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丨氏起源及历史

丨姓图腾_丨氏图腾

丨姓图腾(丨氏图腾)

  丨姓是一个很少见的姓氏,读音作gǔn(ㄍㄨㄣˇ),亦可读作xìn(ㄒㄧㄣˋ)或guāng(ㄍㄨㄤ)。丨姓源于姜姓,出自上古帝王椲丨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还有一支源于芈姓,出自颛顼帝的裔孙白公胜之后,属于汉族入旗改姓为氏。现今多冠为白氏。(待考)

【得姓始祖】

  椲丨氏、白公胜(熊胜)

  (待考)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姜姓,出自上古帝王椲丨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文献《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简(二)·容成氏》记载,上古帝王传说,起于容成氏等最古的帝王约二十一人,止于武王伐商终克之,“三代以上,皆授贤不授子,天下艾安;三代以下,启攻益,汤伐桀,文、武图商,则禅让之道废而革命之说起。前后适成对比。”其文云:“容成氏……尊卢氏、赫胥氏、乔结氏、仓颉氏、轩辕氏、神农氏、椲丨氏、垆毕氏之有天下也,皆不授其子而授贤。其德酋清,而上爱下,而一其志,而寝其兵,而官其材。”其中的“椲丨氏”,就是后人所称的浑沌氏,是继炎帝神农氏之后执掌姜姓东鸟族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他对后世人在政治体制上最大的贡献,就是建立了君主权禅让制度。

  椲丨氏认为,通过禅让制度,可以破除己身、己家的“小我”,达到视天下若一家的“大我”,能实现“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社会理想。这种禅让制度,就是“以贤为继,天下为公”,以确保领导权执掌的公平、公正,是一种原始氏族公社“原始共产主义”的精神核心。对于“天下为公”,著名的东汉经学家郑玄解释为:“公犹共也。禅位授圣,不家之。”故“天下为公”实际是指禅让君主领导权而言。关于这一点,著名的唐朝经学家孔颖达说得更明确:“天下为公,谓天子位也。为公,谓揖让而授圣德,不私传子孙,即废朱、均而用舜、禹是也。选贤与能者,向明不私传天位,此明不世诸侯也。国不传世,唯选贤与能也。”椲丨氏创建的这种“以贤为继,天下为公”君主权力禅让制度,一直延续到舜、禹时代,方被大禹所破坏。妫姓大禹终止了禅让制度,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启,启以世家传承的强权政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史称其为“夏启”。

  在椲丨氏的后裔子孙冢,有以先祖名号“丨”为姓氏者,称丨氏,是当今所有姓氏用字中汉字笔划最少的第三位姓氏(第一位为“丶”氏,第二位为“一”氏),世居白邑一带(今河南息县),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人口十分稀少,其姓氏读音作gǔn(ㄍㄨㄣˇ)。(待考)

  源流二

  源于芈姓,出自颛顼帝的裔孙白公胜之后,属于汉族入旗改姓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尚龙录》等资料记载,颛顼帝的后裔陆终娶鬼方氏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赐姓芈。季连的后裔熊绎在荆山一带建诸侯国,定都丹阳。公元前740年荆君熊通自封为武王。他的儿子于公元前689年迁都郢,改国号楚。楚平王时,太子建因做晋军袭郑国的内应而被杀,太子建的儿子熊胜便逃到吴,投奔伍子胥。楚平工的孙子惠王即位后,楚令子西把熊胜招回国,任巢大夫,封在白邑(今河南息县),称为白公胜。可晋国伐郑,子西出兵救郑,白公胜因子西言而无信,便发动了政变,杀死子西,囚禁惠王,并着手改革朝政以争取民心,但以失败告终,自杀身亡。他逝世后,其子孙便以祖辈封邑名为氏,称白氏,是为河南白氏;也有以“白公”、“白侯”为氏的。

  唐朝末年,白邑的一部分白氏族人为避中原战乱,迁徙进入黑龙江瑷珲县一带进行农耕化生息繁衍。这部分白氏族人在明朝末期后金政权建立之后加入了满洲旗籍,归属为新满洲索伦蒙棍氏部落,改称蒙棍氏,后再汉化省文为单姓棍氏,继而简写为先祖原姓丨氏,读音作xìn(ㄒㄧㄣˋ)。(待考)

  源流三

  源于蒙古族,出自河南白氏家族,属于蒙古族入旗改姓为氏。

  “丨”,即为“棍”的古体汉字,是典型的象形文字,其在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古玛雅等历史上使用的原始象形文字中均相同。

  蒙古族蒙棍氏,亦称莽果氏,世居黑龙江瑷珲地区白石砬子一带。蒙棍氏并非单一民族部落,而是由汉族、达斡尔组、蒙古族、鄂温克族等民族混合组成的一个部落群体的称谓,后来归附了后金政权,加入了旗籍,成为索伦部的一部分。其中蒙古族白如徳氏族人加入满洲旗籍后,改为蒙棍氏,满语为Manggo Hala,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等地,后有称丨氏者,读音作guāng(ㄍㄨㄤ)。现已经多改冠汉姓为莫氏、白氏等。(待考)

【迁徙分布】

  丨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大部分族人皆已改冠白氏,今仅在河南省的信阳市息县还有少量分布,以息县为郡望,人口数量很稀少,仅百余人,在中国大陆的“三小姓”中名列倒数第三。

【郡望堂号】

  郡望

  息 县:息县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地名,在典籍《禹贡》中就有记载:荆、河惟豫州,息邑属豫州之域。商朝末期,周文王向南发展,汝旁之国先被其化,息邑属汝旁之国。周武王十三年(公元前1122年待考),大封姬姓侯爵,周文王的第三十七子姬羽达封为息侯,息侯国由此始。周庄王十五年(己亥,公元前682年),楚国灭息国,其地建为息县。秦朝时期,息县属陈郡。汉朝时期置新息县,属汝南郡。东汉时期为新息侯国,又分地置褒信县,后为褒信侯国。曹魏时期属豫州汝南郡,郡治新息。晋朝时期,新息县属汝南郡。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政权分为南、北新息县。北魏太和十九年(乙亥,公元495年),置东豫州于新息,领汝南、东新蔡、新蔡、弋阳、长陵、阳安六郡,南、北新息属汝南郡,苞信县先属东新蔡郡,后属新蔡郡及长陵郡,长陵县先属新蔡郡,后属长陵郡。南朝梁大通元年(丁未,公元527年),改为西豫州。南朝梁太清元年(丁卯,公元547年),改为淮州。东魏武定七年(己巳,公元549年),复置东豫州,北齐沿袭未变。北周大象元年(己亥,公元579年),改为息州。隋朝事情因之。隋大业初年(乙丑,公元605年)废息州,新息、褒信二县属汝南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复置息州,领新息、淮川、长陵三县,褒信属舒州(今新蔡)。唐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废州,省淮川入真阳,长陵入褒信,以新息县隶汝南郡。五代时期沿袭未变。北宋时期,新息县和褒信县仍属蔡州,宋绍兴十一年(辛酉,公元1141年),北宋与金国议和,以淮为界,二县遂属金。宋泰和八年(戊辰,公元1208年),复置息州,领新息、新蔡、真阳、褒信四县和王务镇。元朝中统三年(壬戌,公元1262年)农历2月,废息州,农历12月复置。元至元三十年(癸巳,公元1293年),隶属河南省汝宁府。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息州属中都临濠府。不久改州为县,属颍州。明洪武七年(甲寅,公元1374年),改属汝宁府。明洪武十三年(庚申,公元1380年),光州改属汝宁府,息县属光州。清朝初年,息县属南汝光道分辖。清朝雍正二年(甲辰,公元1724年),升光州为直隶州,统光、固、息、商四县。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息县属河南省汝阳道,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属豫南行政区,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属河南省第三行政区,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10月属河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潢川)。中华人民共合国建立初期属潢川专区。1952年11月24日,潢川、信阳两专区合并,当今息县隶属河南省信阳市。

  堂号

  息县堂:以望立堂,亦称白邑堂。

  字辈

  (暂缺)

【楹联典故】

  (暂缺)

  “丨”字

  古籍的记载:

  《康熙字典》

  【子集上】【丨字部】 丨; 康熙笔画:1

  【集韵】古本切,读若衮。象数之纵也。【说文】上下通也。引而上行读若囟,引而下行读若退。

  《康熙字典》汇集了宋朝的《集韵》和汉朝的《说文解字》,具有相当的说服力。后来的辞书或是说法,如果没有其他更老或更有根据的记载,基本可以无视。

  1993年郭店楚墓发现了一大批重要的竹简。其中出现了类似“丨”的汉字。这是出现在《缁衣》中:

  还有出现在《荣成氏》中古帝王名号

  许慎的注解中出现了不同的写法顺序,导致读音不同的情况:从下往上写,读囟,从上往下写读退。不过有几点要说的是:

  一、两种读法都是同一义项,即“上下通也”。只是作为不同字的构件,其写法不同。如“屮”字像草生长,因此从下往上。后来楷化后就统一从上往下竖写。这两个字音的读法也没有大的意义。

  二、《说文》的注音是上古音,《集韵》的注音是中古音。上古音采用直音法注音,囟、退,古代读成什么?因古音已消失,这个并不能完全清楚,只能通过音韵学的研究大致描摹。

  三、按照《集韵》,“丨”的中古音为“古本切,读若衮”。语音在发展,这也成了后世标注读音的依据,因此我们现代的辞书一般将“丨”标注为拼音ɡǔn,一个读音。

  四、许慎当时写作《说文解字》依照的是篆书,因此现代考古发现的竹简和甲骨文、金文等,《说文》并不能参照,因此现代的文字学者通过考古材料也证实了《说文》中的一些错误。如上所述,在郭店楚简中出现了“丨”样的文字,裘锡圭先生认为:一是这个字可以单独成字在简帛中使用,二是许慎关于“丨”的解释不一定正确。他进一步指出“‘丨’字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殷墟甲骨文。甲骨文‘十’字做丨……”,他推测丨为”针“字的古代初文。(《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裘锡圭《释郭店〈缁衣〉“出言有丨,黎民所言丨”——兼说“丨”为“针”之初文》)

补充纠错
上一姓氏: 毌丘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