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姓图腾(六氏图腾)
六姓是中华罕见姓氏之一,读音作lù(ㄌㄨˋ),繁体字仍为六,不可写作陆、陸。其源有四:一是源自偃姓。皋陶之后封于六(故城在今安徽六合北,或舒城东南60里),后灭于楚,子孙遂以国为氏;二是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桓公子子六鳞,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三是出自改姓,明时方孝儒拒为明成祖(燕王朱棣)起草登极诏书,被杀,子孙避难江苏江阴,改姓六氏;四是源于满族,出自满族宁古塔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六姓现今人口约三千,排在九百七十五位,在台湾则没有。
【得姓始祖】
子六鳞、方孝孺、清六祖(佟·德世库、佟·刘阐、佟·索长阿、佟·觉昌安、佟·包朗阿、佟·宝实)。
子六鳞:春秋时期宋桓公之子。子六鳞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六氏、鳞,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方孝孺:明朝大儒,洪武初年为汉中教授,蜀献王聘他做世子的老师。明建文时期,入京做侍讲学士,名他的书轩叫“正学堂”,人们称他“正学先生”。燕王朱棣夺位,强迫方孝儒写即位诏,他坚决不写,结果被杀殉国。其后裔族人纷纷逃难,改姓氏为六氏、旋氏,皆以方孝孺为得姓始祖。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自偃姓。皋陶之后封于六(故城在今安徽六合北,或舒城东南60里),后灭于楚,子孙遂以国为氏。郑樵注云:“偃姓,皋陶之后。文五年楚灭之。今庐江故六城是也,子孙以国为氏。”“六城”,当即今安徽之六安。
源流二
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桓公子子六鳞,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宋国有个国君叫子卿,原名叫子御说,是宋湣公(宋闵公)子捷之弟。
周庄王姬佗十五年(宋湣公十年,公元前682年),大夫南宫长万因受到君主戏弄和侮辱,忿杀宋湣公,立公子子游为君。其他诸公子借曹国军队反击,杀公子子游,立公子子御说为君,是为宋桓公。
子御说宠妃甚多,生有七子:子兹甫、子目夷、子三种、子四鱼、子五荡、子六鳞、子七肸。一直到周襄王姬郑元年(宋桓公三十一年,公元前651年)春天病逝,由长子兹甫继位,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二、愚仁宋襄公。
在宋桓公第六子子六鳞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六氏、鳞,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源流三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后期周宣王时大夫姬方叔之后,属于避祸改姓为氏。
明朝初期,方氏一族因明臣大儒方孝孺拒礼燕王朱棣,而遭受一次空前劫难,燕王诛杀了方孝孺,同时灭其十族(九族加上学生),受株连而死者达八百七十余人,被入狱充军者几达万人。许多后裔族人被迫纷纷改姓,四散奔命。
方孝孺的一支后人改姓为六氏,多居今江苏扬州江都一带。还有人改姓为旋氏、万氏等,逃至钧州(今河南禹州),后发展成大族。
该支六氏、旋氏、万氏,均为明初大儒方孝孺的宗族后人或门生弟子,“旋”字是“方”字的增笔,“六”字是“方”字的减笔,而“万”字则是“方”字的变笔。
源流四
源于满族,出自满族宁古塔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宁古塔氏,出自清六祖即清景祖翼皇帝佟·觉昌安兄弟六人的世居地,后以地为氏,满语为Ningguta Hala,汉义“六”。
清六祖,是指清兴祖直皇帝佟·福满的六个儿子,佟·福满当时是明朝的辽东都督,其六子分别是:长子佟·德世库,次子佟·刘阐,三子佟·索长阿,四子佟·觉昌安,五子佟·包朗阿,六子佟·宝实。佟·福满逝世后由佟·觉昌安承袭都督之爵,驻居于赫图阿喇(今辽宁新宾永陵镇),其他五个兄弟也各自筑城,近者距赫图阿喇五里,远者也不过遥距二十里,环卫赫图阿喇而居,这六个人在当时通称宁古塔贝勒,后来被后世后金大汗佟·努尔哈赤尊为“满清六祖”。
清六祖的后裔子孙世居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绥分(今中俄交界绥分河上游地区)、珲春(今吉林珲春)、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佟吉(今吉林敦化南部)等地。清朝中叶以后,清六祖后裔中的宁古塔氏族人多冠汉姓为六氏、宁氏、刘氏、艾氏、文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另外,满族宁古塔氏大家族有一个分支,称纽塔氏,亦称努他氏,满语为Nunta mongu,为宁古塔氏四大分支之一,自己后来也有四个分支,祖居地亦在宁古塔,后多冠汉姓为六氏、刘氏、柳氏等。
【迁徙分布】
迁徙
(暂缺)
分布
六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现今人口约三千,排在九百七十五位,在台湾则没有,以河南、新安为郡望。
今上海市,江苏省的扬州市江都一带,均有六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号】
郡望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新安郡:秦朝时期置新安县,故址在今促池境内,属宏农郡,汉朝因之。西晋朝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改新都郡置郡,治所在始新(今浙江淳安),其时辖地在今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等一带地区。东晋末分置东垣县。北周保定间置中州,建德间废,改置新安郡。隋开皇年间改新安郡为谷州,后谷州与新安郡交相代替,隋大业初年省东垣入新安。隋朝时期的新安郡是由歙州改置,后移治休宁(今安徽休宁),再后移治到歙县(今安徽歙县)。唐贞观年间移治于今新安,后不复变,一直沿袭至今。
堂号
河南堂:以望立堂。
新安堂:以望立堂。
正学堂:明朝方孝儒,洪武初为汉中教授,蜀献王聘他做世子的老师。建文时候,入京做侍讲学士,名他的书轩叫“正学堂”,人们称他“正学先生”。燕王朱棣夺位,强迫方孝儒写即位诏,他坚决不写,结果被杀殉国。
字辈
(暂缺)
【楹联典故】
五言通用联
大道母群物;
达人腹众才。
——此联为明朝时期的文学博士方孝儒撰书联。
七言通用联
敢掷一笔追文正;
何患十族聚精英。
——全联典指明朝时期的文学博士方孝儒。
明世孤忠绵世泽;
周家元老衍家声。
——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方孝孺。下出典指周朝方叔。
桃水生香绵世泽;
凤山毓秀振宗风。
——此联为浙江省象山县溪上方村方氏宗祠联:上联“桃水”指当地的桃花溪,“凤山”即飞凤山,在溪上方村东,上有方孝孺祖墓。据考证,明永乐皇帝死后,方孝孺一案得到平反昭雪。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宁海知县戴显就在故里桃花溪畔建“方正学故里祠”,每年春秋二祭。知县跋山涉水前来祭拜,甚感不便,后迁此祠至县城跃龙山,于是海隅的孤祠也就荒芜倒坍了。
八言以上通用联
谁是万人,头上还应加一点;
我非孤女,身边也有伴终生。
——此联为析“方氏”二字联,上联拆“方”字,下联拆“姓”字。暗喻六氏实为方氏裔亲。
【典故轶事】
明朝初期“孝孺事件”:
方孝孺:公元1357~1402年,字希直,又字希古,号逊志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其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方克勤之子;宁海缑城里溪上方人(今浙江宁海大佳何乡溪下王附近,原村已废)。著名明初文豪大儒。
方孝孺为官宦之家,其父方克勤,在明朝洪武初年曾授山东济宁知府。
方孝孺自幼聪慧,读书过目不忘,六岁时即能作诗,人奇其才,呼为“小韩子”。
方孝孺十五岁随父兄北上济宁,励志攻读,少年学问,多得之于庭训。及长,承学于著名学者宋濂。当时宋濂门下,学子如云,如胡翰、苏伯衡诸生,悉为学界名流。方孝孺一登门,则相形见绌,皆自愧不如。宋濂亦器重方孝孺,曾以“百鸟中之孤凤”作比。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王朝命各朝觐官举荐贤士,东阁大学士吴沉等起荐了二十六岁的方孝孺。
方孝孺应徵至京后,在奉天门受旨作《灵芝》、《甘露》两诗,甚合圣意。赐宴时,明太祖朱元璋有意使人欹斜几具,试其为人,方孝孺必正而后坐。朱元璋喜其举止端庄、学问深厚,有期待日后辅佐子孙之意,厚礼而遣还乡。
此后十年,方孝孺居家读书写作,著有《周易考次》、《宋史要言》等篇。虽生活清苦,贫病交迫,甚至连日断炊,仍奋笔不辍。三十一岁时,仇家与叔争讼,词连方孝孺,官府籍其家,械押至京问罪。朱元璋见了方孝孺的名字,案也不看,特命释放其回家。
及至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明王朝再次荐方孝孺。明太祖才召授汉中府学教授。翌年农历闰4月至蜀任教,深得蜀献王赏识,聘为世子师。
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逝世,明惠帝即位,遵照太祖遗诏,召方孝孺入京,任翰林侍讲。次年又升为翰林学士,值文渊阁。明惠帝尊以师礼,日侍左右以为顾问。帝读书每有疑处,即召方孝孺讲解。后恩遇日重,凡国家大事,常命方孝孺就届前批答。当时宫中纂修《太祖实录》及《类要》等史书,方孝孺担任总裁。后又晋升为文学博士,奉命与董伦、高逊志等人主持京考,试取天下贡士。
明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当时朝廷的所有征讨檄文,均出自方孝孺之手。他并为朝廷多方策划,欲阻燕兵南下。无奈局势苍黄,难以逆转。第二年,燕兵破金川门入京师,宫中大火,明惠帝不知所踪,方孝孺日夜恸哭于殿陛。
朱棣进京后,清宫三日,连连诛杀旧臣。镇抚将军伍云执方孝孺献与朱棣。
朱棣自北平南下时,军师姚广孝曾对朱棣说:“臣有所托。”
朱棣问“何为?”
姚广孝答道:“南有方孝孺者,素有学行,武成之日,必不降附。切请勿杀之,杀之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当时朱棣颌首答应。至此,朱棣见抓住了方孝孺,大喜,便命方孝孺进宫起草即位诏书。
方孝孺披麻带孝上殿,痛骂朱棣,拒不草诏。朱棣无奈,将方孝孺关押狱中,命宫中百官,每日数次劝说,甚至派遣方孝孺的两位学生廖镛、廖铭去狱中相劝,但毫无效果,反被训斥。
后来,朱棣决定亲自劝导方孝孺,命锦衣卫强行撕去方孝孺缝死在身上的丧服,套上朝服,绑架进殿。
方孝孺到后,朱棣破例为方孝孺设座,并起身劝慰说:“先生何自苦,余欲学周公辅成王耳。”
方孝孺立即反问道:“成王安在?”
朱棣说:“渠自焚死。”
方孝孺再问道:“何不立成王之子?”
朱棣说:“国赖长君。”
方孝孺又问:“何不立成王之弟?”
朱棣无法回答,只好搪塞说:“此朕家事耳,先生无过劳苦。”即暗示左右,强行授笔于方孝孺,并说:“诏天下草,非先生不可。”
方孝孺接过笔,疾书“朱棣篡位”四个大字,之后投笔于地,放声大哭,且哭且骂说:“死即死,诏不可草。”
朱棣发怒说:“汝不顾九族乎?”
方孝孺奋然回答说:“便十族奈何!”骂声益厉。
朱棣大怒,命人将方孝孺从嘴角直割到耳朵,方孝孺满脸是血,仍喷血痛骂不绝。
朱棣厉声道:“汝焉能遽死。当灭汝十族!”于是,一面将方孝孺关押狱中,一面搜捕其亲戚家属等人,逮解至京,当着方孝孺的面,一个一个杀戮。每杀一个追问一声,是否能回心转意。
方孝孺强忍悲痛,始终不屈服于朱棣的残酷威胁,当弟弟方孝友被抻到时,方孝孺看着因受自己牵累而行将就戮的弟弟,不觉泪如雨下。
方孝文从容吟诗一首慰藉方孝孺:“阿哥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到家山。”
方孝孺也作绝命词一首:“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最后,朱棣将方孝孺押至聚宝门外磔死。所灭十族(九族以及他的学生),死者达八百七十三人,入狱和充军流放者几达万人。许多后裔族人被迫纷纷改姓,四散奔命。
方孝孺的一支后人改姓“六”氏,逃居于今江苏扬州江都一带。有改姓“旋”氏,逃至钧州(今河南禹州)一带,后发展成大族。还有改为“万”氏者。该支旋氏、六氏、万氏均为方孝孺的宗族后人或门生弟子,“旋”字是“方”字的增笔,“六”字则是“方”字的减笔,“万”字则是“方”字的变笔。
方孝孺逝世后,其弟子德庆侯廖永忠之孙镛、铭等人捡其遗骸,葬于聚宝门外山上(今江苏南京雨花台西侧山麓)。墓地至今尚存。
死于宁海城邑的方氏族人,由义士马子同收其残骸,皆投于一口井中,后称此井为义井。后人建有方孝孺祠,也称方孝孺读书处,在宁海县城南跃龙山上,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
方孝孺擅长文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称“孝孺学术醇正,而文章乃纵横豪放,颇出入于东坡、龙川之间。”故每一文出,海内争相传诵。方孝孺死后,朝廷文禁甚严,但仍有其弟子私藏方孝孺的遗稿,集为《缑城集》。后世文禁渐弛,遂有《逊志斋集》行世。清朝《古文观之》亦选载其《深虑论》、《豫让论》二文。
有古人弔方孝孺祠时写道:“瞻仰仪型感慨深,勿看白日惨秋阴;祠荒残碣苔重合,木落空斋鸟自鸣;仗节一身甘赤族,褒忠千古见丹心;西风遮莫吹双泪,怕染缑城血满林!”
方孝孺刚正不阿、愚忠不墨的书儒气节,为历代后世正直人士所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