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姓图腾(东氏图腾)
东姓是中华古老姓氏之一,起源于远古时期,相传舜有七个朋友,他们的名字是雄陶、方回、续牙、伯阳、东不訾、秦不虚、灵甫。东不訾的后代,有的就用“东”作为自己的姓氏,遂成东姓。东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六十位,现今人口约十四万,排在第三百七十二位。
【得姓始祖】
东不訾:据《通志·氏族略》上说,东氏是舜七友东不訾的后代,望出太原。而《姓氏考略》上说东氏是伏羲之后,望出太原。另《尸子》上记载:“伏羲之后,舜七友有东不訾。”由此看来,东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姓氏,推算起来,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望族居太原郡。东氏后人奉东不訾为东姓的始祖。出自舜有七友东不訾之后为东氏。据《集韵》载,舜帝七友之一东不訾之后。七友为:雄陶、方回、续牙、伯阳、东不訾、秦不虚、灵甫。《尸子》云:“舜士友有东不识,《广韵》东不訾。”东不訾的后代,有的就用“东”作为自己的姓氏,遂成东姓。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风姓,出自伏羲氏之后舜帝七友之一东不訾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圣贤群辅录》、《集韵》中记载,远古时期的舜帝,有七个挚友,其中之一叫东不訾。
舜帝的七友分别为:雄陶、方回、续牙、伯阳、东不訾、秦不虚、灵甫,这在史籍《尸子》中也有记载:“舜七友,有东不訾。”
在东不訾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东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东氏族人大多尊奉东不訾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姜姓,出自神农氏炎帝裔孙羲仲,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据史籍《路史》记载,远古时炎帝创制了八卦,八卦方位以东方为尊。
远古人类以渔猎、采集为生,神农氏教导自己的族人制作耒、耘、耜、耠、耡等农具,从事农业生产,使人们过上定居的生活,固而被人们称为神农氏。据说,神农氏发明用火烧山方式经营农作,开创了刀耕火种,固而又称为烈山氏。由于他运用火来兴邦安民,所以被世人尊为炎帝。
神农氏的举措推动了中国原始社会从采集、渔猎向原始农业演进的历史,相当于母系氏族社会时代。相传神农氏还亲尝百草,曾一日中毒七十次,发现了许多治病的草药,后来著述了《神农本草经》,为民疗病,因而也被人们尊为医药发明者。
据传,神农氏在位时间,还在部落当中开市场、通财货,启发了原始的商品流通。神农氏在统治了一百四十年后去世,其后代共传八代,子孙共统治五百二十年,后与黄帝部落融合,成为现今炎黄子孙的先河,统称华夏族。
神农氏一族人从事务农劳作以后,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是开始农作的重要时刻,于是伏羲的后代人中以农为本的人群中,逐渐形成了复姓东方氏。
神农氏裔孙中有一个人叫羲仲的,出于震位(震位在八卦中主东方),其族人成为东蒙氏部落,世代执掌东方青阳令。他的后代子孙遂以东方命氏,称东方氏、东蒙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东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官吏耳目史,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周敬王三十二年(公元前488年),楚惠王熊章即立,他暂时摈弃了以往历代楚王即位后即穷兵黩武大力外扩的做法,收缩自保,楚国军队全部收缩国内,并竭力恢复和发展国内经济,为此,楚惠王特“设耳目史,督自王而士”的朝堂所有士大夫的行为,以大夫子闾任之,并开作严格的行为记录(后子闾在“白公之乱”中拒绝当楚王,而被太子建的儿子公子胜杀死)。
从此,楚国逐渐从濒于危亡的大难中复苏,国力开始渐充,威名益著,而且让其他诸侯国没有感觉像以往争霸主的那种气焰灼人之态,在国内使民众得到了安宁,并在诸侯国面前树立了一个并不招惹反感的形象。
九年后的周敬王四十年(公元前480年),楚国恢复了元气,楚惠王霸气初涌,乘吴国被越国打败之机,亲率楚军攻吴。第二年的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楚惠王霸气再现,一举灭了陈国。到了周贞定王姬介二十二年(公元前447年),楚国势力再次达到鼎盛时期,楚惠王一举灭了蔡国,两年后再灭了杞国。接着,又命公输般制造云梯,如果不是为墨子所止,即会向宋国进攻了。
从此,耳目史之官位为各诸侯国所看重,在整个战国时期,成为国君的特权侍从史官。
到秦朝时期,秦始皇将耳目史改称“御史大夫”,并赋予超然的监察之责,“掌监诸郡”,因此又称“监察御史”,成为天子的重要耳目,并且规定:“耳目官自当独立,其行不受阶级所限。”
自秦朝开始,御史大夫不论品级,总是“立于朝堂正位之左末位”,即最东边第一排第末列之首,随时出告奉谕所察,甚至直言指责天子而无讳。由于御史大夫原是耳目史,职掌监察之职,又在上朝时站居文职站班的最东边,因此又称其为“耳东官”、“闻东史”等。
在耳目史、耳东官、闻东史、御史大夫、监察御史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耳目氏、耳东氏、闻东氏等,后统称耳东氏,亦有省文简改为单姓东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源于妫姓,出自战国时期陈国,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陈国,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一个重要的诸侯国,国君世为妫姓。建国君主陈胡公是舜帝后裔,本名妫满,据胙土命氏的之惯,称陈公满、陈满,字少汤。
在史籍《史记·陈杞世家》中记载:“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舜已崩,传禹天下,而舜子商均为封国。夏后之时,或失或续。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得妫满,封之于陈,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陈国建立后,建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国境辖地为今河南东部和安徽的一部分。
周敬王四十一年(楚惠王熊章十年,陈湣公妫越二十三年,公元前479年),楚惠王灭了陈国,杀陈湣公,其地设为楚国陈县。由于陈地所处战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从此成了楚国北方的军事重镇和经济中心,虽然陈国后来数次复国,但一直就是楚国的附庸。到了战国末期的周郝王姬延三十七年(楚顷襄王熊橫二十年,公元前278年),楚顷襄王徙国都于陈城,史称“陈郢”。
楚灭陈后,陈涽公的长子陈衍避居于阳武户牖乡(今河南兰考),次子陈温避祸于晋国,其他陈国公族子弟多纷逃外邦。为避楚人追杀,就有拆“陈”字改为复姓阜东氏、东阜氏者,后以字形近而称耳东氏、东耳氏,亦有取谐音称尔东氏者,为单姓因故改复姓的特例之一,世代相传至今,成为“陈”字的代称。
在阜东氏、东阜氏、耳东氏、东耳氏、尔东氏等陈氏家族姓氏群体中,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东氏者。
源流五
源于姬姓,出自张氏,是汉朝重臣东方朔的后人,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东方朔,是西汉王朝时期著名人物,本姓张,其父名叫张夷,但在他出生前便去世了,母亲田氏在他出生三天后逝世,东方朔由其兄嫂代母抚养成人。因为他出生时东方天刚亮,月望在朔,所以其伯父为他取名叫东方朔。
东方朔在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官拜大中大夫,他以诙谐、幽默闻名于世,能洞察事理,直言切谏。当时,汉武帝下诏求贤,东方朔上书毛遂自荐,引起汉武帝注意,招入宫中面试。
东方朔说话妙趣横生,行事放荡不羁。一次,汉武帝赐宫中官肉,左等右等,主管分肉的官员迟迟不到,东方朔实在不耐干等,便拔出佩剑,自己动手割了一块肉扬长而去。负责分肉的官员知道后,到汉武帝面前告了他一状。次日上朝,汉武帝让东方朔当着百官检讨。东方朔便检讨说:“接受赏赐而不待诏命,何等无礼;拔剑割肉,何等壮烈;割肉不多,何等廉洁;肉归夫人,何等真情。”汉武帝听后忍不住大笑,不但免了他的罪,还另赐肉百斤、酒十斗,让他带回家“再归夫人”。
后世民间流传着许多东方朔的有趣故事,他被人们奉为“喜神”,其后裔子孙多以东方为姓氏,奉东方朔为复姓东方氏的得姓始祖之一,曲艺界的相声行业也都尊东方朔为祖师爷。
在东方朔的后裔子孙中,以先祖名字中的“东方”为氏,形成一支东方复姓。后有子孙在西汉末期王莽篡汉时,避难将复姓东方省文简改为单姓东氏、方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六
源于简改姓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
汉朝时期,复姓中有著名的东宫氏、东郭氏、东门氏、东阕氏、东野氏、东田氏、东陵氏、东蒙氏、东莱氏、东邱氏、东乡氏、东里氏、东关氏、东闾氏等,皆是从古代沿袭的复姓:
⑴.东宫氏,源于芈姓,宋朝学者王应麟在《姓氏急就篇》中考证:“东、西、南、北、宫、门、乡,皆姓也。”自注云:“东宫氏,齐东宫得臣。”春秋时期齐国有大夫东宫得臣,见载于典籍《诗经》与史籍《左传》。在典籍《诗经·卫风·硕人》中美庄姜曰:“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在史籍《左传·隐公三年》中记载:“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杜预《左传注》云:“得臣,齐太子也。此太子不敢居上位,故常处东宫。”孔颖达《正义》曰:“案《齐世家》,齐庄公生僖公。东宫得臣,未知何公太子。案《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卫庄公之立,在春秋前二十五年,齐僖公之立,在春秋前八年,然则庄姜必非齐僖公之女。盖是庄公之女,僖公姊妹也。得臣为太子早死,故僖公立也。”此中称东宫得臣为“太子”,实在是据“东宫”二字而推测,事实上,“东宫”并非专为太子所居。在史籍《左传·襄公九年》中记载:“穆姜薨于东宫。”穆姜乃鲁襄公祖母,欲废鲁成公而立其奸夫叔孙侨如,事败,被终身幽囚于东宫。此“东宫”乃为冷宫或别宫。齐得臣居“东宫”,或者未必为太子,也未必“早死”,其后嗣以“东宫”为氏,唯是此“东宫”与“太子之宫”或“太子”无涉,而是解释为“东宫氏”。详见郭店楚墓竹简记载。
⑵.东郭氏,源于姜姓,出自齐桓公姜小白后裔子孙居住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春秋时期,齐桓公有子孙住在都城临淄外城的东门一带,称为东郭大夫。其后代子孙遂以居住地名称为姓氏,称东郭氏。
⑶.东野氏,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周公姬旦长子伯禽之幼子姬鱼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西周初期,周公姬旦长子伯禽的幼子名叫鱼,被封食采邑于东野(今山东曲阜),姬鱼有一子,就以东野为氏,叫东野田。当时,姬鱼在曲阜修建了较为宏伟的周公庙,由于姬鱼非常想念自己的父亲,就经常登上周公庙前的一块巨石向都城凝望,这块石头就被称为“望父石”。先秦时期,楚考烈王熊完派遣春申君黄歇大军在秦庄襄王嬴异人(嬴子楚)元年(楚考烈王十四年,公元前249年)灭了鲁国,鲁国公族五百余门被杀,唯公族东野质提前带子携谱逃到至吴地,后于秦始皇嬴政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返回鲁地。东汉末期因避黄巾战乱,东野氏举族流于东海(今山东郯城),寄居五世,后于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二年(公元421年),由第三十七世祖东野芳抱谱及亲族五十七人再还鲁地。元朝末期因避战乱荒乱,举族多次迁移遇寇,相即失散,还鲁者甚少。至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授第七十五代祖东野沛然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时,在曲阜的东野氏家族仅百余人,居河南寝丘下溜村(今河南沈丘)。
其后代有人遂以地名为姓氏,称东野氏。另外,在春秋时期鲁国有大夫季平子(季孙间如),因有功于国,被封赐食采邑于东野(今山东平邑),其后代中有人以地名为姓氏,称东野氏。
⑷.东田氏,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卫国东田邑(今河南内黄东田),属于以邑名为氏。东田地名卓著,是华夏始祖“三皇五帝”中的颛顼、帝喾二帝和商中宗太戊均建都、建业、建陵之地,是春秋时期政治家商鞅故里、是西楚霸王项羽夺军救赵“破釜沉舟”之地,南北朝冉魏皇帝冉闵、唐朝大诗人沈全期的故里,是民族英雄岳飞童年生活、成长的地方,是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圣地。
⑸.东陵氏,东陵在古邗国,春秋中期邗国被吴国所灭,地归吴国。越王勾践在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灭吴国后,吴王夫差之葬地称东陵,地归于越国,因有以地冠氏称东陵氏者。周赧王九年(公元前306年),楚怀王熊槐灭越国后,东陵地归于楚国。秦王嬴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灭楚国,东陵地属秦国的广陵县。汉朝初期称扬州为广陵郡,汉高祖刘邦封侄刘濞为吴王时,曾建都于此,称吴国,后又更名为江都国。汉景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建江都县,“江都”之名始见于史,后为隋炀帝陵。
⑹.东蒙氏,即第二个渊源中神农氏的后裔之姓氏。
⑺.东莱氏,源出地名,出自古东莱,即今江苏省张家港的东莱镇一带地区,时居于斯地之住民以居邑名称为姓氏,称东莱氏。另外,在东汉末期,有辽东刺史公孙度“越海收东莱诸县,置营州刺史”,后公孙氏的辽东割据势力被袁绍所灭,其后裔中有避于营州而安然者,遂改以地名为姓氏,称东莱氏。
⑻.东邱氏,源出姜姓,属于以地为氏,姜太公受封于齐国,建都营丘(今山东临淄),其后有丘氏,居于营丘东部的,称东丘氏,后避孔子名讳,改称东邱氏。
⑼.东乡氏,源于子姓,春秋时期,宋国有个大夫叫子为人,被封于东乡,史称东乡为人,其后裔子孙遂以东乡为氏。
⑽.东里氏、东阕氏、东门氏,出自战国时期郑国都城东阕住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周宣王姬静(姬靖)封庶弟姬友于咸林,建立了郑国,为伯爵诸侯国。郑国传二十二世至郑康公姬乙执政末期的周烈王姬喜元年(郑康公二十年,公元前375年),一直积极穷兵黩武的韩哀侯发兵彻底灭了郑国,将韩国都城从阳翟(今河南许昌禹州)迁于郑都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韩国疆域大扩,国境包括了今山西东南部和河南中部地区。郑国灭亡后,其国人后裔传有单姓四十八氏,复姓三十六氏。东里氏、东阕氏、东郭氏,即源于郑国的姬姓分支之一,出自郑国国都新郑城的东阕住民。东阕,即城郭东门一带地区,城郭与东门之间称“东郭”,东门以内称“东里”,其时居于东里之民,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东里氏;居于东门附近的,称东门氏或东阕氏;居于城郭与东门之间的,称东郭氏。
⑾.东关氏,源于地名,出自古代军镇关隘称谓。
⑿.东闾氏,源于姜、姬二姓,最早出自春秋时期齐国,为都城东门之称谓,后各诸侯国都城的东门亦多称东闾,居于斯地的住民,有以居地名称为姓氏者,称东闾氏。另外,在春秋晚期的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伍子胥伐楚还师,吴王阖闾命其筑大、小二城,大城即今江苏省的苏州市,小城即今江苏省无锡市的故阖闾城(今江苏无锡胡埭乡湖山村和常州武进区雪堰桥乡城里村之间)。驻居于阖闾城东的军民中有以地名为姓氏者,称东闾氏。
在这些复姓氏族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人省文简改为单姓东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七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宇文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宇文部,是汉宣帝时期东部鲜卑的一个部落。宇文部起源于辽东地区,为两汉时期南匈奴单于之后,到了魏、晋时期,成为著名的北方鲜卑族宇文氏部落。
宇文部自称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皆为姜姓,从祖先葛乌菟起世袭为鲜卑东部大人。据典籍《周书》记载:宇文氏其先为鲜卑君长,有名普回者,“因狩得玉玺三纽,有文曰:皇帝玺。普回心异之,以为天授。其俗谓天子曰‘宇’,谓君曰‘文’,因号宇文国,并以为氏”。
普回袭任大人时,在打猎时拾到一颗玉玺,上刻“皇帝玺”三字,便自以为是天授神权,当地鲜卑族人呼天为“宇”,呼君为“文”,意即“天子”,于是普回从此自己号称“宇文”。
东晋时期,宇文氏部落进据中原,号称宇文国,以宇文为姓,全称为“东方宇文氏”,简称“宇文氏”,皆奉普回为得姓始祖。
到了南北朝时期,宇文部归附于北魏王朝,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推行汉化改革的过程中,其汉姓分称东方氏、宇文氏,其东方氏中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东氏者,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八
源于吐蕃族,出自金国时期吐蕃酋长东永昌,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
吐蕃族,就是今日藏族的先民之一,其中有以先祖名字汉化为东氏者。
金国时期的金贞佑三年(公元1215年)农历9月,金宣宗完颜·珣赐予陕西边地的少数民族大族豪强“东永昌姓为温敦氏”,东永昌就是吐蕃族部落的酋长,汉名叫东永昌,其后裔子孙一度为女真族姓氏温敦氏。
金国灭亡之后,该支吐蕃族温敦氏恢复原姓氏,一部分人以汉姓称东氏,一部分人以汉姓温氏称之,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九
源于姬姓,出自张氏,明朝末期明孝宗孝康张皇后之后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明孝宗朱佑樘,公元1470~1505年,其皇后为孝康张皇后,河北沧县兴济人,父亲为国子监生张峦。
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农历2月6日,张氏与时为皇太子的朱佑樘成婚。同年的农历9月,张氏被正式立为皇后。
张皇后在明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农历9月24日生下了皇长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明武宗。朱厚照面貌非常清秀,“粹质比冰玉,神采焕发,举止非常”,因此明孝宗对这个儿子非常疼爱,对于张皇后自然更是宠爱。晚明学者黄景昉曾描述说:“时张后爱最笃,同上起居,如民间伉俪然。”皇帝、皇后像民间的夫妇一样,每天一同起居,形影不离,这在封建皇帝的私人生活中实属少见。
张皇后为人机智贤明,曾辅佐明孝宗、明武宗两帝成政事。但是,她的两个兄弟张延龄、张鹤龄却依仗着是皇亲国戚,横行乡里,怨声载道。
因此,在张皇后死后的明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明世宗朱厚熜为平民愤,下诏将其全家抄斩。其时,张延龄、张鹤龄的部分子孙四散逃亡,为便于以后相认,大家按逃跑的方向将张氏分成了东、南、西、北四个姓氏,其中的东氏世代相传。因此,世有“东南西北本姓张”的说法流传至今。
源流十
源于土族,出自土族的什东加氏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土族,是中国西北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自称为“蒙古尔”(蒙古人)、“察罕蒙古尔”(白蒙古)、“土昆”(土人、吐浑)、“土户家”等。居住地附近的藏族人则称他们为“霍尔”(藏北游牧民的泛称),汉、回族人称他们为“土人”、“土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一称为土族。
在土族的民间传说中,他们的祖先是蒙古人和当地的霍尔人通婚繁衍的后代。霍尔人就是吐谷浑人的后裔,所以多数研究者认为,土族人是古代吐谷浑人的后裔,也就是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个分支。
土族人早期从事畜牧业。至今,土族人仍有牧养羊的爱好和习俗,家家户户都精于养羊,且爱羊至深。
土族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互助、民和两个方言体系。土族人过去一直通用汉文,现有新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形式的土族文字,正在试行。
土族现有人约为十九万一千六百余,主要聚居于今青海省东部湟水以北、黄河两岸及其毗连地区,其中大多数人聚居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及周边的民和、大通、同仁等县,还有少数人居住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
土族东氏,源出土族的什东加氏部落,在明朝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东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十一
源于女真族,出自北宋宗室赵氏的后裔东古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
女真族东古氏,亦称东果氏、东峨氏、栋鄂氏、董鄂氏,董额氏、董古氏,满语为Donggo Hala,源出冬古河之名,后为部落名,最后成为姓氏。后有鄂温克族、锡伯族引为姓氏者。
冬古河之名,最早见于明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明廷敕谕建州左卫都督凡察:“安插尔等于三土河及婆猪江迤西冬古河两界间同李满住居处……”其敕文中明确了“冬古河”,即今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境内的大雅河上游支流黛龙江一带。
董鄂氏人先人,原居图们江上的瓦尔喀(今吉林珲春),其族源实际上是北宋宗室赵氏的后裔。金国时期时被掳至北境为奴,以“久处变为土著成了女真人”,在明朝时期随建州左卫西迁至明廷为之所规定的范围之内,即在冬古河上定居,遂以地为姓,称栋鄂氏。随着人口每每繁衍,而自成一部,称董鄂部。
董鄂部在明朝后期属于建州女真,是建州左卫的一个部,后来成为著名的“建州五部”中的最强部。清朝中叶以后多称东氏、鄂氏、董氏、栋氏、古氏等。
源流十二
源于台湾土著,出自台湾光复后户籍管理员,属于音讹改字为氏。
狮子乡公所秘书东光义家族,是目前全台唯一姓“东”的。他说,台湾光复后户籍员的“笔误”,给了他们家族这个罕见的姓。他说,姓“东”的好处是,人家只要看到他的姓,就记起来了,但有人自作聪明将他改姓,例如他报名参加讲习,常有主办单位把他的姓改为“果”,因为百家姓有果,没有姓东的,还有他自我介绍时说姓“东”,有人误以为是“冬”。
东光义说,父亲是孤儿,生长在狮子乡内狮村,台湾光复后重新取汉文名字,可能是语言不通,加上户籍员的“笔误”,把他父亲的原住民名字改为“东秋汉”。父亲娶妻生下四男二女,随着儿女结婚生子,如今全台目前姓东的才二十二人。东光义说,他们懂事后,曾问为什么姓“东”,父亲也答不出来,他们兄弟曾要寻根,可是父亲是孤儿,无从找出答案,最后的合理的解释是户籍员“写错了”。
东光义怀疑,户籍员当时可能听不懂父亲的原住民语言,而且可能想把父亲冠姓“陈”,结果只写到“东”,漏了“耳”旁,因户籍员已调走且无法找到,于是就将错就错,姓“东”到底了。
源流十三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蒙古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东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东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迁徙
始祖东不訾世居太原墟——后世有迁山东、河南导等地。
1、山西洪洞(明)————河北清河(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新河县东张砖村;另一支始祖明永乐三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新河南杜兴村。)————山东平原(含聊城、临沂、济南、潍坊等地)————黑龙江、吉林、辽宁一带(清后闯关东)————河北邢台、石家庄————山东济南历城(明洪武二年)————天津静海————江苏海门(清)————上海等周边 ————河北沧州、青县及高碑店、霸州(后者疑似)————黑龙江、吉林、辽宁一带(清后闯关东)————北京————内蒙通辽(顺天府东南县?或天津武清,但武清来源不详)
2、甘肃巩昌(现陇西)(元)————陕西商洛、渭南、西安等周边————甘肃天水、敦煌 ————青海互助。
3、山东烟台、乳山、海阳————辽宁大连庄河青堆镇孔家村六吉屯(200年前)山东曲阜(东野氏改东姓)————吴地(先秦)————鲁地(秦)————山东郯城(东汉末)————鲁地(南朝宋)————分散(元末)————河南沈丘(清)。
4、湖北、湖南一带暂无资料可循。
分布
相传伏羲氏为东方部族的首领,而他的部落的发展最为迅速,生产方式最先进,伏羲的部落在华夏发展史上有不可磨灭的伟绩,他的后代中就以东为姓,借以纪念他在东方部落的贡献。而在先帝舜时,他有七友,其中之一名为东不訾,他的后代都用东为姓。东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六十位,现今人口约十四万,排在第三百七十二位。
东氏目前在中国分布较广,今河南省的沈丘县,江苏省的海门市、通州市,河北省的霸州、沧州市青县、邢台市隆尧县、高碑店市、石家庄市赵县,陕西省的西安市周至县、澄城县、渭南市华县,天津市的静海县、武清区,山东省的济南市历城区、沂源市、东阿县、青岛市城阳区,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市、佳木斯市、大庆市,湖北省的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巴东县,辽宁省的铁岭市鞍山区、葫芦岛市、阜新市、盘锦市、营口市,甘肃省的兰州市、永登县,青海省的互助县,云南省,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的通辽市,重庆市,加拿大联邦共和国多伦多市等地均有分布。
【郡望堂号】
平原郡:始建于西汉高祖时期的西汉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治所在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省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等地。东汉以后,或为国,或为郡。北魏时期废黜。隋、唐两朝曾以山东德州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东省陵县。
堂号
平原堂:以望立堂。
友舜堂:古时东不訾是舜的朋友。
玉林堂:明朝东升,博学能文,教子有方,生有四子,其中三人中了进士,人们称他“玉林凤群,科第世家”。
字辈
湖北巴东东氏字辈:“梦和贞祥文明先光永远长久万世吉昌”。
湖北恩施、江西淇水东氏字辈:“大志芳凤茂发祯祥正明先光永远长久必连天良家国全盛万世其昌”。
山东济南历城、青岛城阳东氏字辈:“来迎志光庆元祥”。
辽宁营口东氏字辈:“继维高峥德”。
河北青县东氏字辈:“宝凤长俊德(月)光明”。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关中华胄;
明代玉林。
——佚名撰东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元代巩昌人东良会,以总管守商州,红巾军起义时,命他两个儿子携家出逃,一个居华州,一个居朝邑。后来,两地的后代繁衍兴盛,成为关中大族。下联典指明代人东升,博学能文,为官多有惠政。四个儿子有三个中进士,人称“玉林凤群,科第世家。”
虞廷宾友;
汉室中郎。
——佚名撰东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姓的始祖东不訾,传说中的舜七友之一东不訾。《战国策齐策四》:“尧有九佐,舜有七友(七个友人:雄陶、方回、续牙、伯阳、东不訾、秦不虚、灵甫)。”下联典指汉代泾州人东富,官中郎将。
【典故轶事】
东施效颦
源于《庄子·天运》。西施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一位美女,《庄子》里面记载道:有一次西施害心痛病而捂着心口,皱眉戚额地走路。村子里有一个名叫东施、模样长得非常丑陋的女子看见后,认为西施那种样子非常好看,于是就模仿着西施,也捂着心口,皱眉蹙额地走在村庄里,想增加自己的美貌,博得别人的赞叹。可是,事与愿违,人们见了好那种怪模样,赶紧把门关上,不愿见她,即使见了她,也避得远远的。她只知道西施眉蹙额看起来很好看,却不知道为什么西施皱眉蹙额就非常好看。后来,人们就用“东施效颦”来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有时也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根底差,学别人的长处没有学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