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姓图腾(比氏图腾)
比姓是中华姓氏之一,源于子姓,出自商朝高辛氏王族纣王之叔比干,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比姓现今人口约三千,排在九百八十一位,在台湾名列在第一千零三十八位。
【得姓始祖】
癸比氏(癸北氏)、比干、林坚、己庶其(莒纪公)、熊横(楚顷襄王)
比干、林坚:比干是商文丁(太丁)之子,是第三十代商王帝乙的弟弟,第三十一代(末代)商王纣的叔叔。唐朝的林宝在《元和姓纂》中记载:“林,殷太丁之子比干之后。比干为纣所灭,其子坚逃难长林之山,遂姓林氏。”后来,林坚的子孙发展成为林氏的最大支派,使源于周平王次子林开、鲁国林放、鲜卑族丘林氏等支派之后的林氏无一能及。林坚一支分衍有比氏、荡氏、梅氏、王氏、林氏、干氏等,子姓比氏族人大尊奉比干、林坚为得姓始祖。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古癸比部落,出自舜帝之妻癸比氏(癸北氏),属于以氏族名称为氏。
在史籍《山海经·海内北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舜妻癸比氏,生宵明、烛光,处河大泽,二女之灵能照此所方百里。一曰登北氏。”
癸比氏,亦称癸北氏。帝舜的元妃娥皇无子;次妃女英生子二人:一个叫义均,一个叫季厘;三妃癸比氏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叫宵明,一个叫烛光,生活在黄河溢漫的大泽边上。帝舜的那两个女儿身有神光,灵照百里,可以照亮方圆百里之内,是为湘水之神。
在帝舜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母氏族称谓为姓氏者,称癸比氏、或癸北氏,癸比氏族人中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比氏者,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按:
许多姓氏书籍中称舜帝之妻为“登比氏”,这是错误的,应为癸比氏、或癸北氏。“登”实为“癸”之字误。
源流二
源于子姓,出自商朝高辛氏王族纣王之叔比干,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商王朝第二十九代王文丁(太丁),曾封母弟于堂阳(今河北新河),所以后有堂阳氏。
堂阳氏之后分衍有比氏、黎氏、犛氏、莱氏、荡氏、巢氏、梅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氏、尾氏、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氏、葵氏、枚伯氏等,皆源于子姓。
比干是商文丁(太丁)之子,是第三十代商王帝乙的弟弟,第三十一代(末代)商王纣的叔叔。
汤,卜辞作“唐”,主癸之子,子姓,名履、天乙,商朝建立者,卜辞称太乙、高祖乙,为商部落首领,与有莘氏(今山东曹县)通婚,重用伊尹为相乃兴盛。而当时夏桀则行淫纵乐,废怠政事。因此汤遂吊民伐罪,先灭葛(今河南长葛)、韦(今河南滑县)、顾(今山东鄄城)等诸国,翦除了夏桀之羽翼,后发兵击夏桀于鸣条(今河南陈留),夏桀败逃昆吾(今河南濮阳),汤再发兵灭昆吾,放逐夏桀于南巢(今安徽巢县)。在灭了夏王朝之后,汤又称武汤、成汤或成唐。汤回师亳邑,诸侯纷纷臣服来朝,汤遂得天下,定都于亳,国号“商”。
汤王主政后,国力日益强盛,各部落方国归顺朝贡,从而大大地扩展了奴隶制商王朝的统治范围,影响已及黄河流域上游地区。商朝后人曾追颂成汤的丰功伟绩:“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这就是说,连远处西域的氐羌部落也愿意服从成汤的领导了。在商王朝统治的六百年间,疆域比夏王朝扩展了很多,其管辖的范围相当于今河南、山东、河北、辽宁、山西、陕西、安徽、湖北的大部分,以及江南、内蒙古的一部分,此外还有归附于它的许多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群体。
商王朝还通过它属下的许多方国同更远的地区发生经济与文化联系。后人由商朝遗址中出土了大批文物,其中不少器具产于今中国的东南地区和西北地区,这说明了商王朝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它直接统治的地域。中国的奴隶制社会形态,在商王朝约六百年间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为后续中国文明进步奠定了基础。商朝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汤在位十三年而崩,葬于汾阴(今山西荥河),庙号烈祖。按《史记》载:汤逝世后,太子太丁未立而卒,遂立太丁弟外丙,丙死弟中壬继位,壬死立太丁子太甲继位,甲死子沃丁继位,丁死弟太庚继位,庚死子小甲继位,甲死弟雍己继位,己死弟太戊继位,戊死子仲丁继位,丁死弟外壬继位,壬死弟河直甲继位,甲死子祖乙继位,乙死子祖辛继位,辛死弟沃甲继位,甲死兄祖辛子祖丁继位,丁死立弟沃甲子南庚继位,庚死祖丁子阳甲继位,甲死弟盘庚继位,庚死弟小辛继位,辛死弟小乙继位,乙死子武丁继位,丁死子祖庚继位,庚死弟祖甲继位,甲死子廪辛继位,辛死弟庚丁继位,丁死子武乙继位,乙死子文丁继位,文丁生三子:帝乙、比干、箕子。文丁逝世后传位于长子帝乙。帝乙生两子即微子(启)、辛,帝乙逝世后传位于帝辛(纣王)。
林,本是树林之义,其来源相传也与树林有关。据史籍记载,商朝末年的纣王有叔父比干,与箕子、微子同在朝中供职。纣王嗜杀成性,荒淫无道,百姓苦不堪言。比干等人相继劝他改过自新,他概不听从,结果微子辞官而去,箕子也假装发疯罢官,只有比干一人留了下来。他认为:“人主有过失而不去劝他纠正,不是忠的表现;因为怕死而不敢说话,也不是勇敢之举。如果进谏了人主不听,那是他的事情,作为人臣则应尽职。”由于他抱定了这一想法,后来便不顾生死入宫强谏,接连三天三夜也不离开。
纣王见他如此,烦透了,遂起了杀人的念头。于是纣王对比干说:“我听说圣人的心都有七个孔,不知道你是否如此?”说完,便让手下把他的心挖了出来。另一大臣梅伯见状,痛斥纣王无道,结果被纣王令人斩为肉糜。
比干受剖(剖,古代酷刑之一,即开肠破肚),梅伯受醢(醢,古代酷刑之一,即把人剁成肉醬)之后,恶噩传到比干家中,妻子陈妫氏正怀孕在身,知道纣王一定会前来灭杀家人,便连夜出逃,在牧野(今河南卫辉、淇县一带)郊外树林的石室中隐藏了下来,直到平安地把孩子生下。因为生的是一个男孩,陈妫氏便为他取名坚,字长恩。
纣王残杀了比干之后,迅即派兵包围比干的府第,却没有捕到比干的妻子陈妫氏,知道风声走漏,陈妫氏已逃往他处。纣王自忖陈妫氏乃妇道人家,又怀孕在身,想必不会走远,遂派兵在附近山林间搜捕,当时并没有搜捕到。数月之后,陈妫氏产下男孩,竟有兵士前来查问这孩子的姓名及父母身世,陈妫氏在千钧一发危急关头沉着应对。她说孩子名叫林泉,他爹看护山林去了,这样蒙骗过了这批士兵。士兵们赶往别处搜查,后因无功而返,照直向纣王报告。纣王听后顿生疑心,下令官兵再次进山搜捕,若遇上这母子两人务必抓回来严加审讯。
陈妫氏在石室骗过官兵追查,发了一身冷汗,预料官兵回头还会再来,旋即将孩子转移到茂密的山林中一个更加隐蔽的地方藏了起来。纣王所派的官兵再次进山搜捕,已无所获。不久,周武王率领讨伐商纣的大军到了,此后不久,纣王被周武王逼杀,商朝灭亡,比干夫人及遗腹子坚都作为商朝名臣之后,得到了周武王的礼遇。
因为坚是在树林中所生的,周武王特别为他赐姓林。从此以后便有了林氏。
唐朝的林宝在《元和姓纂》中记载:“林,殷太丁之子比干之后。比干为纣所灭,其子坚逃难长林之山,遂姓林氏。”后来,林坚的子孙发展成为林氏的最大支派,使源于周平王次子林开、鲁国林放、鲜卑族丘林氏等支派之后的林氏无一能及。再后来,这支林氏又分出西河、南安等郡望,以及问礼、忠孝、林本、善庆、崇本等堂号。
林坚一支分衍有比氏、荡氏、梅氏、王氏、林氏、干氏等,其中的比氏与林氏一样记族西河、南安等郡望,以及问礼、忠孝、林本、善庆、崇本等堂号。
子姓比氏族人大尊奉比干、林坚为得姓始祖。
按:
关于商王朝的亳地,古来相传有若干处。
在典籍《尚书·立政》中记载有“三亳”,晋查学者皇甫谧认为系三地:蒙为北亳,谷熟为南亳,偃师为西亳。
据史籍《括地志》的考证,南亳在宋州谷熟县西南三十五里(今河南商丘东南部),为汤都;景亳(即北亳)在宋州北五十里大蒙城(今河南商丘北部),为汤所盟地;西亳在河南偃师(今河南偃师西部),为帝喾及汤所都。因此,学者们大多主张汤先居南亳,后迁西亳,但也有专主北亳之说者。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偃师西部的二里头村,发现并开始发掘了被称为二里头文化的遗址,其年代约为公元前1900 ~前1500年。到了1983年,在距二里头六公里的大槐树村与洛河间,发现一座商王朝前期古城,城约建于二里冈下层时期,形近长方,城内发现有建筑基址。二里头遗址和上述商城,都有学者主张是西亳。
据史籍《竹书纪年》等书所载,自汤起,在亳建都的共有十王,至仲丁始迁于嚣(隞,今河南荥阳东北部)。或有说盘庚又迁回亳地者,但近代学者多不从此说。
源流三
源于己姓,出自春秋时期的莒国国民,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纂》的记载:春秋时期的莒国有犁比氏。
西周初期,周武王姬发封远古少昊帝的嬴姓后裔于祁邑(今山西祁县),后迁置莒(古青州,今山东莒县),至己兹舆时期徙国于计(今河南宝丰),其后有十一世君主史籍无考,不详,到了莒敖穆公也不过提一下名号,再下第二世兹丕复(己期)即位后,又迁国归于莒地。
莒国属于子爵诸侯国,在兹丕复的儿子莒纪公执政以后,举族复为己姓,因此莒纪公在史书中被称作“己庶其”,故而在史籍《左传》中记载:“莒女称戴己、声己。”这说明,莒国君主世系源出嬴姓的己姓分支。
莒国君主传至第三十世,其国在周考王姬嵬十年(楚简王熊中元年,公元前431年)被楚国所灭。
在莒纪公之后裔子孙中,分衍有许多姓氏:
单姓有:
莒氏、万氏、郊氏、捷氏、裂氏、林氏、挐氏、
复姓有:
犁比氏、莒子氏、舆期氏、兹丕氏、展舆氏、庶其氏、林闾氏、渠丘氏、着丘氏、安丘氏、且于氏、务娄氏、无娄氏、菀羊氏等。
在其中犁比氏的后裔子孙中,有省文简改为单姓比氏、犁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君主楚顷王襄(熊横),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黄帝轩辕氏的裔孙季连,为芈姓,称季连氏。其后裔繁衍至少典氏第六十七代、黄帝轩辕氏第五十六代孙楚顷王襄,名熊横,迁于陈邑,其后代分衍出诸多姓氏。
单姓有:
荆氏、楚氏、熊氏、附氏、穴氏、鬻氏、粥氏、郢氏、逞氏、能氏、叙氏、序氏、祖氏。其公族则有,成氏、启氏、斵氏、囊氏、贲氏、善氏、逯氏、禄氏、县氏、逮氏、审氏、侧氏、庇氏、次氏、连氏、莫氏、仵氏、昭氏、由氏、景氏、到氏、声氏、晏氏、即氏、闱氏、尹氏、后氏、竟氏、秉氏、宜氏、绎氏、酒氏、枝氏、乘氏、保氏、春氏、钧氏、阳氏、甲氏、环氏、卯氏、武氏、庄氏、霜氏、蜎氏、皋氏、举氏、擧氏、雪氏、紃氏、穿氏、称氏、仆氏、贵氏、严氏、征氏、庾氏、奋氏、贺氏、列氏、监氏、减氏、韵氏、屈氏、卒氏、度氏、翠氏、班氏、陈氏、张氏、李氏。
复姓有:
斵耆氏、斵乳氏、斵谷氏、斵强氏、斵缗氏、斵文氏、斵班氏、斵比氏、伯比氏、围龟氏、弥牟氏、若敖氏、叔敖氏、堵敖氏、郏敖氏、越椒氏、罢敌氏、上官氏、三闾氏、五相氏、五参氏、诸将氏、太宰氏、公建氏、良臣氏、左尹氏、右尹氏、申叔氏、申公氏、楚季氏、楚宗氏、巫臣氏、列宗氏、子南氏、子期氏、子庚氏、子西氏、子建氏、子午氏、子重氏、子季氏、子承氏、子千氏、子仪氏、子木氏、尹干氏、无钩氏、无圉氏、无宇氏、无庸氏、余推氏、涉其氏、庆父氏、襄老氏、王孙氏、成王氏、黑肱氏、舒坚氏、来缎氏、沉纤氏、邑由氏、利孙氏、白男氏、吉白氏、屈南氏、耆门氏、市南氏、伍参氏、婴齐氏、弃疾氏、枝如氏、师祁氏、熊率氏、熊相氏、倚相氏、辛廖氏、接舆氏、季融氏、仲雄氏、大心氏、蓝尹氏、厩尹氏、箴尹氏、乐尹氏、芋尹氏、陵尹氏、权尹氏、莠尹氏、清尹氏、郊尹氏、工尹氏、连尹氏、嚣尹氏。
其中斵比氏、伯比氏的后裔子孙中,有省文简改为单姓比氏、斵氏、伯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按:
斵,读音作zhuó(ㄓㄨㄛˊ)。
斵比氏,源出楚国“甫刑者”。“甫刑者”就是“比”,即以大斧子执行斫刑者,也就是用斧子砍罪犯头颅的刽子手,以官职称谓为氏。
源流五
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文献《中国穆斯林云南昭通地区回族概述》一书的记载,今云南省昭通市的十六万回族同胞中,共有一百零八个姓氏,在全国地(市)一级区域的回族当中属于姓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其中就有比氏回族。
源流六
源于鄂温克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黑龙江志稿·氏族略》的记载:
鄂温克族布喇穆氏,亦称博拉木氏、比渣穆氏、卜拉木氏,世居黑龙江汉古河、布特哈(今嫩江流域和大小兴安岭)、呼伦贝尔(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等地,后有鄂伦春族、蒙古族、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ulamu Hala。
清朝中叶以后,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蒙古族、满族布喇穆氏所冠汉姓多为比氏、卜氏、蔡氏、穆氏、布氏等。
【迁徙分布】
比氏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现今人口约三千,排在九百八十一位,在台湾名列在第一千零三十八位,以西河、南安为郡望。
【郡望堂号】
郡望
西河郡:古代该郡所指不一。春秋时期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期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国时期曾取秦国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西汉朝元朔四年(丙辰,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其时辖地在今陕西、山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并拥有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东汉朝时期移治到离石(今山西离石)。南北朝时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保有晋西一带地区,治所在兹氏,即离石(今山西汾阳)。唐朝时期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南安郡:西汉时期置县,治所在狄道(今甘肃陇西)。东汉朝中平五年(戊辰,公元188年)分汉阳郡再置郡,治所亦在狄道(今甘肃陇西渭水南岸),其时辖地在甘肃陇西县东部及定西、武山县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梁国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亦置南安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西部各县,为全省三郡之一,辖兴、泉、漳三地。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改郡为县。
堂号
南安堂:以望立堂。
西河堂:以望立堂。比氏得姓始祖林坚,是殷商忠直之臣比干之子。比干被暴君纣王剖心杀死。比干正妃夫人陈氏怀孕逃往牧野(今河南淇县)生男名泉。周武王即位,旌表忠烈,徵其后嗣得泉,因泉生于长林山,故赐姓林,易名坚。考河南淇水,地处古黄河之西,世称西河,故郡望为西河。“西河堂”名源于此。
此外还有问礼堂、忠孝堂、林本堂、善庆堂、崇本堂等。
字辈
(暂缺)
【楹联典故】
(暂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