,那么做为兄弟之道就不会越逾而召不敬之过。德行教育是一件家门非常重要的事情,凡我家族宗亲都应该推崇赞美,并且拿来教育劝化上上下下的后代子孙们。

  忠节古今美行也。凡我子孙,苟有能尽臣道,忠肝义胆而处变不贰;能尽妻道,雪肠冰操而初衷不渝。宗族重加推敬,以励风俗。

  于家为尽孝,于国为尽忠,于夫妻为尽义,于民要尽爱。这是古今最美好的德行。凡是我们眭氏家族的子孙们,如果做为人臣能尽到臣道,忠肝义胆,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背叛变节;假使做为人妻能尽到妻道,自己的操守就如雪如冰一样的纯洁干净,至死不变当初的忠贞。

  以上这样的孝子、忠臣、贞妇、烈女,家族宗亲都应当重视并且尊敬和推崇,以移风易俗,勉励后来。

  二、劝进求学

  为人莫贵於读书。读书可以明礼义、读书可以振家声;父兄虽贫要教,子弟虽贫要读;苟有遵父兄之教,勤读圣贤之书,显则纡朱拖紫 光荣宗族,纵或不然,愽古通今,不失为当世名儒。此自古圣贤倦勉人为学也。

  做人一辈子最为高贵的就是读书了。因为读书可以明白道理,懂得礼貌以及自己在家庭、社会上的责任;读书可以令一生有大的成就,名扬天下显耀家族姓氏。家庭即使贫穷,父母兄长也要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子弟虽然家境贫穷也一定要努力读书。假使你能够听从父兄的教导,勤苦地研读圣贤一类的书籍,将来慢慢地挤身于富贵豪门之中,就能光宗耀祖、显耀宗族。纵然不能这样,自己也是一位博古通今的人士,不失成为当世的名儒。自古的圣贤们同样是不厌其烦地勉励教导世人要努力读书求学。

  凡在子姓,各宜勉之,毋贻马牛襟裾之讥,为人子孙不可忘本。

  凡是本姓氏宗亲,都应当相互勉励,要有上进之心,千万别遗留笑柄于世人,让人在背地里说自己没头没脑、如马如牛、如猪如狗,什么道理也不懂。我们为人之子孙千万不可以忘记做人的根本啊!

  三、祭典祖宗

  明道先生曰:冬至祭始祖,立春祭先祖,季秋祭祢。忌日迁於主祭正寝。祖莹先基,依期挂扫。毋为人所侵占,毋任祖祠颓坏不勤修整。

  明道先生说:冬至祭祀始祖,立春祭祀先祖,季秋祭祀自己的父母亲。眭氏家族的始祖就是绵皋帝了,各流派又有各自的先祖,如丹阳派的是眭昭符公,江西派的是眭九诚公,昔阳派的是眭彥公;以及继善公、立良公、显政公、关生公、淑临公、元祥公、江拓公。祖宗父母的忌日做祭祀时(即去逝的日子)应当在把祭坛设在亡者的安葬之地。

  先辈祖坟和祠堂,按时节祭祀扫墓。不要任人随便侵占或破坏,不要经年日久让祖宗祠堂风雨侵蚀颓坏而不进行维护修整,这是每一位族人份内的事情,不要攀比或推诿,各人尽自己的财力、物力、人力即可。

  凡事死之礼厚於奉生,则为尊祖敬祖敬宗之道也。其或失者,通罚以不睦。

  对已经亡故了的祖宗父母如同他们活着一样认真侍奉,这才是尊祖敬宗之道。以上每一件事情上,如果有所欠缺,应该给予处罚,以戒除这种不和谐的问题和习惯。

  四、豪杰义士

  凡族中公事要入尚义,苟有慷慨踊跃,不自惜其力,不自爱其财,诚为一门豪杰士视,众犹当优待,匮乏宜加赒恤,殁则世世登俎豆,此厚往以激来也。凡在宗族,咸宜重之。

  凡是处理家族内部的公事,都要合乎礼义道德,假使有对家族事业或国家社会慷慨奉献,踊跃牺牲自我之士,甚至不惜捐献财力、物力、人力的。应当以家门中的豪杰之士看待。对这样的人,大家都要给以各方面的照顾和良好的待遇。看看他有什么短缺的,应当给以接济和帮助,如果他去世了,我们世世代代要祭祀他。厚重地对待先贤以激励后代子孙们奋发向上,热爱国家、热爱社会、热爱家族事业。我们每位家族人员,都应当重视这些事情。

  五、仁爱和平

  宗族之中亲睦为贵,各派子孙,务要卑敬。尊长慈幼,徳业相劝,过失相惩,有无相济,患难相恤。

  家庭、家族亲爱和睦最为尊贵,无论、哪一家、哪一派的本姓家族子孙,务必要谦卑恭敬。尊重长辈,慈爱幼小。在道德修养上,要相互劝勉,如有过失,要相互提醒、惩戒,在经济上,富有的族亲,多接济贫困的。如遇病患灾难,要相互关怀,相互照顾。

  六、七条教诫

  毋怀骄傲之心,毋存忌妒之意,毋以贵凌贱,毋以富欺贫,毋以小忿遽伤大义,毋信奸人戕害族党,毋作非理赎乱人伦。有一於此,必为祖宗之所不护。凡我子姓,各宜慎之。

  不要有骄傲自满的心怀,不要有忌妒他人的思想,不要因自己有权有势去欺负地位低下的人,不要因自己财大气粗而去欺负贫贱弱势的人,不要因小小的纷争或意见不合而伤了永久的家族情谊,不要听信奸邪之人而破坏家族的团结和睦,不要做失去理性乱伦败德的事情。以上这些问题,只要触犯一条,必然不能受到祖宗的福佑庇护。所以,凡是我们家族姓氏之人,都应当谨慎低调地做事,虔诚恭敬地做人,不可触犯道德、法律、家法、家规。

  七、失礼败德

  凡一族之中或有不顾廉耻、亏丧礼节、肆行无忌、玷辱宗祖者,则除押出外,并加进逐,以为后人鉴戒。

  家族之中如果有不顾及廉耻、丧失礼节、肆无忌惮、放逸无度、玷污祖宗这样的人,就将他清除出谱,并且不得再将他录入族谱之内,以这样的惩罚做为后人的借鉴和戒条。

  八、纷争斗讼

  纷争斗讼,无族无之。是皆罔知义理,伤庭谊而不顾者也。继自今若有争讼,族之贤达当省而诲之。使凌犯之风息,逊让之俗兴,则为孝义之族矣。

  家族里的纠纷争斗之事,没有一个家族没有的。这样的人都是不知道做人的义理,做事根本不去顾及伤害家庭成员的情谊。从古至今,家族内部如果有了争讼之事,家族中的贤达们都会明白地给以谆谆教诲,使侵凌道义、危害他人利益的风气息灭,而使谦逊礼让的风俗兴起,这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孝义家族。

  九、选择婚配

  礼始於谨夫妇。男女婚姻,务先稽查,阀阅相当,然可出庚帖,许定礼计。自今以后,三日之前,先备祠礼些须,随帖入祠,族长回帖答敬清,然可许换庚。如或贪富厌贫,泾渭溷杂,有玷宗祖者,请告族中出之。

  良好的礼教起始于严谨的夫妇关系。男女的婚姻大事,务必先稽查清楚对方的家族背景、成长背景、教育背景,各方面都不差上下,这时候才可以决定婚礼之事可否,写就庚帖,准备向对方下帖。从这天算起在三天之内,实际上就是再让你考虑三天,先准备点礼品供物,带着写好的庚帖到祠堂,点烛焚香礼谢祖宗后请求族长或父母。族长或父母都同意了,然后才能允许到对方家交换庚帖成就这门亲事。

  如果贪图人家富豪,嫌弃对方贫贱,那就不对了;或者对另一方一无所知,婚后思想观念不同,带来的家庭不和谐,甚至家庭破裂。这些事情不仅对自己心灵有所伤害,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家族都是不负责任的,也有辱祖宗父母,这是不可接受的。特别是当今时代,自由恋爱、婚姻自主,给社会、家庭带来诸多不安定因素。我们家族成员不得不谨慎对待啊!

  九、族谱续修

  族谱之修,由来久已。故谓之世宝、谓之世传、谓之世美,谓之善庆录。盖自春秋以迄唐宋,不胜珍重,乃皆加以美名焉。然则故家右族之於谱,安可不修,安可不重也哉。

  续修族谱这件事情在很久远的时代传流至今,历经各个朝代。所以族谱称做“传世之宝”、称做“世代传记”、称做“传世精华”、称做“杰出人物的记录”。从春秋时代到唐宋时代,族人都无比地珍惜重视。并且都给这世世代代传下来的族谱加上最美好的名称。然而,每一豪门望族对于族谱这件事情,哪里能不进行续修编繏呢,哪里能不去珍惜重视呢?

  十、叮咛嘱咐

  凡我同姓,富者务要勤勤修谱,贫者务要斤斤守谱。虽至亲不可私假,虽急难不可轻失。如或富而忘谱,贫而⒂贳谱,是为轻宗弃族,后之子孙永远不得录入。

  凡是我们同姓族人,富有的务必要勤于修谱的事业,贫穷的务必要小心谨慎地保存好家谱。虽然是最亲近的人,也不可以把族谱私自出借,虽然遇到急难也不可以轻易地将族谱丢失。如果富裕而不知道珍重族谱、贫穷而丧失族谱,这叫做轻视祖宗、舍弃宗族,那么你以后的子孙们永远不得录入族谱之内。

  今与合族立训,每逢冬至先一日,各出所领谱,经众验过,方后仍存。

  今天给合族成员订立家训,每逢冬至日前一天到祠堂里,各人都拿出自己所领到的族谱,经过大家验证过后,看一看有没有丢失、损坏,然后仍再自行保存。


  云阳《眭氏家训》

  第一条、建德器。平生于饮食衣服无所择。不能恶意骂人。与人争忿,患其不能屈,不患其不能伸。无德器,虽有聪明才艺,终不足以有成。

  德器:指有道德修养与才识度量的人。患:担心。屈:使弯曲,屈辱,与伸相对。伸:意思是舒展开。

  人生于世,培育后人,唯有尊道贵德方是长久之计。所以我们祖宗将建立德行修养与才识度量列为第一。建德器是叫后人成就道德的根器,后面只是列举了几条,如:饮食穿衣不挑三拣四,不恶意骂人咒人,不与人起纷争。祖宗担心的是后人不能忍受各种不如意的委曲,并不担心我们子孙后代没有能耐生存,以及有能力不能伸展显示。如果没有德行,即使聪明多智、才艺出众,也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成就道德之器当应记取以下几条:

  不杀生,培养慈悲善良的心;说话办事不伤害一切人和物;要有家庭责任感以及社会责任感。这是长寿健康的基础。

  不偷盗,不沾他人或公家的便宜,待人接物学会雪中送炭, 德才兼备更是锦上添花,德行能力皆具足,何愁一生不富裕。戒贪是富贵之基础。

  不邪淫,端正心念,免得灾祸。世间多少男女丧身失命,皆因不能自我约束感情,如今社会,包二奶养三奶,腐败成风。我等眭氏后人当思道德为尊,常思祖宗贤德的教诫,从而成就事业、成就功名。我们决不可败坏祖宗遗留给我们的家规家风,守住规矩便是成就家业的根本。

  不妄语,言语当谨慎,出口莫伤人,思维须慎密,处人要平和。多少先贤俊士都是谨言慎行才成就了大业,这是一种口德,一种修养。

  不吸烟、不醺酒,不打麻将。吸烟有失高雅气质,引人嫌厌,饮酒多致误事,酒醉多有失态,麻将与赌博乃是败家之初,会给孩子留下不良的印象,所以这些习惯应当全部彻底地戒除。为人父母都应当把自身不良的习惯与嗜好戒除,时时处处给子女做好的榜样。

  第二条、戒骄惰子弟。世上男女,从幼骄惰,长益凶狠于其亲,己有物我不肯相下。为子弟则不能安洒扫,应对朋友则不能下朋友,有官长则不能下官长,为宰相则不能下天下之贤。警惕之。

  骄:骄傲自满、自高自大。惰:懈怠、懒惰、不勤快。

  这一条是嘱咐为人子弟戒除骄傲自满、自高自大、懈怠懒惰这些不良习惯。对子女不能骄生惯养,不论养儿养女,如果从小就骄生惯养,懒惰奢侈,贪于享受,等长大之后,肯定更是不可收拾。只管自己不管别人,也不懂什么孝敬父母尊长、人恭礼节。别人有的自己只想贪取,自己有的不肯施舍分厘。做子弟的做不了家务,遇到朋友不能礼貌待客。在领导面前不谦虚、不恭敬狂妄自大。做高官的不能礼贤下士。这些事情都是需要我们时刻警惕的啊。

  第三条、兄弟论。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朋友之不如兄弟,非友谊薄也。义固有,所不能逮也。良朋之谊有尽,兄弟之恩终不可解。

  论:这里是争论的意思。逮:赶上

  兄弟之间不可争论。兄弟间本是分形连气、骨肉相亲之体,与朋友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不是能够拿友谊来论厚薄的,虽然朋友间的友谊非常深厚,但是也赶不上兄弟间的情义。良朋之间的友谊有穷尽的,而兄弟之恩自始至终也不可穷尽啊。

  第四条、夫妇以礼相待。夫妇,人伦之始,其合以正,万福基焉。

  夫妇要以礼相待,不能狎昵戏谑。夫妇,这是人伦的开始,所以选择对象时一定要慎重,要门当户对、才德双全,而必须要明媒正娶,这才是一个家庭一切福报的基础。

  现在时代人心不古,贪于财色,耽于名利,自由恋爱,误人误己,贻误后代。所以造就离婚率居高不下,家庭破裂,孩子失教。包养二奶、三奶,以至丧身失命,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这些事情非同小可,是兴家旺业之大忌。家族成员当应牢记。

  第五条、御童仆。温公之仆不贪,明道之仆不欺,皆上所感之也。

  御:掌握、管理、教育。童仆:家庭服务员或公司员工。温公:和气的长者,这是指具有“温良恭俭让”五德的长者,简称“温公”。明道:如《大学》中所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是明明德,道是具有明明德之道。感:感召。

  御童仆:家庭、公司,要善于管理、教育引导家庭服务员和公司员工。有德行的家长,要教育自己的服务人员不贪取财物,有修养的公司领导要教育自己的公司员工忠诚老实,不欺上瞒下。好的、坏的服务员和公司员工,都是自己感召来的。所以做家长的或做公司老板的,在品德修养上自己要多下功夫。

  第六条、戒善柔便佞。大凡有骄乐、逸游、宴乐之好,则所亲必辟善柔便佞之人。所为者必骄乐、逸游、宴乐之事,益之召益,损之来损。

  佞:(nìng)善辩,巧言谄媚。

  《论语·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注释:友直,则闻其过。友谅,则进于诚。友多闻,则进于明。便,习熟也。便辟,谓习于威仪而不直。善柔,谓工于媚悦而不谅。便佞,谓习于口语,而无闻见之实。三者损益,正相反也。尹氏曰:“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而其损益有如是者,可不谨哉?”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和正直的人为友、和诚实守信的人为友、和见识广博的人为友,都会受益;结交惯于装饰外貌,内心并不真诚的人为友、结交善于逢迎,虚情假意讨人喜欢的人为友、结交巧言好辩,没有真实学问的人为友,必然受到其害。”

  我们的祖宗就已将戒除善柔便佞、阿谀奉承定为家规。骄是骄奢的意思,乐是享乐,逸是闲的无聊,游是东游西逛,宴是吃喝玩乐。

  “大凡有骄乐、逸游、宴乐之好,则所亲必辟善柔便佞之人。所为者必骄乐、逸游、宴乐之事,益之召益,损之来损。”之句的意思是:绝大部分的子弟,如果有骄奢逸乐、游手好闲、吃喝玩乐的爱好与习惯,那么,他所亲近的人必然是善柔便佞、阿谀奉承的人。他们所干的必然是骄奢逸乐、游手好闲、吃喝玩乐的事情。所以说,结交好的朋友,他能帮你成就好的事情,自己和家人都跟着受益;结交坏的朋友,他们能帮你成就坏的事情,自己和家人都会跟着受累。这是老祖宗警告我们后人一定要善于选择朋友啊。

  第七条、从仕之道。穷观士者之所为,居家能清苦,则居官能廉勤;立身有本末,则施为注措有次第。人情险峻,仕途尤甚。

  仕,是做官;穷:追根求底;施:所做所为。注措:安放,安排,处置,筹划办理,弃置。

  祖宗定家训,考虑到后人必有为官之人,所以,总结古来做官员的所做所为,一般情况下,在家里时能够清苦地过日子的,做官时就能廉洁勤政。立身懂得本末、主次的道理,那么他必然也懂得处理事情的次第。

  古来人心险恶、世态炎凉,在官场是最为明显了。

  第八条、戒聪明者。世间多有聪明者,不免灭顶于促龄。

  不可显露聪明、锋芒毕露。世间往往这些聪明之人,难免在小小年龄就遭到灭顶之灾。

  宋代苏东坡有《洗儿戏作》一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洗儿戏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绝。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充团练副使的闲散官,这一贬就是五年。苏轼在黄州初寓居于定惠院,后迁居于临皋亭,倒也安于贬所,随僧蔬食,有暇则往村寺沐浴,寻溪傍谷钓鱼采药,自寻欢适。有时也随一叶扁舟,放棹于大江之上,浪迹于山水之间,与渔樵杂处,往往为醉酒的醉汉所推倒,甚至于詈骂,他却自喜渐不为人识,而自得其乐。苏轼在黄州的生活,最得意的恐怕还是与朝云的相处,朝云为东坡侍妾,于熙宁七年(1074年)九月来归,深得东坡的宠爱。元丰六年(1083年)九月二十七日,朝云产下一子,小名干儿,颀然颖异,苏轼欣然,因作《洗儿戏作》诗。

  全诗以一个“望”字,写尽了人们对孩子的期待;以一个“误”字,道尽了作者一生的遭遇。后两句话“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愿是愿望,惟愿孩儿愚且鲁,并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愚且鲁,而是希望不要像自己这样锋芒毕露尽显聪明,要不然如何去无灾无难到公卿呢?这是教你学习老子的大智若愚的意思。

  我们的先祖也在嘱咐自己的后人,不要太过锋芒毕露、聪明显露。为人处世也许木讷一点、大智若愚还好,让别人感觉到你这个人在身边有安全感,而没有威胁感。

  第九条、守义理、崇勤俭、理好财。家兴贵在义理,不在富贵。人有义理,正为家兴。

  守:遵守。义理:社会责任和伦理道德的行事准则。贵:看重在。

  先祖在告诫我们要有社会责任感并且遵守伦理道德,遵守法律法规,崇尚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管理好自己的财产。家庭的兴旺,关键在于道义和伦理道德,不在于你有多富裕或多高贵。人要有德行,有家庭责感,有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为人厚道,这才真正是家庭的兴旺啊。

  第十条、丧事俭办。丧事行粮瓶之类事,无益有损。

  到头更饭与行粮瓶:更饭是鬼饭的俗称,烧到头更饭和作香更饭这种民族传统风俗,是对死者和长辈死者表示孝敬。凡是逢年过节,或四时八节祭奠亡灵,俗称祭祖作香,认为子孙在祭祖作香时,祖宗的亡灵都要回来吃饭,这种祭祖作香饭俗称更饭。到头更饭的说法不同于一般人们所说的更饭,所谓到头更饭是指某人过世,家人要为死者烧最后一顿上冥间时吃的鬼饭,这种饭就叫到头更饭。烧到头更饭,民间传统风俗都很讲究:要求死者的长子即称孝子,头戴孝帽(白帽),身穿孝衣,手拿盆或碗到不同姓氏的七家人家去讨“七姓米”回来烧到头更饭。烧到头更饭时,把讨来的七姓米放入锅中加少量的水,然后只拗一个大草把,由孝子跪在灶门口点火烧饭,边烧边喊“××亲人,儿子为你烧更饭拉”,等到一个大草把烧完即成。另外再煮一个鸡蛋,把更饭和鸡蛋一起盛到一个碗里,然后,在死者入殓后放在死者棺材底下,待死者出殡前将此到头更饭倒入“行粮瓶”中,和死者的棺材或骨灰盒一起埋入土中,表示死者在阴间有饭吃。烧到头更饭此风俗至今未变,这也许是民间传统中人们表示对死者的一种尊敬和安慰吧。“行粮瓶”,旧时把它称作是死者的“粮仓”,旧时用一个小陶罐来做行粮瓶,当死者发丧出殡前,由风水先生将死者的到头更饭放进陶罐,另加上米、麦、红豆、绿豆、黄豆、芝麻、栗七种粮食,然后用红纸青线封口,在死者出殡时一起埋入土中,行粮瓶都埋在死者的棺材头坑前的小孔中,现时则埋在骨灰盒正面的小孔中。

  我们的先祖对这种世间的风俗早已有先见之明,认识到“无益有损”,要求后人丧事要俭办。

补充纠错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