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端氏起源及历史

端姓图腾_端氏图腾

端姓图腾(端氏图腾)

  端姓是中华姓氏之一,一是出自姬姓,源自战国时期晋王之后,以封邑名为氏。二是出自复姓端木氏所改。端姓现今人口约二万,排在六百二十九位,在台湾列第九百二十二位。

【得姓始祖】

  姬凿(晋出公):姬姓,名凿,晋定公之子。是晋国的一位傀儡君主。公元前453年,国内韩、赵、魏三卿联手打败执政的智氏,完全架空国君之位。晋出公不满三卿过度僭越,出走逃亡到齐国,后又被迫回居于端邑(今山西沁水端氏镇)。在晋出公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迫居之地名称为姓氏者,称端氏。

  端木赐: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华夏族,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中国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论语》中对其言行记录较多,《史记》对其评价颇高。子贡死于齐国,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其后有的省文为端姓,称端氏;有的或避仇改称为木氏;也有改为沐氏。

  各支始祖

  端木炅:端氏二世祖,齐国上卿。

  端木叔:端氏三世祖,“不治世故,放意所好……弃其家事,散其库藏珍宝……不为子孙留财”,家产破败。

  端木静:端氏五世祖,鲁国下大夫。

  端木肇:端氏九世祖,遇秦始皇“焚书坑儒”,去端姓木,隐匿于鲁国。

  端 宏:公元?~1495年,字仲仁,号坦斋,直隶当涂人(今安徽当涂)。明天顺元年进士。天顺四年,授浙江道监察御史,巡视通州、东昌等处。后巡按云南、河南、广西。历任陕西按察司副使、山东按察使、浙江布政使等官职。致仕后,居当涂凌家山下,卒于家。端木宏是东鲁端木氏六十三世祖、南京溧水端氏十七世祖、南京端氏溧水支系,当涂端氏一世始祖。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端木赐之后,属于已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春秋时期,在鲁国孔子门下求学而道艺精通的七十二人中,有个人叫端木赐,字子贡。

  端木赐原是卫国黎邑人(今河南浚县),善于经商,是孔子所有弟子中最为富裕的。他善于辩论,做事很能干,后来还当过鲁、卫、齐国的宰相,在春秋末期,端木赐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一使而动五国之政。

  端木赐又精通经济,善做生意。他每次出使各诸侯国,其车仆之盛拟于王侯,又以孔门高徒的名份与诸侯相抗礼,并一直积极倡导儒学,而且他“富贵而能谦恭守礼”,故而其家族一直很昌盛。孔子曾称端木赐为“瑚琏之器”。

  在明朝学者陈士元(陈迪知)所撰著的姓氏学巨著《万姓统谱》一书中,指出端木赐之孙以先祖复姓分衍为单姓,分别为端氏和木氏,后来其木氏一族因避仇而添“水”字偏旁,改称沐氏。

  在中国姓氏衍变的历史上,避仇、避难或其他原因的改姓,古人多取求简原则,如复姓改为单姓,一般是取原姓之中一字,多数取首字。例如,端木氏的第九世的端木肇恰遇秦始皇“焚书坑儒”,便去端姓木,隐蔽于鲁国。一直到第十世木庚,才恢复端木氏复姓,迁居回祖籍黎邑。

  该支端氏家族与端木氏、贡氏、木氏、沐氏是同源同宗,其端氏史称正宗。

  按:

  单姓端氏当是从端木静~端木肇之间的某代始有的,这比明朝学者陈士元的《万姓统谱》一书中所说的“端木赐之孙以祖复姓分为单姓,分别为端氏和木氏”的考论要晚四~六代之久。

  端木赐之孙,就是端木叔。但在端木静之前,不见任何史籍有关于单姓端氏人物的记载,而在端木肇之后,各类史籍中单姓端氏则常见。

  首次出现单姓端氏的历史事件,据史籍《战国策·甘茂为秦约魏以攻韩宜阳》中记载为:“甘茂为秦约魏以攻韩宜阳,又北之赵,冷向谓强国曰:‘不如令赵拘甘茂,勿出,以与齐、韩、秦市。齐王欲求救宜阳,必效县狐氏。韩欲有宜阳,必以路涉、端氏赂赵。秦王欲得宜阳,不爱名宝,且拘茂也,且以置公孙赫、樗里疾。’”在这段历史记载中,“路涉、端氏赂赵”中的“端氏”,当属单姓端氏所居之封邑,与路涉同在时为韩国之地,在今夏县、临汾一带,而非位于卫国黎邑即今河南浚县的复姓端木氏。直到公元前221年,今山西的夏县、临汾、万荣、永济、闻喜等地方属秦国之地,并设河东郡辖之。

  秦国邀约魏国共同攻击韩国的宜阳城,事件发生在秦武王执政时期,秦武王于公元前311~305年在位,距端木赐失踪(公元前469年)相距有一百五十八~一百六十四年左右,按二十年一代人计算,足有八代之多,必然为第五代的端木静之后。因为,端木氏家族为中原望族,若在端木叔~端木静期间有单姓端氏族人活动,而且还有专门的封邑“端氏”,则必见史册,不会直到秦武王执政的一百五十余年后方突兀出地现在韩国,而且还是在韩国以行贿的伎俩来讨好赵国。

  所以,单姓端氏应在端木静之后始分,而不是在端木叔之时就分姓。此说有待进一步考证。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战国初期晋国废君晋出公姬凿的封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春秋战国晋国“三家分晋”时期,在周贞定王姬介六年(晋出公姬凿十一年,公元前463年),晋出公被四个上卿家族智氏、赵氏、韩氏、魏氏共同驱逐出境,晋出公出走逃亡到齐国,后又被迫回居于端邑(今山西沁水端氏镇)。

  周贞定王十三年(晋出公十九年,公元前456年),晋出公逝世,智氏家族首领智伯瑶立即立姬骄为傀儡国君,是为晋哀公,一时之间智家大权在握,势倾朝野,并要求韩、赵、魏三家各自割地给他智氏家族。

  由此,引发赵、韩、魏三家联合灭了智家,不但把智伯瑶以前侵占两家的土地收了回来,连智氏家族的所有土地也平分了。到了其后的周威烈王姬午二十三年(晋烈公姬止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三家又干脆把晋国的其他土地彻底瓜分,史称“三家分晋”,晋王室已无立锥之地,晋烈公由魏家看管起来,成为阶下囚。

  之后,魏文侯魏斯、赵烈侯赵籍、韩景侯韩虔三家派遣使者到洛阳周王室去见周威烈王,要求把他们三家正式封为诸侯。周威烈王不承认也没有用,就做个顺水人情把三家封为诸侯。

  周安王姬骄十三年(晋烈公二十七年,公元前389年),晋烈公郁郁而逝,虽然魏国又虚立了一个晋孝公姬倾,但那实在只是给世人做个样子。从此,韩(都今河南禹县,后迁至河南新郑)、赵(都今山西晋阳,后迁至河北邯郸)、魏(都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至河南开封)都成为中原大国,与秦、齐、楚、燕四个大国并列,成为历史上的“战国七雄”。

  在晋出公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迫居之地名称为姓氏者,称端氏,世代相传至今。

  按:

  晋出公逃亡后所居之端邑,并非指春秋时期秦国的端陵(今陕西三原徐木乡腾张村),亦非指后世隋朝的端州(今广东高要),更非指宋朝的端州(今广东肇庆端州区),今人所指端邑在广东高要、肇庆者,皆谬误也。其“端邑”应是指在晋国境内的端邑(今山西沁水端氏镇)。

  “三家分晋”时期,“端州”还处于岭南,仍是百越之地,华夏族的势力远未抵斯。一直到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任命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五十万大军开始大规模征伐岭南,后因屠睢滥杀无辜,引起当地民众的顽强反抗,屠睢被当地人杀死。秦始皇后来重新任命任嚣为主将,经过四年努力,终于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完成了平定岭南的大业。之后,秦始皇遂开始在岭南地区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这三郡,时任嚣被委任为南海郡尉。南海郡下设番禺、博罗、龙川、揭阳四县,治所在番禺。当时赵佗也被委任为龙川县令。其时,番禺辖境颇广,肇庆地区就属于秦朝番禺县。任嚣于秦子婴元年(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病逝后,赵佗继任南海郡尉,后乘中原反秦浪潮迭起,接着楚汉相争激烈之机,迅速统一岭南大部分地区,创建了南越国,民间俗称“岭南国”。

  今高要市建县于汉武帝平定了由赵佗所创建南越国时的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因其境东北有高峡山,在《水经注》中称其为“高要峡口”而得名。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中央政府始在其地设置了端州,盖因境内有端溪而名,辖高要、端溪等九县。直到北宋元符三年(公元l101年),宋徽宗因即位前为端王,端州为其“潜邸”,故在端州地区设置了兴庆军节度;到了宋政和三年(公元ll13年)宋徽宗再改端州为兴庆府;宋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宋徽宗又亲赐御书“肇庆府”,自此该地更名为肇庆。

  因此,今指晋出公所居之地“端邑”为高要县、或肇庆市,是因为古称端邑者有三地之多,而隋、唐、宋以后的史籍中,多指“端”为端州即今广东肇庆地区,因此人们忽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端邑实有二指:①在晋国境内的端邑(今山西沁水端氏镇),②在秦国境内的端陵(今陕西三原徐木乡),而“端州”则是隋朝以后方出现的地名。

  晋国与秦国历为宿敌,所以晋出公不大可能居于秦国境内关中地区的端陵;而当时的齐国先败于晋国,后又忙于联合秦国与楚国对抗,其时的齐平公姜骜已经是田氏家族的傀儡,不敢再树晋国的智、赵、韩、魏四家为敌,因此无暇顾及晋出公,而晋出公也只能迫居于晋国境内沁河流域巍山脚下的端邑,即今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的端氏镇。在那个历史时期,远在华夏族势力之外的东南沿海地区之高要、肇庆地区未形成建制,还没有行政名称,皆通称“岭南”,因此不可能是晋出公所居之地。

  源流三

  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仆散氏家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仆散氏,是金国时期女真贵族的一个分支,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和金国时期女真仆散氏家族,以姓为氏,在金国时期历任重臣。

  女真族汉化的端氏一族,主要出自金国时期的宰相仆散·端。

  仆散·端,公元?~1217年待考,本名仆散·七斤,中都路火鲁虎必剌猛安人(今黑龙江黑河)。

  由于仆散·端事亲至孝,因此选充护卫,除太子仆正、滕王府长史、宿直将军、邳州刺史、尚厩局副使、右卫将军。

  金章宗完颜·璟在(公元1190年)即位后,仆散·端转升左卫。金章宗朝隆庆宫,护卫花狗邀驾陈言:“仆散·端的叔父仆散·胡睹曾预谋弑海陵王,因此仆散·端不宜在侍卫。”结果花狗反倒挨了六十廷杖,代撰章奏人亦杖击五十,可见金章宗对仆散·端的信赖。丁父忧后,仆散·端起复东北路招讨副使,改左副点检,转都点检,历河南、陕西统军使,复召为都点检。

  金承安四年(公元1199年),金章宗到蓟州秋山打猎,仆散·端在射鹿时误冲御围,结果挨了一顿杖责,被解职。

  金泰和三年(公元1203年),仆散·端再次被起用为御史大夫。金泰和四年(公元1204年),拜尚书左丞。

  金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金章宗诏集大臣议伐北宋,皆曰无足虑者。左丞相宗浩、参知政事贾铉甚至说:“宋人狗盗鼠窃,非举兵也。”仆散·端却严肃指出:“小寇当昼伏夜出,岂敢白日列陈,犯灵璧、入涡口、攻寿春邪?此宋人欲多方误我,不早为之所,一旦大举入寇,将堕其计中。”金章宗深然之,坚定了灭宋的国策。未几,丁母忧,起复尚书左丞。当时平章政事仆散·揆伐宋,发兵南京,金章宗诏令仆散·端行省,主留务。仆散·揆已渡淮,次卢州。宋使皇甫拱奉书乞和,仆散·端奏其书。朝议诸道兵既进,疑宋以计缓师,诏仆散·端遣皇甫拱还宋。

  金泰和七年(公元1207年),仆散·揆以暑雨班师,仆散·端也还朝。

  当时金章宗在位日久,但皇子未立,仆散·端提请纳之,金章宗从之。既而京师久不雨,阿鲁不复言:“梦见白头老父使己祈雨,三日必大澍足。”但是过了三日雨仍不降,金章宗疑其诞妄,下有司鞫问,阿鲁不引伏。诏让仆散·端曰:“昔者所奏,今其若何?后人谓朕信其妖妄,实由卿启其端,倪郁于予怀,念之难置。其循省于往咎,思善补于将来。恪整乃心,式副朕意!”由于阿鲁不是仆散·端推荐的人,因此仆散·端也上表待罪,金章宗却诏释不问。不久,进仆散·端拜平章政事(宰相),封申国公。

  金泰和八年(公元1208年),北宋请盟,仆散·端官迁一级。金章宗遗诏:“内人有娠者两位,生子立为储嗣。”金卫绍王完颜·永济即位后,命仆散·端与尚书左丞孙即康护视金章宗内人有娠者。农历11月20日,金章宗崩。11月22日,太医副使仪师颜状:“诊得范氏胎气有损。”但仆散·端却根本不相信其嫔妃中还有娠孕者,因此提请金卫绍王特别注意。到了金大安元年(公元1209年)农历4月,内宫有人告发金章宗的元妃李氏教唆承御贾氏诈称有孕,结果元妃、贾氏皆被金卫绍王诛死,仆散·端则进拜右丞相,授世袭谋克。

  金宣宗完颜·珣贞祐二年(公元1214年)农历5月,仆散·端为南京留守,与河南统军使长寿、按察转运使王质表请朝廷南迁,凡三奏,金宣宗意乃决。但当时的百官士庶留恋中都(今北京),皆言其不可,太学生赵昉等甚至联合四百人上书极论利害,金宣宗慰遣之,仍坚持下诏迁都。金贞祐二年(公元1214年),中都果然失守,被蒙古军击破,幸亏金宣宗已经退至南京(汴京,今河南开封),以仆散·端知开封府事,随即为御使大夫,不久再拜尚书左丞相。

  金贞祐三年(公元1215年),仆散·端兼枢密副使,未几,进兼枢密使。数月,以左丞相兼都元帅行省陕西,给亲军三十人、骑兵三百为卫,次子宿直将军仆散·纳坦出侍行。赐契纸勘同曰:“缓急有事,以此召卿。”仆散·端招遥领通远军节度使,完颜狗儿即日来归,奏迁知平凉府事,诸将闻之,莫不感激。仆散·端遣纳兰伴僧招谕临洮祇黎五族都管青觉儿、积石州章罗谒兰冬及铎精族都管阿令结、兰州葩俄族都管汪三郎等,皆相继内附。后汪三郎受赐姓完颜氏,为金国西方名将。

  金贞祐四年(公元1216年),仆散·端以疾请致仕,不许,遣近侍与太医诊视。当时仆散·端虽已癃老,但凡朝廷使至,必远迓,宴劳不懈,故谗构不果行。金宣宗闻之,诏自今专使酒三行别于仪门,他事经过者一见而止。初,同、华旧屯陕西军及河南步骑九千余人,皆隶陕州宣抚副使永锡,仆散·端奏:“潼关之西,皆陕西地,请此军隶行省,缓急可使。”金宣宗从之。及至大元兵入潼关,永锡坐诛,而罪不及仆散·端。

  金兴定元年(公元1217年),朝廷以知临洮府事承裔为元帅左都监,行元帅府于凤翔。仆散·端上奏:“陇外十州,介宋、夏之间,与诸番杂处,先于巩州置元帅府以镇之。今承裔以陇外万兵移居凤翔,臣恐一旦有警,援应不及。乞令承裔行元帅府于巩州。若以凤翔密迩宋界,则本路屯兵已多,但令总管摄行帅事,与京兆、巩相为首尾,足以备缓急矣。”金宣宗从之。当年仆散·端即病逝。讣闻,金宣宗震悼,辍朝三日,追赠延安郡王,谥忠正。金正大三年(公元1226年),配享宣宗庙廷。

  金国灭亡之后,仆散氏家族人等一部份融入了汉族,称蒲氏、仆氏、端氏等,一部分退回辽东地区,明末清初成为满族,改称布萨氏,世居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包括赫席赫、鄂漠和苏鲁、佛讷赫托克索等地)。

  而改称布萨氏的原仆散氏族人,则不再冠称蒲氏、仆氏、端氏等,而是汉称林氏。这在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中有记载:布萨氏,满语为Busa Hala,汉义“很多”,清中叶以后大多改冠汉姓为林氏。

  源流四

  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回族端木氏,原本为汉族,后因信奉伊斯兰教而融入了回族之中,成为今天回族复姓之一。

  回族端木氏主要分布在今安徽省和东南沿海地区,在明朝以后,多有简化改为单姓端氏者。

  回族端木氏名人,早期见于史书记载的有著名清朝书法家端木埰、书画家端木焯、端木治等。

  源流五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托和啰氏,亦称托科罗氏、托活络氏、脱阔罗氏、托忒克氏,满语为Tohoro Hala,汉义“套马”或“把袋子驮在马背上”,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松花江两岸、喀穆(今黑龙江讷河老莱)、奥里迷(今黑龙江同江)、毕瞻(今俄罗斯境内黑龙江支流比占河)、黑龙江沿岸等地区。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

  清朝中叶以后,满族、锡伯族托和啰氏多冠汉姓为陶氏、托氏、妥氏、扈氏、端氏等。该支端氏鼻祖为托和啰·端方,满洲正白旗人,其人曾标榜维新,因此得任陕西巡抚。英法侵略军攻入北京时,他又追随慈禧太后西逃,因追随之功而得宠,累官至两江直隶总督。托和啰·端方晚年为督办铁路大臣,擅长金石篆刻。其弟为著名的河南知府托和啰·端锦。后兄弟二人一同被湖北新军所杀。在托和啰·端方、托和啰·端锦的后裔子孙中,于清末民初皆有以先祖名字首音之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端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迁徙

  (暂缺)据史籍《路史》记载,战国时期晋被韩、赵、卫三家瓜分后,原晋国迁居于端邑,遂以居处为氏。又据《端氏家谱》的记载,端氏出自孔子弟子端木赐,本姓端木氏,后以省文称端氏。

  分布

  端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现今人口约二万,排在六百二十九位, 在台湾端木氏复姓名列第四百四十四位,而单姓端氏也名列第九百二十二位,皆以东阳、浚县、河东为郡望。

  今云南省的通海县,江苏省的南京市凓水县、宜兴市、江宁市、高淳市,河北省的沧州市,河南省的鹤壁市浚县、安阳市、新乡市、濮阳市、新郑市,安徽省的马鞍山市当涂县,广东省的广州市、揭阳市、肇庆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越南,朝鲜,韩国,日本等地,均有端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号】

  郡望

  东阳郡:西汉时期置郡,三国时期孙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再分会稽郡置东阳郡,郡治在今浙江省金华分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金华市一带。以郡在瀫水(今衢江)之东、长山之阳得名。金华设立郡府建置自此始。东阳郡属扬州,领长山(今浙江金华婺城、金东、兰溪)、乌伤(今浙江义乌)、永康、吴宁(今浙江东阳)、丰安(今浙江浦江)、太末(今浙江龙游)、新安(今浙江衢州柯城、衢县)、定阳(今浙江常山)、平昌(今浙江遂昌)九县,治设长山。南朝梁绍泰二年(丙子,公元556年)置缙州,陈天嘉三年(壬午,公元562年)撤州,东阳郡改名金华郡,郡名金华自此始。隋朝开皇十三年(癸丑,公元593年)改置婺州。故城区有婺城之称,后历为州、路、府治和专署驻地。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东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东阳郡置婺州,并于信安县(今河南新安)分置衢州。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婺州为东阳郡,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为婺州,一直沿续到宋、元时期。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改为婺州路,元朝至正十八年(辛巳,公元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路,改名宁越府,元朝至正二十年(癸未,公元1283年)改为金华府。明朝成化七年(辛卯,公元1471年)金华府领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八县,故有“八婺”之称。

  浚 县:夏王朝时期,浚地处冀、兖、豫三州之交。商王朝时期称黎,迁都殷后为畿内地。周武王克殷,分其畿内为邶、鄘、卫,浚地属邶、卫,后康叔封卫,领浚地。春秋时期,浚地有牵城、雍榆、顿丘,分属晋、卫。战国时,属魏国。秦置郡县,分属东郡、河内郡和邯郸郡。西汉高祖年间(公元前206~前195年),始置黎阳县、顿丘县。黎阳县治在今大伾山东北,属冀州魏郡;顿丘县治在今屯子乡蒋村附近,属兖州东郡。王莽时(公元9~20年),改黎阳曰黎蒸,改顿丘曰顺丘。东汉复原,隶属依旧。三国时期,浚地属魏国,黎阳县属冀州魏郡,顿丘县属兖州东郡。西晋朝泰始二年丙戌(公元266年),黎阳县改属司州魏郡。置顿丘郡,辖顿丘、卫国、临黄、阴安四县。东晋时,浚地先后属晋、后赵、冉魏、前燕、前秦、翟魏、后燕。东晋朝永和七年辛亥(公元351年),置黎阳郡,辖黎阳县,属司州。东晋朝太元十一年丙戌(公元386年),丁零族翟辽袭据黎阳,东晋朝太元十三年戊子(公元388年)在此称王,号大魏天王,辖七郡。后迁滑台。东晋朝太元十四年~二十一年(公元389~396年)间,废黎阳郡,黎阳县属汲郡。北魏朝太和十八年甲戌(公元494年),废顿丘郡,顿丘县属汲郡(郡治在朝歌城)。北魏朝孝昌年间(公元525~528年),分汲郡置黎阳郡,辖黎阳、顿丘二县,属司州。北魏朝永安元年戊申(公元528年),分黎阳县置东黎县,县治在今善堂乡临河村南,属黎阳郡。东魏朝天平元年至武定八年(公元534~550年)间,置黎州,辖黎阳郡。移朝歌县治于今卫贤集,置汲郡,辖朝歌、获嘉、汲县、北修武、南修武、山阴六县。后郡治移至枋头城(今新镇乡前枋城)。东魏朝太平年间(公元534~537年)罢顿丘县。北齐天保元年至承光元年(公元550~577年)间,废黎州,黎阳郡属司州,废东黎县。北周宣政元年戊戌(公元578年),复置黎州,辖黎阳郡。改汲郡为卫州,仍治枋头城。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黎州、黎阳郡俱罢,黎阳县属卫州。隋朝开皇六年丙午(公元586年),于原东黎县置临河县。隋朝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置黎州,辖黎阳县、临河县。于枋头城置清淇县,属卫州。隋朝大业二年丙寅(公元606年),废清淇县。改朝歌县为卫县。改卫州为汲郡,移治卫县。废黎州,黎阳县、临河县属汲郡。唐朝武德二年己卯(公元619年),置黎州总管府,治所在今大伾山北麓,辖殷、卫、澶、洹四州,领黎阳、临河、内黄、汤阴、顿丘、观城、繁阳、澶水八县。唐朝武德四年,又置清淇县,属卫州。六年,罢黎州总管府,黎州属相州都督府。唐朝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设道,黎州属河北道,辖黎阳、临河、澶水、内黄四县。卫州治由卫县迁至汲县,卫县仍属卫州。唐朝贞观十七年癸卯(公元643年)废黎州,黎阳县属卫州,澶水县并入临河县,临河、内黄二县属相州。清淇县并入卫县,属卫州。唐朝长安三年癸卯(公元703年)复置清淇县,县治在枋头城,唐朝神龙元年乙巳(公元705年)废,入卫县。五代后晋天福元年丁酉(公元937年),黎阳县改属滑州。后晋天福九年甲辰(公元944年),临河县改属澶州。北宋朝雍熙四年丁亥(公元987年),黎阳县改属河北道澶州。北宋朝端拱元年戊子(公元988年),于黎阳置通利军,治所在今县城东大伾与居山之间,辖黎阳县,县治仍旧。北宋朝至道三年丁酉(公元997年),改道为路,通利军属河北路。北宋朝天圣元年癸亥(公元1023年),改通利军为安利军,军治迁至浮丘山西。北宋朝天圣四年丙寅(公元1026年),卫县属安利军。北宋朝天圣七年丁卯(公元1029年),地震,军城陷为湖,移治浮丘山颠。北宋朝熙宁三年庚戌(公元1070年),废军,黎阳、卫县属河北路卫州。北宋朝熙宁六年癸丑(公元1073年),废卫县为镇,入黎阳县,改属河北西路卫州。北宋朝元祐元年丙寅(公元1086年),复置通利军,分黎阳县复置卫县,属卫州。北宋朝政和五年乙未(公元1115年),军升为浚州,号浚川军节度,旋又改平川军节度,州治在浮丘山颠,辖黎阳县、卫县。北宋朝崇宁四年乙酉(公元1105年),临河县镇宁军,隶河北东路。北宋朝宣和二年庚子(公元1120年),汤阴县属浚州,旋复属相州。金国天会七年己酉(公元1129年),河北路分为东西两路,浚州属河北西路。金国皇统八年戊辰(公元1148年),嫌与宗峻音同,改浚州为通州。金国天德三年辛未(公元1151年)复名浚州。金国大定二十九年己亥(公元1189年),临河县治没于黄河水患,县废。元初,设省辖路,浚州属中书省(腹里)真定路,省黎阳县、卫县入州。元朝至元二年乙丑(公元1265年),改属中书省大名路。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改路为府,浚州属中书省大名府。是年十月,改属河南行中书省(简称河南行省)大名府。二年三月,改属直隶(京师)大名府。四月,州降为县,始称浚县,县治徙浮丘山东北平坡。明朝永乐元年癸未(公元1403年),改属北直隶(简称北直)大名府。清朝顺治元年甲申(公元1644年),浚县属直隶省大名府。清朝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改属河南省卫辉府。中华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三月,废府设道,浚县属河南省河北道。十六年(公元1927年)废道设行署(行政公署),浚县属河南省第三行署(驻安阳)。抗日战争时期,浚境三权鼎立。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7月,国民党河南省政府重划政区,浚县属第十三行署(驻辉县平罗镇)。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2月,浚县日伪政府建立,属日伪河南省豫北道(道尹公署驻新乡)。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秋,中共浚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属冀鲁豫边区行署。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6月,国民党河南省政府撤销第十三行署,国民党浚县政府改属第三行署(驻安阳)。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8月,日伪浚县政府投降告终。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浚县民主政府隶属仍旧。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7月,国民党浚县政府改属第四行署,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浚县处于“拉锯”战争局面,两个政府驻地及辖区变动频繁。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5月,浚县全境解放,国民党浚县政府不复存在。1949年己丑10月中旬,浚县民主政府改为人民政府,隶属平原省安阳行署。1952年壬辰10月撤销平原省,浚县改属河南省安阳行署。1957年丁酉11月,安阳行署并入新乡行署,浚县随之改属。1962年壬寅12月,复置安阳行署,浚县复属安阳行署。1983年癸亥10月,撤销安阳行署,浚县改属安阳市至1986年丙寅1月8日,后划归鹤壁至今。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①指今整个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③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堂号

  东阳堂:以望立堂。

  畿内堂:以望立堂,亦称浚州堂、浚县堂。

  河东堂:以望立堂。

  字辈

  端木赐(子贡)一族分衍的端氏与端木氏一样使用孔子世家字辈:“宗若端玉手元之水思希(士克)言(伯)公(文)彦(朝)承(永)宏(以)闻(质)贞(用)尚(之)衍(茂) (起)毓(钟)传(振)继(体)广(京)昭(显)宪(法)庆(泽)繁(羽)祥(瑞)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江苏溧水端氏字辈:“明德新成,亲贤乐利,礼义传家,和怡佑受,定静安祥得,修齐治平均”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县丞政绩;

  御史风裁。

  ——佚名撰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端章甫,任县丞,行德政。下联典指明·端宏,官御史,以廉称。

  五言通用联

  翰林昭清节;

  御史有风裁。

  ——佚名撰端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溧水人端孝文(又名端木孝文),官翰林待诏。曾奉命出使朝鲜,朝鲜人很看重他的才华,准备隆重地为他贺寿,问他行李放在何处,他回答:“我仅仅手持一节(符节)来这里,还请允许我手持一节返回吧!(意为任何礼物都不收)”人们都佩服他的清节。下联典指明代当涂人端宏,字仲仁,景泰年间进士,官御史,有风裁(风纪、法度)。又为湘王府长史,以廉洁著称。后辞官归乡,足迹不至公门。

【祠堂古迹】

  端氏镇

  沁水县城东行45公里,是沁河流域的最大古镇端氏。该镇东以巍山为依,西有榼山为屏,从北至南是千年流淌的沁河水,陵沁、端润公路在镇内横贯交汇。这里自古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商贸繁荣,交通发达,被称为沁东地区的旱码头,是名震三晋的历史古镇。远在夏商之前,端氏就有先民居住生存。春秋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曾迁晋君于端氏聚。

  端氏最早的古建筑是寨上的庙院和法门寺,传说隋、唐就有之。明、清两代,又修有汤王庙、城隍庙、端阳祠、文庙、南佛堂、铁佛寺、关帝庙、黑虎庙等八大寺庙,分别坐落于镇内的东、西、南、北、中。而且还在镇的东街,修有大、小两座0,分别矗立于古街的南北。由于古镇寺庙的不断修建,使城内街道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丁字形布局。但因数百年的岁月流逝和村镇的发展,大部分庙宇和0已不复存在,有的成了残墙断壁,有的仅存部分建筑,只有镇南的南佛堂还保持着当年的原貌。

    【典故轶事】

  子贡问道

  人的才能和德行,自古以来就少有能十全十美的,人如果有长处,也必定会有短处。倘若用其长处去弥补短处,那么,天下将没有人不被使用;倘若苛责人的短处而舍弃其长处,那么,天下人都将被弃而不用。再加上人的感情各有爱憎,旨趣各有同异,即使是像伊尹、周公这样圣明的人和象墨翟、杨朱这样的贤能者,如果去征求众人对他们的意见的话,谁能免去受讥刺和遭疑忌呢? 子贡向孔子问道:“乡里的人都喜欢这个人,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不行啊。”子贡又问:“乡里的人都憎恶他,这个人又怎样呢?”孔子说道:“也不行啊。最好是乡里的好人都喜欢他,而乡里的坏人都憎恶他。”这是因为君子和小人的意趣定相反,小人的憎恶君子也就象君子的憎恶小人 一样。要想究明真实的情况,取决于慎重地听取反映。听取君子的话,就废止了小人的邪道;而听取小人的话,君子的正道就会消亡。

  子贡赎人

  一切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的道德,都是伪道德。

  真正的道德就像空气那么重要。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翻译: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的,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孔子说:”赐呀,你采取的不是好办法。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你如果收回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别人就不肯再赎人了。

  “子贡赎人”自损财物做了一件好事,本应该被树为道德典范,孔子为何反而要批评他?其实鲁国那条法律的用意是为了鼓励每一个人只要有机会,就可以惠而不费地做一件大好事,那怕你暂时没有预付赎金的能力,也应该去借来赎金为同胞赎身,因为你不会损失任何东西。子贡的错误在于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超拔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如果鲁国君主为子贡之举树为典范—大肆通报、嘉奖、宣传乃至全国推广,会有什么后果?一、社会表面的道德标准提高了,人人都表态向子贡学习;二、道德水准的实际状况其实滑坡了,因为头顶已经高悬了子贡这样的道德高标,谁若赎回同胞后再去领取国家的赎金就会被认为是不道德的,然而又有几个人有足够的财力可以保证损失这笔赎金不至于影响自己的生活呢?

违反常情、悖逆人情的道德是世上最邪恶的东西。《道德经》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崇尚自然的本真质朴,不标榜不偏执,这是中华上古的传统美德和智慧。因为无数的教训已经告诉我们:把道德的标准无限拔高,或者把个人的私德当作公德,两种做法只会得到一个结果,这就是让道德尴尬,让普通民众闻道德而色变进而远道德而去!

补充纠错
上一姓氏: 豆卢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