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姓图腾(信氏图腾)
信姓是中华姓氏之一,最早源于姬姓,是战国时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的后代。无忌系魏昭王之子,封于信陵,人称信陵君。礼贤下士,曾用侯生计,窃符救赵,又率五国联军败秦于函谷关,威震天下。后魏国君中秦离间计,罢无忌职,无忌日夜淫乐,忧郁而死。其后代子孙以其封号之信字为姓,乃成信氏。见《风俗通》,参见《左传》。信姓也是满族姓氏。信氏当今人口约为六万,排名在第四百九十一位。
【释义】信,本义是诚。即诚实无欺。以“人”和“言”组成的会意字。表示“言必守信”之意。引申有确实、信任、信徒、信息等义。作为姓,定与地名有关。
【得姓始祖】
信陵君魏无忌:(?~前243),魏昭王少子,安厘王的异母弟,即魏无忌,号信陵君。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因安厘王元年(公元前276年)被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县),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公子。后魏国为秦国所灭,信陵君后人中有一支隐姓埋名,以祖先封号作为姓氏,是为信氏起源。
【起源源流】
单一源流
源于姬姓,《风俗通义》注云:“以祖辈名号为姓氏,源于魏姓,系魏公子信陵君无忌之后。信陵,战国魏地,即今河南宁陵,战国时魏安厘王弟无忌为信陵君。郡望:魏郡。”(按:此“信”当音xìn。)信陵君,名无忌,魏安釐王弟。魏亦为姬姓国,故此亦当系出姬姓。
【迁徙分布】
迁徙
(暂缺)无忌系魏昭王之子,封于信陵,人称信陵君。礼贤下士,曾用侯生计,窃符救赵,又率五国联军败秦于函谷关,威震天下。后魏国君中秦离间计,罢无忌职,无忌日夜淫乐,忧郁而死。其后代子孙以其封号之信字为姓,乃成信氏。
分布
信氏当今人口约为六万,排名在第四百九十一位。占全国总人口的0.0043%。
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信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辽宁、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安徽、江苏、湖南、湖北、黑龙江、新疆、内蒙、山西等地。
【郡望堂号】
郡望
魏郡:汉高祖置,治所邺县,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
堂号
(暂缺)
字辈
济南商河怀仁镇东信村信氏字辈:“法维师业广,英汝继先兴。立显隆昭厚 文宏云瑞祥。祖恩泽丰远,贤代永盛昌。”
济南市商河县怀仁镇西信村信氏字辈:“毓庆隆逢泰 康昭熙安嘉”
济南市商河县张坊镇丰盛集村信氏字辈:“法德师靖天 秉书继先明。邦友治迺历 家多正克安。从守遵汝殿 建丕昭秀同。”
济南市商河县怀仁镇孟家村信氏字辈:“法德师景天,宝书继先星。”
济南市商河县韩庙镇后洼埃村信氏字辈:“廷殿法成长明延增,维永长明 富“
济南市槐荫区段店镇小金庄村信氏字辈:“义田祥兆明传”
济南市章丘市圣井镇丁李福村信氏字辈:“福思秀积”
德州市禹城市梁家镇信庄村信氏字辈:“克连长重,龙维传忠,志奉”
德州市庆云县庆云镇信家村信氏字辈:“大登芝书,希占连绍”
德州市武城县武城镇西大屯村信氏字辈:“洪德建友清”
德州市临邑县德平镇信家阁村信氏字辈:“玉青希振廷 方关为因同”
德州市乐陵市郑店镇官道信村信氏字辈:“朝德师景传 永乐续天星”
德州市乐陵市郑店镇玉皇堂信家村信氏字辈:“荣耀玉风水来”
临沂市郯城县重坊镇刘马南村信氏字辈:“永绪康乐贵,长春德宝法。容启全铭旺,呈祥登乾坤”
滨州市邹平县码头镇大信村、小信村信氏字辈:“宗伟继世宏”
滨州市惠民县惠民镇东信村信氏字辈:“云守长”
滨州市邹平县苑城西南村信氏字辈:“益寿延年”
滨州市滨城区杜店镇信家村信氏字辈:“德泽永传芳,恩广普济远”
滨州市滨城区杜店镇胡井庄村信氏字辈:“恒宣,玉泽永全芳”
滨州市邹平县孙镇信家村信氏字辈:“振景遵允连贵长 统绪起风兆嘉芳。兴礼通德公志诚 书育文武全才生。培众自良明周正,敬贤孝安盛乐隆。”
淄博市博山区石马镇桥西村信氏字辈:“文友元恒继,先德兆长祥。克承维以志,允怀大尔昌。”
淄博市沂源县南麻镇栗行村信氏字辈:“克玉石秀,德兆长祥,永维以志”
淄博市淄川区岭子镇南坡村信氏字辈:“和延,学而时习之”
淄博市高青县高城镇信家村信氏字辈:“清泰荣诚,利克云明。万友其仕,常希宗汝。守芳延亭,科禹国良。”
潍坊市青州市弥河镇上桥村信氏字辈:“玉世怀纪”
泰安市肥城市王庄镇海子村信氏字辈:“玉瑞振春”
济宁市梁山县徐集镇信楼村信氏字辈:“本恒思敬。广继衍庆长。世传光忠续,大成振瑞祥”
济宁市汶上县寅寺镇信庄村信氏字辈:“一本恒思敬,广继衍庆长。世远光忠续,大成振玉祥。”
聊城市临清市先锋街道胡八里村信氏字辈:“连百永继靖国,兆风俊伟”
聊城市高唐县琉璃寺镇郝庄村:“尚隆清九邦,士有之成绍。法堂殿大永,光玉金连衍。传续兴文振,怀凤汉登三。综宏常吉庆,兰茂书忠存。”
山东日照市五莲县松柏镇贺家店信氏字辈:“?复广起兴,克学守世宗,永崇存洪厚。维志家延绍,庆贞业仁茂。树国召有相,传久振丰兆。”
寿光、商河、无棣、海兴、静海五地信氏字辈:“德兆福先兴,立显隆合厚。文宏云瑞祥,祖恩泽丰远。贤代久盛昌,宝金剑林树。炳忠学伟令,荣景同绍怡。”
天津市静海县中旺镇王官庄村信氏字辈;“之士滕永,有文长富,国金连树。”
衡水市枣强县王常镇桥毛庄村信氏字辈:“淮镇占学士,玉庆兵发亭。”
沧州市吴桥县杨家寺乡信家村信氏字辈:“士可吉大德存,玉永文连俊。”
沧州市河间市沙河桥镇东苑各庄信氏字辈:“风士林云景,兴振树德名”
邢台市巨鹿县闫町镇于庄村前信氏字辈:“天开美景春常在,富贵荣华万代来。凤鸣岐山呈瑞兆,麟赐玉书庆升平。”
河南周口市郸城县双楼乡信寨村信氏字辈:“会廷清景德,记祖传家庆。”
河南周口市郸城县双楼乡张盈楼村信氏字辈:“三瑞广景德,记祖全家庆。”
河南南阳市淅川县寺湾镇大坪村信家沟信氏字辈:“宝书永玉景”
河南驻马店市遂平县张寨铺镇信庄信氏字辈:“有文应世绍,富贵占鸿雁。道德恒久春,继租永耀成。”
河南开封市通许县朱砂镇斗厢村信氏字辈:“克源广敬永,义怀建炳国,祖卿万代君“
河南开封市杞县柿园乡燕寨村信氏字辈:“海国传玉文,祖师万代青。”
河南濮阳市范县白衣阁乡杏子铺村信氏字辈:“发其德宏,文广学富,宝国”
安徽亳州市涡阳县花沟镇信氏字辈:“知容洪友,怀克东茂。同万继承,新续字辈。宇乾辰星,坤卫华京,齐鲁根本明传安生。春光昂然,夏勤耘耕,秋实甘紫,瑞雪年丰。博学诗书,文治武功。仁慈祥礼,敬贤孝宗。志显佳运,永奉相卿,圣喆康沛。廉洁秉忠,品正章方,思举良英。昌泰保民,振国邦宁,德业耀祖。续纲笔亭。“
安徽蚌埠市五河县沫河口镇信湾村信氏字辈:“侩凤修丛吉,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
宿州市萧县庄里乡卯山村信氏字辈:“文元继世广,武大庆家祥。”
毫州市谯城区淝河镇信庄村信氏字辈:“良东永同建。”
淮南市凤台县丁集镇信圩村信氏字辈:“有天怀朝,茂树兆国。明占士广,万古传扬。”
宿州市砀山县信氏字辈:“广玉志长银”
湖南邵阳市大祥区面铺乡信家村信氏字辈:“水系金王凤 朝一仕三宗。国正天时顺,家和世泽长。诗书传祖德,礼义绍前光。大道昭嗣服,良谋佐赞襄。克昌开甲弟,万载颂平章。英才壮奇志。兴帮登高瞻。科谱明木本,渊源溯济南。”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新市镇大王楼村信氏字辈:“有守子近信,国学朝久正。亨荣章宗华,文光盛宣明。福德全志安,万世永大青。”
襄阳市南漳县东巩镇信家湾村:“圆光祖国,明智列士,永远荣昌”
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信氏字辈:“水思黄金凤,朝如四三宗。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南白乡和围村信氏字辈:“德贞崇文,殿历祖久。盛争光门,永胜超人。”
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柳豪镇常家村信氏字辈:“永文士俊财,军晨万福来。仁义理之本,思宽寿巨长。”
朝阳市建平县罗福沟乡柴杖子村信氏字辈:“福怀自聪添”
沈阳市新民市四台子村信氏字辈:“连永立绍彦”
沈阳市法库县三面船镇小桑林子村信氏字辈:“洪文守”
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柏树乡信家庄村信氏字辈:“良希好国会晓”
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锦屏镇新庄村信氏字辈:“都希好国有志”
黑龙江绥化市兰西县榆林镇林升村信氏字辈:“福永纯军正,红门庆德祥,照民世义。”
【楹联典故】
(暂缺)
【祠堂古迹】
安徽省蚌埠市尤忠堂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沫河口镇信湾村信氏,始祖为元顺公。因历史原因家谱失传,信湾村信氏源自何方难于考证。一说法是明洪武初年由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来,同时南迁的还有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信湖村信氏;另一说法是明末清初从山东济宁迁来。 据老辈人口传,清朝末期,信湾村信氏续修信氏家谱!现在记忆中的字辈是:元、( )、( )、侩、凤、修、丛、吉。 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
【家训格言】
信氏族规、族禁
以下十条,不过仅举大略。教家之道,千条万绪,非言语文字能罄述。然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为父兄者不可不知,欲求好子孙,末有不自贤父兄培植而来者也。教子之方,莫要于读书。必能读书乃能明理,能明理始能成器,始能保家,至进取成名。登科、发甲,固视乎命运。然超琼所识科甲中人,其家三世读书而发始达者,十居八九;若先世目不识丁,而其身崛起田间,至登甲、乙榜者,百中仅一二焉。俗语所以胡“书读三世发“之言也。兹所定族规十条,皆幼时闻于吾祖、吾父,所以教吾兄弟者之言。即族祖南村公、族叔宇喧公平日所以教族人者,亦末尝不同。故纂而存之,刊之于谱,愿与族之子弟,世世共遵守之。或有遗漏及应添立规条,异日重重刻时,固可增入。
奉祖先
水源木本,理不可忘。但思身所自来,则由吾父而吾祖,一一追溯,虽十世、百世固不得以为远也。奉先思孝,古训昭垂,帝王且然,况大夫、士庶哉。吾家自远祖以来所立家规:凡先世考妣生日、忌辰,家中必当设祭之礼岁首、岁除、端午、中秋亦如之。新岁暨清明,必相率扫墓,古人所谓上冢也。各家无论老幼,必当亲诣墓前,行三叩首礼。虽大风雨雪,不得惮劳。此乡族所同,子孙宜永永循守。庶几因时感慕,不至忘春露、秋霜、之恩乎。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但有心知,亦可共明此理也。
孝父母
属毛离里,怀抱恩深;择傅延师,劬劳念切。苟或不孝,禽兽何别。但不孝匪一端,如《孟子》言,世俗所谓不孝者五,大略该之。而好货才防、私妻子,尤为乡俗通弊,不可不以为切戒。至于违犯教令,律有明条。凡子孙于父母及父母,骂者罪即绞决;殴则斩决;杀者凌迟处死。例禁森严,虽下愚亦当知畏。苟念生我、鞠我、抚我、育我之德,则服劳、致敬、就养,无方天性所流,自有不能已者,何至尚有忤逆哉。倘有不孝之子,合族须预为教戒,俾知悛改。庶免酿成枭,贻累族人。
和兄弟
长枕大被,天子且然;让枣推梨。昔人称美。但人家兄弟,当幼小时无不十分友爱。其后之不睦者,大抵因 妻子、争财产而已。抑或此贫彼富,有求莫应,若秦、越人之相视。同气参商,半皆由此。夫一父之子,即非同胎共乳,有前后嫡庶之别,亦属一气所生。骨肉至亲,尚成嫌隙,子孙尤而效之,有不破家者乎?堂从兄弟,尚宜和睦,况在同气乎?族中宜互相教戒,共笃友于,则出入怡怡,家风不陨,亦同宗之光矣。
睦宗族
贵贵贤贤,义无偏诎亲亲长长,分有常伸.凡子姓之分支,皆祖宗之一脉.尊卑之分,轶然不淆.长幼之情,蔼然相浃。喜则相庆,忧则相吊。贫弱之一,富实者宜时周恤之。愚鲁之徒,贤智者 时教导之。总以相扶、相助为念。至干尊长,尤不得与卑幼戏谑,致为有识者所笑。此吾乡之陋俗,不可不切戒矣。
和乡邻
岁时款洽,谊笃比邻;患难扶持,世称会里。我先世以忠厚传家,凡属子孙,务必谦虚乐易,与人无争。不得恃血气以凌人,逞奸诈以滋事,徒害邻里,终累身家。若有不肖子弟,恃强恃诈,或倚仗族人之势,欺侮乡党者长辈亟戒责。尤宜念睦任恤之风,实为古道,待人务从乎厚,处世毋涉乎骄。至于修桥、补路、拯溺、救饥、恤寡、 孤、劝善、教不能诸事,凡有益于桑梓者,量力行之。生长聚族之邦,其亦共有所赖也夫。
教子弟
子弟以读书明理上。为父兄者必延聘名师,慎择益友,俾得朝夕渐摩,学问有所成就。遇则掇科取第,不遇亦不不失为通人。光前裕后之图,计莫逾此。其有资质不能读,及力不能读者,则为农、为工、为商,即佣雇营生,亦属正业。总当责以勤俭,教以安分,令其学为好人,切不可任令游手好闲,习致败坏家声。至于富贵之家子弟,性质即有琰刘,亦当以师为约束 ,切铁骄养溺爱,终受必家之富。所谓子孙虽愚,经书不可读也。
戒习染
习俗之坏人子弟,事不一端。其显者则嫖也、赌也、洒也、烟也、而近年尤有入会、结盟等恶习也。江湖无赖随处煽诱,年轻子弟每为所牵。轻则有玷行为,重则显干法纪,其祸不可胜言。即 轻薄之行,狷利之语,戏谑、骂詈、欺诞 、狂佻,市井 恶少情形,为大雅所深鄙,亦 当引为切戒。至于干预词讼,习以为能,亦非立身之道,歇若不人公门之为愈乎。又隶卒贱役,例不准其子孙与考,凡族中子弟虽至贫困,应不准当差。违者黜之勿齿。
奖名节
忠臣孝子,代有表章;潜德幽光,岂容湮没.族中如有孝子、悌弟、义夫、节妇,确有实迹 未经旌奖者,应由族人备录行状,会众覆实,联名举报,或请匾额,或请旌表。斯亦一族与有荣焉之事,不可不知。
慎婚嫁
玉洁冰清,固称佳偶;荆钗布裙,不失良姻。凡族姓为男配,为女择婚,必须清白之家,门户相当者,方许联姻。不得贪图财物,轻信冰人,不辨薰莸,苟且作合。万一误结朱陈,使日后儿女竟不齿于乡曲,深为可惜。嗣后,如有不分良贱,不论可否,与奴隶娼优等为姻者,合族公屏之,不复与齿。
急赋税
践土食毛,自应输赋;急公好义,岂许逋粮。况国家惟正之供,按季征收,如额而止,先后不免。何苦延挨观望,伺候公庭 ,自取鞭扑耶?凡吾族于本户地丁漕粮各项,须依期投纳。即近年筹饷捐输,亦朝廷万不得已之举,亦不可逾延拖欠。庶催科不扰,门户晏如,岂非乐事?至佃田耕种,亦宜早纳年租。荒歉求减,必须情理相商。族中宜交相劝导,谕以急公。此所谓国课早完,自得至于乐者也。
族禁六条
以下六条,仅就其大者言之,皆断断不可有之事.又如族中妇女,不幸夫故孀居,自宜以守节为贵.然此非可强自他人.惟既经改醮,即非本族之妇,古人所谓"出则与庙绝者"也.虽有子孙,谱中必削其名氏.续修之日,概不许刊入.其余亦概以 族禁 为准.至于乱宗一事,关系尤重.查<< 例 >> 载,"无子者,许令同宗昭穆相当之侄承继.先尽同父周亲,次及大功、小功、缌麻.如俱无,许择立远房为嗣".又有"于昭穆相当亲族内,择贤择爱,听从其便"之例.是立嗣,总以同宗为准.其乞养异姓义子,以乱宗族者,有"杖六十、其子归宗"之律.吾族二百余年以来,尚末闻有此弊端,自当永远为法.如有螟蛉乞养、出自异姓者,虽不能绝其往来,而其名及所后子孙,则概不入谱.嗣后修谱时,务当严守勿易.倘徇情迁就,即属不肖子孙,必遭祖宗阴殛.慎之,志之。
禁当差
皂、快、壮各班,门子、禁、卒、捕投、仟作、皆统名之曰“隶”,例不准考,本族子孙不得充当。违者,屏勿齿,谱削其名。
禁为匪
盗必干诛,窃亦罹罪,诱拐等事,均犯科条,辱宗甚大。族中子孙,不得有犯。违者,预行逐出,屏勿齿,谱削其名。
禁入会
哥老、添弟等名,及江湖放飘、结盟、拈香,皆匪徒所为,显干法纪。族中子孙,不得听其引诱,致罹重咎。违者,屏勿齿,谱削其名。
禁从教
白莲、闻香、灯花等名目,屡奉严禁,皆系妖言,近年尤实繁有徒。或传自远方,或起自内地,总之不可学习、信从。族中子孙,惟宜守孔孟之规,勿为邪说所诱。违者,屏勿齿,谱削其名。
禁出家
释老之宗,流传虽久,而为僧、为道,则已弃父母,何论祖宗。族中子孙,不得甘于削发、易服。违者,屏勿齿,谱削其名。
禁自贱
优伶等诸乐户、生、旦、净、丑、末,均系下流,而娼妓更无论矣。族中子孙,宜世保清白,不得自甘下贱。违者,屏勿齿,谱削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