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淮氏起源及历史

淮姓图腾_淮氏图腾

淮姓图腾(淮氏图腾)

  淮姓是中华姓氏之一,读音作huái(ㄏㄨㄞˊ)。其源有五:一是出自夏、商、周王朝时期历代的伏羲氏后裔淮夷族巫祝,属于以氏族称谓为氏;二是出自古代淮水,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三是出自战国时期燕国鉅燕,属于以氏族称谓为氏;四是出自汉朝淮南王刘安后裔,属于以先祖爵号为氏;五是源于满族,出自唐朝时期沙陀突厥族汪古氏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淮姓现今人口约三千,排在第九百七十四位,在台湾则没有。

【得姓始祖】

  徐偃王、箕淮、刘安。

  徐偃王:嬴姓徐氏,名诞,字子孺,是西周时期徐国第32代国君。徐国统辖今淮、泗一带。建都下邳(今更名为睢宁县古邳镇)。周穆王末年,徐君偃好行仁义,前来归顺的东夷国家有四十多个。周穆王巡视各国,听闻徐君威德日远,遣楚国袭其不备,大破之,杀偃王。其子遂北徙彭城,百姓从之者数万。淮氏一族以徐偃王为得姓始祖。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风姓,出自夏、商、周王朝时期历代的伏羲氏后裔淮夷族巫祝,属于以氏族称谓为氏。

  据史籍《逸周书·王会解》中的记载:“成周之会,墠上张赤帟阴羽,天子南面立,絻无繁露,朝服,八十物缙珽。唐叔、荀叔、周公在左,太公望在右,皆絻,亦无繁露,朝服,七十物,缙笏,旁天子而立于堂上。堂下之右,唐公虞公南面立焉。堂下之左,尹公、夏公立焉,皆南面,絻有繁露,朝服,五十物,皆缙笏。为诸侯之有疾病者,阼阶之南,祝淮氏、荣氏,次之慓瓒,次之皆西面,弥宗旁之。为诸侯有疾病者之医药所居。”

  阼阶,就是朝堂大殿东面的站阶。站阶,是王朝臣子们上朝时被指定排站的地方。

  西周王朝灭亡之后,在东周王朝重新建立之时,众臣在成周(西周东都,东周王都,又称洛邑,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排班,站在阼阶靠南者,是周王朝的精神象征——巫者、庙祝。其中的淮氏,为当时的淮夷族人,也就是周王朝的巫祝(男巫师),可见淮夷族人在周王朝中的政治地位一直是相当高的。

  清朝著名学者张澍(公元1776~1847年)在《姓苑》中分析:“当指水为姓,如河氏、淮氏、湖氏之类。”

  祝淮氏,就是在周王朝中担任巫祝职务的淮夷族人,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氏族称谓为姓氏者,称淮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按:

  淮夷族,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是最早融合于华夏族共同形成汉民族的氏族群体,也就是与华夏族并立的“夷族”,其在夏、商王朝时期称之为“夷”,西周时期,将其分为东夷和淮夷两个组成部分,最后在春秋时期彻底融入汉族。

  中国科学院院士、新中国考古学奠基人夏鼐在《中国文明的起源》一书中认为:“夷族,是东方的夷族和西方的华夏族两个文化系统的交替发展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

  著名历史学家徐旭生在1943年所撰写《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中认为:“远古的华夏集团、东夷集团与南蛮三大集团,是构成中华民族的主体,太昊是东夷集团的代表。”

  著名的国学大师、北京大学的翦伯赞经考证后也在《中国史纲》中说:“中华民族早期的大融合,主要是以三个部族为核心的,他们是黄帝族、炎帝族和夷族。”

  近有学者认为,称夷族为“羲黄子孙”,比称作“炎黄子孙”更恰当。

  太昊,即伏羲氏,为六千四百余年前曾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首领,他带领部落由甘肃天水迁至淮水以北的淮阳。之后,淮水流域乃至中国东部的以鸟、马、虎等为图腾的部落来归,伏羲氏融合了诸多氏族图腾,最终形成了以“龙”为图腾的东夷氏族,龙便是由虎头、鹰爪、牛耳、马脸、鹿角、鱼鳞、虾须和蛇身所组成的,其中,淮夷族人先祖的图腾就是“虎”。太昊伏羲氏定都于淮阳(古淮阴,今江苏楚州淮城镇),隔着淮水与淮阴遥遥相望。

  伏羲氏为“百王先”,他在古书中为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之先、五帝(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之首。中国古代史学家早就考证出,太昊伏羲的第十五代后裔是炎帝神农氏,神农氏之后五百年才有黄帝。

  太昊伏羲氏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他首创了八卦,造书契,发明网,制琴、埙,制定婚娶的礼仪,并以“龙”命官名,把人民带进了文明社会,因此被称为“人文始祖”。他所创的八卦不但是中华科学“数、理、象”理论的集大成,也在公元十七世纪为西方“数学二进制”及计算机的发明作了启迪。

  台湾学者李田井甚至认为,炎帝的事迹在史书中无多,而且还有黄帝屡次败绩于炎帝的记载,故而,说中华民族是“羲黄子孙”,比说“炎黄子孙”更为恰当、贴切。

  源流二

  源于地名,出自古代淮水,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淮水,是自古以来非常著名的一条河流,即流淌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今淮河,源出今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山脉的大复山,一直向东南,在洪泽湖以下为分三路下洩:主流通过三河闸,出三河,经宝应湖、高邮湖在三江营汇入长江,是为入江水道,全长约一千公里,流域达十八万七千平方公里;另一支流在洪泽湖东岸出高良涧闸,经苏北灌溉总渠在扁担港汇入黄海;第三支流在洪泽湖东北岸出二河闸,经淮沭河流入大海。

  整个淮河流域地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湖北五省,由于历史上黄河曾夺淮入海,现淮河分为淮河水系及沂沭泗水系,废黄河以南为淮河水系,以北为沂沭泗水系。整个淮河流域多年的平均径流量为六百二十一亿立方米,其中淮河水系四百五十三亿立方米,沂沭泗水系一百六十八亿立方米。

  淮河流域自古以来就养育了无数的中华子孙,创造了不朽的淮河文明。早在周定王姬瑜七年(公元前600年)以前,人们在支流淠河和东淝河之间洼地周围就开始圈堤蓄水,开创了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芍陂。经历代维修扩建,堤周长在一百里至三百里之间变化。周敬王姬丐(姬匄)三十四年(吴王姬夫差九年,公元前486年),吴国首先挖通了著名的邗沟渠,开通了淮河与长江之间的航运。周敬王三十八年(晋定公姬午二十九年,公元前482年),晋国在与楚过争霸过程中,魏氏家又开通了著名的鸿沟渠,由淮河支流泗水经古济水到达黄河。到了隋炀帝杨广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又修建了著名的通济渠,从黄河引水在泗州入淮水。中华民族儿女的淮河流域建筑的这些古运河,在沟通南北交通的历史上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淮河流域生息繁衍的住民中,很早即有以淮水之名魏姓氏者,称淮氏,世代相传至今,其姓源繁复,不可一论,但据传其最早以淮水为氏的,是西周初期的东夷民族的一个分支徐淮夷,在周穆王粉碎徐淮夷首领徐偃王发动的大规模叛乱之后,即产生了淮氏一族,以徐偃王为得姓始祖。后有族人辗转迁播至云贵高原,在汉朝时期的夜郎国中屡有出现。

  源流三

  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燕国鉅燕,属于以氏族称谓为氏。

  智淮氏,高丽文为“지회씨”,为箕氏朝鮮的国民姓氏,其来源于战国时期燕国遗民,在古朝鲜分为邵燕、鉅燕二部。

  智淮氏出于鉅燕,鉅燕,即巨燕,指今山东北部地区,古属燕国。

  箕氏朝鲜第四十一代王箕淮执政时期,正值秦末汉兴,刘邦、项羽二人逐鹿于中原,史称“楚汉相争”时期。中原齐、赵及燕地之民数万口因避战乱而亡命于准(箕氏朝鲜),箕准辟其西地予以安置。“鉅燕”,就是指秦汉之际避乱于源于箕氏朝鮮的山东燕国移民。

  汉高祖刘邦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因汉燕王卢绾反汉,汉以樊哙、周勃伐燕,燕王卢绾亡命匈奴。时有燕国人卫满,乘卢绾亡命之机,聚党千余人,东渡浿水(今朝鲜大同江)投奔箕氏朝鲜。

  卫满到箕氏朝鲜后,建议箕准开放其西界接纳中原亡命之人,以为朝鲜之屏藩。箕准采纳了卫满的建议,并拜卫满为博士,赐以圭,封之百里,命守西界。

  后来,卫满谎称有十路汉军来伐,求入内宿卫,箕准稀哩糊涂地同意,开门辑虎,之后卫满联合党羽反叛箕准,箕准入海逃至韩地,自号韩王。箕氏朝鲜至此亡。卫满占据箕氏朝鲜后,以故燕、赵、齐诸国亡者,举卫满为王,立都于王险城,史称卫满朝鲜。

  大汉王朝版定天下之后,辽东太守即约卫满为外臣,负责“保塞外蛮夷,毋使盗边;蛮夷君长欲入见天子,勿得禁止”。

  到汉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原卫氏朝鲜的秽君南闾归降汉王朝,率二十八万人随诣至辽东内属。汉武帝以其地置海郡(今辽宁海城),智淮氏随之内迁中原,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智氏、淮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源于芈姓,出自汉朝淮南王刘安后裔,属于以先祖爵号为氏。

  该支淮氏,据传是出自汉朝淮南王刘安。

  大汉王朝的创立者汉高祖刘邦共生有八个儿子,刘安的父亲刘长是他最小的一个儿子。刘安:公元前179~前122年,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

  楚汉之争的尾声在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败亡后,刘邦在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和燕王臧茶等诸侯王的“劝进”下,由“汉王”晋基而成了汉王朝的皇帝,完成了由秦到汉的历史性过渡。

  汉王朝建立后,西汉中央政权与各诸侯王的矛盾很快便浮出水面,在激烈的利益冲突下,各诸侯王纷纷举兵叛乱。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农历7月,淮南王英布首起率兵反汉,年老体弱的刘邦抱病亲率大军迎战,并最终将英布击败。此后,在一系列针对诸侯王的平叛战争中,刘邦得出了一条“经验教训”——各诸侯王之所以会与中央政权离心背德,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他们都不姓“刘”。

  于是,刘邦开始将诸侯王分封给刘氏的宗室子弟,到他于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去世时,总共有九位刘氏子弟被封为诸侯王,其中的刘长接替了英布的藩封,被刘邦立为淮南王。淮南藩国共领有九江、衡山、庐江和豫章四郡,都城在寿春,即今江西省寿县。

  不过后来历史的发展却表明,刘邦总结出的这条“经验教训”实在是荒唐透顶,被他亲自册封为诸侯王的刘氏子弟,随着羽翼的丰满和势力的膨胀,又很快走上了英布等异姓诸侯王的老路,他们不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甚至公然与朝廷分庭抗礼。

  汉文帝即位没多久,济北王刘兴居便首先举兵反叛;公元前174年,被汉文帝刘恒“待以兄弟之礼”的淮南王刘长也起了叛心。

  刘长的生母赵姬原是赵王张敖的姬妾,当年刘邦伐秦经过赵国时,赵王将赵姬献给了刘邦,赵姬在和刘邦一番巫山云雨之后竟有了身孕。后来张敖叛乱,赵姬受牵连被捕,她在生下刘长后愤而自杀。

  由于有了这样的出身,刘长从小便养成了叛逆的心理,在被立为淮南王后,他更是将这种心理发展到了极致,平素为人傲慢,骄横无比。到汉文帝刘恒执政时期,刘邦的儿子们大多已不在人世了,剩下的只有汉文帝和淮南王二人,因此,刘长做起事来更是骄纵妄法,无视朝廷的各种典章制度。比如他因为怨恨大臣辟阳侯当初没有替生母赵姬辩白,就寻机用袖中藏着的一把铁锥,亲手将辟阳侯杀死。

  刘长不仅在淮南国内不用汉法,而且还自己任命起各级官员来,小小的淮南国,俨然成了不在汉王朝统治下的“世外桃源”。

  汉文帝前元六年(公元前174年),刘长暗地里派人与太子刘奇等人勾结,并打算联合闽越人和匈奴人联手叛乱。但是,刘长的密谋很快便被朝廷发觉,他本人也被捉拿到了京城。

  汉文帝八年(公元前172年),刘长被废王位,汉文帝因念及兄弟之情,并未依法处刘长极刑,而是将他废爵流放到蜀郡。刘长在发配途中绝食而死,时年仅二十五岁,死后被谥为“淮南厉王”。

  刘长死后,淮南国藩号被取消,收归中央管理。

  两年后,汉文帝又想起了刘长这个自杀了的弟弟,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便下诏将刘长四个年仅七、八岁的儿子都封了侯;到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汉文帝把原来的淮南国一分为三,即淮南、衡山和庐江,封给了刘安兄弟三人,刘安以长子身份袭封为淮南王,时年十六岁。寄望于幼年便惨遭丧父之痛的刘安能对汉王朝忠心耿耿。

  然而事实上,刘安的一生,始终就是在对朝廷的不满、怨恨和异心频起之中度过的。

  刘安不同于自己骄横无比的父亲,他喜欢交游宾客,在做淮南王时,他招募的宾客和术士最多时竟达到了数千人。这些宾客在淮南王府不仅从事讲学、炼丹之事,而且还经常与他进行为政、治学以及做人的讨论。

  刘安也不同于一般的皇室子弟,他从小就不太喜欢骑马、打猎,而是爱好读书、学艺、弹琴,尤其热衷于道家黄老之术。由于天资聪明,加上勤奋好学,到汉武帝时,刘安已“流誉天下”,成了国内颇有名气的学者,在各诸侯王中也享有很高的声誉。汉武帝对他这位才华出众的皇叔很是欣赏,曾专门召他来长安撰写《离骚传》。据说汉武帝清晨下达了诏令,刘安中午就把《离骚传》给写好了,汉武帝看过后连声称赞。

  刘安好读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潜心治国安邦,著书立说。刘安爱贤若渴,礼贤下士,淮南国都寿春成了文人荟萃的文化中心,刘安和众门客们还共同编纂了千古不朽的名著《淮南子》(亦名《淮南鸿烈》)。

  《淮南子》有《内篇》二十一篇、《外篇》三十三篇、《道训》两篇,共二十余万字。又著有诗歌《淮南王赋》八十二篇、《群臣赋》四十四篇、《淮南歌诗》四篇、《淮南杂星子》十九卷、《淮南万毕术》等,其内容涉及政治学、哲学、伦理学、史学、文学、经济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农业水利、医学养生等领域,包罗万象。

  在《淮南子》中,集中体现了道家思想。在《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据考证,“曾青”就是指铜的化合物,有的科学工作者认为是铜绿,说法不一。

  刘安好黄白之术,召集道士、儒士、郎中以及江湖方术之士炼丹制药,最著名的有苏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晋昌、毛被、左吴,号称“八公”,在寿春北山筑炉炼丹,偶成豆腐。刘安因之被尊为豆腐鼻祖,八公山也因此而得名。

  刘安的治国思想是“无为而制”,对道家思想加以改进,不循先法,不守旧章,遵循自然规律制定了一系列轻刑薄赋、鼓励生产的政策,善用人才,体恤百姓,使淮南国出现了国泰民安的景象。

  尽管刘安的治国政策得到百姓的拥护,可是在那独尊儒术的时代,他所奉行的道家思想却屡遭汉廷驳斥。因此,汉武帝虽然非常欣赏刘安的才情,但他强力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统治思想,却和刘安推崇的“无为而治”的道家学说南辕北辙,而父亲刘长之死更成了刘安心中的一个“死结”。因此,刘安在广置门客进行“学术研讨”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积蓄力量,为有朝一日的谋反做着准备。

  不过,和自己的父亲一样,刘安的谋反计划还没有来得及实施,便由于门客雷被、伍被、孙子刘建的告密而划上了句号。

  在刘安招募的数千门客中,有八个人最具才华,他们分别是苏非、李尚、左吴、陈由、伍被、毛周、雷被和晋昌,这八个人号称是淮南王府上的“八公”。其中雷被是一位剑艺精湛的剑客,他在与淮南王太子刘迁的一次比试中,失手击中了刘迁,从此惹怒太子,后来更是被逼得在淮南国里待不下去了。

  于是雷被向刘安请求:跟随大将军卫青去打匈奴。没想到刘安听后,反倒认为雷被起了叛心,并将其免了职。心怀怨恨的雷被索性逃出淮南王府,跑到长安城状告起刘安来。根据汉律,凡阻挠执行天子诏令者,应被判弃市死罪。此时正忙着“削藩”的汉武帝,早已对刘安的所作所为有所耳闻,因此雷被这一状正好告对了时候,汉武帝顺水推舟,剥夺了刘安的封地。

  “八公”中的另外一位门客伍被,在得知刘安准备谋反时,曾经多次进行劝阻,但刘安不仅不听,还总是拿出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成功的例子来反唇相讥。伍被见自己的谏言得不到采纳,也决定反戈一击,将刘安谋反一事密报给了朝廷。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刘安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的孙子刘建又跳了出来,朝自己爷爷的心窝上狠狠地“捅了一刀”。刘建的父亲刘不害因为是庶出,很少得到刘安的宠爱,长期心存怨言。因此,他那个“没长脑袋”的儿子刘建,竟然也跑到了长安城告起状来。刘建的目的原本是想陷害太子刘迁,让自己的父亲当上淮南王的继承人。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一状恰恰将自己的爷爷送上了黄泉路。

  如此一来,雷被告状在前,伍被、刘建告发在后,汉武帝遂派有名的酷吏张汤前来办案,结果认定刘安谋反属实。汉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汉武帝以刘安“阴结宾客,拊循百姓,为叛逆事”等罪名,派兵进入淮南,从刘安家中搜出了准备用于谋反的攻战器械,和用来行诈而伪造的玉玺金印,自知罪无可赦的刘安自杀身亡,终年五十四岁;而与他串通一气的衡山王刘赐闻讯后,也自杀而亡。

  刘安死后,汉武帝下旨严厉追究此事,因此而受牵连而被杀者多达数千人。此后,汉武帝又下诏废除了淮南国,将淮南故地改为九江郡,收归中央政府管辖,淮南王藩族至此覆亡。

  后来,刘安家族中有一支族人侥幸脱逃,因先祖曾经是淮南王,故有将刘氏改为淮氏者,其后代一直延续至今。

  源流五

  源于满族,出自唐朝时期沙陀突厥族汪古氏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洪衮氏,亦称洪果氏,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满语为Honggon Hala,汉义“槐”,源于古沙陀突厥汪古氏部落,出自金国时期的黄帼氏部落,世居萨哈尔察(今吉林敦化)、吉林乌拉(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境,包括乌拉城、宜罕和林、金州、孙扎泰、俄漠、优哈尔、斐优等)等地,明朝时期即有冠汉姓为淮氏、槐氏、怀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迁徙

  (暂缺)

  分布

  淮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现今人口约三千,排在第九百七十四位,在台湾则没有,多以吴兴、播州为郡望。

  今山西省的运城市盐湖区、万荣县,临汾市尧都区、曲沃县,河北省的张家口市、邯郸市、邢台市、沙河市,陕西省的西安市户县、宝鸡市扶风县、沙河市、山西省运城市,江苏省的苏州市,辽宁省的沈阳市,河南省的南阳市、沁阳市等地,均有淮氏族人分布。

  另外,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西省、福建省等地亦有淮氏族人,今称客家人。

【郡望堂号】

  郡望

  吴兴郡:周朝始置县,三国时期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取吴国兴盛之意,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东晋朝义熙初年(乙巳,公元405年)移至吴兴(今浙江吴兴),当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市、湖州市、余姚市、杭州市、德清县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一带县地。隋朝仁寿二年(壬戌,公元602年)因地濒太湖而改名湖州。唐朝时期亦曾改湖州为吴兴郡。

  播 州:即今贵州遵义地区。古代时期为西南部的一个割据政权,公元前八~前五世纪前后的春秋时期,现在的遵义市所辖地域,先后或分别属于牂柯、巴、蜀、鳖、鳛等邦国。战国时期为夜郎属地。西汉朝元鼎六年庚午(庚午,公元前111年)夜郎归汉,始有农耕,史称“林木慰荟、田畴丰美、盖奥区也”,西汉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置犍为郡,郡治鳖县,即在今遵义市中心城区附近。自从汉武帝在汉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于夜郎地置牂柯郡后,作为邦国存在了二百五十多年的“夜郎国”之名从此消失。此后,作为郡县行政建制的的“夜郎郡”、“夜郎县”之名曾多次出现,唐朝贞观十三年(己亥,公元639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今贵州遵义市置播州,唐贞观十六年(壬寅,公元642年)所置的夜郎县,在今桐梓县境,为珍州的治所。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珍州置的夜郎郡,治所即在这个夜郎县。唐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诗仙李白被“长流夜郎”就是在该地区。唐朝乾符三年(丙申,公元876年),杨端率军击败占据播州的南诏政权,自立为主。夜郎县之名到五代时期废除。北宋太祖乾德三年(乙丑,公元965年),杨实献开始割据播州地区,以土司世领播州。北宋朝大观二年(戊子,公元1108年),播州首领杨光荣、杨文贵各献其地附宋,分别置播州和遵义军。北宋时期复置,宋宣和二年(庚子,公元1120年)又废,计先后存废达四百八十年。北宋朝宣和三年(辛丑,公元1121年)废播州为城,隶南平军;废遵义为砦,隶珍州,此后中国历史上再没有出现“夜郎”郡县之名,而播州之名,历经五代、宋、元到明朝末叶,存在了九百六十二年,所以人们常习惯用“播州”来代称古代的遵义。南宋朝嘉熙三年(己亥,公元1239年)复设播州安抚司。元朝至元十二年(乙亥,公元1275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诏招抚。元朝至元十四年(丁丑,公元1277年),杨邦宪以播州、珍州、南平军地降,仍置播州安抚司,以杨邦宪为绍庆、珍州、南平等处宣抚司充播州安抚使。杨邦宪卒,子汉英袭职,赐名赛因不花。元朝至元二十八年(辛卯,公元1291年)升为播州宣抚司,隶属于四川行省。元至元二十九年(壬辰,公元1292年)以赴京取道湖广为便,改隶湖广行省。宣抚司驻地在今贵州遵义,统辖黄平府、南平綦江、珍州思宁、旧州草塘等十九个长官司和诸峒寨。其时辖地大致相当今贵州遵义市、瓮安、黄平、凯里、湄潭、余庆、金沙、仁怀、习水、赤水、桐梓、绥阳、正安、道真以及四川綦江等县地区。元朝大德五年(辛丑,公元1301年),水西蛇节和水东宋隆济因不满元廷征发,联合各部起义,元发思州、播州兵讨伐。元朝大德七年(癸卯,公元1303年),元军擒杀蛇节、宋隆济。杨汉英因功进资德大夫,子孙承袭其职。元朝至正二十三年(癸卯,公元1363年)附明玉珍,明朝洪武五年(壬子,公元1372年)降归明朝,明朝洪武六年(癸丑,公元1373年)升为播州宣慰司。明朝万历二十八年(庚子,公元1600年),明神宗平杨应龙反叛即“平播之役”后,取消土司制度,实行“改土归流”,于次年分播州地为二,改设遵义府属四川,平越府属贵州。自唐朝末年杨端据播州始,至万历杨应龙止,凡二十九世,七百二十五年,期间保疆垦土,屡有战功。七百多年间中原及四川地区历经五代十六国之乱、金人之乱、蒙人铁骑统治、元末大乱,而播州之境岿然,巴蜀流民多归附。清雍正五年(丁未,公元1727年),遵义府由四川省划归贵州省管辖。直到民国初年,废除“府”的建制。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贵州省设十一个行政督察区,黔北十余县为第五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遵义解放,“第五行政督察区”改为遵义专区,后称遵义地区,为省政府派出机构,并以原遵义县城区为基础新建遵义市。此后的数十年间,遵义地区领辖的县市曾有少许变动。199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遵义地区改建为遵义市,原遵义市改建为红花岗区,原遵义地区领辖的县、自治县即归新建的遵义市领辖;赤水市、仁怀市为省辖市,由遵义市代管。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由红花岗区和遵义县北部划出部分地区,在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新成立汇川区。至此,全市共辖两区、两市、八县和两个民族自治县,即:红花岗区、汇川区、赤水市、仁怀市、遵义县、桐梓县、绥阳县、正安县、凤冈县、湄潭县、余庆县、习水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堂号

  吴兴堂:以望立堂。

  播州堂:以望立堂,亦称夜郎堂。

  字辈

  (暂缺)

【楹联典故】

  (暂缺)

  【典故轶事】

  1:传说中的徐偃王

  西周初期徐国国君徐偃王,建都泗水,生活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他趁周穆王赴瑶池会西王母之际,率军西进,紧迫黄河。周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管辖五百里范围。徐偃王对下属以仁义相待,当时有六个诸侯国向他朝贡臣服。后来周穆王命造父联合楚军进攻徐国,徐偃王主张仁义不肯战,遂败逃,数万百姓感其义跟随。

  徐偃王曾说:“吾赖于文德,而不明武务,以至于此。”至于徐偃王逃往何处,众说纷纭。史籍记载说他死于彭城武原县东山(今江苏徐州邳县)。但据一些其他史籍、方志如《郡国志》、《太平寰宇记》、《大明一统志》等的记载,徐偃王不是败退彭城东山,而是南逃浙江。

  夏王朝时期,早已雄距在东方的氏族部落统称“东夷”,其首领名皋陶,偃姓。相传,皋陶曾被部落联盟领袖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官员。皋陶生子伯益,伯益因助大禹治水有功,禹封其子若木于徐地,建立徐国,其部落名徐夷、徐戎或徐方。徐国世代相传,共传四十四世,直到春秋末期被吴国所灭,历时一千六百余年。徐国的范围为今淮、泗一带,国都建在今泗洪境内的大徐城。

  徐国的历史传至第三十二世时,国君即东夷盟主徐偃王。相传,第三十一世徐国君主的宫人,十月怀胎,分娩时,产下一肉卵。徐王认为是不详之物,命人将其弃之水滨。当时徐王家有一义犬名叫“鹄苍”,它将弃之水滨的肉卵衔回,咬破卵皮,卵内现出一男孩,就是后来的徐偃王。据旧志记载:“王生有异相……目不能缩视细物,望远乃见。荀子注云:‘其状偃仰,故称偃焉。’”

  由于“鹄苍衔卵”救徐偃王有功,徐偃王长大后一直厚待之,饲养至老死。据旧志记载:“鹄苍将死,头生角而九尾,盖黄龙也。葬之徐里,有垄存焉。”葬犬之处旧称“龙墩”,又名“鹄苍冢”,老百姓称“狗坟”。由于鹄苍在死时变成了九尾黄龙,故葬处称“龙墩”。徐里的百姓对鹄苍也十分崇敬,认为鹄苍为吉祥的象征,千百年来,人们祭祀它,祈祷其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吉祥,世世代代为鹄苍冢添土。如今,“龙墩”遗址仍高高耸立在泗洪县陈圩乡境内。

  数千年前的传说不一,当然不可完全相信,但由这些传说的长久不泯,可以反映出徐偃王在当时是受到当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尊重的。

  在历史长河中,徐戎逐渐发展为东夷中实力最强大的部落,成为统辖淮、泗流域的东方盟主。西周初期,徐戎曾多次联合淮夷反抗周王朝。在周武王灭殷商之后,曾分封商纣王直子武庚继续统治殷商都城附近的地方,同时派其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武统帅军队,驻扎殷都附近,监视武康,史称“三监”。

  周武王逝世后,由其子周成王继位,由于成王年幼,周武王死前曾委托其弟周公旦摄政。商纣王之子武庚出于复辟的目的,利用管、蔡二监对周公的忌妒,相互勾结,并派人联系徐戎、淮夷等部落,起兵反周。后周公旦两次东征平息了叛乱,攻灭东方十七国,继续分封诸侯,而徐戎在这个历史阶段仍然保持着东方盟主地位。

  到了徐偃王即位执政时期,由于徐偃王治国有方,素以仁义闻名于世,因此徐国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国力不断增强,来朝贡者日益增多,统治的范围也越来越大。据史料记载,当时各地来朝者“三十有六国……地方五百里”,势力范围涉及到淮水、泗水流域的苏、鲁、豫、皖的部分地区。

  西周王朝在开始的二百来年中,特别是周成王和周康王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稳定,国力强盛,社会经济发展也较快。但到了周昭王和周穆王统治时期,西周王朝大肆对外侵犯,结果周昭王在南征的过程中淹死在汉水,全军覆没;而周穆王西征则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更加剧了民族矛盾,加重了对其他诸侯的剥削。因此许多诸侯国对宗主国的暴虐统治和沉重的经济负担甚为不满,徐偃王就是其中反对宗周最强烈的国君之一。

  而宗主国西周,对其诸侯子国颁布了很多规制,不允许子国逾制。但徐偃王则无视宗周的规定,首先“僭越”称王,将三十一世的“封君”变成了“王”;同时逾制建筑徐国都城。当时,周天子的王城“方九里”,而徐城的范围却大大超过了周天子的王城。据史籍《汉书·地理志》记载:“故徐国也,其城周十二里。”不仅如此,徐偃王尚有“欲霸上国”的雄心。这个情况在史籍《帝乡纪略》、《泗周志》等旧志上也有相同记载:“周穆王时为东方诸侯,长行仁义,欲霸上国,获朱弓彤失,以为天瑞,乃僭称王,陆地而朝者三十六国。”这种“僭越称王”、“逾制筑城”的违规之举,只有统领三十六国、被东南的江淮地区众多国推为盟主,敢于同周天子分庭抗礼的徐偃王才敢如此造次。不仅如此,徐偃王在都城外还建筑了他与宠妃的离宫的偃王夫人祷祀处梳妆楼。据旧志记载:“废皇城,在故城北里许,偃王时筑,盖离宫也。”“香城,在故城北里许,相传徐偃王夫人祷祀处。”在今泗洪县太平乡境内,废皇城遗志尚在,香城之名一直沿袭至今。

  在周穆王执政时期,由于徐偃王好行仁义,国力强盛,来归者日增,势力范围不断扩展。慑于徐偃王的威德,周穆王感到了严重威胁,遂以徐偃王“僭越称王”、“逾制建城”等为由,“乘八骏之马,使造父御之,发楚师袭其不备,大破之,杀偃王。其子宗遂北徙彭城武原山下,百姓归之,号曰‘徐山’。”

  徐偃王弃国出走不知所终后,因他在当地很具民心,于是周穆王便敕封其子偃宗为徐国君主,为子爵,史称“徐子”,继续管理徐国。从偃宗开始,徐国又相传了十一世至偃章禹,在周敬王八年(吴王阖闾姬光三年,公元前512年)终被强大一时的吴国所灭。

古徐国经过了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历时千余年,徐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徐文化,形成了淳朴的徐国民风。光辉的徐国历史和灿烂的徐文化似晶莹的宝石,永远放射出不朽的光芒。淮河流域的徐国史和长江流域的吴国史,共同组成了江苏地区的上古史,吴文化、徐文化和吴徐过渡地带的文化,共同组成了江苏地区的古文化。

  2:箕氏朝鲜

  箕氏朝鲜即古朝鲜,非现代朝鲜,是公元前十一世纪商周时期出现于中国东北地区的特定历史,是中国东北地区古代民族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箕氏朝鲜自西周初出现于东北历史舞台,经历了周、春秋、战国约千余年的历史。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在统一东北前,箕氏朝鲜以西周侯国的身份活跃于东北南部及朝鲜半岛北部一带地区。

  秦王朝统一六国后,箕氏朝鲜归属于秦朝。秦末汉兴,中原政权无暇东顾、故燕国人卫满乘势灭亡了箕氏朝鲜,并以卫氏朝鲜之称谓取而代之。

  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108年),西汉王朝为统一东北之计,以武力灭亡了卫氏朝鲜,并以其地置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自此,古朝鲜即箕氏朝鲜和卫氏朝鲜先后退出历史舞台,但其居民即古朝鲜族仍以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为东北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

  ⑴.古朝鲜:

  关于古朝鲜,朝鲜的学者认定:“古朝鲜是朝鲜历史上一个奴隶所有者国家,原名‘朝鲜’,后世史家为同满王朝(卫满)的朝鲜以及李氏朝鲜相区别,从‘古老的朝鲜’这一意义上,称之为古朝鲜。”就是说,“古朝鲜”是卫满朝鲜和李氏朝鲜以前的朝鲜。那么,这个朝鲜指的是哪个朝鲜呢?朝鲜学者从未作出过具体解释。

  许都历史学家都认为,“古朝鲜”之所以冠上“古”字,并不是古代朝鲜的缩称或简称,且与后来在朝鲜半岛上陆续建立的高丽、新罗、百济、李氏朝鲜和今天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更有本质的区别。古朝鲜是历史特定称谓,既不是国名,也不是族名,而是古地名,因为有箕子东封朝鲜之说,才赋予了朝鲜一词新的内容,史称箕氏朝鲜。李氏朝鲜出现以后,为了与箕氏朝鲜相区别,才将箕氏朝鲜冠以古字,统称“古朝鲜”。

  古朝鲜与李氏朝鲜既没有政治关系的继承,也没有血缘关系的继承。古朝鲜是公元前十一世纪商、周时期出现于中国东北地区的特定历史产物。古朝鲜是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范畴,与朝鲜历史无涉。

  在历史上,先有朝鲜其名,后有箕氏朝鲜其说,朝鲜与箕氏二者联系在一起,才有古朝鲜问题的提出。那么,朝鲜是以什么身份出现在中国史籍中的呢?据史籍《管子·轻重》、《揆度》中记载:“桓公问于管子曰:‘吾闻海内玉币有七荚,可得而闻乎?’管子对曰:‘……发朝鲜之文皮一荚也,汝、汉水之右冲黄金一荚也……天下之数,尽于轻重矣。’”这是中国史籍中最早记载的“朝鲜”一名。很显然,“朝鲜”最初是以地名身份出现的,其地盛产文皮(有纹彩的裘皮)。其后的史籍《史记·苏秦列传》中亦记载有:“苏秦……说燕文侯曰:‘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

  因为《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曾读过管仲的《轻重篇》,对朝鲜其名有更为具体的了解,故而指出:朝鲜和辽东、林胡一样均是燕国的属地。然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朝鲜和辽东、林胡等一样都是具有双重概念的地名,其地名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即自然地理概念和行政地理概念。

  朝鲜作为自然地理称谓其来源何处?首先,按照史籍《史记·朝鲜列传》、典籍《集解》中的记载:“朝鲜有湿水、洌水、汕水,三水合为洌水,疑乐浪、朝鲜取名于此也。”又“朝鲜音潮汕”,即其地内有一条汕水而得名。

  古代朝鲜学者李肯翊(公元1736~1806年)也考证说:“我东朝鲜之称,古人以为地近腸谷,故曰朝,出日先明,故曰鲜。”

  朝鲜一名似与其地近太阳有关。可见,朝鲜其名之来源有多种解释。然而,不论哪种解释,朝鲜作为地名是客观存在的。她与辽东并列,同是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辖境。不同的是,辽东在“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后,已经成为了燕国重要的郡制行政单位。朝鲜则因先期为箕子的封地,潜有特殊的政治内涵,故暂没有新的变化。因此说,箕氏朝鲜就是古朝鲜。

  ⑵.箕子与箕氏朝鲜:

  箕子,是中国商朝末期殷纣王的大臣。箕子,按史籍《史记》的相关注释:“箕,国名,子爵也。其名始见于《周易·明夷卦第三十六》:‘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其意是,箕子去东方日出之地,是好卦。明夷即日出之地朝鲜。这是中国古籍最早记载箕子去朝鲜这一史实。其后,司马迁在《史记》中多处记载箕子的身世及其活动事迹,为人们研究箕子其人提供了翔实的史料。

  据史籍《史记·宋微子世家》的记载,箕子是纣王的亲戚。经后人考证,箕子名胥余,一说是纣王的诸父,一说是纣王的庶兄。箕子德才兼备,与微子、比干,同被称为“殷代三贤”。又据史籍《史记·殷本纪》的记载,纣王为政残暴、荒淫,箕子作为朝臣经常劝谏纣王,纣王根本就不听。箕子为此很苦恼,有人就劝箕子远去。箕子说:“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于是,箕子披发佯狂而为奴,并作《箕子操》以自解。后来比干因谏被纣王杀害后,箕子被囚。

  周灭商后,周武王释出了箕子,并为比干修建墓园,微子自此做了周朝的臣子。但箕子不堪忍受国破家亡的悲惨结局,遂率族人、部属远离殷故地,东适朝鲜。

  关于箕子东适朝鲜,在史籍《尚书大传》有明确记载:“武王胜殷,释箕子之囚,箕子不忍周之释,走之朝鲜,武王闻之,因以朝鲜封之,箕子既受周之封不得无臣礼,故于十三祀来朝。”对此,朝鲜的史料文献中有更详细的记载:“箕子率五千人入朝鲜,其诗书礼乐,医药卜筮,皆从而往,教以诗书,使知中国礼乐之制,衙门官制衣服,悉随中国。”是箕子东走朝鲜,才给昔日荒蛮之地的朝鲜带去了中原文明。

  从以上史料来分析,箕子被周武王释放后,因不忍看到殷王朝败亡的结局,而东迁朝鲜。其后,周武王顺水推舟地东封箕子于朝鲜。显然,是箕子东迁朝鲜在先,周武王封箕子朝鲜在后。因为在当时朝鲜为殷地,周灭殷后,朝鲜自然辖属于周王朝,因此,周武王才有资格东封箕子于朝鲜。而箕氏朝鲜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周武王东封箕子于朝鲜,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殷代三贤,比干被纣王杀害,微子臣于周,只有坚贞不二的箕子选择了东适朝鲜的道路,周武王默许了箕子所选择的道路,不仅没有伤害他,而且顺势东封其于朝鲜,这是周灭商后,周武王朝对殷商贵族采取的安抚、拉拢政策使然;其次,箕子东封朝鲜,可以使周王朝的东北边陲更加完整统一,有利于东北地区的开发和建设,这也是周武王经略东北的明智之举。

  箕子被封朝鲜其地后,其政治属性应视为周王朝的一个地方政治实体。箕子封于朝鲜,授权自周武王。根据周朝制度,箕氏朝鲜要定期朝周。朝鲜为殷地,箕子东适朝鲜带去了很多殷之遗民。据史籍《海东绎史》的记载:“箕子率五千人入朝鲜……”这“五千人“显然只是个概数,是被箕子一次性带入朝鲜的。箕氏朝鲜存世四十余世,几与春秋战国相始终。其间从中原流亡至朝鲜者不可胜数。学者金毓黻(公元1887~1962年)考证后说:“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以开拓东北之疆土,一如太公之封于齐,召公之封于燕,盖当时之一蕃国也。”由此,可以将箕氏朝鲜视为西周的一个侯国。

  在历代古籍中,虽然没有记载箕子为“朝鲜侯”,但却记有“箕子之后朝鲜侯”。三国时期曹魏京兆人鱼豢在史籍《魏略》中更为详细地记述了这一史实:“昔箕子之后朝鲜侯,见周衰,燕自尊为王,欲东略地。朝鲜亦自称为王,欲兴兵逆击燕,以尊周室。”这说明,朝鲜侯与燕侯一样,一直作为周王朝的侯国,以不同方式维系着与周王朝的关系。

  到了春秋末、战国初,周王朝的中央集权地位已大为削弱,诸侯国更替称霸于中原,战祸连绵。而地处东北地区的箕氏朝鲜因地域偏远,却能偏安于一隅。箕氏朝鲜虽然也是以诸侯国身份活跃于东北历史舞台,其先天不足的弱势很难与中原的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雄强国相提并论,只好卵翼于相邻的燕国。进入战国中后期,箕氏朝实际已经完全依属于燕国。

  据史籍《汉书·地理志》记载:“燕地,尾、箕分懋也。武王定殷,封召公于,其后三十六世与六国俱称王……皆燕也。乐浪、玄菟,亦宜属焉。”

  乐浪、菟,是汉朝灭朝鲜后于其地设置的两个郡,即箕氏朝鲜之代称,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属燕国。这在史籍《魏略》中有记载:“昔箕子之后朝鲜侯,见周衰……其大夫礼谏之,乃止。使礼西说燕,燕之,不攻。后子孙稍骄虐,燕乃遣将秦开其西方,取地二千余里,至满番汗为界,鲜遂弱。”可见,当时箕氏朝鲜也曾企图以周王室的名义西略燕国,但势力不济,反被燕国征服。这大概就是箕氏朝鲜服属于燕国的历史背景。

  箕氏朝鲜虽然在地域上属燕国,但在其他方面,却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和文化特色。这因为“殷道衰,箕子去之朝,教其民以礼义,田蚕织作。乐浪朝鲜民禁八条”。在箕子的教化下,箕氏朝保留了鲜明的殷商文化传统,其民风淳,法纪严明,有所谓“八条之教”,“是以其终不相盗,无门户之闭”,达到了“君子”之境界,以致于后来的孔子都十分想往如此美妙的地方。

  ⑶.箕氏朝鲜与卫满朝鲜的关系:

  自殷末周初,箕子东封朝鲜,成为西周王朝的一个侯国开始,至“……燕乃遣将秦开攻其西方,取地二千余里,至满番汗为界,朝鲜遂弱”止,箕氏朝鲜经历了西周、春秋战国大约近千余年的历史。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天下,派遣大将蒙恬筑长城到辽东,当时箕氏朝鲜已传四十余世,其王名否,因畏秦朝袭之,略服属秦。箕否死后,其子箕准即位,为箕氏朝鲜四十一代王。

  箕准在位二十余年,正值秦末汉兴,刘邦、项羽二人逐鹿于中原,史称“楚汉相争”时期。中原齐、赵及燕地之民数万口因避战乱而亡命于准(箕氏朝鲜),箕准辟其西地予以安置。

  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因汉燕王卢绾反汉,汉以樊哙、周勃伐燕,燕王卢绾亡命匈奴。时有燕人卫满,乘卢绾亡命之机,聚党千余人,东渡浿水(今朝鲜大同江)投奔箕氏朝鲜。卫满遂建议箕准开放其西界接纳中原亡命之人,以为朝鲜之屏藩。箕准采纳了卫满的建议,并拜卫满为博士,赐以圭,封之百里,命守西界。后来,卫满谎称汉兵十道来伐,求入宿卫,卫满诱亡命余党反准,箕准败入海,居韩地,自号韩王。箕氏朝鲜至此亡。

  卫满占据箕氏朝鲜后,以故燕、赵、齐亡者,举卫满为王,都王险城,史称卫满朝鲜。汉定天下后,辽东太守即约卫满为外臣,负责“保塞外蛮夷,毋使盗边;蛮夷君长欲入见天子,勿得禁止”。

  卫满虽被汉朝称为外臣,但其与塞外夷不同,他是在汉朝授权下,协有辽东太保障,塞外蛮夷安宁之职,其责任重大。故卫满朝鲜凭借汉王朝给予的名分和势,以兵威财力侵降其周边诸小蕃。卫满朝虽然取代了箕氏朝鲜,但其政权性质未,仍是中原王朝的一个地方割据势力。然,需要强调的是,卫氏朝鲜传至其孙右渠,因所诱亡人(中原人)滋多,其势大增,中央汉王朝多有不恭,不像以前那样定期去中原朝见天子,并真番、辰国诸蕃欲上见天子,亦因其受阻。故卫氏朝鲜因此与央汉朝有隙。

  汉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原卫氏朝鲜侵降的秽君南闾见势叛右渠降汉,率二十八万口诣辽东内属。汉武帝以其地置海郡,以分卫氏朝鲜其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9年),汉朝派使臣涉何前往朝鲜责问右渠何不肯奉诏?涉何由此杀朝鲜裨长。汉拜涉何为辽东东部都尉。由此,朝鲜怨,并发兵杀何。卫氏朝鲜与中央汉王朝关系进一步恶化。事到如此,汉武帝遂发兵征讨卫氏朝鲜,经数战,卫氏朝鲜相路人死,相韩陶、将军口夹皆亡降汉。汉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夏,尼奚谷相参乃使人杀朝鲜王右渠降,卫氏朝鲜遂亡。

  汉武帝东定朝鲜后,以其地设置了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并对卫氏朝鲜降臣皆封侯,如杀右渠之尼奚谷相参封清侯,相韩陶为秋苴侯等。从卫满灭亡箕氏朝鲜,逐箕准亡命韩地及组建卫氏朝鲜的过程看,卫满本人为燕国人,又因避中原战乱而逃归卫满的原赵、齐等中原居民,自然也都是汉人。而卫满朝鲜的前身箕氏朝鲜为殷人,殷人亦汉人。所以说,卫满朝鲜和箕氏朝鲜一样都是以汉族为主体建立的多民族的与中原王朝结为蕃属关系的政治实体。

  从燕国大将秦开却东胡千余里,置辽东、辽西、玄菟等郡,到汉武帝东定朝鲜而开四郡,都是汉民族开发中国东北历史的辉煌时期。

  ⑷.箕氏朝鲜和卫氏朝鲜的辖域:

  在箕子未东封朝鲜以前,朝鲜作为自然地理称谓已为史载。

  据史籍《山海经·海内北经》的记载:“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在典籍《周易·明夷篇》中也记载:“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周易》中所称的“明夷”,亦作“良夷”、“岛夷”,古指“东方日出之地”。在典籍《尚书·尧典》中记载:“分命羲仲,宅腸夷,曰腸谷。”按孔注云:“东表之地称腸夷。”

  腸夷,即腸谷,指东方日出之地。据此,在朝鲜史书《东国舆地胜览》中解释说:“居东表日出之地,故名朝鲜。”

  然而,周武王东封殷亡臣箕子于朝鲜后,朝鲜才由自然地理概念转为行政地理概念,即箕氏朝鲜。至此,朝鲜才被赋予新的称谓,一为箕氏朝鲜,二为卫氏朝鲜,三为朝鲜县。

  那么,箕氏朝鲜和卫氏朝鲜其地在何处?据史籍《史记》中记载:“朝鲜王满者,故燕人也。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鄣塞。秦灭燕,属辽东外徼。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属燕。”

  战国时期的七雄之燕国,在其强盛的燕昭王时期,曾以武力略取了东鄙之真番和朝鲜,并为其置吏,筑障塞,此朝鲜者,即为箕氏朝鲜。后来,在燕国大将秦开的打击下,箕氏朝鲜不再像以前那样强大了,但并没有被燕国灭亡,只是附属于燕国。此时之箕氏朝鲜在周衰、燕强的压力下,从以尊周室的地位而转属于燕国了,这是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必然结果。

  为此,燕国为其置吏,并筑障塞。此障塞者,按学者金毓黻的解释:“障塞如明代之边墙,其制小于长城,盖由长城之东端,连绵逾今鸭绿江,而至大同江。”据此可以认定,箕氏朝鲜的东界在今朝鲜半岛北半部的大同江一线,即《史记》中所言的浿水。

  秦国灭燕国后,箕氏朝鲜畏秦国袭之,略服属秦国。秦国称其地为辽东外徼。因为,燕昭王时期,大将军秦开在略取朝鲜、真番前,曾以武袭破东胡千余里,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其后,燕国大将秦开又略取朝鲜,筑障塞,至大同江。燕国被秦国灭亡后,辽东至大同江一带因为燕国没有置郡,故秦国称其地为辽东外徼。而辽东外徼,正是昔日箕氏朝鲜的辖域。

  汉王朝取代秦朝以后,箕氏朝鲜形势又发生了质的巨变:箕氏朝鲜在汉灭秦以后,又转属于汉燕王卢绾之燕国。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刘邦亲率大军至邯郸(今河北邯郸),自南面进讨代王陈豨,令燕王卢绾亦率兵自东北击陈豨。后卢绾怕刘邦灭陈豨后进而消灭他,就又与陈豨勾结,暗地支持陈豨抗拒刘邦;还与匈奴通使,互为声援。

  次年即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击杀陈豨,得知卢绾与陈豨通谋,遣使召卢绾,卢绾托病不行。于是,刘邦以樊哙为将军,率军击汉燕。后又改以周勃代樊哙,攻下了蓟州,虏汉燕军的大将抵、丞相偃、太尉弱、御史大夫施等,并接连攻下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次后,卢绾带着他的家属、宫人、亲信等共数骑逃到匈奴,一年后死于匈奴。

  此时,原燕国人卫满乘东北空虚之机灭亡了箕氏朝鲜,占据了其地。之后,卫满东渡浿水(今朝鲜大同江),都王险,史称卫氏朝鲜。

  卫氏朝鲜虽然取代了箕氏朝鲜,但其领地仍属于汉朝。对汉朝而言,因其地遥远,加之战乱连绵,汉朝认为难守,故重新修复故塞以备边患。这亦因为秦朝时期没有在此地置郡,故汉朝称其地为“秦故空地”。但实际上秦朝在斯地设有上下鄣之置。说明秦王朝对此地亦有行政管辖权,同时也是箕氏朝鲜畏秦袭之,“略服属秦”的有力证据。

补充纠错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