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姓图腾(奎氏图腾)
奎姓是中华姓氏之一,读音作kuí(ㄎㄨㄟˊ)。其源有三:一是出自古代管理仓库官吏奎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二是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三是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奎姓现今人口自约五千,排在第九百零四位,在台湾名列第一千四百零一位。
【得姓始祖】
(暂缺)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官位,出自古代管理仓库官吏奎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奎,在古代原指星宿,即西天奎宿,本义代表白虎。
奎宿,在春秋时期荆楚一带写作“圭”,为古代星宿二十八宿之一,位于天球西方。在曾侯乙的漆箱盖上,就写有“圭”,是奎宿的排列之形,后才由“圭”演化成“奎”。
奎宿在西方,西方属白虎,白虎有七宿,其第一宿肉眼看上去有星十六颗,排列形状下如“圭”,上如“大”,古人认为其如两髀,即象人叉开腿站立时的两胯,故而称作“奎”。
在隋末唐初著名的星相学家、右拾遗内供奉王希明(丹元子)在《丹元子步天歌》中,把奎宿描述成:“腰细头尖似破鞋,一十六星绕鞋生。”
实际上,奎宿不止十六颗星,而是共有四十二颗星,其中:奎宿1~9属于仙女星座;奎宿11~16、外屏1~7属于双鱼星座;奎宿10不在任一星座内;王良1~5、策、附路、军南门、阁道1~6属于仙后星座;天溷1~4、土司空属于鲸鱼星座。
奎宿四十二星大多数是四、五等的暗星,其中最亮的奎宿9(仙女β)是二等星,在奎宿7上方有一视星等为四等的亮斑,这就是著名的仙女座星云。
在古代,人们以人间官职或物事任命这些星座:
奎:白虎的足,代表仓库或大猪,位在仙女座、双鱼座;
外屏:厕所或内室的屏障,位在双鱼座;
天溷:牲畜圈或厕所,位在鲸鱼座;
土司空:负责土木建造的官员,位在鲸鱼座;
军南门:军营的南门,位在仙女座;
阁道:高楼间架空的通道、苑圃之间的通道,位在仙后座;
附路(傅路):阁道的便道或备用道路,位在仙后座;
王良:春秋时期的驾马车高手,与春秋末期晋国上卿赵孟(赵简子)是同时代人;古人视王良五星中的四颗星为拉车的四匹马,最后一颗才王良本人,位在仙后座;
策:马鞭,位在仙后座。
在春秋时期,“奎”指仓库,掌管仓库的官吏就称之为“奎人”。奎人在战国时期还兼管采矿事务,亦称作“卝人”,主要官理矿产品的储藏和支用。
在奎人、卝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奎人氏、卝人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奎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二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黑龙江志稿》记载:
⑴.蒙古族洪鄂罗特氏,亦称璜郭罗特氏、黄乌罗特氏,蒙语为,世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ongelote Hala。蒙古族洪鄂罗特氏有在元朝初期随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入云南、贵州、四川者,随军屯兵云贵高原,后逐渐留居本地,其族人以古星宿名“奎宿”为崇,取汉姓“奎”为姓氏,称奎氏。
⑵.蒙古族奎车里克氏,亦称奎穆特氏,为蒙古新巴尔虎部姓氏,蒙语为,世居巴尔古(今河北张家口以北一带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Kuicelik Hala。后蒙古族奎穆特氏多冠汉姓为奎氏,而满族奎穆特氏则多冠汉姓为官氏。
源流三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黑龙江志稿》记载:
⑴.满族苏拉喇氏,又称松佳拉氏,满语为Sulara Hala,世居黑龙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奎氏、松氏、谢氏等。
⑵.满族索绰罗氏,在《索绰罗氏谱书》中记载,其氏族“原居长白山一带,在康熙年间分迁至辽东岫岩、兴京一带”,但在《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却又记载为:“索绰络氏,本系地名,因以为氏。其氏族散处于辉发及各地方。”辽东地区索氏的先人松果托(松吾突),在清初史料中多有记载:“松果托,满洲镶红旗人,世居辉发地方,国初来归。以闲散白身身份随军入关。至山东,梯攻临清城,率先登城,授骑都尉。定鼎燕京时,从征山海关,击败大顺军马步兵二十万众,叙功加一云骑尉,三遇恩诏加至一等轻车都尉。此后,其子孙相继承袭数世。”根据史料所记载,辽东索绰罗氏的先世原为海西女真人,他们随海西女真人的数次迁徙,由松花江流域来到辉发河流域,“国初来归”并人建州女真的具体时间应是在公元1607年,即努尔哈赤统一扈伦四部收复辉发部时归来的。他们氏族在迁徙前原居住地在松花江下游,即明朝时期的呕罕河卫、肥河卫、兀者卫等地,是于明朝中期定居在辉发河流域,并在这一时期以地为氏冠称索绰罗氏。据《满族宗谱研究》一书考证,索绰罗氏在明代中期定居辉发河流域以前,其先世为黑龙江尼玛察人,而原居住在“肥河卫、呕罕河卫的女真人为益得里氏”,益得里氏与尼玛察氏同宗。尼玛察在女真语中是“尼玛哈”(nimaha)的转音。”尼玛哈”在金国时期属于女真尼庞古部,其姓氏为“尼忙古氏”,金国时期译汉姓为鱼氏。应当指出的是,远在金国的“尼忙古”汉译为“鱼”,今日的满语为Nimaha,汉译也是“鱼”,语义上没有任何变化。满族索绰罗氏族的姓氏演变,由金国时期起,先后沿用了尼忙古氏、尼玛哈氏、益得里氏、索绰罗氏等等,而最后以多音节姓氏的第一字索字冠用了汉字姓,称索氏至今。在清朝中叶的乾隆、嘉庆、道光年间,索绰罗氏族的优秀人物索绰罗·英和,满洲正白旗人,隶内务府,后出任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史书称索绰罗·英和有异才,精通书法和诗文,和珅欲使之为女婿而不可。索绰罗·英和的两个儿子取“奎”为名,分称奎照、奎耀,从此以后,满族索绰罗氏族有了汉姓奎氏,世代相传至今。
⑶.满族奎佳氏,满语为Kuigiya Hala,属于满族脱谱姓氏,原取自蒙古族奎车里克氏,后省改为奎佳氏,今北京市满族同胞中仍有此姓,原居巴尔古(今河北张家口以北一带地区),后多冠汉姓为奎氏。
【迁徙分布】
迁徙
(暂缺)
分布
奎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现今人口自约五千,排在第九百零四位,在台湾名列第一千四百零一位,主要分布在今北京市、河南省的洛阳市、云南省的通海市、内蒙古自治区的土默特左旗、台湾省等地。
【郡望堂号】
(暂缺)
【楹联典故】
(暂缺)
【典故轶事】
云南蒙古族
云南省共有蒙古族三万多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数的0.1%强,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蒙古族主要居住在玉溪市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少量分散在其他地区。
居住在云南的蒙古族是元朝随军至滇后落籍通海的。南宋淳祐十二年(公元1252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十万大军经甘肃,进入四川。渡金沙江入滇,结束了大理国在云南的统治,统一了云南。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元世祖在云南通海境内曲陀关建立了“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现在河西镇的曲陀关、大寨及今九街乡的鞑靼营成了蒙古军的主要驻扎地。元朝中后期,蒙古族中的一部分人迁到河西城等地居住,一部分人则迁居凤山脚下。
元朝以后,因受到民族歧视,散居的蒙古族人多改为汉族,逐渐融合于汉族和其他民族之中,住在河西城、鞑靼营等地的蒙古族居民则搬迁到凤山脚下,渔户村(今兴蒙乡)成为云南蒙古族最大的聚居地。
兴蒙乡是1987年经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的民族乡,位于通海县秀丽的杞麓湖畔,凤山脚下,当时有五个自然村,全乡共有一千七百余户,五千余人,其中蒙古族占98%。
蒙古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蒙语支。几百年来,云南蒙古族语言、文字随着当地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生了变化。现在文字已全部采用汉文,使用的语言是一种特有的、独立的语言。这种语言的语音系统,大多数的短元音和辅音、语法结构与北方蒙古族语相同,词汇只有少数与北方蒙古族语一样。在姓氏中,仍保留着旃姓、期姓、奎姓、华姓等具有民族特点的姓氏。
云南蒙古族信奉多神,所谓万物有灵万物有神。家内堂屋楼上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和祖先牌位,厨房供奉灶王爷,每个族姓有宗词。在五个自然村内有观音、三圣宫、财神天王、鲁班、龙王、山神、土地等十多座庙宇,大的庙宇还有定期庙会,其中农历二月十九日的观音会最为盛大,会期五天五夜,举行宗教祭拜活动,搭台唱戏,具有群众文艺活动的特点。由于本地蒙古族建筑业发展较早,中国建筑业的祖师鲁班也是蒙古族群众崇拜的对象,农历四月初二这一天是蒙古族的“鲁班节”,在外地搞建筑的人都要赶回来过节,衬里杀猪宰羊,抬着鲁班雕像,载歌载舞、巡游各村,同时进行耍龙、跳蚌壳、划彩船等活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恢复过“那达幕”节,全乡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如民族舞蹈、体育活动等等。云南蒙古族也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火把节等节日。
云南蒙古族喜歌善舞,传统的乐器是龙头四弦琴,平时另女青年普遍都参加的娱乐活动是“跳乐”,青年们围成圆圈,用四弦琴伴奏,踏足击手,边歌边舞,舞姿健美,欢快有力。平时演出的还有云南花灯、滇剧等。蒙古族的民间文学主要有民间传说、民歌民谣、故事等,主要是以缅怀祖先的事迹、与黑暗的封建势力斗争的人物故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传说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憧憬为主要内容,具有代表性的是民间长篇故事《阿扎拉的故事》。歌谣则保留在“打乐”活动中,歌谣大致分为跳乐歌、对歌、讲词三类,表现手法简练、含蓄、充满智慧,具有较强的音乐性。
过去,蒙古族男子穿的是长袍,腰间扎腰带,与北方蒙古族相似。建国后,男子服饰已与汉族一样,而妇女服饰和头饰则很有特色。妇女上装一套共三件,第一件是贴身衣。高领、袖长至手腕,衣长及臀;第二件衣服居中而无领,手袖、衣长与第一件相同,穿着时衣袖反卷至肘和臂之间;第三件外衣是无袖无领,衣长只及腰部的对襟小褂,小褂左右两边各钉一排大小不一样的圆型银扣,腰间扎一条布腰带,在衣袖、高领和腰带两端都绣着精美鲜艳的图案和花边,三件衣服长短搭配,穿上后颇为美观大方,这种衣饰的高领、弯尖、袖口及花边图案还保留着北方蒙古族服饰的一些风格。
妇女的头饰,在青少年时,戴凤冠帽,两条发辫绕在帽边上,辫尾扎红缨,成亲后的妇女不戴帽子,用包头围在头上,生过孩子后,头发要全部盘绕在头上,用包头帕盖起来。
这里令人称道的风俗是“接柴”。当有人上山砍柴,家里的人必须按照古规到路上去接,并替挑柴人挑一程,表现了蒙古族人民文明和睦、互相关心的美德。
元朝以后,远离大草原的云南蒙古族居民,离开了马背,过着上山而樵,下水而渔,缘田而耕的生活。他们利用杞麓湖丰富的水产资源,捕鱼捞虾,以发展渔业而著称,并打桩垒埂,移石筑坝,把湖边大片沼泽地变成了数干亩良田,使蒙古族聚居地变成了鱼米之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乡镇企业更是迅猛壮大。新中国成立前,蒙古族建筑工匠参与建造了通海秀山古楼、聚奎阁等省内的一些建筑,使他们在省内享有盛誉,近几年组织起来的兴蒙乡建筑队伍,实力更强,技术更精,他们承建了各种类型的厂房、车站、影剧院、体育馆、医院、宾馆等多层或高层的建筑,从未出现过不合格工程,成为远近闻名的“建筑之乡”,省内、省外,甚至国外都留下了云南蒙古族建设者的足迹。1998年建筑业收入八百余万元,占全乡工农业总产值的20.4%,建筑业已成为兴蒙乡的一大经济支柱。
1998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两千三百余万元,比1997年增加三百余万元,增幅为14.89%,全乡人均收入六千六百余元,远远超过1997年人均收入。粮食总产量达两千五百余吨,是解放前粮食产量的四倍强,人均粮食四百八十余公斤,比1997年增加七十余公斤。
“教育为本,科技兴乡”是兴蒙乡人民的共识。近几年来兴蒙乡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现有中学六个班,小学十六个班,还有幼儿班五个,中小学入学率达100%,巩固率也达到100%。蒙古乡每年都有一、两人考上大学,近二十年来,全乡培养出大、中专生一百余人,群众的文化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