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汝氏起源及历史

汝姓图腾_汝氏图腾

汝姓图腾(汝氏图腾)

  汝姓是中华姓氏之一。来源有三,一是源于姒姓,出自商代汝鸠、汝方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二是源于姬姓,出自东周平王幼子之封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三是源于地名,出自东周时期王畿汝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汝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六十二位,现今人口约六万,排在四百八十九位。

【得姓始祖】

  汝鸠:汝氏出自以地名为氏,周朝时,中原有河名汝水(在今河南省南部,现称之为汝河),住在汝水之滨的居民中,就有以这条河流为姓的,可能是出于对此河的感激之意,他们就是汝姓的始祖。相传周朝迁都洛阳后,周平王把最小的儿子封在汝川(今河南省南部),官为侯爵,人称汝侯。汝侯的后代就以封邑的地名为姓氏,称为汝氏。另外,在商朝时,有贤士汝鸠、汝方,曾位居高官,后来子孙就随之为汝氏,世代相传。据《姓氏考源》载,周平王少子封于汝川,其后有汝氏。又《元和姓纂》载,殷贤人尚书汝鸠之后。汝氏后人奉汝鸠为汝姓的始祖。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姒姓,出自商代汝鸠、汝方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的记载,“<尚书>有汝九鸟,汝方。”

  在殷商王朝时期,有贤人汝鸠,还有一个汝方,皆为高官。这两人传说是大禹的后代,皆为商汤执政时期的贤大夫。这在典籍《尚书·亡篇》中有记载:“有汝鸠、汝方,汤之贤臣。”

  在汝鸠、汝方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汝氏,世代相传至今。

  汝氏族人大多尊奉汝鸠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东周平王幼子之封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源》的记载,周平王少子封于汝川,其后有汝氏。

  古代时,中原有一条河叫汝川,就在现今河南省南部,至今仍叫汝河,汝氏的先祖,就生活在汝河两岸。

  两周之际,周平王姬宜臼将国都从镐京(宗周)迁到洛阳(成周),开始了东周的王朝。之后周平王将功臣和王族分封为各地的首领,其中有他最小的儿子姬武封于淮河北岸主要支流之一的汝川流域(今河南汝阳、汝州一带,抵至宝丰),同时封其为侯爵,时人称之为“汝侯”。

  在汝侯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地名称或爵号为姓氏者,称汝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于地名,出自东周时期王畿汝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汝邑,在东周时期为王畿之地,后在周平王姬宜臼五十一年(郑庄公姬寤生二十四年,公元前720年)著名的“郑攻周之战”后成为郑国之地,建有古临汝城,故址在今河南省汝洲市的临汝镇。

  在周釐王姬胡齐四年(郑厉公姬突复二年,楚文王熊赀十二年,公元前678年),楚文王发动了著名的“楚攻郑之战”,汝邑又一度成为楚国之地,改称梁,又改称霍。

  到了汉朝时期,在汝邑之地设梁县。到了曹魏时期,其地隶属于汝北郡。

  隋朝时期,隋文帝杨坚将汝北郡的郡治移到陆浑县北部(今河南嵩县东北部),改称汝州。

  在汝州之地的古代住民,很早即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汝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迁徙

  河南的汝河流域是汝氏族人的发源地。周平王继承王位以后,把自己的儿子们分封于各地,让其自立门户为诸侯。当时他最小的一个儿子被封于汝川,即现在的汝河。后来汝侯的子孙,就“以国为氏”而姓了汝,并且从此绵延不断地繁衍流传下来。

  目前,也有些学者认为汝氏的出现要比周平王更早,因为在殷商时期就已经有了汝氏名人,这在史籍《尚书》上记载有一位贤人汝鸠,这在史籍《元和姓纂》上也有记载:“尚书有汝鸠、汝方。”显然,汝河流域早就有人群居住,以地名为姓氏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上早就出现了。

  汝氏族人早期主要的河南地区生息繁衍,至宋、元时期,汝氏族人大举迁徙南方,自元朝时期富有胆识的汝尚质之后,仅江苏苏州吴江东南部的黎里村,汝氏族人中就出了四名进士、五名举人、八名贡生。

  分布

  汝氏是古老的汉族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六十二位,现今人口约六万,排在四百八十九位。望居天水郡(西汉置郡。相当于今天甘肃省天水、陇西以东地区)、渤海郡(西汉置郡。在今天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海湾沿岸一带)。

  今河南省的信阳市固始县、汝南县,安徽省的利辛县、淮北市,甘肃省的天水市、平凉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陕西省的富平县,北京市,黑龙江省的七台河市、鸡西市、哈尔滨市、大兴安岭地区,江苏省的苏州市、常州市、吴江市,浙江省的杭州市、嘉兴市,山东省的济南市平阴县、聊城市东阿县,河北省的邯郸市,湖北省的武汉市,云南省的普洱市(思茅市)宁洱县(普洱县)、陆良县,非洲尼日利亚等地,均有汝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号】

  郡望

  天水郡:亦称上邽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渤海郡:历史上的渤海郡在地域上有两个称谓,另一为渤海国。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先称振国(震国),又称渤海国,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国。渤海国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后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为大辽国契丹族耶律·德光所灭,以后不复存在。

  堂号

  天水堂:以望立堂。

  渤海堂:以望立堂。

  字辈

  江苏苏州汝氏字辈:“钦承先祖德佑启后人贤孝友家声著书诗教泽绵”。注:该支字辈循环使用。

  甘肃平凉汝氏字辈:

  大房支派:“自应宝恒登文养”;

  小房支派:“森顺(自)廷宗新文”。

  山东济南、东阿、安徽利辛汝氏字辈:

  文兴振传永 绍承继绪常 怀发崇善泽 培毓庆景广

  天国朝万代 君政伯仕良 恒建兰运海 金宝财吉祥

  洪瑞殿中印 春美得秀清 甲位立东亚 守京利泰平

  世系

  河南睢阳汝氏世系:

  汝梓材:汝洲之子。后裔未续。注:传至六世汝延秀,自曲江徙居下湾。后裔未详待考。

  汝僓世系:

  汝寿:汝秉口之长子。新建亮山支。后裔未续。注:汝寿分迁双领支祖。

  汝福:汝秉口之次子。新建亮山支。后裔未续。注:汝寿分迁双领支祖。

  汝瑞:汝秉章之长子。新建议头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玉:汝秉章之次子。新建议头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尔:汝秉章之三子。新建议头支。后裔未详待考。注:汝尔生汝文炳,迁居南昌桑林支祖。

  汝珍:汝秉章之四子。新建议头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琅:汝秉章之五子。新建头议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口:汝秉章之五子。新建议头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秽:汝秉辙之子。三江口观下支。后裔未详待考。横江谱:汝秽迁塘头之基祖。

  汝演:汝秉海之子。三江口观下支。后裔未详待考。横江谱:汝演迁东岸之基祖。

  汝富:汝秉淋之子。新建莲横支。后裔未详待考。横江谱:汝富莲塘之基祖。

  汝国:汝秉富之子。新建三横支。生子一:汝文澜。徙弋阳泰王镇。

  汝魁:汝秉元之长子。更楼大房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华:汝秉元之次子。更楼大房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唱:汝秉元之三子。更楼大房支。字近塘。娶皮氏。生子三:长汝文翰缺、次汝文富缺、汝文信。

  汝郁:汝秉元之四子。更楼大房支。徙安徽。后裔未详待考。

  汝灿:汝秉正之之子。更楼大房支。字辉光。娶熊氏。生子三:长汝文显徙四川、次汝文济徙四川、三汝文达。

  汝口:汝秉口之之子。子玉公之孙。更楼大房支。生子一:汝文富居罗山。

  汝明海:汝德鼎之子。南菜坊支。娶陈氏。生子三:长汝清桃、次汝清柳、三汝清李。

  汝大郎:坤名,汝十三郎长子。明洪武丁丑1397年。汝大郎与赖八郎、袭六郎同治社妖,卫民功绩昭著。妣刘氏,粤谱加沈氏。公葬赖坊村石岩头背塘坑山窝,癸山丁向,曰“寒婆夹伞”形。生子四:长汝小四郎、次汝小五郎、三汝小六郎、四汝小匕郎。

  汝小大郎:坤名,汝十三郎次子。妣张十娘。后裔未详待考。

  汝贵世系:

  汝谟:汝蒿长子。汝谟生于致和戊辰1328年七月二十六日戌时,殁洪武已巳1389年二月三十日申时,葬西边坐北向南。娶万氏,生致和丙寅1326年五月初五卯时,殁洪武乙丑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酉时。合葬夫坟。生子二:长汝震、次汝坤。

  汝谏:汝岳长子。后裔未详待考。

  汝论:汝岳次子。生至顺壬申1332年二月十八日,殁洪武戊午1378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酉时。娶陈氏,生元统癸酉1333年二月三十日申时。殁洪武巳未1379年五月初五日卯时。生子一:汝云翔。

  汝则铭:汝正长子。行寿六,字曰新,元至顺壬申1332年生,明建文已卯1399年殁,葬黄墓坑西岸山向楼前,娶林氏,葬刁林冈。生子六:长汝思宇、次汝思诚、三汝思敬、四汝思俊、五汝思齐、六汝思显。

  汝则仁:汝正次子。行二,葬秧坑口席陂山,娶黄氏,继娶饶氏,俱葬铁炉樟山上。后裔未详待考。

  汝则埠:汝正三子。行三,字则华,葬秧坑进思台。娶蔡氏,葬攸陂竹山上。后裔未详待考。

  汝则诚:汝正四子。行四,号诚,字君宝。元至正已亥1359年生,明永乐甲辰1424年殁,娶黄氏,生子一:汝松。居涂家脑。则汝诚传四世汝天尧,居黄皂冈。

  汝晃世系:

  汝文简:汝自诏长子。讳辉,号默齐。新建牛阑三横支范出。娶高氏。继娶徐氏。生子三:长汝维栋、次汝维梁、三汝维贰,徐出徙居湖广荆蛮。

  汝文炳:汝自诏次子。讳篪。新建牛阑三横支。娶廖氏。生子三:长汝贤、次汝先、三汝崇。

  汝文泮:汝自诏三子。讳泮。新建牛阑三横支。汝杨出。行十五。生子一:汝维演。

  汝文玉:汝自让长子。讳玉。新建牛阑三横支。汝继黄出,兄弟徙居辽海。后裔未详待考。

  汝文素:汝自让次子。讳浒。新建牛阑三横支万出。娶黄氏。生子二:长汝维昌、次汝维玉。注:汝文素同子而五徒湖广石牌。

  汝文起:汝自让三子。讳勇。号圣万。新建牛阑三横支。汝万出。娶杨氏。生子二:长汝维颖、次汝维锦。

  汝文大:汝自让四子。讳泗,号质庵,别号荆湖。娶胡氏。生子二:长汝维善、汝次维新,陈出。

  汝文黄:汝自让五子。讳黄。新建牛阑三横支。与兄汝文玉徙居辽海。

  汝仲才:汝顺财之子。号棠士,字秀亭,明洪武庚戌1370年。平五月初一日子时生,由西宾入赘黄氏,冈前支祖。生洪武丁已。八月十六日未时。生子四:长思敬、次孟敬、三以敬、四彦敬

  汝侃如:汝顺长子。新建城东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言如:汝顺次子。新建城东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恂如:汝资长子。新建城东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翊如:汝资次子。新建城东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纯如:汝资三子。新建城东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怡如:汝论长子。新建城东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应如:汝论次子。新建城东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谦如:汝论三子。新建城东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皋如:汝论四子。新建城东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泰如:汝渊长子。新建城东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复如:汝渊次子。新建城东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恒如:汝渊三子。新建城东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观如:汝渊四子。新建城东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豫如:汝沛之子。新建城东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安寿:汝维洵长子。新城菜元港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安行:汝维洵次子。新城菜元港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安泰:汝维洵三子。新城菜元港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安仁:汝维洵四子。新城菜元港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安通:汝维洵五子。新城菜元港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安履:汝澄长子。新城菜元港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安益:汝澄次子。新城菜元港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安书:汝澄三子。新城菜元港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安恭:汝维洌长子。新城菜元港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安康:汝维洌次子。新城菜元港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安达:汝维洌三子。新城菜元港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安恒:汝维直长子。新城菜元港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安和:汝维直次子。新城菜元港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安敬:汝维杰长子。新城菜元港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安信:汝维杰次子。新城菜元港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安显:汝维杰三子。新城菜元港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安荣:汝维杰四子。新城菜元港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安忠:汝维润长子。新城菜元港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安富:汝维润次子。新城菜元港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安华:汝维润三子。新城菜元港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安彰:汝维湛之子。新城菜元港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朗世系:

  汝秉铉:汝文裕长子。丰城流溪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秉锃:汝文裕次子。丰城流溪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秉钫:汝文彬长子。丰城流溪支。幼子汝国原迁。其他子未详。

  汝秉鹿:汝文彬次子。丰城流溪支。

  汝秉锡:汝文彬三子。丰城流溪支。幼子汝国卿迁。其他子未详。

  汝伟福:汝守恭之子。丰城流溪支。后裔未详待考。迁居港边。

  汝伟岳:汝守楠之子。丰城流溪支。生子一:汝怀全。

  汝光世系:

  汝维岳:汝士沂长子。居冯川上巷支祖。娶徐氏。夫妇殁葬小坑里,寅申向。生子二:长汝希安、次汝希邦。

  汝维岚:汝士沂次子。居冯川下巷支祖。娶吴氏。夫妇殁葬小里冈。生子二:长汝希明、次汝希均。

  汝维崧:汝士沂三子。居洪田中巷支祖。号如山。娶萧氏。夫妇殁葬小里冈,寅申向。生子三:长汝希圣、次汝希贤、三汝希仁。

  汝大麟:汝资深之子。奉新扫墩支。生子一:汝煌。

  汝八世系:

  汝居敬:汝意之子。生子一:汝近环。

  汝居仁:汝忠之子。生子一:汝近正。注:汝忠受业于西涧先生,屯田员外郎,宋崇宁二年癸末科(公元1103年)进士。授奉正大夫,开封府少尹,升都转运使。

  汝洪朔世系:

  汝立宝:汝文茂长子。奉新甘棠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立安:汝文茂次子。奉新甘棠支。后裔未详待考。

  汝邦缙:汝元祥长子。后裔未详待考。

  汝邦兴:汝元祥次子。后裔未详待考。

  汝荣璋:汝必通之子。后裔未详待考。

  汝守采:汝志遂之子。后裔未详待考。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渤海望族;

  商汤贤臣。

  ——佚名撰汝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汝姓族居渤海郡。下联典指商代贤士汝鸠、汝方为汤之贤臣。

  晋卿知礼;

  商代名贤。

  ——佚名撰汝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晋国大夫汝叔齐,位列九卿,《左传》载,君子说他“于是乎知礼。”下联典指商代汝鸠、汝方,同为知名贤人。

  五言通用联

  凛凛斥贼勇;

  拳拳报国心。

  ——佚名撰汝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常州训导汝可起,行间,宿韩生家,寇数骑突入,众散走。惟可起整衣危坐,骂贼不屈,寇砍杀之。下联典指南宋刺史汝为,丰县人。赤心爱国,立志灭金。建炎中,致书宋朝判臣刘豫忘祖。后入临安,献恢复中原功略,又上丞相书三要,激怒秦桧。秦椴欲将他押送金国,他遂改名换姓入蜀。

  七言通用联

  叔异宰相施恩化;

  可起知府善德行。

  ——佚名撰汝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鲁相汝郁,以德化人,流民归者甚众。下联典指明代汀州知府汝讷,吴江人。善政,威惠大行,后补安南。

  十言通用联

  鲁相以德化育,万民安集;

  宋臣有志恢复,三要胪陈。

  ——佚名撰汝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陈国人汝郁,字叔异,和帝时由侍中贾逵推荐,官至鲁相,以德化民,流亡外地的百姓归家八九千户。下联典指南宋丰县人汝为,建炎年间曾上书发表对边防的看法,以开洲刺史的身份出使金国,又致书刘豫(金人册立的傀儡政权“齐”国皇帝),刘豫要挽留也做官,他暗中逃回南方。后又向朝中献《恢复方略》、《上丞相书三要》。“胪陈”,谓陈述。

  【祠堂古迹】

  黎里汝氏大宅

  黎里古镇,始自宋元,繁盛于明清,居民上万,殷实之家众多,其中不乏名门望族,他们大多建有大宅大院,那号称八大家的“周陈李蒯汝陆徐蔡”,家家都有响当当的古宅遗留。

  统观黎里那些名门望族的宅院遗留,有标示荣耀及发迹渊源的,有显示自身品德操守的,更多的则是为激励家族兴旺而留存的家风……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黎里汝氏。

  汝氏始祖汝德远,于南宋建炎初年追随赵宋南渡,定居江西省,传至汝尚质。1314年,汝尚质带领全家迁居黎里。汝尚质豪爽质朴,心胸宽广,急公好义,常常为乡亲排难解忧,如乡里有急难,尚质每每挺身而出,慨然承担,他的这种美德在汝家一代代传承了下来。

  汝氏一族的故事,在黎里留下了诸多痕迹,至今可寻。

  白墙黑瓦,亭台流水,清风相伴,乡音四起。走进汝氏大宅,院墙、门窗、楼厅……处处斑驳,显示着它历经沧桑的厚重。

  汝家最早居住地在黎里镇上岸的楼下浜至汝家湾堂弄一段。汝氏大院历经沧桑,已不复当年繁盛,但雕砖门楼仍可见其雕刻的精美。

  古人言:宅以门户为冠带。民间则有“无雕不成屋,有刻斯为贵”的说法。

  黎里的那些明清古宅,大多都建有砖雕门楼,它是古宅的灵魂所在,不仅是建筑的艺术表现,也是主人的格调彰显。

  汝氏砖雕门楼位于梨花街汝家弄2号,门楼建于清乾隆年间,为汝家内宅墙门。砖雕门楼上,用细砖雕刻,工艺比较精细,上部:左右两侧雕刻有“八仙”,中部雕刻有“三英战吕布”;下部:狮子滚绣球及龙;中部:左右两边是和合二仙,有“贻谋燕翼”四字。

  它那独到的造型、细润的青砖、高超的雕艺、精致的图案、隽永的字牌,无不令人着迷、令人倾倒、令人赞叹不已、令人回味无穷!

  虽历经兴废,“门第”不再,但砖雕门楼上雕刻的精美犹在,如一位白发的老人细述着汝家的家风,静守着黎里的闲情。

  汝氏的子孙,都秉承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家风,外出为官的都克己奉公,乐于造福一方,在黎里家居的,也乐于为邻里百姓做善事。

  汝家最早居住地在黎里镇上岸的楼下浜至汝家湾堂弄一段。随着子孙繁衍,人丁兴旺,汝家几个兄弟移建到下岸造屋居住,隔着一条市河,来往十分不便。

  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年),汝昊召集众兄弟,商议建造一座石桥。这里的市河特别宽阔,如果建造镇东头青龙桥那样的形制,是不行的;与镇中的进登桥形制一样,也是不行的。最后决议,建造一座三孔梁式桥,即迎祥桥,又名“汝家桥”。

  造这样一座大石桥,不仅为汝家兄弟与子孙,更多是方便全镇民众。为了建桥,汝昊呕心沥血,日夜操劳,半年之后,操劳过度而病倒,临终将建桥任务交待给他的几个兄弟,请他们务必不折不扣善始善终,众兄弟垂泪同声,坚决一心一德,出钱出力。

  又经过半年的操劳,正统六年(1441年),迎祥桥落成,合镇赞颂。大家为了纪念汝氏一族的功劳,把迎祥桥叫作“汝家桥”。

  迎祥桥东西两边都镌刻着桥联,桥东迎着日出的一联是:“日色照临迎百福,风光会合集千祥。”每天为古镇迎临红日,为黎里接来种种祥瑞。桥西一联是:“东西迎接川流水,南北常通行旅人。”

  此桥建成,方便了千家万户,也迎来了四海宾朋。两副桥联,满溢着汝氏一族的文化和教养,更道出了黎里的繁盛与好客。

补充纠错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