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姓图腾(本氏图腾)
本姓是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其姓源复杂,有避难改姓为氏;有汉姓夷化为氏;汉化改姓为氏。本姓现今人口约一万,排在六百七十六位,在台湾名列在第一千三百七十一位。
【得姓始祖】
刘协、朱元璋、刘佳·本志。
刘协:字伯和,河南洛阳人。东汉王朝末代皇帝(189年—220年在位),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为灵怀皇后王荣。祁姓本氏族人皆尊奉汉献帝刘协为得姓始祖。
朱元璋:(1328年10月29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汉族。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军改名元璋。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朱明王朝覆灭之后,各等级的皇族贵胄皆受满清政府抄斩之祸,皇室中有兄妹两人被侍卫们死命救出,其中的妹妹后来嫁予一周姓人家。此后,兄妹俩皆更姓换名,将“朱”字上的一小撇去掉,表示坚决反清,不留辫子;又因为原来是高高在上在皇亲,今成了隐姓埋名、朝不保夕的没落之人,因此遂将“未”字上横移于木下,改为“本”字,意为虽天降于地,但决不忘本,由此,诞生了该支本氏一族。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东汉灵帝后裔,属于汉姓夷化为氏。
东汉末期,中国大陆的战乱,导致大量民众迁移向倭奴国,在彼地生息繁衍,成为现今的日本民族之一。现今日本国中的本氏已经夷化为本砥氏、山本氏、瀬本氏、本间氏等,复入华则简称本氏、原田氏。
其源流衍化为:
东汉灵帝刘宏→东汉献帝刘协→石秋王→阿智王(阿知使主)→阿多倍(高尊王)→山本直→高市大领→桧前领主→家主→泉→横佩→岩三→村主→本砥氏、山本氏、瀬本氏、本间氏、桥本氏、山本氏、本多氏、根本氏、野本氏、本田氏、吉本氏、池本氏、冈本氏、森本氏、藤本氏、本宁氏、本仪氏、西本氏、杉本氏、岸本氏、岩本氏、梨本氏、堀本氏、楠本氏……等等数十个本氏,皆具有明显的刘氏一脉的姓氏表征。
源流二
源于鞑靼族,出自元朝时期鞑靼族木氏氏族,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今蒙古族本氏,原为鞑靼民族中的木氏家族,在元朝中期曾为朝廷上都大臣,至元朝末期犯满门抄斩之罪,为免杀身之祸,其家被迫迁逃入中原,并取不忘本之意,在“木”字中添“一”为“本”。
上都,亦称北堂。在中国历史上,元朝覆灭后的残余蒙古势力,起先就是先退至上都重新建立起政权核心,因其地理位置在“北堂”,因称“北元”。宋、辽、金时期,该地区原称开平,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北部一带,是蒙古汗国时期的都城,元朝时期的夏都。大元王朝建立后,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将国都以及政治中心迁至大都,即今北京,但到了每年的农历4月,历代元朝皇帝一般都要去上都避暑,并在上都处理政务,直至农历8~9月秋凉时再返回大都。因此,上都一直保持了元朝政府政治分中心的地位。
该支本氏起先僻居洧南地区(今河南洧川),后迁往今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县一带繁衍生息,还形成了著名的“本庄”。目前,在长葛县境内约有两千余本氏族人。
按:
要注意的是,在明朝时期,人们普遍把退据蒙古高原的北元政权及其治下的所有蒙古族统称为“鞑靼”,这与严格意义上的鞑靼民族还是有区别的。
鞑靼,属于中国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一种称谓,自唐迄元先后有达怛、达靼、塔坦、鞑靼、达打、达达……诸多译称,其指称范围随时代不同而有异。
鞑靼的原突厥文名为“Tatar”,本指居住在蒙古高原上呼伦贝尔地区的蒙古语族部落之一。最早的记载见于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突厥文《阙特勤碑》,称“Otuz-Tatar”即三十姓鞑靼,当时是指称突厥东面、契丹之北的蒙古语族诸部,当因其中的“Tatar”部最强,故有此名,大抵相当于汉籍中的室韦。
实际上,在公元三~四世纪中国南北朝时,由于匈奴及其它一些游牧部落向西迁徙进入东欧,许多突厥部落先后移居乌拉尔山脉和伏尔加河流域,接受了当地使用乌拉尔语系民族的许多文化因素互相融合。公元五~七世纪,由于突厥汗国竭力向外扩张,大批突厥部落涌向西伯利亚、乌拉尔河和伏尔加河的森林、草原地带。
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的突厥文《伽可汗碑》中,还记载有“Toquz-Tatar”即九姓鞑靼或称九姓塔塔尔,并说明其曾与“Toquz-Oghuz”即九姓乌古斯曾联合起来反抗突厥。公元八世纪中叶,九姓鞑靼又与八姓乌古斯联合反抗回鹘,其活动地域已到色楞格河下游及其东南一带。此后,鞑靼族人逐渐向蒙古高原中部、南部渗透。
到了唐文宗李昂开成五年(公元840年)回鹘汗国的灭亡和回鹘民族的西迁,为鞑靼族人提供了更大规模地进入大漠南、北的机会,“达怛”之名从此开始出现在唐武宗李炎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以后的汉文籍册中。
唐朝末期,漠南地区的数万鞑靼族人被沙陀部人、晋王李克用父子招募为军卒进入中原,参与镇压各地的农民起义和权力角逐。同时,九姓鞑靼则据有原回鹘汗国腹心地区鄂尔浑河流域。随着鞑靼族人逐渐取代了突厥语族部落成为蒙古高原的主体居民后,“鞑靼”一名也渐演变为对蒙古高原各部、包括非蒙古语族部落的泛称。
至公元十一世纪初,鞑靼族人开始在喀赞河与伏尔加河的交汇处创建了喀山汗国。
至公元十三世纪初,蒙古人的铁骑宣告了伏尔加-保加尔公国的灭亡,这个当时东欧最强大的政权在蒙古骑士的铁蹄下,顷刻间土崩瓦解,到了南宋淳祐二年(大蒙古国乃马真后称制元年,公元1242年),一个西至中欧、东南欧多瑙河流域、东至俄罗斯额尔齐斯河流域的幅员辽阔的强大蒙古国家——成吉思汗之孙孛儿只斤·拔都的金帐汗国宣告成立,其后土耳其人、鞑靼人、西班牙人和罗斯人,都成为金帐汗国御下的百姓。
公元十三~十五世纪,西迁的蒙古族人以及大多数被并入金帐汗国的突厥族人部落,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互相结合,形成了新的鞑靼民族。从血缘上讲,其实鞑靼民族中蒙古族人的成分很少,主要都是当地的突厥民族,但在文化上,包括姓氏文化,则蒙古民族的影响是非常明显。
公元十五~十六世纪,内讧不止的金帐汗国终于分裂成为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克里米亚汗国、西伯利亚汗国等若干个小汗国,其中之一,就是鞑靼贵族于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建立的喀山汗国。同时,在这个历史时期也形成了鞑靼民族的各个地方分支,即:喀山鞑靼人、阿斯特拉罕鞑靼人、克里米亚鞑靼人、西伯利亚鞑靼人、乌拉尔鞑靼人、卡西莫夫鞑靼人、楚利姆鞑靼人、粱赞州鞑靼人、高加索鞑靼人、米尔沙鞑靼人、立陶宛鞑靼人、托博尔斯克鞑靼人、沃尔戈达鞑靼人、雅罗斯拉夫鞑靼人。其中,以伏尔加河流域和乌拉尔山一带的鞑靼族人的人数最多,经济和文化也较发达。现在的鞑靼人,泽主要是伏尔加河流域的保加利亚人、钦察人与少数蒙古人的后裔,因此他们对蒙古没有任何认同,至今依然兴致不减地狂热宣传泛突厥主义,“鞑靼”只是承袭蒙古族人的称谓。
而与金帐汗国分裂的同时,在其西方一千公里外的地方,一个名为莫斯科公国的国家也开始悄悄的崛起,由此揭开了鞑靼族人与俄罗斯族人之间一场持续了一百多年的战争。一直到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喀山汗国才被伊凡沙皇以十五万大军、一百五十门大炮所灭,残余族众分散至各个蒙古族部落之中。
西伯利亚地区的鞑靼民族还包括图拉鞑靼人、秋明鞑靼人、叶尼塞河鞑靼人、米努辛斯克鞑靼人等很多分支;而喀山鞑靼人(包括伏尔加鞑靼人)、卡西莫夫鞑靼人、伏尔加鞑靼人、米沙尔鞑靼人这四支又合称伏尔加-乌拉尔鞑靼;阿斯特拉罕鞑靼人还包括Yurtovsk鞑靼人和Kundrovsk鞑靼人这两部,北高加索山区还有七个很小的鞑靼人部落,他们实际上说着不同的突厥语和高加索语言。不同的鞑靼人来源与文化也不同,在学术上不能只以“鞑靼”笼统称之,例如,克里米亚鞑靼源于古代的哥德人(德意志系),受乌古斯人影响大;而阿巴坎鞑靼是哈卡斯人,米努辛斯克鞑靼是吉尔吉斯人留在西伯利亚的部分,西伯利亚鞑靼是由西伯利亚汗国与部分蓝帐汗国人混合而成的群体。
但在喀山汗国覆灭以后,有一部分鞑靼族人相对聚落在今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地区,也就是历史上所称的“Toquz-Tatar”即九姓鞑靼,或称九姓塔塔尔,如今,他们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塔城、乌鲁木齐、布尔津、奇台和南疆等地区,就称作塔塔尔民族,人口总数约为五千人。
今天,鞑靼族人主要分布于中亚、俄罗斯的喀山、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和欧洲各地,他们在今天是俄罗斯这个国家中人口最多的突厥语民族。
源流三
源于姬姓,出自明太祖朱元璋的后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今四川省绵阳市的本氏,原本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后。
传说,明末清初,在朱明王朝覆灭之后,各等级的皇族贵胄皆受满清政府抄斩之祸,皇室中有兄妹两人被侍卫们死命救出,其中的妹妹后来嫁予一周姓人家。
此后,兄妹俩皆更姓换名,将“朱”字上的一小撇去掉,表示坚决反清,不留辫子;又因为原来是高高在上在皇亲,今成了隐姓埋名、朝不保夕的没落之人,因此遂将“未”字上横移于木下,改为“本”字,意为虽天降于地,但决不忘本,由此,诞生了该支本氏一族。
时至今日,每年清明时节,该支本氏家族人等都会团聚一堂,缅怀先祖,最独特的,就是要展示由丝绸精美织绣的先祖从军作战时的画卷。
按:
按该支本氏族人的姓源之说,那么“朱”字本来就一直挂着“辫子”?
另外,该支源本为朱明王朝之裔族的本氏,按其源说实际上是南明王朝弘光皇帝朱由崧的兄长、明福恭王朱常洵的长子桂恭王朱由桦一族,属于明神宗朱翊钧(即明万历皇帝)之孙,出河南洛阳一脉,福恭王朱常洵在李自成攻破洛阳后被杀。
朱常洵有三个嫡系儿子,一是德怀王朱由桦,排行为长,死后谥号为“桂恭王”;二是明安宗即南明弘光皇帝朱由崧,排行为二;三是颖冲王朱由榘,排行为三,与朱常洵同时被杀。
但朱由楥实际上比较早即在南明之初的混乱内讧中被杀,即在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南明弘光元年,公元1644年)突然“暴薨”,传为兵部右侍郎兼副都御史丁魁楚所弑,因为朱由崧怕这位兄长夺自己的南明皇帝之位,暗谕丁魁楚为之。丁魁楚由此还晋升为南明政权的太子太保、兵部尚书。
但是,历史上未有任何记载指明朱由桦有什么嫡系子女传下,因此该支本氏有可能是朱由桦的一个庶支,也可能全非,因为从明朝末期至清朝乾隆年间,桂、川、滇、黔一带的朱明子孙已经基本上被屠戮干净了,在西南地区一带几乎没有朱明子嗣传下(清朝中叶以后迁入者除外)。因此这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源流四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布楞都尔本氏,世居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uldurben Hal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布楞都尔本氏中即有冠汉姓为本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⑵.蒙古族科本氏,亦称库奔氏,世居厄鲁特(今内蒙古西部地区),满语为Keben 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为库氏、本氏等。
源流五
源于鄂温克族,出自清朝时期鄂温克阿尔本昌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布特哈志略》记载:
鄂温克族阿尔本昌氏,世居雅鲁河(今嫩江支流雅鲁河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rbentcang Hala。
清朝中叶以后,鄂温克族、满族阿尔本昌氏中皆有冠汉姓为本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六
源于满族,出自清朝时期刘佳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刘佳氏,亦称留佳氏,满语为Lin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李佳和罗、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区、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松花江等地,后有蒙古族引为姓氏者,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刘氏、雷氏、本氏等。该支本氏鼻祖为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之妃信妃的父亲、大将军刘佳·本志。信妃初赐号信贵人,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册封为信嫔,后由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尊封。在刘佳·本志的后裔子孙以及族人中,有取先祖名字之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本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迁徙
(暂缺)
分布
本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现今人口约一万,排在六百七十六位,在台湾名列在第一千三百七十一位,以天水、巴西为郡望。
今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马力镇,河南省长葛市古桥乡,四川绵阳安县秀水镇,河北省沧州市,台湾省、日本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均有本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号】
郡望
山阳郡:古代山阳郡有二:①汉景帝中元六年(丁酉,公元前144年)将梁国分置为山阴国,不久以后的汉武帝建元年间(公元前140~135年),又将其改为山阳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独山湖周围金乡县一带地区。②东晋朝义熙年间(公元405~418年),晋安帝将广陵郡分置山阳郡,治理山阳附近的地区,其时辖地在包括今河南省修武(青阳城)、江苏省清江、淮安一带。至隋朝初年(辛丑,公元581年),隋文帝又移其治所到今江苏省淮安市一带地区。
天水郡:亦称上邽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巴西郡:即今四川南充。南充是已有建城两千二百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四川省八大中心城市之一,川东北中心城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是古老嘉陵江畔一颗璀璨的明珠,闻名遐迩的丝绸之乡,久负盛名的水果之州。南充地区开发较早,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居住。夏王朝时期为“有果氏”之国,殷商时期属巴国,周王朝事情为巴子国属地。战国时期的周显王三十七年(辛卯,公元前330年),巴子国国都迁阆中。秦惠文王更元九年(丙午,公元前315年)秦灭巴,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戊申,公元前313年)置阆中县,隶巴郡(今重庆)。秦朝时期郡县建置依旧。西汉初期,析阆中县置安汉(今四川南充)、充国县。新莽时更安汉县为安新县。东汉兴平元年(甲戌,公元194年)境内置巴郡,辖安汉(郡治)、阆中、西充国(充国更名)、南充国县(析充国县置)。东汉建安六年(庚午,公元370年)改巴郡为巴西郡,郡治迁阆中,隶属未变。三国蜀汉、西晋、成汉时期,郡县依旧。东晋时期,阆中为北巴西郡郡治,辖西充国(郡治)、南充国、安汉、羔羊县(今仪陇境)。南朝刘宋时期,巴西郡为僚人所聚,郡县迁今绵阳市境内侨置,辖阆中(郡治)、安汉、西国(西充国改)、南国(南充国改)、羔羊县。南朝齐时期,郡县建置依旧。南充安汉阁朱德故居唐代,隶山南西道,境内置三州,辖阆州(阆中郡)阆中(阆内改,州郡治)、思恭(今四川阆中)等十九县。五代时期,州县设置未变。后唐时期于阆州置保宁军,于果州置永宁军。北宋时期境内置三州,辖隶成都府路的果州南充(州治)、西充、相如等十三县。南宋时期,境内置一府,辖隶潼川府路的顺庆府南充(府治)、西充、流溪县及隶利州路的阆州阆中(州治)南部、新井、奉国、新政、西水县和蓬州蓬池(州治)、仪陇、营山、伏虞、良山、相如县等二州十五县。明朝时期隶四川布政使司,境内置两府,辖顺庆府南充、西充县和蓬州、营山、仪陇县,保宁府阆中(府治)、南部等一州六县。清朝时期隶四川省,境内置川北道,辖保宁府阆中(道府治)、南部县,顺庆府南充(府治)、西充、营山、仪陇和蓬州(县级州)等两府一州六县。民国初期隶四川省,境内置嘉陵道,辖南充(道治)、阆中、南部、西充、营山、仪陇、蓬安(蓬州改)等七县。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境内置第十一行政督察区,辖南充(区治)、蓬安、营山、仪陇、西充、南部等六县。阆中隶第十四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隶川北行署区,境内辖南充市(区治,区直辖)、南充、西充、南部、仪陇、营山、蓬安等一市六县;属南充专区(治今岳池县九龙镇)。1952年撤川北行署区,隶四川省,南充专区治迁南充,辖县未变,南充市改属南充专区。1953年撤剑阁专区,划阆中县隶属。1968年南充专区更名南充地区。1991年1月阆中撤县建市。1993年7月撤南充地区、南充市及南充县,设立南充市(地级),辖顺庆(市治)、高坪、嘉陵三区及西充、南部、仪陇、营山、蓬安五县,阆中市由省直辖,南充市代管。
堂号
山阳堂:以望立堂,亦称青阳堂。
天水堂:以望立堂,亦称上邽堂。
巴西堂:以望立堂。
原田堂:以望立堂。
大藏堂:以望立堂。
字辈
四川绵阳本氏字辈:“元……有德大成……”
【楹联典故】
(暂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