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呼延氏起源及历史

呼延姓图腾_呼延氏图腾

呼延姓图腾(呼延氏图腾)

  呼延姓是中华复姓之一,这是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流的姓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匈奴四族呼衍氏,入中国改为呼延氏。”在史籍《汉书》中也提及“匈奴四族有呼延氏。”另据史籍《汉书》的记载,呼延,又为鲜卑族姓氏之一,按唐朝时期大儒颜师古的注释,即今天所称的呼延氏。现主要分布在宁夏、河南一带,依旧保留呼延复姓。而流入陕西、山西一带,改“呼延”复姓为单姓“呼”。呼延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七十位,现今人口不足千人,排在一千五百三十五位。

【得姓始祖】

  (暂缺)

  各支始祖

  呼延国麟:清朝文林郎,正七品,墓碑有记,为其子呼延尔福、呼延尔德、孙呼延永煌、呼延永灿所立。其后有呼延文彤,乃呼延永灿之孙。呼延文彤生有六子二女,六子又生有九孙数女,呼延文彤之孙现仍有八人在世,长孙健在,年逾九旬。呼延文彤之九孙各又生子女逾二十人,今克字辈有呼延氏及外姓多人,其长者仅年约十二。是为山西平遥呼延氏始祖。

  呼延祚永:从山西晋阳郡迁到四川汉源,改单姓呼氏。长子呼玉台留在汉源,次子呼祥台迁到云南,后又有汉源呼氏族人迁到四川大邑。是为四川汉源呼延氏、呼氏始祖。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匈奴四族呼衍氏,入中国改为呼延氏。”在史籍《汉书》中也提及“匈奴四族有呼延氏。”

  在《史记·匈奴列传》中这样记载:“呼衍氏、兰氏,其后有须卜氏,此三姓其贵种也。”在史籍《汉书·匈奴传》中也有同样的记载。在史籍《后汉书·南匈奴传》中记载:“异姓呼衍氏、须卜氏、丘林氏、兰氏四姓,为国中名族。”在史籍《晋书·北狄·匈奴传》中则载“其四姓,有呼延氏、卜氏、兰氏、乔氏。”

  古代匈奴族呼衍部落以部落名为姓,称呼衍氏,为古代匈奴族四大姓呼延氏、卜氏、兰氏、乔氏之一。曹魏末期至东晋时期,南匈奴贵族呼衍部落进入中原后,改“呼衍氏”为“呼延氏”、“须卜氏”为“卜氏”、“丘林氏”为“乔氏”,成为汉字复姓,至公元五世纪已经融入汉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呼氏、延氏者,亦有传说因避难改陈氏、许氏、刘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今山西省有一呼延山,在吕梁地区石楼县西部,以有呼延赞之墓故名。呼延赞诸子耳后刺字曰:“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并文其体“赤心杀贼”四字。今近处多有呼延氏复姓者,据传皆其后裔。

  源流二

  源于改姓,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据史籍《汉书》的记载,呼延,又为鲜卑族姓氏之一,按唐朝时期大儒颜师古的注释,即今天所称的呼延氏。

  鲜卑族呼延氏,出自晋朝时期的鲜卑族人稽胡楚,因有功于社稷,被晋王朝庭赐姓为呼延氏,其后裔子孙因此随之称呼延氏,逐渐融入汉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呼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在北魏正始中期,该支呼延氏族人呼延勤为定州刺史,驻守定阳镇(今山西介休),被北魏朝廷赐姓为贺遂氏,因住南汾州仵城县(今山西临汾隰县),音讹者又称其为贺悦氏,这一分支呼延氏从此改称贺遂氏、贺悦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贺氏,亦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出自元、明时期的费雅喀奇勒尔人,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费雅喀奇勒尔人,就是汉朝时期匈奴民族的一个残支,后分别融入蒙古族、赫哲族,当时人称奇勒尔人,居住于费雅喀地区者(今黑龙江南岸下游一带),被女真族人称之为“费雅喀奇勒尔人”。

  据传,其原本是匈奴呼衍氏部落分布于东北地区的遗众,按史籍《吉林通志》的记载,该支族人成员主要有赫哲族、满族、蒙古族等,皆称希努尔呼氏,满语为Sinurhu Hala,主要群体世居苏穆噶山(今俄罗斯境黑龙江下游),后有一支族人在清朝时期随军迁徙至陕西神木地区,改汉姓为呼延氏、呼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迁徙

  据史籍《姓氏考略》、《汉书》的记载,“匈奴四族呼衍氏,入中国改为呼延氏”,“匈奴四族有呼延氏。”呼衍,按唐颜师古注,即今天所称的鲜卑姓呼延。呼延氏原来是汉朝时期的匈奴族人氏,在汉朝初期到中国来的,至今已经有两千余年的历史。至于谁是第一个改姓呼延氏的,已经无从考证了。第一位扬名于历史的呼延氏族人是南北朝时前赵政权的呼延谟。宋朝时期更有著名的呼延赞。

  南匈奴贵族改姓,并不止刘宣一族,似乎是普遍的现象。南匈奴贵族呼延氏与屠各刘氏保持了密切的关系。《晋书·刘元海载记》有刘豹妻呼延氏魏嘉平中龙门祈子的故事。说明至迟在曹魏齐王芳时,刘豹已同南匈奴贵姓呼延氏联姻。不论刘豹是不是刘渊之父,也不论刘豹是南匈奴族还是屠各族,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南匈奴贵族呼延氏,加入了与屠各首领刘氏的联盟。刘渊起兵之际,其部将大臣中多有呼延氏人物,就是有力的证明。

  据著名学者姚薇元所著的《北朝胡姓考》一书记载,汉赵国呼延氏显贵,除刘渊妻呼延氏外,又有大司空呼延翼、宗正呼延攸、刘聪妻呼延氏、刘聪将呼延颢、呼延朗、大司空呼延宴、卫军呼延瑜、辅威呼延清、刘曜镇东将军呼延谟、冠军将军呼延那鸡等。

  呼延氏族人在汉朝时期主要活动于北方地区,以后逐步南迁,在山西中部地区形成望族,以太原郡为郡望。

  宋、金时期,在太原及山西其它地区偶有呼延氏名门家族分布,其中有一支迁到陕西地区后改为单姓呼氏。

  分布

  呼延氏复姓或是典型的源出少数民族的古老姓氏,呼延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七十位,现今人口不足千人,排在一千五百三十五位。呼延复姓望族居安定(汉武帝时置郡。相当于甘肃省平凉地区的一部分及宁夏西部。治所是高平,相当于现在宁夏省固原县)、新蔡(晋惠帝时将汝阳郡分出一部分置新蔡郡,相当于现在河南省新蔡县一带地区)。

  今山西省的平遥市、屯留县、雁北地区、石楼县,湖南省,黑龙江省,陕西省的西安市长安区、延安市延长县、榆林市、绥德市、宝鸡市、三原市、清涧县、周至县、神木县,江苏省的徐州市邳州市、新沂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浙江省的常山市、衢州市、兰溪县,四川省的成都市、西昌市、汉源县、凉山州,广东省的广州市,山东省的蓬莱市,河南省的焦作市、周口市、林州市(林县),甘肃省的庆阳市等地,均有呼延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号】

  郡望

  安定郡:汉武帝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114年)置郡,治所高平(今宁夏固原)。辖境相当于今甘肃省平凉地区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及宁夏中宁、中卫、同心、固原等地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部。又有安定县,在今甘肃泾川北,并属于安定郡。东汉时期移治临泾(今甘肃镇原),废安定县。十六国初期再置安定县,并为郡治。东晋时期又移治安定(今甘肃泾川)。隋、唐两朝时期的安定郡即泾州。唐朝后期曾改为保定郡,县亦名保定。金国时期为甘肃省泾川县,为泾州治所。元朝时期曾以陕西安定堡为安定县。民国早期,为纪念陕北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的指挥员谢子长烈士,在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改子长县,移治所到原县东部的瓦窑堡。

  新蔡郡:原为周朝吕国的地域,即今河南省新蔡一带。春秋时期蔡平侯从上蔡迁都到下蔡,故名,也称为新蔡。汉朝设置新蔡县。晋朝时期晋惠帝从汝阴郡分出置新蔡郡,即治新蔡(今河南新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新蔡县一带。南北朝时期北齐改为广宁郡。隋朝时期又改名为蔡州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石楼县:石楼县历史悠久,境内曾多处发现古代遗存的白灰层、火种与陶器。经中科院山西考古队发掘鉴定,确认系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境内最早的人类活动可追溯至新石器中晚期。殷商时期为沚国,春秋为屈地,夷吾封屈,即此。汉高祖十一年(乙巳,公元前196年)封宣义为土军侯,汉武帝元朔二年(甲寅,公元前127年)封代共王子郢客为土军侯,后置土军县,居西河郡。东汉时期废黜。晋朝时期时夏主赫连勃勃置吐京护军。北魏太平真君九年(戊子,公元448年)置岭西县,为吐京郡治;北魏太和二十一年(丁丑,公元497年)改名吐京县。齐、周因之。隋朝开皇十八年(戊午,公元598年)改名石楼县,以县东南有石楼山故名,属龙泉郡。唐朝武德初为西德州治,唐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州废,改属东和州,唐贞观二年属隰州。五代、宋、金时期先后改名为西德、东和州,元朝时期复称石楼县。明朝万历四十年(壬子,公元1612年)改属汾州府。清朝时期因之。民国时期属冀宁道。抗日战争时期属八路军的晋绥边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初属汾阳专区,后属临汾专区,今归吕梁行政公署。

  堂号

  安定堂:以望立堂,亦称固原堂。

  新蔡堂:以望立堂,亦称下蔡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石楼堂:以望立堂。

  字辈

  陕西延长呼延氏字辈:“万满铜玉长”。

  山西平遥呼延氏字辈:“司志国尔永嗣文世凌光其克守成华可以振家传”。

  四川汉源呼延氏字辈:“祚台伸庆元圣升全文登金榜国家永传光明治世大德应贤荣发乃尔于斯万年”。

  陕西定边呼延氏字辈:“文万国正田新顺”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姓承呼衍;

  源自匈奴。

  ——全联典指呼延姓的源流。

  五言通用联

  春临新蔡郡;

  福到太原堂。

  ——全联典指呼延姓的郡望和名堂。

  六言通用联

  团练赤心杀贼;

  太宁为民雪冤。

  ——上联说宋朝时期的太原人呼延赞,年少入军旅时为一名骁骑卒。太祖时以骁雄军使跟随大将王全斌攻打蜀国,因功被提发为副指挥使、铁骑将军指挥使。太平兴国年间,以铁骑军指挥使从太宗攻太原,后随崔榆戍定州,累迁马步军头。官至康州团练使。呼延赞对宋朝忠心耿耿,浑身刺满“赤心杀贼”四个字,几个儿子耳后刺“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下联说十六国时期的前赵人呼延谟,初仕前赵主刘曜为太守。有一寡妇,服侍夫家叔母尽职尽责,不幸叔母病死,她的女儿诬告寡妇杀死其母,办案的人不问青红皂白,把寡妇给杀了。呼延谟到任听说此事后,查明案情,为她雪冤。

  七言通用联

  呼风唤雨神通大;

  益寿延年福禄增。

  ——此联为呼延姓“呼延”二字嵌字联。

  前人常传金鞭记;

  后代尚念肉丘坟。

  ——此联源出评书《金鞭记》、《肉丘坟》,书写呼延赞之子呼丕显遭庞文陷害,其后人呼延庆等大闹京城、雪报冤仇的故事。

  八言通用联及以上

  康州团练赤心报国;

  前赵名臣大义平冤。

  ——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骁雄军使、康州团练使呼延赞。他浑身满刺“赤心杀贼”四字,为国打仗,不计生死,敌皆畏之。下联典指南北朝时期的前赵名臣呼延谟。他在当太守时,曾亲自为一名妇女平冤,影响很大,国人传为佳话。

  前赵州官,名扬四海;

  宋朝猛将,功播千秋。

  ——上联典指呼延谟事典。下联典指呼延赞事典。

  【祠堂古迹】

  呼延山村

  今山西省吕粮地区有一著名的“呼延山村”,古称石邑忠孝村,地理位置在吕梁市的石楼县阳高乡回源头村,据传是北宋王朝初期名将呼延赞的后裔子孙生息繁衍之地。该山村以拥有著名的《呼延赞之墓》而闻名天下。

  北宋名将呼延赞智勇双全,骁勇善战,一生赤胆忠心于北宋王朝。当年,他的母亲以醋墨在其耳后刺字曰:“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在其后背上则纹刺“赤心杀契丹”五字,呼延赞的妻、仆皆然。

  以墨湮醋进行研磨,然后用针刀蘸其墨汁纹刺于身,其字纹终生不灭。

  之后,呼延赞的膝下诸子亦由他亲自在其脊背上统一纹刺“为国忘家,出门忘身,临阵忘死”十二个字,世代相传。后世两宋之际著名的抗金名将岳飞之母姚夫人,就是仿照呼延赞的故事,也以醋墨在儿子的脊背上纹刺了“尽忠报国”四个字。

  “尽忠报国”这四个字铭传千古,是所有卖国贼、汉奸们最最害怕的四个字。而我们今天社会的教育体系中最最缺乏的也就是这四个字。

  石楼县以及周边地区多有呼延氏复姓族人生息繁衍,今多称晋氏,据传皆其后裔子孙。只不过有意思的是:现在的几代呼延氏族人皆已不再在脊背上纹刺祖训之字了,因此当地有性情执拗的晋氏老人不屑地说:“无字不嫡,算不得我呼延家好男儿!”

【家训格言】

  呼延赞家训

  原文

  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

  ——节录自《沫史•呼延赞传》

  译文

  出门应该以国事为重,忘家为国;临阵应该勇猛杀敌,忘死为主。

  评析

  呼延赞在这篇家训中告诫儿子,出门应以国事为重,临阵要勇猛不怕死。为了能让儿子时刻牢记,他还把这两句话刺在儿子耳后。

  呼延赞其人的性情本有点不近情理。比如在隆冬季节以水沃孩童,希望他们长大以后能耐寒且强健;又比如他还把自己年幼的孩子从城墙上抛下来,让他们经受跌打碰撞的磨炼。尽管这些都是愚昧不可取的,但他反复教诲儿子要以国事为重,舍家为国,临阵英勇杀敌,舍死忘生,则是很可贵的。

补充纠错
上一姓氏: 南门
下一姓氏: 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