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姓图腾(提氏图腾)
提姓是中华姓氏之一,读音作读dī(ㄉㄧ),亦可读作shí(ㄕˊ),不可读作tí(ㄊㄧˊ)。提姓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勇士提弥明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姓氏寻源》云:“系春秋时晋国大夫提弥明的后代。元有提索,明有提婆苔,清有刑部侍郎提桥。”提姓现今人口约六千,排在第八百五十位,在台湾名列第一千零二十五位。
【得姓始祖】
提弥明:别称示眯明、祁弥,是春秋时期晋国正卿赵盾的车右,为救赵盾击杀恶犬,后被甲士杀死。《史记》误将其与桑下饿人灵辄混为一人。提弥明去世后,其后裔念其忠义,便将全族人等的姓氏均改为“提”,称提氏,世代相传至今,正确的姓氏读音作dī(ㄉㄧ)。姬姓提氏族人皆尊奉提弥明为得姓始祖。
各支始祖
提 兴:原籍杨州府仪真卫。随明太祖定都金陵,以功封武德将军,授河间(现为河北沧州辖内县级市)、大同、沈阳三卫都指挥使,迁居河间,为沧州提氏之始祖。提兴有子三人,为提宏、提纲、提纪。提纲有子三人,为提雄、提干、提彪。提雄兄弟三人迁居大布村(今河北河间),同为沧州提氏分支之始祖。大布村提氏至今已繁衍至第二十五世。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勇士提弥明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氏寻源》记载:“提氏,系春秋时晋国大夫提弥明的后代。”
本书考证,《姓氏寻源》的记载有误,其实提弥明并非晋国大夫,而仅是晋国大夫赵盾的车右,又称骖乘。骖乘,即古代陪主公乘车的人。按周礼规定,古时乘车,尊者(主公)坐在左,御者在中,又一人坐在右陪着尊者,称车右或骖乘,一般由武士充任,主要负责主公的警卫工作,如曹操的侍卫将军樊哙,其职务就是骖乘。
周襄王三十二年(秦康公元年,晋灵公元年,楚穆王六年,鲁文公七年,齐昭公十三年,陈共公十二年,卫成公十五年,公元前620年),晋国为立晋灵公姬夷皋付出了巨大代价,晋国的春秋霸权地位也受到楚国、秦国的不断挑战而摇摇欲坠,经过大夫赵盾艰辛地对付了十几年,危机终于暂时消除了;但是新的危机又马上到来:赵盾和晋灵公之间的关系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也许是继承了母亲泼辣的基因,晋灵公也成了一个喜欢胡闹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令执政大臣赵盾头痛不已。周顷王姬壬臣元年(公元前612年),当赵盾率领晋国大军,义正词严地去讨伐不服从晋国的齐国时,却突然收到晋灵公停止行动的通知,原来齐国人拿了许多好玩儿的东西去贿赂了晋灵公,这时候的晋灵公才十五岁。
两年后的周顷王三年(公元前610年),类似的情形居然又发生了,当赵盾率领由诸侯军队组成的联军要惩罚弑君的宋国,依然因为同样的原因半途而废。至此,晋国这个霸主不免被其他诸侯国嘲笑乃至抛弃了。
周顷王五年(鲁宣公元年,齐惠公元年,秦共公元年,公元前608年),郑国觉得晋国没什么可怕的,也靠不住,于是就投靠楚国去了。晋国的霸主权威固然受到影响,而赵盾也每每感觉颜面扫地。
在国内,晋灵公的胡闹搞得更加过分。他太喜爱奢华,于是横征暴敛,高征民税,建筑华美的宫室;不但如此,他还很残暴,喜欢在高台上用弹弓射击过往的行人,看着人们抱头躲避的样子,晋灵公感觉好极了。而赵盾与晋灵公的矛盾便因此逐渐加深以至不可调和了。
有一天,赵盾、士会去觐见晋灵公,看见几个宫女抬着个大畚箕望外走,畚箕里居然露出一只手,就问怎么回事。原来,晋灵公让厨师给自己做熊掌,发现没炖烂,就把厨子杀了。如此草菅人命,赵盾决定斥责小国君,还是士会考虑周到,拦阻了:“还是先让我去说吧。咱们一上来就一起去,万一说崩了就不好收拾了;我先去,说不下来您再出马,是否更妥当一点?”于是士会单独朝见。
别看晋灵公玩劣残忍,其实晋灵公为人还是很灵光的,只是生性玩劣残忍罢了。士会恭恭敬敬三次行礼,接着往里走,直走到房檐下面,晋灵公才假装刚刚看见,没等士会说什么,他就先用话堵对方的嘴:“哦,我已经知道做错事情了,正在沉思改过呢。”士会依然庄重,口头回话:“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随后还是尽责地规劝勉励了几句,但是晋灵公早就烦了,依然我行我素。
随后,赵盾又多次进谏。说得多了,就没那么中听,弄得晋灵公极端不自在。他觉得有赵盾在,自己就不可能舒心,于是,他便想出谋杀的方法。
第一次是刺杀:晋灵公派刺客鉏麑执行任务。黎明前,鉏麑潜入了赵府,摸到赵盾的房间时,发现门已经开了,原来赵盾已经盛服准备上朝,因为时间还早,就坐着闭目养神。赵盾的勤勉和仪容感动了刺客,也救了他自己。鉏麑是个有正义感的晋国人,实在下不了手,又退了出来,并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于是,鉏麑一头碰死在赵府门外的槐树上,以此来警示赵盾。
第二次是鸿门宴:周顷王六年(公元前607年)农历9月,晋灵公假装宴请赵盾喝酒,却在旁边埋伏了刀斧手。这次,是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察觉到事情不对头得知此事,赶忙快步登上殿堂:“大臣陪君主喝酒,喝过三爵就不合礼仪了!”然后扶著赵盾快步退下。晋灵公看到阴谋败露,就唆使一条狗来咬赵盾,并招呼刀斧手追击。提弥明一拳把狗杀死,后来被刀斧手们所杀,而此时赵盾刚乘上车,便被刀斧手们围住。紧要关头,晋灵公的侍卫灵辄掉转长戈反而护卫住赵盾,连杀数人,破围逃生——原来,赵盾是这个灵辄的恩人,有一次他出门打猎,看见一个人饿晕在一棵桑树下,这人已经三天都没吃饭了,赵盾给了他食物,这个人只吃了一半,原来他在外三年回家,还不知道父母在不在,准备留下一半给老人。赵盾赞其忠孝,又给了他一袋肉;这个灵辄原来就是先前那个饿汉。逃出来后,赵盾问灵辄为什么相救,他说:“我就是当年那个桑树下的饿汉啊。”赵盾再追问他姓名和住址,灵辄不回答,扭头就走了。
其实,晋灵公的三番两次出招,手法虽然恶劣,但总还是恶少的作风和水平。赵盾出来时就对晋灵公说:“你舍弃人只信用狗,虽然凶恶又有什么用?”
一旦赵盾下了决心,不君的晋灵公就无论如何也活不成了。周顷王六年(公元前607年)农历10月,经过一番妥善布置之后,赵盾就“流亡”去了。没几天,赵盾的堂弟赵穿就在桃园把晋灵公杀了。然后,赵盾安然回来收拾残局。但唯一的缺憾是:性急的赵穿在动手的时候,赵盾还没有“流亡”出晋国领土。主要是赵盾比较摆谱,在路上悠哉了一点,没有在约定时间出境。
总之,晋国太史令董孤在竹简上记录:“赵盾弑其君!”并拿到朝堂给众大夫公示。
赵盾赶忙理论:“先生,您弄错了,那是赵穿干的呀!”
太史令从容答对:“您是国家的正卿,国家又归您管理。您逃亡并未出本国之境,且事情本来就是您主谋的,回来后又不惩办凶手——您说,弑君的不是您是谁呢?”
赵盾叫苦不迭:“哎呀,都怪我贪图舒适,没有跑快点啊!”
从此,“赵盾弑君”成为春秋乃至古代中国的一桩道德公案,连后来的孔子都参与了此事的讨论:“董孤,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孔子强调君君臣臣是天理,无论如何弑君也不能鼓励,但在特殊情况下,孔子还是允许用“技术”手段来规避道德问题的。孔子自己还说过:“乡愿,德之贼也。”其实孔子有时候也是很“乡愿”的。
后来,还是孟子的逻辑更直截了当:“杀暴君,只是诛‘一夫’而已。但是这句话却惹恼了后来的朱元璋,以至差一点连牌位被赶出太庙。
杀了晋灵公后,赵盾又派赵穿到洛阳接晋灵公的叔叔公子黑臀回来做国君,是为晋成公。此举意在昭示晋国国民:看,赵穿把咱们的一件东西打碎了,我又责成他给咱赔了一个,扯平啦!现在的赵盾比以前大不相同了,他再也不用担心新来的国君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威胁——因为晋灵公就是榜样!
不过,此段历史的前前后后只冤哉了两位无辜的忠士,一位是正直的刺客鉏麑,一位是忠心的骖乘提弥明——如若赵盾早动手除去不君晋灵公,何以牺牲此二人?
提弥明去世后,其后裔念其忠义,便将全族人等的姓氏均改为“提”,称提氏,世代相传至今,正确的姓氏读音作dī(ㄉㄧ)。
姬姓提氏族人皆尊奉提弥明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地名,出自汉朝时期朱提县,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朱提,读音作sū shí(ㄙㄨ ㄕˊ),汉朝时期犍为郡下辖一县名,以境内有朱提山为名。而朱提山则远在西汉以前就有了名称。西汉武帝刘彻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设立朱提县,该县以拥有银矿、金矿,并盛产官制白银、黄金著称。其在史籍《前汉·食货志》中有记载:“朱提银,重八两,为一流。注:朱提县属犍为,出善银。北方人名曰提。”
在史籍《汉志》中颜注引苏林曰:“提音时,北方名匕曰匙。”汉史或作“朱,从木。在文物《爨龙颜碑阴》中作“朱缇”。在典籍《水经注·若水》中记载:“朱提,山名也。应劭曰:在县西南。县以氏焉。”
“朱提”原本是当地土著民族语言之译音,原先并没有定字。汉武帝置县后,以“朱提”相称,东汉、蜀、晋因之。这在史籍《御览》卷七九一引《永昌郡传》称曰:“朱提郡在犍为南千八百里,治朱提县,川中纵广五、六十里。”按朱提县故治谓“川中纵广五、六十里”,即今云南省昭通市坝子。昭通一带出土汉代朱提、堂狼洗甚多,可证。
西汉末期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即进行货币改制,银货二品,朱提银为二品中的上品,它的价值已见于《汉书·食货志》所记。朱提县所产银、金皆为贵金属,是硬通货,当时为称量货币。汉王朝从汉武帝时即已对货币进行集权,铸币权收归朝廷,不准私铸,私铸、盗铸发现后,就实行严刑峻罚,银就更加控制其开采、冶铸,更不准民间染指。朱提银在汉朝时期正式进入国家货币流通领域。
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中更是作为支撑蜀汉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这在史籍《后汉书·郡国志》的记载中,犍为属国注引《诸葛亮书》:“汉嘉金、朱提银,采之不足以自食。”在史籍《华阳国志·南中志》中,也记载了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收服孟获、孟琰等为官吏后,“出其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给军国之用。”
实际上,朱提银在汉朝以前便知名全国,或为贡品,或为流通货币,在经济生活中发挥其作用,还被统治集团利用来制造装饰品和生活用器皿。由于朱提银的闻名,在汉朝继春秋、战国后开采了近四百年,由于其产量多,导致白银继称为镣、白金、白选后,又称为“朱提”,作为白银的代名词。
“朱提”作为白银的代名词,最早见于唐朝时期大文豪韩愈的诗篇中,韩愈在《赠崔立之》诗中写道:“我有双饮盏,其银得朱提。”因此,在唐、宋、明、清时期,人们皆称白银作“朱提”。在行政建制上,汉、晋时期就将云南昭通地区称为“朱提”,在全国范围流传了上千年,以此足见朱提在古代的著名程度。
在三国、两晋时期,朱提县在冶金技术上还有一项伟大创举,那就是白铜的制造。白铜是铜镍合金,而“镍”这种金属元素在欧洲要到公元十八世纪才提炼成功,而我国远在公元三世纪时即已经提炼出高纯度的镍金属,其产地即在盛产银铜的朱提。镍的首次炼成及白铜的合成,是朱提县劳动人民的卓越贡献,是中国人民创造的高度冶金技术成就。
到了三国时期,犍为属国升为朱提郡,在政治上脱离了犍为郡,成为一个独立的郡。一直到唐朝时期改隶曲州,之后又分为今云南昭通、鲁甸两县,朱提建制不再,但朱提山之名仍在,曾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
在朱提郡、朱提县、朱提山一带的原住民中,多有以地名“朱提”为姓氏者,称朱提氏,后在明朝初期朱元璋严诏禁胡姓时期分改为单姓朱氏、提氏,后由于朱氏无赐不得用,多归于提氏,但该支提氏的正确读音作shí(ㄕˊ)。
源流三
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匈奴族挛提氏大单于冒顿,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汉朝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曾说匈奴人有名无姓,而班固则在史籍《汉书·匈奴传》中却又说单于姓挛鞮氏,为古匈奴族的王族姓氏。本书认为,“挛提氏”原非匈奴姓氏,应为部族名称,后来学汉制,以部族名称为氏。
自冒顿单于开始,匈奴的单于一般都是由挛鞮氏担任的,近似于汉王朝的世袭制,不过其不一定是父死子继,经常是兄终弟及。挛提氏一族在匈奴最为贵重,其次是呼衍氏、须卜氏、丘林氏、兰氏四大贵姓,常与单于婚姻,例如在汉王朝的和亲政策实施后,王昭君一个女儿就叫须卜居次云。
在匈奴族被汉武帝击溃后,挛鞮氏族人有逐渐融合于汉族中者,有人以原部族名称的汉字谐音汉化为鞮氏者,后改为提氏者;有以王族身份汉化为王氏、单于氏者;亦有被汉朝帝王赐姓为刘氏者。该支提氏的正确读音仍读作dī(ㄉㄧ)。
该支提氏皆尊奉冒顿单于为得姓始祖。
源流四
源于姒姓,出自汉朝时期象林县功曹区连之子区逵,属于汉姓夷化又汉化改姓为氏。
根据广东新会《区渭泉祖家谱》记载,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于会稽,伺奉大禹的宗祠,因为夏禹埋葬在这里,食粟于欧山,因而以“欧”为姓。
春秋的时候有匠人叫欧冶子,因为他居住在欧余山,又以冶炼锻造兵器出名,所以以欧冶为姓。欧冶子后来移居到福建的闽侯县冶山,为越王铸造过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钩等五种利剑。名噪一时。后来又于徒弟为楚王铸造了龙渊、太阿、工布三把利剑。欧冶子的后代以祖先的名字做为姓氏,形成了欧氏。
到了汉朝时期,欧氏族人欧安是一位富商,他乐善好施,深得人们尊敬,汉景帝很赏识他的为人。有一天,汉景帝对他说:“卿才德兼备,何欠之有,应去欠为区。”在封建时代,皇帝赐姓给臣民或叫臣民改姓,是一种荣誉,表示皇帝关心他的臣民,只有乖乖接受。这一来,欧安便改姓为“区”,成为区安。从此,他的子孙便成为“区”氏族人了。《区渭泉祖家谱》提到区、欧、欧阳同一衍派,一概不通婚。
到了东汉献帝刘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一说为公元137年,待考),东汉朝象林邑(象林县,一称林邑)功曹区连之子区逵(一作区达,自称释利摩罗),杀了县令,自号为王,始建占城国。占城国王自己独揽大权,区逵及其后历代君主,一直力图向北扩张,经常与当时统治越南北部的中国封建王朝发生频繁的战争,但也向中国政府朝贡,以进行贸易。公元十~十三世纪,占城国成为越南封建统治者扩张的主要对象。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十五年(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安南国(今越南)夺取了占城国的占洞、古垒两州,把越南领土推进到今广南、广义地区。
明宪宗朱见琛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安南国后黎王朝的黎圣宗率军亲征占城国,攻陷首都,“生擒”了占城国国王区茶全,设置了交南州(广南道),使越南领土扩张到今归仁一带。
明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农历7月,安南国再次攻破占城国的都城,立其国人提婆苔为占城国王,使占城国成为越南的属国。但占城国故王之弟区古来不服,派使臣向明朝政府奏称提婆苔为伪王,请求明王朝依正统体制进行干涉。明王朝对占城国王位的继承问题很重视,明宪宗朱见濬(朱见深)与大臣专门就提婆苔是否为伪王,区古来是否是正统继承者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诏令抚谕提婆苔,使纳原降国王印,宥其受伪封之罪,仍为头目。
但提婆苔拒不受命,明宪宗遂派大臣给事中李孟旸、行人叶应册封区古来为国王。李孟旸奏说:“占城国险远,安南的军队还在其国内,提婆苔又已经窃据其地,稍或不慎,反损我大明国威。宜令来使传谕区古来,先让他在广东受封,并敕安南悔祸。”明宪宗觉得有理,遂从之。因此,区古来自老挝挈家赴崖州(今海南三亚崖城镇),李孟旸对其竣封后,返回北京。之后,区古来又躬诣阙廷,奏安南国之罪。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明王朝总督宋旻建议传檄安南存亡继绝,迎古来返占城国,明宪宗遂命南京右都御史屠滽至广东,即传檄与安南国,宣示祸福。同时征募健卒二千人,驾海舟二十艘,护送区古来还国。安南国由于不甘与明王朝对抗,当屠滽大臣奉特遣来占城国时,不敢抗,区古来乃得入城,恢复其国王地位。
此后,提婆苔只得下台,但毕竟当过了三年国王。其子孙后代已无法在占城国立足,因而纷纷北迁,亦有迁徙入中国者,乃以其名的汉字谐音为姓氏,称提氏,读音亦作读dī(ㄉㄧ)。
按:
本书笔者在越南工作期间,曾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海市、镇南关市以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广宁、老街和谅山等省区接触过提氏、提婆氏、提苔氏等人,据其自说,这三氏皆为古代提婆苔国王的后裔。
【迁徙分布】
迁徙
(暂缺)
分布
提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现今人口约六千,排在第八百五十位,在台湾名列第一千零二十五位,以西河、河东、占城为郡望。
今河南之商丘、安徽之亳州、江苏省的徐州市、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吉林省的长春市,山东省的烟台市、菏泽市定陶区田集乡、枣庄市台儿庄区,河北省的廊坊市北旺乡、泊头市双狮赵乡、沧州市河间县、定州市杨家庄乡,河北省的唐山市遵化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海市、镇南关市,云南省的昭通市,台湾省,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广宁市、老街市、谅山市、归仁市等地,均有提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号】
郡望
西河郡:古代该郡所指不一。春秋时期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期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国时期曾取秦国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西汉朝元朔四年(丙辰,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其时辖地在今陕西、山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并拥有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东汉朝时期移治到离石(今山西离石)。南北朝时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保有晋西一带地区,治所在兹氏,即离石(今山西汾阳)。唐朝时期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①指今整个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③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朱提郡:夏、商时期属梁州地。周王朝时期时称窦地甸、大雄甸。春秋时期称靡莫部。秦超时期为蜀郡地。西汉建元六年(丙午,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在今四川省南部和云南省东北部置犍为郡,领十二县,其中今云南昭通地区境内有朱提、南广、堂琅三县。当时的朱提县辖今昭通、鲁甸、大关、盐津、绥江、水城范围;南广县境域包括今彝、镇、威及四川高县、珙县、筠连、兴文等县;堂琅县辖今巧家及会泽、东川。汉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在犍为郡南部设都尉,称犍为南部都尉,辖五县:朱提、南广、堂琅、汉阳(今贵州威宁、水城、云南宣威一带)。东汉安帝永初元年(甲戌,公元前107年),分犍为南部设犍为属国都尉,领朱提、汉阳两县。原堂琅县并入朱提县,县并入汉阳县。南广县仍属犍为郡。犍为属国境域为今昭通、鲁甸、巧家、永善、彝良、大关以及东川市、曲靖市会泽、宣威,贵州省威宁、赫章及水城北部一带。汉献帝建安二十年(乙未,公元215年),改犍为属国为朱提郡。辖朱提、汉阳、南广(今盐津)、堂琅、南昌县(今云南镇雄、威信、赫章一带)。三国蜀汉延熙元年(戊午,公元238年),从朱提郡中划出部分境域,即今镇雄、盐津、威信、四川省珙县、兴文、贵州省赫章、水城一带设立南广郡。西晋建武元年(甲子,公元304年),改南广郡为县。晋永嘉五年(辛未,公元311年)农历5月复置南广郡。辖南广、南昌县。晋太宁二年(甲申,公元324年)撤销了南广郡。西晋时期,朱提郡辖朱提(今昭通、鲁甸、永善)、堂琅(今巧家、会泽、东川区)、临利(彝良)、汉阳(贵州威宁、赫章)、南秦(今云南镇雄、威信、贵州省毕节)。东晋咸和八年(癸巳,公元333年),复置南广郡,辖南广(盐津、镇雄、威信)、常迁、晋昌、新兴(后三县在今大关、盐津、绥江、四川、筠连一带)。南北朝南齐时期,分置南、北、东朱提三郡。南朱提辖朱提、汉阳、堂琅、南秦;北朱提辖河阳(今永善、绥江)、义城;东朱提辖今贵州省水城、毕节、赫章、威宁。北周武帝保定二年(丙午,公元526年),在南宁州东北部分置恭州,辖今昭通市东川区和曲靖市会泽县。隋朝文帝开皇四年(甲辰,公元584年),设恭州、协州。恭州辖今永善、昭通、鲁甸、巧家、会泽、东川;协州辖今云南镇雄、彝良及贵州威宁。隋开皇六年(丙午,公元586年),在戎州(今四川宜宾)置开边县、治地包括今水城、绥江、盐津。隋炀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废恭州、协州,复置朱提郡。唐朝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复设恭州、协州,设靖州,其时辖地包括今云南的大关、彝良、贵州省的威宁、毕节。唐武德八年(乙酉,公元625年)改恭州为曲州,辖朱提、唐兴二县。朱提县辖今昭通、鲁甸;唐兴县辖今巧家、会泽、东川区。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立乌撒路、乌蒙路。元至元十五年(戊寅,公元1278年)改称军民总管府。元至元二十五年(戊子,公元1288年)升为乌撒乌蒙宣慰司兼军万户,领乌撒路、乌蒙路。东川路、芒部部,隶四川行省。明朝洪武十四年(辛酉,公元1381年)改隶云南、明洪武十六年(癸亥,公元1383年)乌蒙、东川、芒部府升力军民府,明嘉靖五年(丙戌,公元1526年)改芒部军民府为镇雄军民府。清雍正五年(丁未,公元1727年)改土归流,降镇雄州为镇雄直隶州,乌蒙府、东川府仍旧;从四川划隶云南。清雍正九年(辛亥,公元1731年),改乌蒙府为昭通府,置恩安县附郭。民国初年(壬子,公元1912年)废府存县。民国三十二年(癸未,公元1943年),设昭通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昭通、巧家、鲁甸、永善、绥江、盐律、大夫、彝良、威信十县。民国三十四~三十五年(公元1945~1946年),曾在鲁甸县龙头山地段设立朱提乡、乐马乡、龙溪镇。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会泽县划入。民国三十七年农历8月6日(戊子,公元1948年9月11日),当地政府曾立碑一块,铭曰:“朱提乡购买中心小学校舍碑记。”1950年昭通解放,设专员公署,后改昭通地区行政公署。1958年会泽县划出。1981年新设水富县。
占城国:印度支那古国,即占婆补罗(补罗,梵语意为城),汉译为占婆、占波。古占城国位于印度支那半岛东南沿海地带,北起今越南河静省的横山关,南至平顺省潘郎、潘里地区,王都为因陀罗补罗(今越南茶荞)。中国古籍称其为象林邑,简称林邑,从公元八世纪下半叶至唐朝末期,改称为环王国。五代时期又称占城。据当地发现的国碑铭,其始终自号占婆。占城国为占国人所建。占城国人的语言属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占城深受印度文化影响,使用南天竺文字,从印度传入婆罗门教和佛教(后改信奉伊斯兰教),崇拜湿婆和毗湿奴等神,采用种姓制度。后从中国传入筑城、制造武器和生产技术,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占国出产象牙、犀角、乌木等珍奇异物,其地在当时为中国连接东南亚、西亚等地的海路要冲,主要从事中国与东南亚、印度、西亚的海上中转贸易,获利甚大。占国人多为剽悍的航海者。占国故地原是中国汉朝时期所置日南郡的象林县。东汉初平三年(壬申,公元192年),象林县功曹区连之子区逵(一作区达,自称释利摩罗)杀了县令,自号为王,始建占城国。占城国王自己独揽大权,区逵及其后历代君主一直力图向北扩张,因此经常与当时统治越南北部的中国封建王朝发生频繁的战争,但也向中国朝廷朝贡,以进行贸易。公元十~十三世纪,占城国成为越南封建统治者扩张的主要对象。明洪武三十五年(明建文四年,壬午,公元1402年)安南国(越南)夺取了占城国的占洞、古垒两州,把越南领土推进到今广南、广义地区。明成化七年(辛卯,公元1471年),安南国后黎一朝的黎圣宗黎思诚亲率大军征伐占城国,攻陷首都,生擒占城国国王区茶全,并设置交南州(广南道),使越南领土扩张到今归仁一带。清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公元1693年),南阮政权的元帅阮有镜领兵大举入侵黎朝,擒占国国王及皇亲大臣,清康熙三十六年(丁丑,公元1697年),占城国灭亡。
堂号
西河堂:以望立堂。
河东堂:以望立堂。
占城堂:以望立堂。
字辈
提氏一支字辈:“汝福衍庆……”。
【楹联典故】
(暂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