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源氏起源及历史

源姓图腾_源氏图腾

源姓图腾(源氏图腾)

  源姓是中华姓氏之一,源于鲜卑族,出自五胡十六国时期鲜卑拓跋氏族秃发部,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广东省鹤山市龙口镇霄乡有分布,霄乡居住着源氏一二千人,源姓排在第一千一百位。世界各地还有二十万多人。

【得姓始祖】

  源贺:南凉国被西秦国灭亡后,南凉景王秃发傉檀的王子秃发破羌(一说王孙)逃离开故地,辗转投奔拓拔鲜卑建立的北魏王朝。北魏太武帝接纳了他,并对他说:“卿与朕源同,因事分姓,今可为源氏!”就此赐他姓名源贺,晋封他为西平侯,从此秃发破羌改称源贺,历史上也称其为秃发源贺。源氏族人皆尊奉拓跋匹孤为肇姓远祖,尊奉源贺(秃发源贺、秃发破羌)为得姓始祖。

  各支始祖

  源潜夫:鹤山市龙口镇霄乡源氏一世祖。宋朝初期,由于官府要血洗珠玑巷,源氏族人南下逃亡,他们在源潜夫的人带领下,最后定居于新会古劳都坚城村,即如今的鹤山市龙口镇霄乡。源潜夫成了霄乡的创始人。霄乡《源氏大宗族谱》中记载,南宋咸淳年间,源氏已在广东居住,并由广东北部的南雄迁至霄乡,一直延续至今。

【起源源流】

  单一源流

  源于鲜卑族,出自五胡十六国时期秃发鲜卑南凉景王秃发傉檀的王子秃发破羌,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

  三国时期,活跃在河西走廊的鲜卑诸部以拓跋匹孤所部的规模最大。曹魏文帝曹丕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拓跋部大人拓跋桔汾逝世,次子拓跋力微因其母为“天女”,有神异,故得立为首领,即北魏元皇帝,而拓跋匹孤虽为长子却不得继位。拓跋匹孤因此而愤恨不平,遂率领自己的部族人脱离鲜卑拓拔部出走,由塞北阴山、河套一带,沿黄河、顺贺兰山脉东麓南下,至河西、陇西以北,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至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一带游牧。传说,后来拓跋匹孤的儿子拓跋寿阗生于棉被之中,鲜卑语称棉被为“秃发”,寿阗就成为了秃发寿阗。又传说,拓跋寿阗崇尚猛禽“鵚”,即秃鹙,常以鵚羽为头饰。而鵚羽就是“秃发”,即秃鹙的毛发,因此改称秃发寿阗。所以,拓跋寿阗率领的这支鲜卑拓拔部落就“秃发”得名,称秃发部。且族人皆因首领拓跋匹孤不得继位而不平,正好由此皆改姓为秃发氏,回避了原来的拓拔氏,史称“秃发鲜卑”。实际上,“秃发”本就是“拓跋”的汉史异译读音,所以其原本就与拓跋鲜卑同宗同源。数年后秃发寿阗逝世,由其孙子秃发树机能接替了秃发鲜卑的大人职位。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二十一年(后凉太祖懿武帝吕光麟嘉九年,公元396年),后凉太祖吕光遣使拜秃发树机能的后代秃发·乌孤为征南大将军、益州牧、左贤王。而秃发乌孤决意摆脱后凉吕光的控制,便谢绝封爵。

  东晋安帝司马德宗隆安元年(南凉武王秃发乌孤太初元年,公元397年),秃发乌孤自称大部督、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年号太初,建立了南凉国政权,自号南凉烈祖武王。秃发鲜卑历经拓跋匹孤→秃发寿阗→秃发树机能→秃发思复鞬→秃发乌孤→秃发利鹿孤→秃发傉檀,到了东晋义熙十年(南凉景王秃发傉檀嘉平七年,西秦乞伏炽磐永康三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神瑞元年,公元414年),南凉国被西秦国灭亡后,南凉景王秃发傉檀的王子秃发破羌(一说王孙)逃离开故地,辗转投奔拓拔鲜卑建立的北魏王朝。北魏太武帝接纳了他,并对他说:“卿与朕源同,因事分姓,今可为源氏!”就此赐他姓名源贺,晋封他为西平侯,从此秃发破羌改称源贺,历史上也称其为秃发源贺。

  源贺,就是今天源氏一族的始祖,历经一千五百九十余年,世代相传至今。

  在今天广东省鹤山市龙口镇霄乡,有一个全国罕见的姓氏“源”。如今,霄乡居住着源氏一千多人,世界各地还有两千多人。

【迁徙分布】

  迁徙

  河西秃发鲜卑为拓跋鲜卑的一支,始祖与北魏拓跋氏同源。在鲜卑族拓跋氏部落首领拓跋桔汾长子拓跋匹孤时期率部众自塞北迁入河西,故亦称河西鲜卑。

  曹魏青龙三年(公元235年),曹魏国的幽州刺史王雄命死士韩龙刺杀了鲜卑族诸部联盟首领轲比能,引发了一场混乱,鲜卑部族“强者远遁,弱者请服,由是边陲差安,漠南少事”。一个曾经宏伟辉煌的鲜卑大联盟彻底崩溃,犹如落日一样殒落在漠原的地平线。轲比能逝世后,首领世袭制取代了部落推举制,而部落大人世袭的传统也让一些氏传家族得以兴起。这些家族把波澜壮阔的鲜卑族历史带向了群星辉映的风云时代。

  活跃在河西走廊的鲜卑诸部以拓跋匹孤所部最大。汉魏之际的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拓跋部大人拓跋桔汾逝世,次子拓跋力微因其母为“天女”,有神异,故得立为首领,即北魏元皇帝,而拓跋匹孤虽为长子不得继位,仅分得部分部众。长子匹孤愤恨不平,率领一些部众人出走,由塞北阴山、河套一带,沿黄河两岸来到河西地区。传说拓跋匹孤匹孤的儿子拓跋寿阗生于被中,鲜卑语称被子为“秃发”,所以这支部落就此得名,称秃发氏。秃发寿阗死后,由其孙子秃发树机能接替了部落大人的位置。

  曹魏甘露元年~景元四年间(公元256~263年),曹魏镇西将军邓艾都督陇右诸军事时,又迁各部鲜卑数万人至河西陇右雍、凉二州之间,即今陕西省中部及甘肃省一带,最后聚居于河西走廊东部及青海湖以东,与汉、羌等族杂居共处。主要游牧地“东至麦田、牵屯,西至湿罗,南至浇河,北接大漠”,即大致东起今甘肃省平凉县西北的牵屯山、靖远县北的麦田城,西至今青海湖东,南至今青海省贵德县,北接今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

  秃发鲜卑自迁入雍、凉后,曹魏及西晋统治者以其与羌、胡相似,设“护羌校尉”监领之,各部仍自有部帅。但鲜卑等族人往往被征发为兵,或被掠沦为奴婢或佃客,同时还要缴纳很重的赋税,使得魏、晋时期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到西晋初期,终于爆发了以秃发·树机能为首的西北诸民族的反晋斗争。

  西晋泰始五年(公元269年),西晋王朝为了镇压因灾荒而引起的骚乱,设置秦州,派遣“勇而无谋,强于自用”的胡烈担任秦州刺史,以镇抚河陇鲜卑。但胡烈一上任,即采取高压手段,致“失羌戎之和”,成为爆发反晋斗争的导火线。秃发·寿阗逝世后,其孙秃发·树机能继统其部众,活动于安定、陇西一带,史称其“壮果多谋略”。

  晋泰始六年(公元270年)农历6月,秃发·树机能起事后,率众击杀了西晋的秦州刺史胡烈于万斛堆(今甘肃皋兰),又拒击尚书石鉴的进讨之师。一时间,陇右、河西其它诸民族纷纷响应。

  晋泰始七年(公元271年),秃发·树机能联合北地胡攻金城,击杀凉州刺史牵弘于青山(今甘肃环县),后又败凉州刺史苏愉于金山(今甘肃山丹)。及晋泰始末~咸宁元年(公元275年),秃发鲜卑的势力由凉州金城郡(今甘肃榆中)西北更向西发展。高昌以东的一些鲜卑部落也起而反抗晋朝统治。

  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秃发·树机攻破凉州,占据主要城镇,阻断了西晋王朝与河西之交通,西晋朝廷大震,遣威武太守马隆统军攻之。在马隆的收买下,秃发·树机能部的碎跋韩、且万能等率众万余归降,马隆又“前后诛杀及降附者以万计”。是年农历12月,马隆派遣归降的率善戎、设骨能等三万余兵马与秃发·树机能部展开了大战,秃发·树机能终因寡不敌众,兵败被杀。秃发鲜卑部再次降于西晋王朝。

  秃发·树机能反晋斗争虽然失败,但秃发鲜卑部落并没有因此而溃散。数传至秃发·乌孤立,他采取养民务农的经济政策,在政治上礼俊贤,修政刑,对外“循结邻好”,不事争战。十余年间,秃发鲜卑族人在后凉东南广武一带势力渐盛。

  晋太元十九年(后凉麟嘉六年,公元394年),后凉国君主吕光“遣使署为假节冠军大将军、河西鲜卑大都统、广武县侯”。次年,破乙弗、折掘等部,筑廉川堡(今青海民和)以居之。又陆续征服意云鲜卑等部。河西一带汉族豪门士族如广武人赵振等纷纷投奔秃发·乌孤,充当谋士,吕光见其日益壮大,遣使拜之为“广武郡公”。

  晋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吕光即天王位,改国号为大凉,遣使拜秃发·乌孤为征南大将军、益州牧、左贤王。

  秃发·乌孤却决意摆脱吕光的控制,谢绝封爵。次年,自称大部督、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年号太初,建立政权,以其弟秃发·利鹿孤为骠骑将军、秃发·傉檀为车骑将军。继而治兵广武(今甘肃永登),攻取金城,击败吕光属下大将军窦苟所部于街亭(今甘肃永登乌鞘岭)。

  南凉太初二年(公元398年),秃发·乌孤乘后凉国衰弱,郭广黁、杨轨反吕氏之机,取得洪池岭南五郡(广武、西平、乐都、浇河、湟河)之地,改称武威王。

  南凉太初三年(公元399年),秃发·乌孤徙都乐都(今青海乐都),专力经营河湟地区,并以秃发·利鹿孤镇安夷(今青海化隆),秃发·傉檀镇西平(今青海西宁),秃发·叔素渥镇湟河(今青海化隆),族人分镇各地,又量才叙用汉、夷各族豪门及“杰俊之士”,使南凉政权得以逐渐完善和巩固。是年农历8月,秃发·乌孤因酒醉坠马受伤而死,其弟秃发·利鹿孤即武威王位,迁都西平,并遣记室监鞠梁明聘于段业,进一步加强与北凉的联盟,以对付后凉,南凉开始兴盛。

  南凉建和元年(公元400年)农历1月,秃发·利鹿孤改元建和,遣秃发·傉檀败后凉兵于三堆(今大通河),并进围其都城姑臧。

  南凉建和二年(公元401年),秃发·利鹿孤改称河西王。同年农历3月,败后凉国吕隆军,徙两千余户而还。后又遣兵攻北凉国临松,虏六千余户,沮渠·蒙逊遣质请和,始还所掠,召军返。农历12月,南凉国攻围后凉国的姑臧城,又攻昌松郡,执后凉国太守孟祎。

  南凉建和三年(公元402年)农历3月,秃发·利鹿孤病逝,其弟秃发·傉檀立,更号为凉王,迁都乐都,改元弘昌,史称南凉国。农历10月,秃发·傉檀再攻后凉国的姑臧城。农历12月,后秦国姚兴拜秃发·傉檀为车骑将军、广武公。

  弘昌三年(公元404年),因后秦国势盛,秃发·傉檀去年号,称臣于后秦国。

  弘始十年(公元408年),秃发·傉檀大败后秦军,复称凉王,改元嘉平,置百官。

  南凉嘉平七年(公元414年),南凉国连年不收,上下饥窘,秃发·傉檀率军西击乙弗鲜卑,留太子秃发武台(一称秃发虎台)守乐都。西秦国君主乞伏·炽磐乘机率大军袭取乐都,俘虏了秃发·武台等及百姓万余迁于枹罕(今甘肃临夏),秃发·傉檀无奈而降西秦国,年终即被毒死,南凉国就此灭亡。共历三主,凡十八年。

  南凉国灭亡后,原秃发氏部人大部分为西秦所统治,后西秦国为夏国所灭,夏国又亡于吐谷浑部,西秦国领域大部分入于吐谷浑部,后又为北魏王朝所占有。在陇西、河湟的乞伏、秃发鲜卑最终与北魏拓跋鲜卑同被汉化,至今在青海省西宁市还繁衍着秃发氏的后代。

  秃发鲜卑的另一部分贵族和部民则投归了河西的北凉国。如秃发傉檀之弟、南凉湟河太守秃发·文支、秃发·傉檀之兄子秃发·樊尼等。而秃发·傉檀之子秃发·保周、秃发·破羌(即秃发源贺)等在南凉国亡后,亦投奔北凉国。后北凉国亡于北魏王朝,在河西的秃发氏贵族皆归北魏王朝统治,北魏王朝封秃发·保周为张掖王,秃发·破羌为西平公等。源氏一族在北魏地位显赫,后裔贺乾曜曾相唐玄宗,已完全汉化,与汉官无别。

  秃发鲜卑及其建立的南凉国,对河湟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秃发·利鹿孤和秃发·傉檀时期,功课农桑,修筑和扩建城镇,使之成为河陇最为繁荣地区,从苑川至乐都、西平经扁都口至张掖的这段河西路的支线,曾招来了许多中外商人和僧人,在中亚陆路交通上起了一定的作用。

  据史书记载,拓拔·匹孤死后,由“子寿阗统任”,继续在黄河以西地区为王。“秃发·寿阗之孙五世祖秃发·树机能壮果多谋略,晋泰始中期(公元265~274年),杀秦州刺史胡烈与万斛堆……后为部民没骨所杀,从弟务丸统任。务丸曾孙思复犍,部众稍盛,即乌孤父也。思复犍有三子,即乌孤、利鹿孤、傉檀。乌孤于397年建国南凉,年号太初,都西平(今青海西宁)。乌孤有二子虎台、倮周。乌孤死后,由“北凉州牧、西平公利鹿孤统任。”改年号为建和。“利鹿死后,傉檀统任,私署凉王,定都于乐(今青海乐都)。傉檀有一子,即贺源。”

  南凉国被西秦国乞伏·炽磐灭掉后,源贺投奔北魏平城,北魏世祖拓跋·焘授姓“源”,始有“源”姓。源贺有勇有谋,初被赐西平侯,常带兵攻打硬仗,且每战必胜,在维护北魏政权稳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源贺年老时几次奏请皇帝,想辞去官职,都没有获准。卒于北魏太和三年(公元497年),年七十三岁。

  源贺勤奋国事,忠贞廉政,屡立战功,尽献治国方略,对北魏政权的巩固发展贡献极大,后来晋爵西平(即西宁)王。源贺临终前遗训子孙“诚勤以事君,清约以行已”。源氏子孙遵其祖训,报效君国,显赫于北朝、隋、唐、宋数朝,正史中有传的源氏族人就多达二十余人。

  北宋末年,金兵南进,源氏子孙南迁广东南雄。南宋末年,元兵南下,源氏子孙再次南逃到珠江流域,从此定居,繁衍生息于岭南,现在有三千多人,其中有一半人主要在港澳地区从商。

  源氏源于鲜卑,兴于甘肃、青海,北魏时期逐渐汉化,占籍洛阳,之后完全成为汉民族的一部分,宋朝又受金、元游牧民族的影响,迁到广东,成为客家人。他们的历史印证了中华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融合史实。

  源贺有三子,即源延、源思礼、源奂。“长子延……赐爵武城子,西冶都尉”,死后“赠凉州刺史,广武侯,日简。子鳞袭。”“延弟思礼,后赐名怀”,所以又名源怀。北魏景明二年(公元501年)为尚书左仆射。卒于北魏正始三年(公元506年)。源奂为长乐太守,无子。

  源怀有七子,即源规、源荣、源徽、源玄凉、源子雍、源纂、源子恭。

  源规及子源肃、源绍、源文远皆世袭官职,无官。

  源荣、源徽、源玄凉亦有官职,无传,记载无子。

  源纂曾任凉州大中正等职,“建义初(公元528年),遇害河阴,年三十七。”

  源纂之子源雄,隋朝为官,“西平乐都人也。祖怀,父纂,为魏陇西王。”

  其孙源崇“官至仪同,大业中(公元605~617年)……与贼力战而死。”

  源子雍曾被“封乐平县开国公等职,后来子雍战败被害,年四十……永安中(公元528~530年),重赠司空。”

  源子雍有子源延伯、源士则、源士正、源士规。

  源延伯“初为司空参军事。后随子雍北伐。与葛荣战殁,年二十四。”

  源延伯之孙名孝孙,“齐受禅、爵列降。”源子恭曾任“司徒祭酒、尚书北主客郎中”等职。“永熙中(公元532~534年),为史部尚书。”

  源孝孙有子源彪、源文瑶、源文盛、源文举,皆有官职。

  源彪“字文宗,子恭存日,转授临颖县开国侯。武定末(公元552年),太子洗马。”

  源彪之子“源师,字践言,河南洛阳人也,父文宗,有重名于齐。”隋开皇中(公元581年)尚书比部、考功侍郎。大业初(公元605年),卒于大理少卿。

  源师“有子源昆玉”、源直心。

  源直心“高宗时为司刑太常伯,坐事配流岭南而卒。”

  源直心之子源乾曜,《全唐诗》载“相州临漳人。举进士。累迁谏议大夫。开元初,拜少府少监。后拜尚书左丞相。终太子少傅。”

  源乾曜之子源挈官为郑尉,另一子源弼初为河南府参军,后为绛州司功。

  源乾曜重孙源尚裕,“亦有令誉,历职清谨……与杨滔、刘令植等同删定《开元新格》。历刑部力部工侍郎、尚书左丞、累迁郑州刺史,称为良更、寻卒。”

  源尚裕有子源洧,唐“天宝中(公元742~756年)为给事中、郑州刺史……及安禄山反(公元755年),既犯东京,乃以洧为江陵郡大都督府长史……本州防御守捉以御之,洧至镇卒。”

  《旧唐书》记载:“源休,相州临漳人,京兆尹光兴之子。”卒于中年间(公元780年)。记载中做过京兆尹的只有源乾曜,而且也是相州临漳人,但源乾曜没有光兴之名。从他们所处年代分析,源乾曜与源休不可能是父子关系,源休可能是源乾曜的孙子或重孙。源休是唐朝大官,后来企图谋夺唐皇之位,事败为唐德宗所杀。当时姓源的有许多人被株杀,有人侥幸逃走了。

  唐朝以后,在二十四史中再没有了源氏名人的长篇记录,这与史书只记载有官职和有名份的人和事的情况是相符的。

  唐朝以后,鲜卑后裔源氏宗族从此销声匿迹,隐居民间,为人不知。但是在民间的史料中还可以找到源氏的踪迹。源氏族人后来大都以经商为主,以后又在北宋时期遇王安石变法的“青苗之害”,源氏族人再次受到迫害,他们又一次大逃亡,来到广东的南雄珠玑巷地区。

  到了南宋朝初期,由于官府要血洗珠玑巷,源氏族人再次逃亡,他们在一个叫源潜夫的人带领下,最后定居于新会古劳都坚城村,即现在的鹤山市龙口镇霄乡。源潜夫成了霄乡的创始人。霄乡《源氏大宗族谱》中记载,到南宋咸淳年间,源氏已在广东居住,并由广东北部的南雄迁至霄乡,一直延续至今。

  源氏族人所经历的历史沧桑,见证了中国北方各民族大融合及其汉化的全过程。据史料记载,北魏孝文帝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迁都洛阳,采用汉、晋政权的政治制度,鲜卑族人民逐渐由游牧转向定居农耕,汉族人民向鲜卑人民学习畜牧业生产经验,鲜卑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术,改用汉族姓氏,穿汉服,说汉语。

  霄乡在公元1867年所建的源氏大宗祠中,还存有源氏渊源的对联,八十多年前建的近湖源公祠也有相同的对联,不过,现在变成小学校址了。

  源氏族人善于经商,清朝末年至民国年间流行一种中药饮料“源吉林甘和茶”,就是霄乡人源吉荪、源文瑞父子创制的。他们于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在广东佛山设厂制药茶,其产品行销两广、两湖、闽浙、港澳、东南亚、北美等埠,成为当时颇为著名的保健饮料,是百年老字号品牌。

  鲜卑族虽已湮消在历史长河之中,但源氏族人了解自己的血脉根源,知晓自己来自鲜卑族这个古老的中国民族。

  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旗的阿里河西北十公里处,有一座很大的山洞,当地名称为“嘎仙洞”,山洞进深一百来米,宽二十七米,洞口边有一铭文,篆二百零一字,详细记述了在北魏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派大臣李敞来这里祭祖的经过,由于鲜卑族没有文字,铭文用的是汉字。这个发现,证实了该处是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前鲜卑族的发源地之一。

  呼伦贝尔自古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东胡及其后裔拓跋鲜卑就起源于大兴安岭北段,拓跋鲜卑由这里开始发展壮大,进而南迁,公元386~534年,拓跋鲜卑在中原建立了北魏王朝,为当时中华的民族大融合作出了巨大贡献。

  分布

  源姓出自于五胡十六国时期鲜卑拓跋氏族秃发部,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现今中国大陆人口约二千,基本分布在广东省鹤山市龙口镇霄乡。在香港和澳门也有千余源氏族人。世界各地还有二十万多人。


【郡望堂号】

  郡望

  西河郡:古代该郡所指不一。春秋时期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期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国时期曾取秦国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西汉朝元朔四年(丙辰,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其时辖地在今陕西、山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并拥有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东汉朝时期移治到离石(今山西离石)。南北朝时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保有晋西一带地区,治所在兹氏,即离石(今山西汾阳)。唐朝时期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乐都县:青海省乐都县在古代属西羌辖地,夏朝时期称西戎地,周朝及秦朝时期称湟中部落,汉、魏时期称破羌县。在汉朝时期,乐都隶属金城郡,曹魏时期属西平郡,晋朝时期称乐都郡,五胡十六国时期称廉州堡,唐朝时期称鄯州,宋朝时期称湟州、乐州,明朝时期设为碾北卫。到清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改称碾伯县。青海建省后设为乐都县。1978年由省直辖划归海东地区。乐都位于青海湟水谷地及其两侧山地,南北高中间低,地貌以河谷沟谷地和中、低山丘陵为主,湟水河由西向东流经境中,河流纵横,土地肥沃,环境优美,为古代人们劳动、生息的好地方,孕育了丰富的古代文化。

  堂号

  西河堂:以望立堂。

  乐都堂:以望立堂。

  字辈

  (暂缺)

【楹联典故】

  五言通用联

  北魏同源远;

  南雄衍泽长。

  横楣:与卿同源

  ——此联为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的新会县古劳都坚城乡源氏大祠堂门楹与横批匾。广东省鹤山市龙口镇霄乡在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所建的源氏大宗祠亦有同联。

  簪缨传北魏;

  事业纪西平。

  ——此联为广东省鹤山市霄乡在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所建的近湖源公祠门柱楹联。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的新会县古劳都坚城乡源氏大祠堂亦有同联。


  【祠堂古迹】

  西宁 南凉虎台遗址公园

  虎台遗址位于西宁市西郊杨家寨,为公元4世纪的南凉遗址,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南凉王在西宁建都时的重要遗迹,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公元397年,河西鲜卑贵族秃发乌孤称西平王,建都西平(今青海西宁),后迁乐都,史称南凉,领有今日甘肃西部和青海一部分,其弟利鹿孤登基后,国力强盛,一度雄据西陲,虎台就是那时所筑。据《西宁府新志》记载,“虎台西去县治五里,有台九层,高九丈八尺”,“相传为凉王所筑,秃发傉檀子名虎台,或是其所筑,或曰将台,极盛时曾陈兵十万检阅”。现已经荒颓,只剩下土台一座,被包围在高大的现代化的楼群建筑之间。

  虎台遗址1957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台高30米,周长360米,当地群众称其为“将台”或“点将台”。目前建成的西宁市南凉虎台遗址公园南北长290米、东西宽为210米,主要建筑参考汉朝后期古代建筑和现代居民庄廓等特色,来表达当时历史建筑风貌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嘎仙洞

  嘎仙洞是一天然山洞,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嘎仙洞森林公园内,大兴安岭北段顶峰东端,嫩江支流甘河北岸噶珊山半山腰花岗岩峭壁上。其地峰峦层叠,树木参天,松桦蔽日。洞在峭壁之上,高出平地约5米,洞口西南向,南北长90多米,东西宽27米许,高20余米,是古代鲜卑族人的发源地,洞内堆积有较丰富的文化层,对于研究拓跋鲜卑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嘎仙”是锡箔语“部落、故乡”的意思,是鄂伦春语“猎民之仙”之意。鲜卑族是中国古代东北的少数民族之一。嘎仙洞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嫩江支流甘河的北岸,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拓跋鲜卑的发祥地,鲜卑族是中国古代东北的少数民族之一,现今鄂伦春自治旗的嗄仙洞即为著名的“鲜卑石室”,即拓跋鲜卑的祖庙所在之地。

  嘎仙洞为一天然山洞,洞口在高出平地约25米的峭壁上,方向南偏西30°,主洞长92米,宽28米,面积约2000平方米,最高处达20多米。西北有一向上的斜洞,坡度约20°,斜洞长22米,宽9米高7米。主洞中部放置一块约3米见方的天然石板,下用大石块支撑洞壁平整,地下堆积较厚的青苔。洞内西壁上有北魏太平真君拓跋焘派遣中书侍郎李敞来祭祖时刻的铭文在地表以下1.3米的黄色粘沙土层中,出土有打制的石器,表明这里可能存在着更早的文化遗存。鲜卑族世居中国北方,并创建了北魏王朝,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

  当考古工作者在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处的嘎仙洞石壁拂去1500多年历史和尘埃后,201字隶书《祝文》难以置信的出现了,这一发现正好和《魏书》相印证,《魏书》说:凿石为祖宗之庙。不过人们认为,此话之意是在天然洞底后15米处凿的3个小洞,因3小洞的排列,高度、大小有明显的设计痕迹,而大洞洞口丑陋,无碎石现象,且工程极大,非人工所为。

  据《魏书》载,乌洛侯国世祖真君四年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派中书侍郎李敞去祭祀,并“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现存铭刻的文字共201字,与史籍记载的祝文基本相符,证实为北魏王朝承认的拓跋鲜卑发祥地。洞内堆积有较丰富的文化层,对于研究拓跋鲜卑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鲜卑文化研究者通过考察发现,鲜卑民族的祖居嘎仙洞内也有一座规模巨大但工程未竟的石窟寺遗址。

  嘎仙洞的后三分之一是人工开凿的,根据人工遗迹的情况分析得出,当时设计的是规模宏大的石窟寺,但工程没有完工。人工开凿的空间长40米,宽8至13米,高8至12米。

  嘎仙洞主洞侧壁光滑,移行自然,为自然形成。在距洞口75米处开始左转后,侧壁开始斑驳,棱角凹凸,一直延续到尽头,明显有人工开凿的痕迹,有成规模未竟工的人工开凿设计--石窟寺中常见的盝顶龛、甬道、像位等。

  鲜卑文化研究者初步确定,嘎仙洞石窟寺的开凿年代为公元443年,

  北魏太武帝派大臣李敞率众到嘎仙洞祭祖时所为。据研究者分析,嘎仙洞石窟寺工程未竟的原因是由于宗教信仰的重大变故。

  公元446年,鲜卑人到嘎仙洞祭祖的第三年,崇信佛法的北魏太武帝转奉道教,开始灭佛运动。废佛后六年,太武帝驾崩,文成帝即位,下诏复兴佛教,之后北魏开凿了闻名世界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专家认为,嘎仙洞石窟寺开凿工程可能因北魏太武帝的灭佛运动而搁浅。

  嘎仙洞为天然大型山洞,离地面25米。洞口向西南,略呈三角形。洞内南北长90余米,东西宽约28米,穹顶最高处20余米,略分为前、中、后3室(现只开放前室),面积约2000平方米。洞内幽暗深邃,石壁平整。1980年7月30日,考古工作者在洞内发现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于公元443年(太平真君四年)派遣中书侍郎李敞祭祖时所刻的祝文。祝文刻在距洞口很近的西侧石壁上,共19行,12个整行,每行12至16字不等,余为半行,为抬头别行与题名。汉字魏书,隶意浓重,古朴雄健,全文201字,字体古拙,介于隶楷之间。这一重大发现,证明了嘎仙洞就是《魏书》中提到的拓跋鲜卑的祖庙石室。

  祝文原文全文如下:

  嘎仙洞内石壁上刻凿的文字就是公元443年拓跋焘派大臣李敞等人来此祭祖时所刻的祭文,至今已有156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原始档案,也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石刻祝文通高70厘米,宽120厘米,共19行,201字。汉字魏书隶意浓重,与《魏书·礼志》记载基本吻合,只是个别字迹稍有差别。祝文全文如下:

  “维太平真君四年癸未岁七月廿五日,天子臣焘使谒者仆射库立官中书侍郎李敞、傅㝹用骏足,一元大武,柔毛之牲,敢昭告于皇天之神:

  启辟之初,佑我皇祖,于彼土田,历载亿年。聿来南迁,应受多福。光宅中原,惟祖惟父。拓定四边、庆流后胤。延及冲人,阐扬玄风。增构崇堂、克翦凶刃,威暨四荒,幽人忘遐。稽首来王,始闻旧墟,爰在彼方。悠悠之怀,希仰余光。王业之兴,起自皇祖。绵绵瓜爪,时惟多。归以谢施,推以配天,子子孙孙,福禄永延。

  荐于:皇之帝天、皇之后土。 以皇祖先可寒配,皇妣先可敦配。

  尚飨!

  东作帅使念凿。”

  译文:

  这篇祝文是以北魏皇帝的口吻来对他的祖先歌功颂德的,并祈求祖先保佑。石刻祝文大意如下:

  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七月二十五日皇帝拓跋焘派大臣李敞、傅雀带来马、牛、羊祭。

  自最初始以来,皇天之神保佑我拓跋皇帝祖先居住在嘎仙洞这一带,经历了悠久岁月,又走出大兴安岭森林,南迁到呼伦贝尔草原,继而到漠南、黄河流域,扫平群雄,定鼎中原,祖先创造的福分流传给后代,延续到我拓跋焘本人。本朝提倡道教,崇尚玄学,增建庙堂,打到凶丑的敌人,威力达到四面八方听到乌洛侯国来朝贡的使者说,祖先居住过的地方就在这里,引起我对先祖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因为我们今天的兴旺发达,正是起自先祖的恩德,一年一年的传下来,所以回来感谢先祖给我们的福禄,并且保佑子子孙孙永远享受,献上祭品。请天神、地神、先皇先后享用吧!

  【典故轶事】

  1:唐朝晚期朱泚之乱以及当时官任京兆尹的源休之结局

  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农历1月,李适以长子身份被立为皇太子,并于农历2月举行册礼。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农历5月,唐代宗病逝于长安宫中。身为皇太子的李适遵照父皇遗诏柩前即位,就是历史上的唐德宗。

  唐德宗在位整整二十六年,用他遗诏中所说,就是“二十有七载”,这是虚指。唐朝皇帝中,比他在位时间长的只有唐高宗和唐玄宗,唐太宗也不过在位二十三年;在唐德宗之后,再没有哪个唐朝皇帝比他在位时间长。

  唐德宗登基以后次年改元。他在位期间,共使用了三个年号:建中(四年)、兴元(一年)、贞元(二十一年)。

  青少年时代的动荡生活使唐德宗深知安定的可贵,他登基以后,大有图强复兴的雄心壮志。即位之初,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实施革新,果敢有为。但是,唐德宗采取的很多措施都因为安史之乱后唐帝国的积重难返而收效甚微,有的尽管粗见成效,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当唐德宗的一番改革遭遇挫折后,他的雄心竟然消失殆尽。唐德宗一生中,无论是性格还是行动,都充满了矛盾和悲剧色彩。

  首先,唐德宗由即位之初信任宰相演变为对大臣的猜忌,并形成了拒谏饰非、刚愎自用的性格。

  朝廷之上频频发生人事变动,尤其是频繁地更换宰相,使唐德宗在位时期的朝政,即使偶尔能够呈现令人鼓舞的新气象,也都不过是昙花一现而无法保持下去。人事的纷争使德宗徒有宏图壮志,而不能实现救国兴邦。

  其次,唐德宗由武力削藩转而变为对藩镇姑息。

  唐德宗即位后,一直试图削夺拥兵自重的地方藩镇节度使的权力。为此,他不惜使用武力。

  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农历1月,河北成德镇(驻守恒州,今河北正定)节度使李宝臣病逝。按照以往藩镇节度使死后将职位和土地传给子孙的规矩,他的儿子李惟岳上表请求继承父位。德宗早想革除藩镇父子相传、不听命朝廷的弊端,坚决拒绝了这一要求。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山南节度使梁崇义为了他们共同的利益和李惟岳密谋联手,准备以武力抗拒朝廷。德宗征调京西防秋兵万余人戍守关东,并亲自在长安设宴犒劳征讨兵马,打响了武力削藩的战役,并在最初阶段取得了巨大成果:淄青李正己病死后,他的儿子李纳被打得大败,李惟岳被其部将王武俊杀死,只有田悦在魏州负隅顽抗。成德镇的大将张忠和投降,德宗任命他为成德节度使。但是,德宗在削藩过程中,利用藩镇打藩镇,导致了参与朝廷削藩战役的幽州节度使朱滔等人的不满。结果,形势发生逆转。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底,卢龙节度使朱滔自称冀王、成德王武俊称赵王、淄青李纳称齐王、魏博田悦称魏王,“四镇”以朱滔为盟主,联合对抗朝廷。

  同时,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也自称天下都元帅、太尉、建兴王(不久又称楚帝),与四镇勾结反叛。战火一下从河北蔓延到河南,而且东都告急。唐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农历10月,唐德宗准备调往淮西前线平叛的泾原兵马途经长安时,因为没有得到梦寐以求的赏赐,加上供应的饭菜又都是糙米和素菜,士兵发生了哗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泾师之变”。唐德宗仓皇出逃到奉天(今陕西乾县),成为唐朝继唐玄宗、唐代宗以后又一位出京避乱的皇帝。泾原兵马拥立朱滔的兄长、曾担任泾原军统帅的朱泚,称大秦(后改为汉)帝,年号应天。朱泚进围奉天,前线李晟、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等军从河北撤军勤王,唐德宗的削藩之战被迫终止。

  唐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农历1月,唐德宗痛下“罪己诏”,声明“朕实不君”,公开承担了导致天下大乱的责任,表示这都是自己“失其道”引起的。唐德宗在诏书中宣布,李希烈、田悦、王武俊、李纳等人叛乱是因为自己的失误,所谓“朕抚御乖方,致其疑惧”,故而赦免了这些叛乱的藩镇,表示今后“一切待之如初”。除了朱泚以外,甚至连朱滔也予以宽大,许其投诚效顺。从此,开始调整了对藩镇用兵的政策。王武俊、李纳、田悦见到大赦令,取消了王号,上表谢罪。农历2月,由于朔方节度使李怀光联络朱泚反叛,唐德宗又不得不再次逃往山南西道的梁州(今陕西汉中)避乱。一直到农历7月,唐德宗才因为李晟在五月打败朱泚收复京师而重返长安,结束了颠沛流亡的生活。

  唐贞元元年(公元785年)秋,马燧收复河中,李怀光兵败自杀,第二年农历4月,淮西将陈仙奇杀李希烈投降,唐德宗就任命陈仙奇为节度使。农历7月,淮西兵马使吴少诚杀陈仙奇,唐德宗又以吴为节度使留后。

  显然,唐德宗在遭受削藩的挫折以后,特别是由于引发了“四王二帝”事件与“泾师之变”,他对藩镇由强硬的武力转为姑息。据说,唐德宗在离开京城时,曾打算逃亡成都,说明他在朱泚反叛以后对自己能否重回京师感到绝望,对能否消灭叛乱的藩镇和长安的朱泚感到前景渺茫。如果不是李晟和山南西道节度使严震的劝阻,他也许会真的远逃四川了。唐德宗一旦遭受挫折立即锐气大伤的状况,从他对待藩镇的态度上可见一斑。德宗对待藩镇态度的转变,使登基以来解决藩镇问题的大好形势和良好机遇,也转瞬即逝。藩镇割据专横,遂成积重难返。

  起先,朱泚根本没想到可以趁乱当皇帝。

  当时有位名叫源休的人,以京兆尹身份出使回纥。源休仪表堂堂,不辱使命,辩口能才,说服回纥依协助唐王朝平定天下之乱。唐廷奸臣卢杞深怕巧口善辩的源休回京后面君得宠,取代了自己的相位,就趁他出使回到半路就上奏他为“光禄卿”的闲官,致使源休“深怨朝廷”,自告奋勇地为朱泚“陈成败,引符命”,进劝朱泚称帝。

  源休与泾原主帅姚令言两人“昼夜为贼谋,二人争自比萧何。”朱泚心中虽喜,仍旧踌躇未决,毕竟谋反称帝是件天大的事情。不久,原先的御林军有好多人举白旗归至旗下,愿意降附。朱泚就暗中派兵从苑门出兵,白天从通化门进来,骆驿不绝,张弓露刀,给京城人民造成他军威盛大、众人拥戴的假象。

  源休又劝朱泚封闭十个主要城门,严禁朝士再往外逃奔唐德宗。同时,起用李忠臣、张光晟、蒋镇等有名的大臣,以显示“众心所归”。不久,泾原数千名被派去救襄城的将士听说朱泚据长安,也杀掉主将前来归附,这些更坚定了这位“闲居”太尉自立为帝的决心。

  当时,唐德宗一行人跑到奉天(陕西乾县),总算得以喘息机会。渐渐地,不仅“文武之臣稍稍继至”,左金吾大将军浑瑊也率一众人马赶至奉天勤王。“浑瑊素有威望,众心恃之稍安”。浑瑊出身铁勒九姓中的大姓,其父浑释之在朔方军积功甚多,官至宁朔郡王,并死于吐蕃交战过程中。浑瑊十一岁就随父于军,当时的朔方节度使看见这位舞枪弄箭的小孩子还开玩笑:“和奶妈一起来的吧?”结果,当年这位小将就立功。十一、二岁的少年人竟能纵马抡枪杀敌,现在真是难以想象。安禄山反后,浑瑊在李光弼属下多次立功,接着,随郭子仪收复两京,随仆固怀恩灭史朝义。仆固怀恩叛唐,浑瑊马上带人马投郭子仪。大历年间,他又血战土蕃,立功甚伟,并被召回任左金吾大将军。“板荡识诚臣”,感动之下,唐德宗授浑瑊为行在都虞侯、京畿渭北节度使。

  朱泚称帝谋反开始加速。大臣段秀实名望颇高,自唐天宝年间就屡立大功,能文能武,忠义仁德。后来为权相杨炎所恨,召入京城做司农卿的闲官。朱泚认定段秀实肯定会因失去兵权而怨恨朝廷,就派兵士从墙上跳入,劫持段秀实到殿内议事。

  段秀实先是苦功朱泚迎归皇帝,朱泚“黯然不应”,但也知道段秀实品质优秀,并未加以杀害。劝阻不成,段秀实就与左骁卫将军刘海宾等人暗中商议,准备杀掉朱泚,迎唐德宗回京。过了两日,朱泚召集李忠臣、源休、姚令言以及段秀实等人,正式提出称帝之事。事已至此,老忠臣段秀实勃然大怒,再也不顾什么策略计谋,一手夺过源休手上的象牙笏板,扑上前猛啐朱泚大脸,骂道:“狂贼!我恨不得把你斩成万段,怎会和你一起造反!”说着话,用笏板猛砸朱泚脑袋,正中其额头,裂开好大一个口子。两个摔打搏斗之际,“左右猝愕,不知所为”,卫兵们一时间反应不过来该帮谁才好——刚才进门大家还笑语喧喧,刚说两句话就开始玩命,确实不知怎么办。“海宾不敢进,乘乱而逃”,这位左骁卫大将军武人出身,关键时刻还不如读书人出身的段秀实。

  幸亏大胖子李忠臣反应快,上前帮忙拉偏手,使朱泚得以从段秀实拳脚下匍匐爬脱。段秀实“知事不成”,对一涌而上的朱泚众将大叫:“我不会和你们谋反,何不杀我!”醒过味来的叛兵贼将为表“忠心”和弥补刚才不帮手的过失,争相挥刀上前,把老英雄砍成数段。正在一旁地上狼狈捂住伤口的朱泚忙喝止众人,“这是义士啊,不要杀!”言出已晚。“朱泚哭之甚哀”,忠臣义士,连大奸贼都被感动,可见其昭昭之心!同样是前大半生为唐尽忠,同样是后期失权于京城当“寓公”,朱泚、李忠臣趁乱思叛,段秀实锐意舍身成仁,难怪老英雄在史书中与颜真卿并列一传!在奉天城内的唐德宗听闻段秀实死亡,深恨从前没有委用这位忠臣,“涕泣久之。”

  此前,唐德宗刚逃到奉天不久,就有上告“朱泚为乱兵所立,肯定会来攻城,应该提早加以准备”。奸臣卢杞切齿大言:“朱泚忠贞,群臣莫及,说他要造反,真是伤大臣的心!为臣我以全家百口保其不反。”一直对卢杞言听计从的唐德宗“亦以为然”。段秀实死讯传来,这才知道朱泚真要造反。

  朱泚在长安自称大秦皇帝,改元应天。以姚令严为侍中、关内元师,李忠臣为司空,源休为同平章事、中书侍郎,并遥立在外为寇的朱滔为皇太弟。为绝人望,源休又劝朱泚尽杀在京城未及逃脱的郡王、王子、王孙共七十七人。唐朝不幸,自唐玄宗弃长安奔逃,凤子龙孙被杀了一拨又一拨。

  原在四川做节度使的崔宁在唐德宗继位后第一个面君,随即被唐廷软禁在京。听说皇帝出逃,崔宁也逃至奉天面君。“上甚喜,抚劳有加”。逃至奉天后,首次有这么大的官儿来归依,又是从前被自己软禁的臣子,唐德宗不得不感叹。崔宁从皇帝处归来,对自己的从人说:“主上聪明英武,从善如流,只是为卢杞所诳惑,以至于此!”言毕潸然泪下。卢杞听说后,马上进见唐德宗,说崔宁与朱泚结结盟,诈为忠顺,并伪造崔宁与朱泚的通信给唐德宗看。唐德宗不由不信,派人趁宣旨为名把崔宁缢杀。“中外咸称其冤”。

  奸臣卢杞的父亲卢弈是唐朝大忠臣。安禄山陷洛阳时,卢奕宁死不屈,骂贼而死。这父子二人也真是一大奇观,父列《忠义传》之上,子为《奸臣传》之下。卢杞样子虽“鬼貌蓝色”,口才确甚好,又籍父祖英名,唐德宗继位后,不到一年,就把他从一个虢州刺史的地言官升为宰相。得志后,卢杞“阴贼”渐露,妒贤嫉能,有人忤冒他一点事,他就把对方置之死地而后止。卢杞先把另一个对手杨炎逐斥而死,又排挤同列张镒于外,把老忠臣颜真卿送入李希烈虎口,连老宰相李揆也被他派去出使吐蕃,病死于途。此外,他还出尽馊主意帮助唐德宗聚敛天下财务,搜刮民间,克减军饷,滥加赋税,致使恨诽之声充满天下。唐德宗继位初,以崔祐甫为相,以德施政,严肃纲纪,“赫然有贞观风”。卢杞执政后,讽劝唐德宗“以刑名绳天下,乱败踵及”,实为祸首。

  祸不单行。坚守襄城抵拒李希烈的唐将哥舒曜因城内食尽,也只得弃城而走,襄城为李希烈攻陷。

  朱泚气势汹汹。他写信给亲弟朱滔:“三秦之地,指日克平;大河之北,委卿扫除,当与卿共会于洛阳。”朱滔见有个“皇帝”哥哥来信,宣示军府,移牒诸道,夸夸不止。正在魏博与诸藩镇军相持的李怀光、马燧、李凡、李抱真等人,忽然接到唐德宗的“告难书”,才知道皇帝逃亡在外,“诸将相与恸哭”,李怀光马上率军还长安,马燧与李凡也引兵归保本镇,李抱真退屯临洺。

  为确保一举成功,朱泚亲自率军,向奉天逼来。他以姚令言为元师,张光晟为副元师,李忠臣为皇城留守,又派仇敬忠为拓东王以抗关东唐军,命李日月为西道先锋。朱泚兵强军盛。幽州发出的本来去救襄城的士兵听说朱泚称帝,也突入潼关向朱泚示忠,神策兵戎守普润的士卒也大批向朱泚投附,这些新投军卒加起来也有数万之多。

  相比之下,受诏在便桥拒敌的邠宁留后韩游环只有三千兵丁。为了集中兵力捍卫奉天,韩游环果断下令士兵急行军后撤,入城与守军一起拒敌。三千唐兵刚入城,朱泚叛兵随后赶到。官军出战,首阵即告负,朱泚叛兵蜂拥而前,想夺门而入。浑瑊命都虞侯高固率甲士用长刀砍退叛兵,把柴车堆在城门口点燃,血战终日,终于把叛兵赶出城外。夜间,朱泚叛军在城东三里处扎营,击柝燃火,兵帐一眼望不到边际。同时,叛兵又毁拆城外佛寺,用大木头做成攻城的梯车,准备白日攻城之用。

  转天,进攻开始,浑瑊、韩游环等人用大火烧掉叛军木制攻具,拼死力战,勉强使奉天又挺过一日。转夜,朱泚又连夜派军驻攻奉天东西、南三面城墙,浑瑊率兵血战,唐军左右武大将军吕希倩阵亡,但最终仍保城不失。

  又隔一日,朱泚派李日月从奉天城北进攻。将军高重捷率唐兵出城与李日月叛军战于梁山脚下(乾陵附近),大败叛军。高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击,不料反中贼人埋伏,被活捉押往敌营。数十唐兵奋不顾死追击,想要夺回高将军,叛兵渐渐不能抵拒,就于马上斩掉高将军首级,弃其尸身而去。唐兵入城后,唐德宗亲自抚尸大哭,结蒲为首埋葬,赠司空。朱泚见高将军首级,也落泪,叹道:“忠臣也!”束蒲为身下葬。慷慨忠臣,大贼头也为之感动。相反,贼将李日月死于奉天城下,朱泚派人载其尸体回长安下葬。盛大“追悼会”上,他的母亲一竟滴泪也没掉,骂道:“奚奴!国家何负于汝而反!死已晚矣!”如此深明大义的奚族老太太,深恨儿子不争气反叛朝廷。也凭这一句,唐军后来收复长安,“贼党皆族诛,独李日月之母不坐。”可见,还是司马迁那句话:“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河北方面,由于主力唐军皆撤走,田悦就劝说王武俊一起联军进攻退守临洺的李抱真唐军。李抱真侦知消息,又派谋士贾林对王武俊讲:“临洺唐军,兵精有备,即使战胜得地,也归魏博田悦;不胜,双方两败。不如先夺易、定、沧等州。(当时为张孝忠所守),看看能否夺回故地。”王武俊觉得有理,就礼貌回绝田悦。毕竟生死患难,双方相别于馆陶,握手泣别。怎么说王武俊也是田悦救命恩公之一,临行田悦赠给“友军”将士好多金银珠宝。

  先前,王武俊派人带银带物召来一帮人数达数千的回纥雇佣兵,准备断绝李怀光的粮道。李怀光西去救驾,这帮回纥兵已到幽州北境,无所事事,观望形势。朱滔闻讯,派人劝这几千回纥兵直杀都洛阳,接应朱泚,并许诺得胜后回纥兵可以抢掠河南全部人民为奴隶。为了讨好回纥人,朱滔还娶个回纥女人为小老婆,自己做了回纥女婿。回纥人很高兴,亲昵地称朱滔为“朱郎”。

  谋士贾林很受王武俊待见,乘机又行劝导:“自古国家有大乱,反而是兴盛的先机。当今皇帝,九叶天子(指至德宗唐朝已延续九世),聪明英武,天下人谁会真的舍弃圣上而臣事朱泚呢!朱滔自从做了诸藩镇盟主,轻蔑同列,又以王大夫您的封地名称王(朱滔自称冀王)现在又西倚朱泚,气势汹汹,北引回纥,引狼入室,其本意是想拥吞全部河朔地区。王大夫您当初力诛叛臣,又勇武善战,朝廷宰相等官员对您封赏不当,才使您被朱滔等人诳诱,蹉跌至此。如果能与昭义(李抱真)军并力攻取朱滔,肯定能胜。朱滔败,朱泚必亡。此不世之功,转祸为福之道也!如果等天下平定后再归国,那时就太晚了!”

  王武俊本来就与朱滔因争地争权争财而生有诸多龌龊,听贾林一席话,更是勾起心中旧恨,攘袂作色道:“二百年天子我不能臣,岂能向乡巴佬的后代称臣呢!”于是他写信与马燧、李抱真约为兄弟,暗中往来准备。王武俊料事长远,表面上看他对朱滔仍旧很亲密,“礼甚谨”,并和田悦一起派使臣向朱滔祝贺他兄长朱泚称帝。

  唐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农历12月,灵武、盐州、夏州、渭北等地合兵一万多人入援奉天。德宗闻讯大喜,召问众臣援军入援之路。浑瑊等将建议授军从乾陵北过顺柏城而行,卢杞坚称说漠谷道近,又不至于惊动先皇陵寝。权衡之后,德宗下命援兵从漠谷一道入援。此行正中朱泚下怀,他早已在漠谷的小窄道上埋伏精兵,乘高以大弩、巨石狂击唐兵,杀伤无数。城中唐兵想冲出接应,也被打败。不到一天,来援的四路唐军皆逃败,退保分阝州。朱泚在奉天城下大阅缴获的唐朝援兵辎重,城上守城唐兵及城内大臣皆惊恐至极。朱泚又把师帐迁至乾陵最高处,下视城中,并搭建戏台,与众将欢宴谩骂。同时,叛兵不停地派人骑马环城驰突,招诱唐军,笑言城中守兵守将“不识天命”。

  朱泚叛军围城一个多月,城中的粮食物资消耗殆尽。唐德宗及左右每天只有两斛粗米的供应,夜间叛军休息时,还得派人冒死沿绳索吊下城外采集芜菁根梗,一起煮好后供皇上和左右亲近食用——这是唐营最上佳的食物,一般将士群臣估计也就是进食些草根等物苟活罢了。唐德宗自己也很感动,召集公卿将士说:“朕以不德,自蹈危亡。众卿无罪,不如早些投降还能活命。”一席话,激使群臣“皆顿首流涕”,誓死相保。

  此时,一直退保定州养病的神策军河北行营节度使李晟病愈,准备师军奔援奉天。张孝忠孤军陷于朱滔和王武俊威胁下,一直不让李晟离开。李晟把儿子李凭留下做张孝忠的女婿,又解玉带贿赂张孝忠亲信,才得以带兵西归。张孝忠也深为李晟感动,也派近千精兵随李晟一起入援。李晟边行边收兵,到达渭桥时,已有兵一万多人。讨伐李希烈的神策军兵马使尚可孤也自武关入援,打败朱泚贼将仇敬忠,攻取蓝田。镇国军副使骆元光也在华州屡败叛军,使朱泚军一直不能东出。不久,马燧派出的五千援军也抵至中渭桥。至此,朱泚叛军的大本营只有长安一地,唐朝各路援军不时有侦察兵驰至望春楼下。留守的李忠臣屡次出击,皆大败而归。他不时派人去催统领大军在外的朱泚,急得朱泚毒火攻心,严命攻城。只有攻下奉天,擒杀唐德宗,才能绝灭来援唐军之望。

  叛军派出众多工匠,在城下不远处制造九丈多高的巨型云梯,外裹牛革,下装巨轮,每梯之上一间大屋那么大的攻室里可盛五百多壮士。奉内城内守军远望逐渐成型的云梯车,都大惊失色。唐德宗向群臣问计,浑瑊等人回禀:“云梯大且沉,重则易陷,可按照他们来袭的方向挖地道,在里面填塞柴木以迎敌。”神武军使韩澄也上言:“云梯小计,不劳圣虑。臣请御之”。亲率士兵于城东北角三十步处下方挖地道,积膏油松脂柴木等待敌军巨型云梯车来袭。

  黎明,北风迅猛。朱泚派大兵鼓噪攻南城。韩游环识破此计,说“这是佯攻,想分散我们兵力!”于是唐军集中兵力于城东北面严备。果不其然,朱泚叛兵推动云梯车,上覆水浸的湿毡,悬满水囊,里面盛装兵士,直逼城墙。同时,云梯旁边又有无数轒轀车(土坦克),叛兵们抱柴背土,填平堑壕,唐军抛掷的火矩矢石都伤害不到这些进攻的叛兵。由于云梯高悬,攻室里的叛兵发箭如雨,居高临下,城上守兵被射死无数。先行抵达城头的云梯靠撞停下后,已有不少朱泚叛兵登上城楼与唐兵肉搏。

  眼见形势危急如此,一直与群臣居高观战的唐德宗与浑瑊等人对泣,大臣们也只能号哭祈天,希望出现奇迹。情急之下,唐德宗派人拿出千余张无名告身(空白委任状)授与浑瑊,让他召募死士守城,并赐御笔与之,可视对方功劳大小随意任授。如果委托状发完,可以用御笔在勇士身上书写所赐官职,任用不拘。浑瑊临行,唐德宗哭着说:“朕与爱卿永别了!”此话有两种意思在里面:一是期望浑瑊死战,一是表示自己也要身死社稷。浑瑊跪拜呜咽,痛哭而出。

  当时,守城士兵又冻又饿,又少护防的甲胄,被叛兵箭杀石掷,死伤无数。浑瑊环城抚慰,激以忠义,几乎不成人形的唐兵们皆奋力而起,大叫死战。浑瑊身中流箭,眉头不皱,自拨矢出,流血满衣,继续指挥作战,“呼声愈厉”。数年之后,李商隐有《浑河中》一诗,赞叹道:“九庙无尘八马回,奉天城垒长青苔。咸阳原上英雄骨,半向君家养马来。”意即他战功赫赫,连家人子弟都英勇立功,诸如他的童奴黄芩(即高固),后来也因功得封渤海郡王。咸阳原上埋葬的诸多英雄,多出自浑瑊门下,以此来突出浑瑊的功名和显赫。

  关键时刻,几个如庞然大物般的云梯忽然下陷,唐军挖掘的地道终于赶上了用场。地道里的火油燃烧,城上人也趁机大投火炬苇柴,上下火攻,加之地道崩陷,数千叛兵和云梯在大风下不久都被烧成灰烬,臭闻数里。叛兵大骇,掉头就跑。三门唐兵开门追击,皇太子李诵也亲自出城督战,并为受伤士卒包裹伤口。

  朱泚不死心,半夜又回军攻城,有几只箭射到距唐德宗三步远的地方,“上大惊”。无论如何,奉天城终算又逃过一劫。

  李怀光自蒲城往泾阳方向急行军,先派兵马使张韶身怀蜡书前往德宗处报信。张韶化装成难民,赶到奉天城时,正值叛军攻城,见他穿戴破旧,便把他和一帮百姓押在一起,驱向城边往壕堑里赶充当填沟的土袋子用。张韶九死一生,跑至城根处大叫:“我是朔方军的军使!”城上守军忙把他用绳索往城上拽。待张韶上得城头,身上已中数十箭,刺猬一般。但他最终不辱使命,把李怀光的书表上献唐德宗。

  唐德宗大喜过望,派人抬着张韶英雄般绕城头一周,告喻士兵援兵已经不远。城内守军与人民欢声雷动。

  很快,李怀光军在澧泉大败朱泚兵。朱泚大惧,引兵逃归长安。奉天围解。倘若李怀光晚来三天,奉天肯定沦陷。重围既解,诸路贡赋支援相继而至,奉天城内始得喘息。汴滑兵马使贾隐林进谏:“陛下性太急,不能容物,若此性不改,虽朱泚败亡,忧未平也!”唐德宗此时丝毫不以此言为忤,连连称是。这位九五皇帝刚刚捞回性命,对大臣的逆耳之言也觉有理有节。

  朱泚逃回长安后,千方百计固守。他不时派人假装从城外来,驰马高叫“奉天城破!”,以此迷惑士众。由于卢杞暴敛,朱泚钱财无数,天天大手大脚赏赐将士,购置无数守城器械,公卿家属皆给月俸,连李晟、哥舒曜的家也每月支给大笔俸禄。就这样,一直到长安被唐军收复,国库里仍存有大量金银财宝。有人劝朱泚把唐室陵庙全都一把火烧掉,朱泚表示说自己“曾北面事唐,不忍为此!”又有人劝他派兵士强拉士人当伪官,朱泚也说:“强授官令人惧怕”,回绝此议,保住了不少人头。而且,泾原起事的叛卒个个在城内坚守从库府掠抢的金银,不肯出战。朱泚一直也没用这些骄兵傲将,只以范阳、神策的团结兵。虽然城高墙厚,朱泚众人龟缩于内,也终日惴惴不安。一不烧皇陵,二不胁迫唐朝官员家属做人质,三不强迫人当官,有这三件事,比起安禄山、史思明,朱泚在人格方面确实还有值得称道之处。

  李怀光带领朔方军,火速驰援,顿解奉天之围,使皇帝和从臣、守将、兵民皆逃于朱泚叛兵的杀戮,无论怎么讲,都可称得上是“不世之功”。然而,“李怀光性粗疏”,这位大将武人出身,又自恃大功,总认为这般“救主”后肯定会得到唐德宗皇帝的特殊礼遇。同时,他自魏县行营千里赴难,一路上不停地和左右多人咬牙切齿说及当朝权相卢杞和他左右手赵赞、白志贞的误国奸佞之情,扬言说:“我见到皇上,肯定马上恳请皇上立即诛杀这几个奸贼!”毕竟卢杞耳目众多,有人为了邀荣取利,就暗中劝卢杞做防备:“李怀光一路上大骂您不绝,责备您和助手有三大罪恶:一是计议乖方;二是赋敛无度;三是刻扣军赐,这三大罪过最终造成皇上外逃的结果。现在李怀光新立大功,皇上肯定对他言听计从,如果他亲自面君,后果就太危险了!”

  卢杞惊惧过后,毕竟属于城府幽深的奸辈,就寻个皇帝高兴的当口儿,建议道:“李怀光有重造社稷之功,朱泚等诸叛军已经被吓得胆破心寒,肯定连守城的胆量都吓没了,如果命李怀光乘胜攻取长安,肯定一样可以灭贼!如果现在允许他入奉天城面君,陛下您肯定要宴赏诸将和赏赐士兵,留连累日,给朱泚等叛兵诸多的喘息机会,他们就有时间修整城池,加紧准备,到那时再攻城可就太难了!”唐德宗一听,觉得大有道理。奸臣之奸,正在能揣度人主的心理,卢杞知道唐德宗受了这么多天的憋屈,一定想急于攻回京城,一来参恢复当皇上的信心,二来可以重新找回君临天下的感觉。因此,卢杞一言计成,把自己迫在眉睫之险化于无形之中,无论怎样,先让李怀光连皇上屁味儿也闻不着,再怨再气,也不会马上危急到卢杞自身。

  唐德宗下诏,命李怀光立即引军屯便桥,与李建徽、李晟及神策军兵马使杨惠元合军,尽快克取长安。诏下,李怀光失望怨恨之情不能自抑。试想,千里竭诚赴难,破朱泚,解重围,到达城根儿竟然连天子一面也见不成,愤懑成怒,气得他对属下大叫:“我现在已经被奸臣排挤了,可以预料到结果!”于是,他掉头引兵,在奉天东南的鲁店盘恒两日,才怏怏向长安行进。唐德宗仍旧沉浸在“大难不死,必有大贵后福”的幸福里,殊不知,一贼未平,一贼又生!《唐书节要》后面有一首无名氏的绝句,最能反应当时情景:“中原不可生强盗,强盗才生不易除。一盗未平群盗起,功臣都是盗根株。”

  2:践行家训的源氏族人

  “诚勤事君,清约行己”的良好家风形成始于源贺。他廉洁从政,面对巨大的物质诱惑而不贪心不敛财。正平二年(452年)的北魏政局可谓惊心严峻。权臣宗爱害死太武帝,拥立南安王拓跋余继位,不久又被宗爱所杀。在此十分危急关头,源贺统率禁兵临危不乱,与南部尚书陆丽商议拥立拓跋焘的嫡孙拓跋浚为帝。他镇守军营、稳住宫廷作援应,命陆丽与刘尼前往禁苑迎接拓跋浚,拓跋浚被源贺等朝臣拥入永安殿登基称帝,改元兴安,是为文成帝,随后擒杀了宗爱一干乱党,使北魏政局转危为安。因拥立有功,源贺官职转征北将军,加给事中,进爵西平王。新君继位大赏群臣,文成帝特意让源贺从国库中任意挑取财物。但源贺说江南未定,漠北未附,国库财富不能随便送人,坚辞不肯取。而皇帝非要他选拿时,他只牵了一匹战马。源贺一心为公而不取私利的人格精神,赢得朝臣们的钦佩。

  源氏优良家风的继承者和发扬光大者是源贺的次子思礼。源思礼后被赐名为怀,为人谦恭宽雅,是其老父退职还家时,接到朝廷诏书承袭爵位的,并持节率军驻屯漠南,在替父戍边的岁月里,北边游牧的柔然人轻易不敢南下牧马。官升殿中尚书后,多次参预了朝廷法律条文的制定和修改。他在任长安镇将、雍州刺史时,惩恶扬善,社会治安平稳,史书上说他治理地方,清俭有惠政。景明二年(501年)官升尚书左仆射、车骑大将军,兼任凉州大中正。按照魏晋南北朝通例,州级“中正”一职掌管品评举荐和选用人才,须由名门望族、有声望、人品好以及政治地位亦相当的人才有资格担任。源氏家族来自河西,祖先曾在西平及武威立国,加之父亲朝中很高的威望,有资格担任其职。而当时的北魏统治集团内部出身河西、地位显赫的著姓家族不止源氏一家,魏、齐统治者唯独挑选源氏担任凉州中正,从侧面反映了源怀的政治能力和源氏家族在当时的政治地位。因有着“毋奢越”的家训,源怀的日常生活中相当简朴,甚至经济拮据,不得不找了一个乃父拥立皇帝登位后陆丽等人得到“山河之赏”而源家“不霑茅土之锡”的理由,上表陈情,经过史官查验真实后,才有了授冯翊郡开国公、食邑九百户的封赐。这年在任使持节奉命巡行北边六镇及恒、燕、朔三州,在赈济贫困、考察民情并考核官吏过程中,对救灾工作处置得当,抚恤有方,坚决查处不法将吏,圆满完成了任务。因牢记“惩恶扬善”的条规,不徇私情,惩治贪腐毫不手软。沃野镇将于祚是源怀的女婿,其父亲于烈、祖父于栗皆是北魏名臣,叔父于劲的女儿是宣武帝的皇后,于家势倾朝野。可身为沃野镇将的于祚贪财爱财,大肆收受贿赂,一听说老丈人前来巡视,便早早在郊野等候。源怀一见到他,什么话也不说,即刻上书弹劾,免掉于祚的官职。怀朔镇将元尼须是和源怀一起玩大的故交,但也是个贪污受贿而声名狼藉的主。他备好酒席宴请源怀,说;“我的命就在掌握在你的手中,活长活短由你来决定了,难道还没有放我一马的可能吗?”源怀回答说:“今天我俩坐在酒桌上,乃是我与故人旧交的饮酒聚会,并不是审案与断案的场所。明天到公堂,才是派人检查审理镇将罪状的地方。”元尼须见源怀如此铁面固执,挥泪而已。源怀如实调查了镇将们的劣行后上表弹劾。如此奉公不挠者,比比皆是。源怀牢记“忠勤以事君”的家训,针对当时北边六镇主将参僚占据肥沃田地恶行,惩处不法将佐,安抚百姓,上书40余条有利于稳定边镇的建议,都被朝廷采纳。

  源氏家族能文能武者代不乏人,忠勤事君家风一直传承。源怀的儿子源子雍自幼受汉文化教育,为人文雅诚恳,担任凉州中正、夏州刺史时,反对北魏统治的起义风起云涌,夏州治所统万城(今陕西靖边)也被卷入动乱之中。源子雍身为朝廷命名的夏州刺史,只能挥舞战刀为朝廷尽忠,坚守孤城,在遭遇内无粮草外无援军困境中,留下儿子源延伯继续留城困守,自己率兵士出城寻粮找援兵,三个月中与起义军队交战数十次,战乱平息后朝廷才得知父子二人的消息。葛荣起义军围攻信都(冀州治所,今河北冀县)声势浩大,魏军将帅们大多怯懦不前,朝廷派源子雍为北讨大都督带兵前往援救,同时命相州刺史、安乐王元鉴和北道都督裴衍一起前往。但元鉴在阵前倒戈,投降了起义军,使得朝廷大为惊恐,急命源子雍先平息元鉴反叛。源子雍数次与葛荣军交锋,深知对方作战勇猛顽强,便上书朝廷请求留守邺城,实行坚壁清野,伺机围攻起义军。而相州刺史裴衍求战心切,上表请战。朝廷也希望战乱快速平定,就加源子雍为镇东将军、冀州刺史,促令他与裴衍一同进发。阳平郡一役,北魏军惨败,源子雍、源延伯父子和裴衍等均被起义军杀死。源子雍死时年仅40岁。源延伯以冠军将军随父出征,参加过多次大战,被朝廷加龙骧将军,封浮阳伯,战死时年仅24岁,“朝野痛惜之”。

  源怀的孙子源师,以通晓儒家礼法、善于吏事为世人所知。他在北齐为尚书左外兵郎中、摄祠部郎中。一次因与朝官议论“国家大事,在祀与戎”的祭祀时,感叹社会风气变化不被重视时,被权相高阿那肱斥为“汉儿多事”。入北周后授司赋上士一职,主管赋税事务。在隋朝时累官至大理少卿、刑部侍郎,以擅长执掌刑律而进入杨隋集团的权力中心,是隋炀帝在位时的重要法律事务高级官员之一。源师被蜀王杨秀聘为益州总管司马后,眼见这位隋文帝的儿子生活奢侈、出入用度类似天子规制,又为废太子杨勇鸣不平时,曾直言苦劝。蜀王接到入朝的命令后竟然谢病不行,源师屡次劝他不要违抗朝廷之命。惹得蜀王很不高兴说:“这是我们家里的事!”源师正言回答道:“国家对我有厚恩,身列在您的旁边,不敢不尽心。这些年来朝堂上围绕立储事情争得夺你死我活,皇帝面对亲情与父子情时着实难堪。现在催阁下入朝的诏令急于星火,为了不至于傥生异议、内外疑骇,应坦荡入朝,不要迁延一再拖延起行日期。”因蜀王卷入权利之争漩涡,最终被废为庶人,遭连累的益州官属多达百余人,源师因为多次规劝蜀王之故而免于杀身之祸,还升迁为仪同三司。

  源氏家族兴盛显赫北朝、隋、唐、宋数代与严谨的家风和家训不无关系。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他们的血脉世袭和精神谱系里,小家与大国同命相依。故而诚勤事君、清约行己的家训主旨,使这个家族从最基本的孝亲敬老、兴家乐业人伦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责任担当

  3:嘎仙洞的传说

  传说很早以前,这里是一片原始森林,夏季,苍松翠桦浓荫蔽日,遍地野花盛开,灿烂似锦;冬季,皑皑白雪盖山林,一片银色世界,林海雪原中自由奔驰着各种动物,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人,世世代代在这里过着和平、幸福的生活。 没想到,有一天忽然出现了一个躯体庞大、面目狰狞的吃人恶魔。它住在山巅崖的一个山洞里,窥探着人们的行动,只要发现猎人进入森林,它就伸出魔掌将人残害,鄂伦春人受害者不计其数。勇敢的鄂伦春人为了消灭这个恶魔,多次组织青年猎手上山去和它格斗,但都由于它的妖术厉害而失败了。鄂伦春人并未因此丧失斗争的勇气和信心,就这样一直斗争了许多年,鄂伦春人始终不渝的斗争精神终于感动了上天的嘎仙。 嘎仙与恶魔比试,先让恶魔将洞口的一块石头搬走,结果恶魔输了,他们又比试箭法,嘎仙将石头的正中心射穿了一个车轮般大的一个圆孔。恶魔看到嘎仙的本领比自己强大,就逃之夭夭了。 人们怕恶魔再次返回森林,就在它住过的洞口塑了一尊手持弓箭的嘎仙石像。果然,恶魔三次过海眺望,看见嘎仙屹立的雄姿就不敢回来了。从此,鄂伦春人自由地在大兴安岭的丛山密林中打猎、生活。 为了纪念为民除害的嘎仙,人们把恶魔住过的山洞改名为嘎仙洞,把大石头上有窟窿的那座山取名为窟窿山。


【家训格言】

  太和三年(479年)源贺病逝于长安,时年73岁。朝廷赠侍中、太尉、陇西王印绶,谥号“宣”。《北史》高度赞扬源氏及其族人说:“源贺堂堂,非徒武节。观其翼佐文成,廷抑禅让,殆乎社稷之臣。怀干略兼具,出内驰誉,继迹贤孝,不坠先业。子雍立功夏方,身亡冀野。彪著名齐朝。师、雄官成隋代,美矣。”这一段概括总结性的文字,高度评价了源贺及其子孙从政的主要功业,也赞扬了源氏家族“美”的良好家风。源贺把自己一生从政生涯的“美”的家风经验加以凝练总结,在临终前完全用一种受儒家文化熏染的开明汉族官僚的口吻嘱咐子孙,全文如下:

  “吾顷以老患辞事,不悟天慈降恩,爵逮于汝。汝其毋傲吝,毋荒怠,毋奢越,毋嫉妒。疑思问,言思审,行思恭,服思度。遏恶扬善,亲贤远佞,目观必真,耳属必正,忠勤以事君,清约以临己。吾终之后,所葬,时服单椟,足申孝心,皞灵明器,一无用也。”

  译文:我不久前因年老又患有疾病而辞去官家事情,不料想皇恩浩荡,降临我家,给你们赏赐官职和爵位。我希望你们今后在处事中不要傲慢吝啬,在事业上不要荒疏怠惰;平时的生活中不能奢侈、过分追求享受;对待别人不能嫉贤妒能。遇到不懂的问题要深刻思考,多向别人请教;说话要谨慎,做事要注意分寸。要克制改正恶习,发扬光大善良本性。亲近有才学的君子,远离奸佞的小人。眼睛所看到的一定是真实可信的,耳朵所听到的一定是正确无误的。用精诚勤奋的态度侍奉国君,用清廉简约行为对待自己。在我百年之后,丧葬从简,衣不用重,棺不要椁,这就足以表达了你们的一片孝顺,祭祀的烛蜡明器等物,一律不要使用。

  这篇遗嘱实乃文本化的、要言不繁而深得儒家价值观真谛的家训。是源贺在从政生涯中总结出来的人生经验和人生信条,颇具大儒风范。他再三叮咛儿孙们严格要求自己,切不可忘乎所以。依靠家族老祖的恩荫,子孙们自然属士族“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条件而得到官位。仰,精诚事君,为国尽忠;俯,真诚待人,和善做人。从源贺做起的“美矣”良好家风,深深刻印在源氏家族的血脉中,后世子孙谨遵家训教诲,生活不铺张,功业不荒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官抑恶扬善,亲贤人远奸佞。

补充纠错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