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姓图腾(衡氏图腾)
衡姓是中华姓氏之一,根据《元和姓纂》记载,周朝时,由周公子伯所传的鲁国(今山东省境内),鲁国公子衡的后代子孙以衡为姓,称衡氏。衡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四十七位,现今人口约七万,排在四百八十位。
【释义】衡,本义是绑在牛角上以防触人的横木。为防牛抵人,把一根大木横在牛的角上,引申为平衡作用的器物。也比喻行政权力中枢及权力准则。
【得姓始祖】
公子衡:周公旦之子姬伯禽的后代。史籍《春秋·成公二年》中有记载:“冬,楚师侵卫,遂侵我,师于蜀。使臧孙往,辞曰:‘楚远而久,固将退矣。无功而受名,臣不敢。’楚侵及阳桥,孟孙请往,赂之以执斫、执针、织纴,皆百人,并公子衡为质,以请盟。楚人许平。”在公子衡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子衡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衡氏,衡氏后人尊公子衡为衡姓的得姓始祖。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有莘氏,出自上古商汤时期著名贤臣伊尹,属于以先祖尊号为氏。
商汤时期,成汤属下有一个著名的贤臣叫伊挚,因为在灭夏桀的过程中功劳至伟,成汤任命他为尹(宰相),史称“伊尹”。成汤还给伊尹封了个尊号,叫“阿衡”。
在古代,“阿”就是“倚靠、仰仗”的意思,“衡”就是“维持、长久”的意思,“阿衡”就是“国之栋梁”之义。相类似的还有刘备之子“阿斗”,其名“斗”就是“嫡宗、宗室”的意思,“阿斗”就是“国之宗主”之义,只不过那位阿斗是一位“烂泥筑墙”式的人物,怎么也“扶不起来”罢了。
传说,伊尹为姒姓,冒姓有莘氏,是夏禹的后代。据说他曾居于伊川(今河南伊川),因此以其居住地伊水为姓氏,叫伊挚。
关于伊尹,历史上还有一个古老动人的传说。据史籍《水经注·伊水》的记载:昔日,有一位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那个地方,在空桑(桑树树洞)里发现了一个婴儿,就是后来的伊尹。因为有莘氏女居住在伊水,所以就以伊为其姓氏。
伊尹长大后,成为一位声誉清高的隐逸之士,躬耕于有莘氏之野,虽然隐居不问世事,但是高才贤名却传遍各地。所以,有志于推翻夏桀的成汤一连三次恳切地请他出山,以辅佐自己商汤灭夏桀。在伊尹的运筹之下,成汤最终推翻了夏王朝,建立了商王朝。
成汤去世后,其子太丁继位。但太丁不学好,整日不理朝政,荒淫放荡,因此伊尹以两朝元老的身份,把年轻的太丁放逐到桐地(今河南虞县)去反省,并且代之主持国政。三年后,太丁悔过自新,他又将之迎返,并把政权交还给了太丁。
据说伊尹活到一百来岁,在商王朝初期辅佐了四代五王,是上古时期著名的贤相。当伊尹去世时,商太甲(商太宗)葬之以天子之礼。
后来的孟子十分推崇伊尹,称赞他为“圣之任者”。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伊氏出自帝尧祁氏,裔孙伊尹,名字叫挚,为商汤的贤相,生儿子伊陟,是伊氏之始祖。”
在伊尹的后裔子孙中,还有以先祖尊号为姓氏者,称阿衡氏,后省文简化分衍为衡氏、阿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二
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城邑雍雝,属于以地名为氏。
雍雝,亦称衡雍、垣雍,在春秋时期为郑国的一个城邑,故址在今河南省武原县西北五里处,目前还有故雍雝城遗址。
历史上的雍雝城赫赫有名,在春秋时期的晋、楚两国争霸期间,历为郑国与强权大国的会盟之所。例如在周襄王姬郑二十一年(晋文公姬重耳六年,郑文公姬踕四十二年,公元前631年)农历3月,晋军攻至雍雝,还在其地建了一座别宫(的行宫),晋文公与郑文公结盟于雍雝;周襄王三十三年(晋灵公姬夷皋二年,郑穆公姬子兰九年,公元前619年)农历10月,公子遂代表郑穆公与晋军元帅赵盾结盟于雍雝,并在该城接受了周襄王赏赐的彤弓等等。
在衡雍的郑国军民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衡雍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衡氏、雍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楅衡使,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楅衡使,简称衡使,是西周时期设置的官位,就是在进行重大的祭祀、典礼等活动中,牵奉掌控牺牲的小吏,装饰牛、鹿、猪等牲畜并使其不得乱跑。
在典籍《周礼·地官》中记载:“凡祭祀,饰其牛牲,设其楅衡。所以楅持牛,使不得抵触也。”
在楅衡使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衡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衡氏为典型的皇家专用姓氏,一直沿用至清朝末期。
源流四
源于姬姓,出自周公旦之子姬伯禽的后代公子衡,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西周初期,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周公旦(姬旦)被封于鲁(今山东曲阜一带)。
后由于周武王病逝得早,继位的周成王姬诵年仅十二岁,因此周公旦留在都城宗周(镐京,今陕西长安西北沣河西畔),与另一个弟弟召公奭一起辅佐周成王。由于无暇顾及封地,便派长子姬伯禽去掌管鲁地,姬伯禽在鲁地整整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建立了鲁国,其后代世为鲁国之君。
在姬伯禽的后代中,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叫公子衡,为鲁成公姬黑肱之子。
在周定王姬瑜十八年(鲁成公二年,楚共王熊审二年,公元前589年),楚共王亲率楚国大军讨伐齐国,随后攻击鲁国。鲁成公无力抵抗,遂派孟孙为使臣,用上百名各行业先进的技工行贿楚共王,而楚国当时正缺少这些技术工匠,楚共王遂答应以鲁公子衡为人质,并与鲁国结盟,遂退兵而还。
这在史籍《春秋·成公二年》中有记载:“冬,楚师侵卫,遂侵我,师于蜀。使臧孙往,辞曰:‘楚远而久,固将退矣。无功而受名,臣不敢。’楚侵及阳桥,孟孙请往,赂之以执斫、执针、织纴,皆百人,并公子衡为质,以请盟。楚人许平。”
在公子衡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子衡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衡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
源于妫姓,出自三国时期河北袁绍一族,属于避难改以地名为氏。
东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汉灵帝刘宏逝世后,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合谋诛杀当朝宦官,事泄,何进被杀,袁绍率军尽诛朝内监宦。后董卓专权,袁绍与之政见不合,遂逃奔冀州,董卓则遥拜其为渤海郡太守。
东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关东地区的州、郡牧守们联合起兵讨伐董卓,袁绍被推举为盟主,自号“车骑将军”。董卓不久被杀,关东联军内部开始互相兼并。袁绍乘机夺取冀州牧韩馥的地盘(今山陕间的黄河以东、晋豫间的黄河以北,包括了现在的山西南部即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以及河南东北部即殷墟安阳,和河北西南角、和山东最西的一部分),自领冀州牧,此后又相继夺得青州(今山东半岛中部)、并州(今山西太原地区,包括太原、上党、西河、雁门、乐平、新兴等六郡)之地,形成了袁家势力。
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绍出兵消灭了幽州公孙瓒,吞并了幽州之地(今北京、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半岛西北部),至此,袁家势力已占据了整个黄河下游的四个州,领兵多达六十余万,号称百万雄师,成为当时最大的区域割据势力。同年,袁绍准备向曹操发起进攻,意欲直捣许都,劫夺汉献帝。当时,监军沮授、谋士田丰皆劝其进屯黎阳(今河南浚县),据守黄河,以逸待劳,并派遣精骑不断骚扰曹军,俾不出三年即可击败曹操。而以郭图、审配为代表的一部分狂傲将领则主张迅速决战。袁绍则采纳了后者的意见。
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发布讨曹檄文,率十万大军进军黎阳。在当年,即与曹操所部决战于官渡(今河南许昌)。曹操率军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中仅以万余兵力以寡胜众,一举击败了袁绍十万大军,其主力七万多先后被曹操歼灭和坑杀,袁绍只与其长子袁谭带八百多骑兵败回河北。
两年后的东汉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袁绍惭愤吐血而亡,其几个儿子又接着自相残杀,袁氏势力土崩瓦解,所据四州之地尽并于曹操手中。
袁绍势力败亡之后,部分袁氏族人脱离袁家军,迁逃到湖南地区,在南岳衡山一带隐居避难,遂以居住地名为姓氏,改姓为衡氏,以掩人耳目,后世代以衡氏相传至今。
源流六
源于满族,出自清朝时期著名官用宝刀工匠叶赫那拉·圣治,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
著名的北京“宝刀衡”所制作的刀剑,轻可裁纸绢,重可断钢筋。
二百七十年前,“宝刀衡”的祖上就是建州女真(辽宁满族)中的制刀高手,叶赫那拉氏。
在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天命元年,公元1616年),该支叶赫那拉氏工匠世家随着后金大汗佟·努尔哈赤的军队崛起,在历史进程中,其制作刀、剑的手艺也随之迅速发展,成为诸多军械工匠中的佼佼者。
该叶赫那拉氏世家一直跟随后金部队,为之打制宝刀和宝剑。到了爱新觉罗·皇太极执政时期时期,随清军一起入关。在满清政府取代明朝入主中原后,在京城专门负责制作宫中皇帝和大内侍卫的专用刀剑,后装备至管带(军制营级)以上清军将领。
到了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因为刀剑工匠叶赫那拉·圣治制作的刀剑等冷兵器十分精良,被清政府嘉奖,康熙大帝特别赐其为汉姓衡氏,因此改称衡圣治。
到了清乾隆年间,衡家为乾隆大帝专门制作了宝剑,就是著名的“乾隆佩剑”,得御赐“宝刀衡”匾额。此后,该世家代代皆称“宝刀衡”,以汉姓衡氏世代相传至今。
“宝刀衡”曾经在中国北方地区一枝独秀,是具有北方民族特征和皇家气派的特殊金属工艺品牌。从清朝至今,民间一直传着“南有龙泉剑、北有宝刀衡”之说。据说,在甲午战争期间,前线清军全部装备“宝刀衡”制作的兵器以抗拒倭刀,惜乎冷兵器时代已经过去。
源流七
源于蒙古族,出自清朝中、后期著名学者哈斯朝鲁,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衡氏,源出清朝时期著名的作家、诗人、哲学家、翻译家哈斯朝鲁,他是蒙古“黄金家族”的后裔。
孛儿只斤·哈斯朝鲁,公元1837~1892年,亦称尹湛纳希(著作笔名),字润亭,他给自己取了一个十分响亮的汉名,叫“衡山”。
孛儿只斤·哈斯朝鲁经历了清朝中、晚期的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个朝代,在蒙古民族中乃至世界上皆享有很高的声誉。目前,人们已经发现孛儿只斤·哈斯朝鲁遗留的各类文稿约有一百五十万字之多,这在古代甚至在近现代也是非常惊人的。
例如,孛儿只斤·哈斯朝鲁所撰著的《青史演义》,是一部编年体及演义体相结合的长篇历史小说;而他撰著的《一层楼》、《泣红亭》姊妹篇,则是蒙古民族中第一部脱离了对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的依附,而以当时社会现实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孛儿只斤·哈斯朝鲁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一种自然史观,亦是他哲学观的重要部分。他在总结古代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正面提出“凡天地万物,皆起源于阴阳二气”的辨证观点,从根本上否定了任何神学之说。孛儿只斤·哈斯朝鲁所提出的“阴”,在蒙古语中称作“必里克”,包括月、水、雨、冬、夜、冷、女等方面;而“阳”在蒙古语中称作“阿日格”,指日、火、夏、昼、热、风、男等方面。
孛儿只斤·哈斯朝鲁认为,正是由于二者(阴阳)互相联系、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方构成了世间的万物,而不是什么“腾格里神祉的创造或安排”。
在孛儿只斤·哈斯朝鲁的哲学观中,明确包含了自然辨证法和唯物认识论思想,这对当时批驳宗教神学、解放人民思想,振兴蒙古民族,具有十分重要的进步意义,曾深刻影响了近现代民主革命时期的许多著名蒙古族革命志士,如著名的蒙古文学家、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人孛儿只斤·篙威丹精(宝嵩山),著名清朝末期蒙古图合木起义领袖、哲里木盟科尔沁右翼前旗人刚布、桑布兄弟,著名的近代蒙古农牧民起义领袖、哲里木盟科尔沁草原左翼中旗人嘎达梅林(孟青山),杰出的蒙古无产阶级革命家、土默特左旗人乌兰夫(云泽)等等。
在孛儿只斤·哈斯朝鲁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汉名为姓氏者,即称衡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八
源于三国时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有祢衡击鼓骂曹操,三个儿子逃至四川,为逃避追捕,将”祢衡“二字颠倒,采用”衡“姓。
【迁徙分布】
迁徙
商汤时,有个贤臣叫伊尹,商汤就是在他的辅佐之下才建立起商朝的。后来。商汤尊称伊尹为“阿衡”,意思是“国家的倚靠”。伊尹有个后代便以他的尊号为姓氏,这就是衡氏。衡咸,东汉学者。他博学多才,曾经在当时最有辩才的学者五鹿宗门下学习时,并当过王莽的讲学大夫。商朝时,有位开朝臣子名伊尹,颠覆夏朝的功劳最大,商王汤尊就封其为阿衡。对阿衡的解释,如今有两种,一为负责保护教养的官名,另一是意为“国家栋梁,依靠”的封号。伊尹的后人为了记住这荣耀的称谓,就取其中的“衡”字为姓氏。春秋时,鲁国有公子衡,其后代以祖先的名为姓氏。东汉时,袁绍兵败曹操于官渡,子孙家属避难逃至湖南衡山,改姓为衡,掩人耳目。
衡氏族人早期活动在河南、山东一带,汉、唐之间向陕西、江、浙等地扩展,在河南南部形成望族,以汝南郡为郡望。如今衡氏族人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字辈属于一个家族中或姓氏中不易完全消失的血缘因素的证据,根据字辈推敲,可发现四川盐亭一带的衡氏字辈大气稳沉,很有伊尹遗风。
分布
衡姓是一个多源流、多民族的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四十七位,现今人口约七万,排在四百八十位。
今四川省的蓬溪县、宜宾市、绵阳市盐亭县、阆中市、西充县、遂宁市、长宁县、凉山地区,湖南省的衡阳市,山东省的枣庄市薛城县、汶上县、临沂市郯城县,天津市的蓟县,河北省的邯郸市、秦皇岛市,江苏省的南京市、常州市、徐州市邳县、苏州市、扬州市、淮安市,河南省的太康县、修武县、西平县、封丘县、濮阳市清丰县、郑州市中牟县,甘肃省的甘谷县,安徽省的滁州市凤阳县、马鞍山市、五河县,陕西省的汉中市、宝鸡市凤翔县,青海省的西宁市,湖北省的荆门市、襄樊市,黑龙江省的双城市,山西省临汾市,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均有衡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号】
郡望
雁门郡:战国时期赵国赵武灵王置郡,秦朝、汉朝沿用,治所在善无(今山西右玉),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河曲、五寨、宁武、代县一带。东汉时期移治到阴馆(今山西代县),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雁门关之称,始自唐朝初期,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朝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
堂号
雁门堂:以望立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阿衡堂:伊尹是商朝的贤相,商汤伐桀灭夏,伊尹之功居多,汤王尊称他为“阿衡”,意思是地位和商汤平衡,不敢以臣待他。
字辈
四川遂宁衡氏字辈:国贵尚志天,光永锡(世绍)德元,明敏存(立)忠义,荣华耀秉权。
四川遂宁高升场河沙场衡氏子辈:宗,帝,庭,克,昌,永,世
四川盐亭衡氏字辈:子在文听朝,国正天长顺,安帮建子平。
四川盐亭衡氏字辈:“洪应山廷,文明大启,毓秀中英,邦家之荣,岁月西朝”。
四川盐亭衡氏字辈:“诚、正、洪、先、泽,下、友、中、和、贵”
四川西充衡氏字辈:“仁义礼志信”。
四川蓬溪衡氏字辈:“仁孝思先达富贵永安定”。
四川衡氏一支字辈:“金木水火土”。注:可用以“金木水火土”为偏旁部首的字。
湖北襄阳市樊城区衡氏字辈:“一大中正,修德光家兆,万世登为先”
辽宁建昌县衡氏字辈:“正启大广振守国月中先”
河南新乡衡氏字辈:“兆、明、德、培、家、运”
河南潢川付店衡氏字辈:“保文志德”
安徽凤阳衡氏字辈:长春公世系:长,天,恩,希,中,永(梅),朝(文),兆 ,(凤),士,宗,云,家,传,孝,友,泽,光,智,仁,善,维,自,保,万, 世,昌, 荣。
子忠公世系:子,均,伏,鸾,谦(谨),玺(淮), 讲,一,民,管,渠,缵,培,抡,进,光,宗,荫,墩,思,永,德,宏, 自,修, 宜,法,宪, 振, 邦,启,化,明,继,志,立,元,本,昭,贤,典,康,成
江苏邳州衡氏字辈:“锡蒙凌家祥,伦进光宗印,敦思永德洪,志修宜法宪,振士起文明”
江苏南京衡氏字辈:“德荣志……”
江苏滨海衡氏字辈:“景禹长 成仁由义 福自己求”
江苏涟水衡氏字辈:“学、州、运、井、海、洋”
江苏淮安洪泽衡氏字辈:“春国宏兴正文明德永强”
江苏淮安市盱眙县衡氏字辈:大、仕、天、生、应、连、朝、学、治、昌、金、国、洪、兴、正、文、明、德、永、长、梦、兆、蓝、田、玉、喜、传、万、里、书......
江苏扬州宝应县衡氏字辈:“九、仁、宗、张、福、家、裕、堂、选、达、成、德、祥、庭、驷、林、秀、毓、茂、芳” 堂号:阿保堂。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儒林著誉;
易学冠时。
——佚名撰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莒人衡胡,精通《周易》,做到太守一级的官,被载入《儒林传》。下联典指西汉末齐人衡咸,字长宾,曾跟从五鹿充宗学习梁丘《易》,后任王莽的讲学大夫。
勇谋济世;
恺悌宜人。
——佚名撰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衡毅事典。下联典指明衡岳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