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壶氏起源及历史

壶姓图腾_壶氏图腾

壶姓图腾(壶氏图腾)

  壶姓是中华姓氏之一,读音作hú(ㄏㄨˊ)。其中一部分源自古代名为“挈壶”的官名,一部分源自古代地名壶关。壶姓现今人口不足千人,排在二千六百五十三位。

【得姓始祖】

  (暂缺)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官称,出自西周初期宫廷掌管时间的官员,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据史籍《周礼·夏官·挈壶氏》记载:“凡军事,县壶以序聚柝;凡丧,县壶以代哭者。皆以水火守之,分以日夜。”

  这段记载读起来比较生涩,但东汉著名学者郑玄对此有精彩的注释:“郑司农云:‘县壶以为漏,以序聚柝,以次更聚击柝备守也。’玄谓:击柝,两木相敲,行夜时也。代亦更也。<周礼>:未大敛,代哭。以水守壶者,为沃漏也。以火守壶者,夜则视刻数也。分以日夜者,异昼夜漏也。漏之箭,昼夜共百刻,冬夏之间,有长有短。太史立成法,有四十八箭。”

  通过郑玄的注释,今人不仅可以了解古代官家报时用击柝,计时用漏壶,而且还可以知道漏壶有四十八箭,昼夜共百刻,日夜加水沃漏,夜以火守以视刻数,完整记录了古代漏壶的原貌,而且能够了解掌管时间、职守漏壶的官员叫作“挈壶”,并为世传承袭,其后裔以官职称谓为姓氏,称挈壶氏,后省文简化为壶氏。

  源流二

  源于地名,出自战国时期晋地壶口关,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壶口关,在今山西省黎城县东阳关,商、周时期为黎候国地,境内的壶口瀑布是黄河流域的一大奇观,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宜川县与山西省吉县交界处,黄河流至壶口时,宽约四百米的河床突然收缩到四十来米,河水奔腾倾泻而下,犹如从一巨型壶口倾倒出,真有“黄河之水一壶收”的奇景,因此被当地居人称为“壶口”。

  东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农历10月,袁绍的外甥、并州刺使高干投降曹操,汉建安十年(公元205年)秋,高干听说曹操发兵辽西去征讨乌桓,认为有机可乘,就在并州背叛曹操,捉拿了上党太守,拒守壶关口。曹操在汉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自河内天井关北度太行山进兵壶口关征讨高干,写了一篇《苦寒行》说:“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鲜明生动地刻画出了壶口关的险峻。

  公元前827~前782年的周宣王姬静(一作姬靖)在建设平遥古城时,在桥山壶口开始设立关隘,以屏障西戎(猃狁),壶口关因以为名。汉朝初期高祖刘邦始建壶关县。居于壶口关的居住民以地名为姓氏,称壶氏。

  按:

  第四套人民币50元币面上,印有壮丽的壶口瀑布景致。

  由于黄河水的巨大侵蚀作用,壶口瀑布每年都会向上游退移一小段距离。据本书笔者的推算,该版50元币面上的这个景致图画,将会在公元2393年永远地消失在咆哮的黄河水中,因此该版50元人民币极具“后收藏价值”,建议读者们应提前为子孙后代收藏之,因为那是一种行将消失不再的自然景观。

【迁徙分布】

  壶姓是一个罕见的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春秋)晋大夫邑也,因以为氏。其地,今潞州黎城东壶口关是也。”(按:在今山西长治东南。)壶姓现今人口不足千人,排在二千六百五十三位。以缙云、壶关县为郡望。

【郡望堂号】

  郡望

  缙云郡:亦称松阳郡、松阳县。东汉建安四年(己卯,公元199年)分章安县地置松阳县,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西南部一带。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析松阳东乡地置括苍县。唐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置松州。唐武德八年废州复县;同年,省遂昌县入松阳县。唐景元二年(辛亥,公元711年)遂昌从松阳析出。唐乾元二年(己亥,公元759年)析南乡地置龙泉县,至此,县域基本稳定。唐朝贞元年间,县治由古市迁今址。五代后梁开平四年(庚午,公元910年)易名长松县;后晋天福四年(己亥,公元939年)改称白龙县。宋朝咸平二年(己亥,公元999年)复名松阳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8年11月撤松阳县并入遂昌县,1982年1月复置松阳县。

  壶关县:壶关县因以壶口为关而名。商、周时期为黎候国地,汉朝时期始建县称壶关县。壶关县虽老,但北魏以前多不在今县境内。壶关县地处太行山之巅,山岭巍峨连绵,地势险要,尤以东部桥上、鹅屋一带为著。这里陡山恶石,绝壁千丈,唯有一路通往河南,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历为军事战略要地。全县地势由中部分别向西北、东南倾斜,山势东部陡峻,西北缓和,海拔一般在千米以上,普遍植差,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向有“干壶”之称。风景独特的紫团山位于壶关县东南树掌镇一带,苍翠蓊郁,景点众多。西南有真泽宫,始建于唐昭宗乾宁元年,现存望河楼、当尖楼、钟鼓楼、子孙殿、后宫殿等一百多间,整个建筑结构严谨,做工精细,殿堂气势宏伟。壶关县生产的陶器——缸,因其形正、质光、并有抗腐蚀性能而驰名,历史悠久,被誉为“壶缸”,是贮藏、酿造之佳品。

  堂号

  缙云堂:以望立堂,亦称松阳堂。

  壶关堂:以望立堂。

  字辈

  (暂缺)

【楹联典故】

  (暂缺)

  【祠堂古迹】

  1:壶关

  隶属于山西省长治市,位于山西东南部,东与河南省林、辉二市相连,西与长治市为邻,北与平顺县隔界,南与陵川县接壤。县因地形而得名。据《水经注》:“漳水又东北迳壶关县故城西,又屈迳其城北。故黎国也,有黎亭。县有壶口关,故曰壶关矣。”2017年,壶关县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

  附:

  壶关迓鼓

  始于宋,兴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本县百尺镇鸦村、赵村一带,是当地群众迎神驱邪的一种民间民俗祭祀活动。壶关“迓鼓”民间音乐的演奏乐器主要是打击乐:大鼓、马锣、小马锣、钹(包括大钹、小钹),狗嘶咬、拍板(也叫扎)等。在不断发展演变中,壶关“迓鼓”融打击乐(鼓乐)、表演为一体,以韵律多变的锣鼓曲牌,奇特多样的表演形式,古朴典雅的服装扮相,场面壮观的离奇阵法,形成了独特的锣鼓艺术特征和表演风格。

  壶关鼓书

  是上党地区民间说唱的另一种形式,曲调简单易学,唱腔优美动听,表演朴素自然。从道罢“提纲板”,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其歌词通俗易懂,合辙押韵;其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深得广大群众喜爱。壶关鼓书的源流、沿革,没有详实史料记载。因是在当地民间俚歌、小曲等基础上产生,所以也就不必再细加追究。壶关鼓书,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充分利用这种简便快捷的曲艺表演形式,宣传革命,鼓舞抗战士气,尤其在农村广为流传。

  壶关秧歌

  原名“西火秧歌”。是流行于壶关、长治、陵川、长子、屯留、潞城、平顺一带的戏曲剧种。源于长治西火和壶关赵屋。约兴起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原为逢年过节打铁挖煤时唱的调子,打地摊演唱,道光年间勃兴,几乎遍及长治大小村镇。清光绪年间,壶关石坡、川底、西关壁等10多个村组织秧歌班社,将说唱形式的“地圪圈”干板秧歌搬上舞台,成为地方戏曲,艺术日臻成熟,出现与上党梆子争胜的局面。壶关秧歌约有传统剧目近20出,以《琵琶调》、《打磨坊》、《清官断》、《白绫记》等为代表剧目,新一代演员有栗良菊、王立明、王石弟、冯桂莲等,颇受群众欢迎。

  2: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南距陕西西安350千米;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长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

  2013年12月,“宜川县黄河壶口水利风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评为“第十三批国家水利风景区”之一。国家黄河壶口水利风景区荣誉的授予,成为壶口景区继国家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保护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景区之后第四张国家级名片,为延安市唯一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2018中国黄河旅游大会上被评为“中国黄河50景”。

  “壶口”一名,最早见于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中,如“既载壶口,治梁及歧”、“壶口、雷首,至于太岳”,都与大禹治水的路线与策略有关。这里提壶口而未言瀑布。

  “孟门山”一名,始见于周、秦间的《山海经》著作,书中记“又东南三百二十里,曰孟门之山,其上多苍玉,其下多黄垩,多涅石”。

  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中,对孟门及瀑布作了深刻的描述:“《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故《穆天子传》曰:北登,孟门九河之蹬,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黄河之巨阨,兼孟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有人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衡,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魂。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最怒,鼓山若腾,濬波颓垒,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这里所记,指出瀑布在孟门处,而未提黄河于流上的壶口。

  《元和郡县志》也叙述壶口,把它称为石槽。一则说“河中有山,凿中如槽,束流悬注七十余尺。”再则说,“石槽长一千步,阔三十步”,这显然和郦道元所说的不同,说明壶口瀑布向上游推移了。《元和郡县志》撰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上距郦道元逝世的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为286年。说明在郦道元之后的286年间,壶口瀑布从孟门向上游推了一千步,在河床上冲出一条约长一千步,宽30步的深槽,现已上移到距孟门约5千米处的龙王辿附近,号称十里龙槽。以上为1500年来壶口演变的历史。

  在今山西境内已知以壶口命名的地方有4处。《水经注·汾水注》记载的壶口,就不是黄河干流上的壶口。再加古代交通不便,能亲临壶口瀑布观光考察的文人学士不太多,因而在一些古代文献中,将他处壶口当作黄河壶口者有之;将壶口和龙门当作一处者有之;位置上差错,更是以讹传讹,难免出现一些谬误。

解放前,宜川县三部县志中最早的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宜川县志》的编纂者吴炳,指出黄河壶口“上流宽广,至此收束归槽,如壶之口然,故名”。并说孟门“属平佐里,在县东北100里黄河中,任水涨滔天,终不能没。”其所著《壶口考》一文,对前人文献中的一些不实之处,给以纠正,在壶口研究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补充纠错
上一姓氏: 胡毋
下一姓氏: 斛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