邲姓图腾(邲氏图腾)
邲姓是中国姓氏之一,读音作bì(ㄅㄧˋ)。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大夫食邑,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姓氏寻源》注云:“以采邑为姓氏。邲为春秋郑国大夫食邑,后以地为氏。地在今河南郑州市东。”
【得姓始祖】
(暂缺)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大夫食邑,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姓氏寻源》记载,“邲”,起先为春秋时期郑国大夫的食邑,故址在今河南省郑州市以北的武陟、荥阳一带。由于“邲”在黄河以北,河之北古称阳,故而“邲”在最早称“邲旸”,亦称“邲阳”,后简称为“邲”。
在春秋历史上,由于邲邑所处辽阔的黄河平原,其地理位置独特,因此郑、楚、晋诸国在该地多次发生重大事件以及争战,诸如:
周定王姬瑜十年(公元前597年),“楚子围郑,迫郑降,晋派兵救郑。夏六月,晋荀林父率师及楚子战于邲,晋师败绩。”
周定王十二年(公元前595年),“夏,晋侯伐郑,为邲故也。”
周定王十八年(公元前589年),“秋九月,楚王以予连尹襄老。襄老死于邲,不获其尸,其子黑要烝焉。”
周定王十九年(公元前588年),“春,诸侯伐郑,次于伯牛,讨邲之役也,遂东侵郑。”……等等。
在这位郑国大夫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封地名称为姓氏,称邲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邲氏正宗。
源流二
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西突厥可汗阿史那·弥射、阿史那·泥孰之后,属于以先祖可汗爵号汉化为氏。
阿史那·弥射(公元?~662年待考),为隋、唐朝时期西突厥可汗阿史那·室点蜜(公元?~576年待考)的第五世孙,世为莫贺咄设叶护。“叶护”,即西突厥军政总首领之官称。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唐太宗李世民遣使者持节,册立阿史那·弥射为‘奚利邲咄陆可汗’,赐鼓纛,与之盟,约为昆弟(结拜弟兄)。
不久阿史那·弥射被其他突厥贵族逼走,西突厥达头可汗的曾孙阿史那·泥孰接位(公元?~634年待考),他继位后立遣使诣阙,不敢当可汗号。唐太宗诏令鸿胪少卿刘善因持节前往,册封其号为“吞阿娄拔奚利邲咄陆可汗”,赐鼓纛,缎彩巨万。
到了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农历9月,阿史那·泥孰的侄孙乙毗咄陆可汗阿史那·欲谷发兵入侵唐朝伊州(今新疆哈密),结果被安西都护府的大都护郭孝恪率兵击败,其属部阿史那·处密率部降唐,当时西突厥中的阿史那·弩失毕、阿史那·屋利啜等也派使者至长安,请唐太宗废黜乙毗咄陆可汗,另立西突厥可汗。于是,唐太宗便遣使册立了阿史那·射匮为‘乙毗射匮可汗’。乙毗射匮可汗受封后,将原来被乙毗咄陆可汗扣押的唐朝使者全部礼送回长安。那位乙毗咄陆可汗看到自己已经众叛亲离,遂脱离部众,逃往吐火罗(今新疆塔里木盆地)。
唐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扶持的乙毗射匮可汗一方面与唐朝修好,但同时也开始扩张自己的势力。
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农历6月,乙毗射匮可汗遣使向唐朝进贡并请婚。唐太宗诏令割龟兹、于阗、疏勒、朱俱波、葱岭等五国为聘礼,而乙毗射匮可汗却不顾唐朝的威仪,开始私自向龟兹、焉耆等西域诸国渗透自己的势力。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朝大将军、昆丘道行军大总管阿史那·社尔率军平定乙毗射匮可汗军政势力中心的龟兹国,击溃了乙毗射匮可汗在西域的势力。
之后,唐太宗废黜了乙毗射匮可汗,改封原乙毗咄陆可汗的部将、阿史那·室点蜜的后裔阿史那·贺鲁为“泥伏沙钵罗叶护”,赐给他唐王朝的鼓纛,派他去招抚尚未服从唐朝的其它西突厥部落。但是到了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随着唐太宗的逝世,阿史那·贺鲁觉得有机可乘,于农历7月脱离唐朝。
唐高宗李治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阿史那·贺鲁图谋袭取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庭州(今新疆昌吉吉木萨尔)。不料谋图事泄,阿史那·贺鲁与其子阿史那·咥运拥众西走,击破乙毗射匮可汗而并其众,建牙帐于双河(今新疆博乐)和千泉(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伏龙芝),自号‘沙钵罗可汗’,五咄陆、五弩失毕等十姓部落皆归附。一时之间,阿史那·贺鲁拥兵数十万,又与乙毗咄陆可汗连兵,处月、处密等西域诸国也多往依附。不久即发兵进攻庭州,攻陷金岭城及蒲类(皆今新疆奇台)。
为此,唐高宗大怒,命左武卫大将军梁建方、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弓月道行军总管,率兵八万进讨,于次年农历1月大破其处月、处密部。唐永徽六年~显庆元年(公元655~656年),再派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程知节率军进击,前锋将军苏定方以精兵连破西突厥鼠尼施部、沙钵罗部,斩获三万余人。但这两次出兵由于唐军内部将领们相互妒忌牵制,均未获全胜。唐高宗愤而将大总管程知节、副总管王文度及相关人等全部下了大狱。
唐显庆二~三年(公元657~658年),唐朝伊丽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率唐兵及回纥军由金山(今阿尔泰山)之北突进,流沙道安抚大使阿史那·弥射、阿史那·步真率所部由南道西进,两路夹击,西突厥大败而溃。苏定方不以敌溃为胜,率军继续进击,突厥军不及喘息而纷纷投降,其首领阿史那·贺鲁领其子、婿等率数百骑向西逃窜。苏定方分兵两路紧逼夹击,死追阿史那·贺鲁直至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首都塔什干)西北的苏咄城。苏咄城城主就是石国王子伊涅达干,他敬服大唐军威,遂将阿史那·贺鲁父子诱捕,然后送往石国。石国国王将阿史那·贺鲁父子交给唐军前锋大将萧嗣业和阿史那·元爽,押送长安。至此,西突厥汗国灭亡。
在阿史那·弥射、阿史那·泥孰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可汗爵号位姓氏者,汉化简称邲氏、或苾氏,后融入汉族,皆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于嬴姓,出自南宋时期左丞相葛邲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葛邲,公元1135~1200年,字楚辅,江阴青阳人(今江苏无锡江阴青阳镇),著名南宋王朝左丞相、太子少师。
葛邲自小受家学熏陶,博学多闻,机敏干练,年轻时以祖荫而授建康上元县丞(今南京江宁)。
南宋孝宗赵昚隆兴元年(赵慎,公元1163年),葛邲高中进士,当上了国子博士。在一次论州官受纳及鬻爵之弊的对策中,得宋孝宗奖谕,授著作郎。不久,葛邲又担任掌管规谏的“正言”官,开始了他长达十余年的谏官生涯。
南宋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送孝宗亲书“安遇”两字赠赐葛邲,并出《梅花诗》命他奉和,至此葛邲进一步得到送孝宗的重用,先后授侍御史、中书舍人、给事中,直至南宋淳熙十三年(关于1186年)任刑部尚书。
南宋光宗赵暴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赵暴受禅,葛邲被授任参知政事。他对宋光宗仍象对待老皇帝那样,时常劝宋光宗“正风俗,节财用,执中道,恤民力,选将帅,收人才,择监司,明法令”,还建议“守祖宗法度,进荐人物”,以图振兴国力,恢复中原。这些手疏和建议,得到了宋光宗的嘉奖和采纳。同年农历12月,葛邲晋任光禄大夫,知枢密院事(枢密使)。
南宋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葛邲再升迁为右丞相,不久晋任左丞相。谏官出身的葛邲特别看重劝谏,结果逐渐受到宋光宗的讨厌,身居高位的左丞相,不满一年便当上了“名大实虚”的观文殿大学士。不久又“以大兼小”,出任建康府知府(今江苏南京)。
南宋宁宗赵扩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赵扩即位,葛邲在兼任绍兴知府期间,凡政令施行、钱谷、刑狱之事,不论巨细必亲自过问。后来宋宁宗又派他去福建道兼职,已经六十六岁的葛邲因行途患疾,未及到任便病重,只好辞官养病,宋宁宗还给他加衔为太子少保。
南宋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葛邲在无奈的虚衔扬漾、实作无为之状态下病逝。宋宁宗封赠他为太子少师,谥号“文定”,配享宋光宗庙庭。
葛邲一生著作颇巨,著有《文定文集》六百卷、《词业》五十卷,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文堪称丰硕。
七十余年后的宋末帝赵昺祥兴二年(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厓山沦陷,小皇帝赵昺被迫投海自杀,南宋王朝灭亡。之后,传说葛邲之后裔子孙为避大元帝国的迫害,改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邲氏,世代相传。至明朝初期,大部分该支邲氏族人改回葛氏,但仍有一部分族裔维系称邲氏至今。
此说出自苏南无锡、宜兴、江阴地区口传,不见史载,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迁徙分布】
迁徙
(暂缺)
分布
邲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两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望出荥阳。
【郡望堂号】
郡望
荥阳郡:古代河南郑州以北的武陟、荥阳一带称邲,在春秋战国时期为郑国属地。秦朝时期始置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原阳市。西汉时期辖地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部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三年(壬戌,公元242年)分河南郡置郡,改治所至河南省荥阳县,其时辖地今河南省黄河南部、荥阳县至朱仙镇一带,包括今开封市、郑州市在内的八县。北魏时期移治到今荥阳市。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改为成皋郡。隋、唐两朝均为郑州荥阳郡。
堂号
荥阳堂:以望立堂,亦称邲阳堂。
字辈
(暂缺)
【楹联典故】
(暂缺)
【典故轶事】
春秋时期发生在邲邑的一场大规模战争——邲之战:
邲之战,是春秋中期晋、楚两个大国为争夺郑国以求中原霸权,在邲邑(今河南郑州以北武陟、荥阳间)展开的一次主力决战。
由晋文公姬重耳开创的晋、秦两国联合对付楚国的局面,因“崤之战”的发生而彻底改变。由于晋、秦两国关系恶化,相互攻战不息,因此秦国则联合楚国以抗晋国,使晋国丧失了春秋争霸的优势,楚国则由此解除了向中原推进的后顾之忧。
此时,晋国卿权日重,诸卿相争,内政纷乱,国力有所减弱。而楚庄王(芈旅,又称熊侣、熊旅)即位三年后则“一鸣惊人”,在令尹孙叔敖等贤臣的辅佐下,发展生产,整顿政治,集中权力,改革军事,实力日益增强。楚庄王因此雄心勃勃,问鼎中原,与晋国展开了争夺中间地带的斗争,尤以地处中原要冲的郑国为争夺的焦点,由此孕育着晋、楚两国之间一场新的大规模战争。
周定王姬瑜十年(晋景公姬獳三年,楚庄王芈旅十七年,郑襄公姬子坚八年,公元前597)农历3月,楚庄王因郑国时叛时服,便亲率大军围攻郑国都城(今河南新郑),至农历6月破城,之后逼迫郑国归降于楚国。
当楚国围攻郑国之际,晋景公急派主政之卿荀林父任中军元帅,率上、中、下三军共六百乘去救郑国。当晋军进至河水(黄河)边时,闻知郑国已归降楚国,本不想与楚国决战的荀林父,以救郑不及为由,欲引军而还。其上军主将士会也认为,楚国内部稳定,军队训练有素,不可与楚国争锋。
而晋国轻壮派的中军副将先縠则认为,面对强敌而退,将使晋国丧失霸业,因此反对避战回师。且先縠刚愎自用,不待命而行,竟自率中军一部渡过黄河。荀林父唯恐因“师不用命”而有“失属亡师”之罪,被迫令全军尽渡黄河,南进至邲地,扎营于敖、鄗二山之间。
此时时楚军已经北进至于郔(今河南郑州),“欲饮马于河”以扬楚威。得知晋军渡河而来,楚庄王的近臣伍参建议与晋过交战,楚庄王及孙叔敖鉴于征服郑国的目的已达,无意与晋决战,遂率军南撤。后伍参又向楚庄王进言:“荀林父新主中军,号令不行,将帅矛盾,晋军必败;且堂堂大国之君避战于晋国之臣,将为社稷之辱。”于是,楚庄王乃决心趁此击败晋国,使郑国坚意附楚,随即改命孙叔敖停止撤退,回师北上,与晋国决战。
针对晋军将领意见分歧,战、和不定,楚国利用郑国迫切希望晋、楚决战,以便根据胜败选择向背的心理,让郑国遣使入晋国军营劝战,以加深晋军内部矛盾。
晋国下军副将栾书识破了郑国企图,认为不可“徼怨于楚”,而中军副将先縠等仍坚持“唯敌是求”的主张,战与和两派意见尖锐对立,使荀林父无所适从。
为了进一步麻痹晋军以懈其备,楚庄王派少宰至晋营谦辞请和,说明楚国仅为郑国而来,不敢与晋国相争。士会以礼相答,而先縠则厉言声称:“我等奉国君之命,将你们赶出郑国,若不退军,只好交战。”
楚庄王再次遣使“求成于晋”。荀林父既因将不从命而无决胜之心,又被楚庄王一再遣使求和的假象所迷惑,遂不作战斗准备,与楚国使臣约定盟期,以求体面回师。
楚庄王见决战时机成熟,派骁勇善战的许伯、乐伯、摄叔合乘兵车挑战,冲入晋军大营,杀数十人而退,以激怒晋军主战将领。
荀林父一心与楚国定盟,仍不为备,而应魏锜、赵旃二将之请,遣其先后赴楚营约盟。魏锜、赵旃二人曾求公族大夫和卿之职未得,挟私怨欲败荀林父之功,至楚营后,并不请盟,而是挑战。
晋国上军主将士会、副将郤克判定魏锜、赵旃此行必怒楚庄王,即命上军大夫巩朔、韩穿率军设伏七处于敖山之下,以为应急之需,并建议全军预作迎战准备。此策又遭到先縠的反对,荀林父迟疑不决,仅派軘车(屯守之车)接应魏锜、赵旃二人。当魏锜被楚将潘党逐退,赵旃之徒又冲入楚军大营之时,楚庄王乃率“左广”(兵车编组之名)三十乘追逐赵旃。
此时,潘党见晋军方向尘土飞扬,以为晋军来攻而回营相告,孙叔敖虑楚庄王陷入晋军,当机决断:“宁我薄人,无人薄我!”即率左、中、右三军攻击前进。
荀林父正待楚国派使来盟,不意楚国大军迫近,惊慌失措,下令全军后撤,先渡河者有赏。令下之后,晋国上军设伏未动,中军、下军纷纷向河边撤退,在撤退中一片混乱,由撤退变成了溃逃。
楚国军队以右军方阵对晋国下军,以中军方阵追晋国中军,以左军方阵对晋国上军。而晋军失去了统一指挥,在楚军追击之下,溃不成军,多有死伤。唯晋下军大夫荀首为救其子而奋力反击,射杀了楚军先锋将领连尹襄,并俘虏了楚公子穀臣,得以掩护晋国中军、下军顺利渡河而不被全歼。
晋中军大夫赵婴齐因预先备有船只,率所部抢先渡河。中军余部和下军退至河边,相互抢夺船只,先上船者甚至挥刀斫斩攀船者之手指,“舟中之指可掬”。到黄昏时,楚军乘胜进驻了邲地,因见晋军大败而逃,不再穷追。而此时争相渡河的晋军,混乱呼唤之声彻夜不绝。
在晋军中,唯上军帅士会有所准备,他设了七处伏兵于敖山应敌,因此未被打败。但士会亦虑寡不敌众,不敢恋战,由主将亲自殿后,巩朔、韩穿率军从容撤退,没什么损失。
邲之战,以楚国大军进驻邲邑而获得大胜。有人劝楚庄王追上去,把晋军赶尽杀绝。楚庄王则说:“楚国自从城濮失败以来,一直抬不起头来。这回打了这么大的胜仗,总算洗刷了以前的耻辱,何必多杀人呢?”说着,立即下令收兵,让晋国的残兵逃了回去。
后楚庄王率大军进至衡雍(今河南原阳),祭祀河神,作先君之庙,宣告楚胜晋败,然后凯旋回师。
邲之战后,晋国丧失了长达三十六年的中原霸主地位,而楚庄王的霸权却由此建立起来,夺得了中原霸主地位,此后鲁、郑、陈、宋等中原国家先后归附于楚国。
在春秋时期,从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到楚庄王,中原地区前前后后总共五个霸主。历史上通常称他们是“春秋五霸”。
史家评论这次战役:在不利于晋国的形势下,晋军主帅荀林父虽知“不可以战”,却无力驾驭属下跋扈之将,且迟疑寡断,和战不决,临战不备,受制于人,以致失败。而楚军主帅虽知“可以战”而慎战,既战则力争主动,因情施计以误敌,先发制人以决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