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也姓图腾(拔也氏图腾)
拔也姓是中华古代少数民族姓氏之一,读音作bá yě(ㄅㄚˊㄧㄝˇ),古突厥语为“Bayïrqu”。源于回鹘族,出自唐朝时期回鹘拔也部,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姓氏考略》记载:“拔也,回鹘姓。以部落名为姓氏。”拔也氏,亦称拔野古氏、拔野固氏、拔曳古氏,是唐朝时期回纥族姓氏之一。今多为汉姓巴氏、胡氏、古氏。
【得姓始祖】
拔也·时健:回鹘汗国创建者,在位时间从公元626~627年为期一年。
【起源源流】
单一源流
源于回鹘族,出自唐朝时期回鹘拔也部,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拔也,回鹘姓。以部名为氏。”
拔也氏,亦称拔野古氏、拔野固氏、拔曳古氏、巴尔虎氏,突厥语为“Bayïrqu”,是隋、唐朝时期著名的回鹘民族姓氏之一,出自回鹘民族拔也氏族部落,因其首领世为拔也氏贵族,所以称之为拔也部。
回鹘民族是古代北方及西北地区活动的一个古老民族,实际上为铁勒之一部,出自铁勒九姓中乌古斯部(Uyghur)的分支拔悉密氏族(Basmil)。
回鹘在汉文史籍中的最早称呼为袁纥、韦纥、乌护、乌纥等。其中的袁纥部为漠北铁勒中的一部,乌护部为天山附近铁勒中的一部。魏、晋时期,袁纥部驻牧于仙娥河(娑陵水,今蒙古与俄罗斯中部色楞格河)与温昆河(今蒙古鄂尔浑河)之间的流域,使用突厥卢尼文字,信仰原始宗教萨满教。
到了隋朝时期,袁纥部被称作“韦纥”,受突厥汗国的统治。袁纥部本来并无首领,部众自理自治,到了隋炀帝杨广大业元年(公元605年),袁纥部为了反抗突厥汗国的压迫,联合了拔也氏、仆骨氏(仆固、沙佗)、同罗氏等各个氏族部落,成立了部落联盟,“袁纥”改称“回纥”,并以拔也氏族酋长拔也·时健俟斤为君长,建牙帐于色愣格河畔(今蒙古色愣格河-贝加尔湖地域),形成了最初的部落联盟政权,总称为“回纥”,初步摆脱了突厥汗国的统治,逐渐发展强大起来。
“俟斤”是拔也·时健在突厥汗国统治下的官职,其实就是突厥汗国所承认的“酋长”地位,沿用了东汉时期鲜卑联盟大首领檀石槐所设置的官称,而其时回纥部众的姓名与官职称谓联在一起,因此称拔也·时健俟斤,他在历史上真正创建了回纥汗国。
关于拔也·时健,史书记载“有时健俟斤者,众始推为君长。”拔也·时健有个儿子名叫拔也·菩萨,史评其“材勇有谋,下皆畏附”,大概是拔也·时健怕儿子抢夺他的“俟斤”之位,所以“为时健所逐。”
拔也氏,是回纥部中势力最为强大的一个氏族群体,在魏、晋时期漫散于漠北地区,其活动范围阔达方圆千里,主要分布在今内蒙古克鲁伦河、海拉尔河这两条河流的北境,位于仆骨氏部落居地之东,西与黑龙江境内的靺鞨诸部相邻近,人数较众,当时就有户六万帐,兵士万余人。当年他们居住的地方有着茂盛的牧草,因此多产良马,并出产精铁。
拔也氏族人早先主要以狩猎为主,基本不进行农耕生产,冬季经常乘着木撬在冰上追逐鹿群。他们的社会风俗与生活习惯大致上与薛延陀部中附属的其他铁勒部相同,只在语言上有少许的差异。隋朝晚期,回纥部再度被突厥汗国的阿史那部所控制,后来参与了突厥与隋、唐的一系列战争。
到了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拔也、阿跌、同罗、仆骨等氏族部落再次反叛了长久控制他们的突厥阿史那部,归顺了薛延陀部,由于当时薛延陀部首领夷男可汗受唐太宗敕封,因此拔也氏家族也随之向唐朝遣使入贡。
在拔也·时健逝世后,回纥部族人“贤菩萨,立之。”在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太宗派遣大将军李靖指挥大军攻击东突厥汗国时,拔也·菩萨率部众与薛延陀部的夷男可汗配合唐军,共攻东突厥北边。当时,拔也·菩萨亲率五千骑兵,却大破突厥颉利可汗手下数万骑,由此“声震北方”。此战之后,东突厥汗国迅即败亡,其故地之北部兴起薛延陀汗国,而拔也·菩萨也依附于薛延陀部,并开始在土拉河一带确立其统治,史书记载“繇是附薛延陀,相唇齿,号活颉利发,树牙独乐水上。”
回纥部与薛延陀部“相唇齿”,说明当时的拔也氏家族与薛延陀部夷男可汗家族有着非同寻常的亲密关系,而拔也·菩萨自号“活颉利发”。
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农历4月,唐太宗派遣兵部尚书仆射兼朔州行军大总管李勣率唐军出击薛延陀部,回纥部首领拔也·时健率军配合唐军夹击。在消灭了薛延陀部主体后,唐太宗即于薛延陀部故地及其属部所地设置了“安北都护府”,初称“燕然都护府”,回纥部所在地属于幽陵都督府,并拜其继任的首领拔也·吐迷度为右武卫大将军,即为都督,而拔也·吐迷度自称胡禄俟利发可汗,统管整个碛北地区的六府七州(六府:达浑都督府、安北都护府、单于大都护府、云中府、桑乾府、呼延府;七州:祁连州、东皋兰州、姑衍州、步讫若州、嵠弹州、鹘州、低粟州)。当时安北都护府的治所设在狼山中段石兰计山口的“故单于台”,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西北部。
唐高宗李治显庆末年(公元661年),回纥部首领拔也·婆闰去世,其侄子拔也·比栗继位,随即联合了思结氏、仆骨氏、同罗氏等部落一起叛唐,却立即被唐王朝的铁勒道行军大总管兼左武卫大将军郑仁泰率兵征讨,唐军三战三捷,之后持续追杀百余里,捕杀了拔也·比栗。
到了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突厥首领阿史那·骨咄陆在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北部)复兴之后,史称“后突厥”,回纥部又归属于后突厥汗国。不过,在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以后,眼见后突厥汗国在大唐王朝的持续打击下迅速衰败,回纥部又叛离了后突厥汗国,到北庭都护府投降,再次归附了唐王朝。
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回纥部首领拔也·骨力裴罗自立为可汗,再次建立了回纥政权,这一时期回纥部控制的地区已经相当广阔,东起今额尔古纳河,西至今阿尔泰山,势力颇为强盛。
到了唐德宗李适执政时期的贞元四年(公元788年),汉文化水平颇高的回纥汗国第十四代君主合骨咄禄毗伽可汗拔也·顿莫贺(唐赐武义成功可汗、长寿天亲可汗)取“迅捷如鹘然”的意思,改“回纥”为“回鹘”。但其统治集团腐朽奢华,内斗不休,其后频繁更迭可汗,国势已开始衰败。
三十五年后的唐文宗李昂开成五年(公元840年),回鹘汗国进入第二十四代君主乌介可汗拔也·乌希特勒统治时期,其管理混乱,汗国各部已经逐渐分崩离析。
到了回鹘汗国第二十五代君主遏捻可汗拔也·遏捻执政,其继位不到一年,回鹘汗国就在就在唐宣宗李忱大中元年(公元847年)被自己的属下、原薛延陀部的黠戛斯部(今柯尔克孜族的先民)所彻底推翻。其后,大部分回鹘族人纷纷向西迁徙,分裂为四支小汗国:
一支迁到葱岭以西的吐火罗大宛地区,后来以拔也·卡笛尔为首,建立了葱岭回鹘汗国(喇拉汗、黑汗、哈卡尼耶,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
一支迁到河西走廊的甘州地区,后来以拔也·药罗葛仁美为首,建立了河西回鹘汗国(甘州回鹘,今甘肃张掖);
一支迁到西州的吐鲁番地区,后来以拔也·仆骨俊为首,建立了西州回鹘汗国(高昌回鹘、北庭回鹘、和州回鹘、阿萨兰回鹘,今新疆吐鲁番盆地);
一支迁到龟兹地区,后来以拔也·禄胜为首,建立了龟兹回鹘汗国(今新疆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新和一带)。
其中,西州回鹘以高昌为中心,建立了高昌回鹘政权,之后继续向西方发展。这一部分回鹘族人后来在宋、元时期被称作“撒里畏吾”,明朝初期被改称“撒里畏兀”,清朝时期则称作“畏兀儿”,就是今天维吾尔民族的先人。
唐朝以前,大漠南北的蒙古高原大多属于突厥语世界,突厥、回鹘两个民族的语言皆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都有自己的文字(突厥卢尼文字),并使用动物名称作符号以计算年份。突厥和回鹘两部的草原贵族都曾力图加强对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契丹族人、室韦族人、鞑靼族人的统治,并在契丹、室韦、鞑靼驻有官员。后来突厥、回鹘还均曾向大、小兴安岭一带移民,其势力进入内蒙古东部地区后,便向室韦、鞑靼等民族打开了其通向大漠南北的门户,并对这些民族的社会形态、经济结构、文化发展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回鹘部与历史上的柔然斛侓部是同一祖源,后来斛侓氏部族亦改称拔也氏,壮大了拔也氏一族的力量,其一部分迁入蒙古高原的拔也氏回鹘族人,后成为蒙古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著名的巴尔虎部,蒙语为或。
回鹘部拔也氏在历史上是一个人数相对众多、迁徙也很频繁的部族,也是今少数民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裕固族的主体先民之一,主要冠用的汉姓为李氏、戴氏、朱氏、高氏、祁氏、苏氏、冯氏、杭氏、何氏、巴氏、胡氏、康氏、马氏、古氏、官氏、佟氏、穆氏、秦氏、孟氏、毕氏、齐氏、吴氏、敖氏、谢氏、永氏、荣氏、云氏、乌氏、孟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按:
1.关于回鹘汗国可汗的姓氏:
拔也氏是以氏族部落名称为氏,是回鹘民族首领贵族族群的主体姓氏之一。
由于回鹘汗国第十一代可汗叫拔也·药罗葛(公元747~753年在位),号称骨咄罗毗伽阙可汗,唐玄宗李隆基敕封其为怀仁可汗,因此在位期间十分著名,其后代有以其名冠为姓氏者,称药罗葛氏。但一些史籍因此忽略了他的原本姓氏为拔也氏,仅称药罗葛氏。
本书要提请注意的是:药罗葛氏仅只是拔也氏的一个分支,并非主体姓氏,但因拔也·药罗葛的后代除了在回鹘汗国本体世传为可汗外,在后世分迁小汗国中皆为创建者,诸如:
河西回鹘汗国(甘州回鹘)的创建者拔也·药罗葛仁美可汗(英义可汗)及其世系
龟兹回鹘汗国的创建者拔也·禄胜可汗及其世系、葱岭回鹘汗国(喇拉汗、黑汗、哈卡尼耶)中的前喇拉汗国创建者拔也·毗伽阙·卡笛尔汗及其世系
西喇拉汗国创建者拔也·穆罕默德及其世系
东喇拉汗国创建者拔也·苏莱曼及其世系
西州回鹘汗国(高昌回鹘)的创建者拔也·仆骨俊及其世系
……等等,他们大多出自拔也·药罗葛一脉,因此其著名程度反而甚于其本姓,所以在许多历史文献中,皆以“药罗葛”取代了“拔也”,以药罗葛氏来称呼各个分支小汗国的回鹘可汗。
这虽然不是什么严重错误,但在姓氏学科范畴内却至少是不够严谨的。
2.关于松石:
史书记载,回鹘拔也部境内有一条著名的康干河,康干河发源于大兴安岭,向西流入贝尔湖之喀尔喀河,沿岸盛产落叶松,松木落入水中,时间长了就形成了“康干石”,古称“木变石”,后称“松石”。在古代,很早就有传说拔也部人在康干河投松化石,如在史籍《新唐书》中就记载:“拔野古一曰拔野固……有川曰康干河,断松投之,三年辄化为石,色苍致,然节理犹在,世谓康干石者。”古代“投松化石”和以“康干”指代松石皆源于此典,康干河从此成为中国松石文化在北方的重要发源地。
中华民族是最早认识“松石”这种物质的民族,早在春秋晚期,孔子所编纂的《尚书·禹贡》中,就记载了九州之一的青州出“铅松怪石”,并将其列为贡品。据专家考证,“铅松怪石似玉非玉,似石非石”,其就是松化石,这也可以在明朝大学士阎士选所撰著的《松石记》中得到印证:“古青州一带,东海大竹岛中有松化石。”
到了唐朝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西域商人与中原经济的往来,松石作为进贡的宝石,其名声更是大振。因传说其产地在回鹘汗国境内,因此回鹘民族也就与松石紧密联系在一起了。但古代的人们一直以为松石乃“松化为石”,因此在汉史书籍中又称其为松花石、松化石、木化石、木变石、神木石、降龙石、康干石、绿宝石或绿松石等,并给松石蒙上了许多神奇的色彩,这在中国古代的地理书、史书、地方志、本草、笔记、游记、诗赋、石谱、家谱等历史文献中均有记载,是中国传统玉石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
所谓“松石”,实际上是一种自色宝石,属于硅化木一类矿物,并非真的是由落叶松落入水中三、五年形成的,而是一种完全水化的铜铝磷酸盐矿物质,经历了数千万乃至数亿年地质构造运动才形成的,其主体分子式为CuAl6(PO4)4(OH)8·5H2O。不过,随其参杂的金属盐成份不同,还分有白松石、绿松石、蓝松石、黄松石、璧松石、纹松石、红松石等等,它与石英、长石、绿泥石、方解石、白云石、透闪石、透辉石、石榴子石、绿帘石、透辉石、铁、镁、钙硅酸盐、蛇纹石、磁铁矿、钛铁矿、粘土、绢云母、云母、角闪石、长石、白云母、硅线石、片麻岩等等一样,皆属于变质岩系列(The Metamophic Rock)。
松石的结晶矿体多为不透明,在薄切片状态下则部分呈半透明状,抛光面一般为油脂玻璃光泽,断口则为类似油脂的暗淡光泽。松石的种类包括波斯松石、美国松石、墨西哥松石、埃及松石等,以及带铁线的绿松石。
【迁徙分布】
拔也氏复姓是古老的回鹘(回纥)民族特有的姓氏,今已不再,其民族早已经分别融入维吾尔族、藏族、汉族、蒙古族等民族,其汉化姓氏主要有巴氏、胡氏、古氏等,也已分别融入各氏大家庭,但多以张掖、凉州(或甘州)、姑臧、高昌为郡望。
【郡望堂号】
郡望
张掖郡:古称甘州。张掖位于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历史悠久,据在市境内黑水国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等文物证明,早在上古时代,人类就在这里过着狩猎、游牧的生活。张掖在远古属雍州之地,夏商时为羌族所居。周时,戎、狄两族在这里居处,春秋战国时期乌孙、月氏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战国时建立城邑,修筑长城,今张掖一带还留有秦长城遗址。后乌孙被月氏赶走迁逃新疆的伊犁,张掖归“控弦者可一二十万”的月氏族所属。月氏都城(今甘肃民乐永固城)与昭武城(今甘肃临泽)当年同是月氏聚居在黑河两岸的中心城市。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21年)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北朝西魏政权改为甘州。隋朝时期恢复郡制。唐朝初期设州。元朝时期置甘州路。明朝时期设甘州卫。清朝时期为甘州府。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置张掖县并一直沿用至1985年撤县设市。
凉 州:为汉武帝刘彻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期改置为州,治所在陇县(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其时辖地在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古各一部。三国时期曹魏国移治到姑臧(今甘肃武威),仅辖河西地区。凉州曾一度属于吐蕃(今新疆)。五代时期的西夏为设西凉府。元朝时期亦为西凉州。明朝时期置为凉州卫。清朝雍正时期改置凉州府,仅辖武威及其周围数县。民国时期废府为县。
姑 臧:“姑臧”,是古老的匈奴民族对古代河西走廊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走廊的政治、军事重镇。先后为前凉、后凉都城,南凉、北凉也曾一度都于此地。姑臧故址在今甘肃武威市。原名盖臧,为匈奴所筑,后音讹为姑臧。城呈龙形,故又名“卧龙城”。西汉建姑臧县,隶武威郡。东汉时为武威郡治所。由于汉、羌、匈奴多种民族杂居,又地处中西交通要道,使它很快成为河西富邑。三国曹魏时置凉州,以姑臧为治所,这是姑臧为凉州州治之始。西晋永宁元年(辛酉,公元301年)张轨为凉州刺史,设州治于姑臧。西晋亡,即为前凉都城,于原城之外增筑四城,人文荟萃,经济繁盛。东晋太元年(丙子,公元376年)前秦攻灭前凉,置凉州刺史镇姑臧,豪右七千余户被徙往关中。东晋太元十年(乙酉,公元385年)吕光据此地称凉州刺史,次年建后凉,立国都于姑臧。晋义熙二年(丙午,公元406年)曾被后秦主姚兴任命为凉州刺史的南凉王秃发□檀进驻姑臧,晋义熙四年(戊申,公元408年)将南凉都城由乐都迁此。不久,北凉王沮渠蒙逊以步骑三万攻克姑臧,又于晋义熙八年(壬子,公元412年)将北凉国都由张掖迁此,并在城南天梯山大造佛像。宋元嘉十六年(己卯,公元439年)北凉降于北魏,魏收姑臧城内户口二十余万,改姑臧县为林中县,仍为武威郡治。此后,姑臧城便以武威城名称世。西晋末年,中原战乱,中土人士避难西入凉州,姑臧成为保留汉族文化的重要据点,同时又是佛学东传的要地。后凉时,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在此地讲经,大兴佛教。北凉时,沮渠蒙逊尊西域僧人昙无谶为国师,在此译出《大般涅□经》等十几部经典。
高昌郡:即新疆吐鲁番地区。西汉时期有车师国,国治交河城。后来西汉在此地屯田,有著名的“高昌壁”屯田据点。此后,东汉、魏、晋,凡势力可达的时候,都设屯田于此。西晋咸和二年(丁亥,公元327年),前凉张骏于其地置郡县,名曰高昌郡,郡县制度从此在该地诞生,历经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和北凉等政权,高昌郡一直是凉州或沙洲地方政权的一个郡。高昌郡时期(公元327~443年),下设县,至少有高昌、横截、地和高宁,县下还有乡里,史籍《西凉建初十四年(戊午,公元418年)韩渠妻随葬衣物疏》中记载:“高昌郡高昌县都乡孝敬里韩渠妻”。北魏太平真君四年(癸未,公元443年),沮渠无讳占领高昌郡,并以其地建立国家政权组织。之后,该政权多次易手,至南梁天监元年(壬午,公元502年)麴嘉建立麴氏高昌王朝,该地区才得以较长时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麴氏仍然实行郡县制,到唐贞观十四年(庚子,公元640年)唐朝灭高昌为止,该王朝拥有田地、交河、横截、南平等四郡和新兴、宁戎、酒泉、高宁、临川、白、威神、永昌、安乐、龙泉、永安、林、始昌、安昌、盐城、柳婆和无盐等十七县。交河郡是且渠高昌时并入该国的,高昌国以郡建国,领地没有增广。麴氏高昌的地方郡县制度,与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又不完全相同,郡与县虽然是二个等级,但并不是直接隶属关系。魏晋以降,中原诸国的地方行政制度,在将东汉的州一级监察组织变成一级地方行政组织以后,实际上形成了州、郡、县三级制。隋朝统一天下,改革地方制度,取消三级制,恢复二级制。隋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逐废诸郡。隋炀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改州为郡。唐高祖李渊取天下后,唐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罢郡置州,改太守为刺史。唐武德以后的州县制,在唐朝前期一直沿而未改,唐朝中叶以后曾改为交河郡。
堂号
张掖堂:以望立堂,亦称甘州堂。
凉州堂:以望立堂,亦称西凉堂。
姑臧堂:以望立堂,亦称武威堂、卧龙堂。
高昌堂:以望立堂,亦称交河堂。
字辈
(暂缺)
【楹联典故】
(暂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