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姓图腾(兰氏图腾)
兰姓是中华姓氏之一,源于姬姓与芈姓,姬姓兰氏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公族之后,属于以为氏。 芈姓兰氏出自楚庄王之幼子兰,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百家姓没有兰姓,只有蓝姓,现实中真正的兰姓很少, 另有很多兰氏是因《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中的蓝姓简化而来。兰姓现今人口约一百一十多万,排在第一百五十九位,在台湾排在二百六十八位。
【释义】兰,本义是兰草,即香草。,也称泽兰。多年生草本,菊料,有香味,全草可供药用。
【得姓始祖】
姬子兰: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期郑国君主为郑穆公姬兰。在周宣王执政时期,把同父异母少弟姬友封于郑(今陕西华县),称郑桓公,为西周最后分封的一个诸侯国。郑国传至周襄王姬郑二十五年(郑穆公姬子兰元年,公元前627年),郑桓公的孙子姬子兰即位。传说,郑穆公之母在生他时,梦见天使手执一株兰草,异常恭敬地赠予她,其时幽香扑鼻,醒来似乎余味无穷,不久即产下一子,遂将其取名为“兰”。姬子兰在位二十二年,逝世后谥号为“穆”,史称郑穆公。其支庶子孙中有的以王父之名为姓氏者,称兰氏,世代相传至今,文字简化改革之后,兰氏简笔为兰氏,史称兰氏正宗。兰氏族人大多尊奉郑穆公姬子兰为得姓始祖。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君主郑穆公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期郑国君主为郑穆公姬兰。在周宣王执政时期,把同父异母少弟姬友封于郑(今陕西华县),称郑桓公,为西周最后分封的一个诸侯国。郑国传至周襄王姬郑二十五年(郑穆公姬子兰元年,公元前627年),郑桓公的孙子姬子兰即位。传说,郑穆公之母在生他时,梦见天使手执一株兰草,异常恭敬地赠予她,其时幽香扑鼻,醒来似乎余味无穷,不久即产下一子,遂将其取名为“兰”。姬子兰在位二十二年,逝世后谥号为“穆”,史称郑穆公。
其支庶子孙中有的以王父之名为姓氏者,称兰氏,世代相传至今,文字简化改革之后,兰氏简笔为兰氏,史称兰氏正宗。
兰氏族人大多尊奉郑穆公姬子兰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芈姓,出自楚庄王之幼子芈兰(熊兰),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楚庄王芈旅(熊侣,前613年至前591年在位)敕封他的小儿子芈兰(熊兰)为上官邑(今河南滑县)大夫。
在芈兰的后代子孙中,有以先祖所封邑名为姓氏者,称上官氏;亦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兰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大夫食采于兰邑(今山东枣庄),其后裔子孙中有以邑名为姓氏者,称兰氏。
源流四
源于匈奴族,出自古匈奴族休屠部乌洛兰氏、拔列兰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匈奴族休屠部的凉州乌洛兰氏、拔列兰氏,在南北朝时,归附于北魏政权。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政策,乌洛兰氏、拔列兰氏两氏族被改汉姓为兰氏、石氏。
源流五
源于鲜卑族,出自鲜卑族拓跋部,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政策后:
①鲜卑族拓跋部中的是兰氏,亦称是连氏,后多改为改兰氏、连氏。
②拓跋部嗢石兰氏,亦称乌石兰氏,后多改为兰氏、石氏。
③拓跋部乌洛兰氏,后改为兰氏。
④拓跋部仆兰氏,亦称普兰氏、蒲兰氏,后多改为仆氏、普氏、蒲氏,亦有改为兰氏者。
源流六
源于鲜卑族,出自鲜卑族独孤部,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南北朝初期,鲜卑族独孤部为北魏初期核心的八大家族之一,亦是构成北魏王朝的三十六部之一,除了部分族人仍为独孤氏外,在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以前即有改为汉字单姓者,为兰氏、卜氏。
源流七
源于羌族,出自古羌族白兰氏部落,属于以部族称谓汉化改姓为氏。
古羌族白兰氏,是在历史上开发青海的少数民族姓氏之一。后在南北朝时期大举迁徙于中国西南地区,在云南、贵州地区为古兰若人,其族后逐渐演进为彝族,其中即有以原部落称谓为汉姓兰氏者;在广西地区的族人逐渐演化为壮族,其中亦有以原部落称谓为汉姓兰氏者。
源流八
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女真族后裔,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额哲氏,满语为Eje Hala,汉义为“骟牛”,世居兰河山,后有以居地名称取谐音汉姓为兰氏、哲氏者。
②满族辉罗氏,源于金国时期古女真族姓氏“会兰氏”,以姓为氏,满语为Huilo Hala,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乌拉、松花江沿岸,后冠汉姓为兰氏、辉氏、何氏等。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拉库勒氏,亦称喇库勒氏、兰库拉氏,满语为Lakule Hala,世居木楞扎喇(今黑龙江牡丹江穆棱林区),后冠汉姓为兰氏、郎氏。
源流九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①蒙古族扎赖氏,亦称札答兰氏、札只剌氏、茶赤剌氏,是成吉思汗的劲敌札木合的后裔,世居锡喇塔拉。满族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alai Hala。其族人中后有冠汉姓为兰氏者。
②蒙古族乌兰氏,汉义为“红色”,世居呼伦贝尔、黑龙江。满族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lan Hala。其族人中后有冠汉姓为兰氏、洪氏者。
源流十
源于达斡尔族,出自金国女真族后裔,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达斡尔族必喇氏,亦称别兰氏、毕力扬氏,源于金国时期古女真族姓氏“必兰氏”,世居和悠、长白山、黑龙江、乌苏里江口等地区。满族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ira Hala,汉义“河川”。后冠多汉姓为兰氏、杨氏等。据史籍《黑龙江志稿·人物志》记载,达斡尔族瓦兰氏,亦称瓦然氏,为托莫氏的一个分支。满族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alan Hala,汉义为“巧妙”。后冠多汉姓为兰氏、乔氏等。
源流十一
源于回族,出自元朝官员谙都刺家族,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
据文献《回族人物志·元》中记载,回族中的兰氏,源自元朝官员谙都刺家族。谙都刺,字瑞芝,生于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祖父阿思兰,元朝初期随从大将军阿术征伐南宋,转战于河南江北各地,因功官至冀宁路(今山西太原)达鲁花赤(县令)。子孙因其中文音译名兰,遂以兰为氏。
回族姓氏中虽有音同字不同的“同源异姓”现象,但回族兰氏与蓝氏却不同源,不可混同!
源流十二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土家族、瑶族、回族、苗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兰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兰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迁徙
郑穆公时,郑国已迁都于新郑(今河南新郑)。公元前375年郑国为韩国所灭。兰氏子孙纷纷外迁,大多西迁陈(都城今河南淮阳)、宋(都城在今河南商丘)间地。此后至秦汉,兰氏基本上在中原一带繁衍发展。
两汉时期
见诸史册之兰氏仅有武陵太守兰广和兰夫人,且只有只言片语,让人难知其详。魏晋南北朝时,前秦有将军兰殊,南朝有兰子云,中昌魏(今河北大名)人兰钦、兰夏礼父子。可见此际已有兰氏因仕宦之故徙居江南。
唐朝时期有涪州人(今重庆涪陵区)兰冲虚。证明在重庆、江苏等南方亦有了兰氏人活动的身影。兰氏曾长期称盛于今河北定州,山东莒县、河南平舆一带。
宋、元之际,兰氏因仕宦,躲避兵火、瘟灾等原因始大举播迁江南各地,广泛分布于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等地。
元朝末期
山西因处于表里山河的特殊地理位置。对当时中原、江东一带饱受战火的老百姓而言,简直就是人间天堂,世外桃源,故山西兰氏繁衍得较为兴盛。
明朝初期
山西兰氏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等地。明末满清军队屠川,使川地百姓人口锐减。
清朝初期
伴随湖广填四川的运动,两湖之兰氏入迁四川。明、清两代,始有沿海之兰氏飘洋过海,或迁居台湾,或迁居东南亚各地。如今,兰氏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为多,这三省兰氏族人口总数约占全国兰氏族人口的57%。
分布
先秦时期,兰姓活动主要在河南和山东一带,进人秦、汉以后,北方民族的加入,使北方兰姓发展相对较快,在河北昌黎形成了望族。中原的兰姓随南下移民流扩散到长江以南地区。
唐、宋、明时期,兰姓发展很缓慢,是当时的小姓。明朝时期,江苏为兰姓第一大省,约居住了兰姓人口的37%。全国兰姓几乎集中于江苏、山西、山东、河南,四川、河北六省。兰姓人口主要向南方地区迁移。
当代兰姓的人口约110万,为全国第一百五十九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78%。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兰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态势。目前兰姓的第一大省为江西,大约占全国兰姓人口的14%。全国兰姓主要分布于江西、黑龙江、四川、广西,这四省区集中了兰姓人口的43%。其次分布在贵州、辽宁、内蒙古、重庆、河南、陕西,这六省区又集中了兰姓人口的27%。
兰姓在人群中分布表明在广西、黔湘赣大部、广东西北、海南南部、云南西南、四川中部、甘肃东南、宁夏南部、陕西中部、内蒙古中部、黑龙江中部,兰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27%以上,最高可达1.3%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13.8%,居住了大约42%的兰姓人群。在云川大部、重庆、贵州西北、湖南北部、湖南大部、陕西东南和北部、宁夏北部、甘肃西南、内蒙古中西、黑吉大部、山西西南、河南西端、江西东北、福建西部、粤琼中部,兰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 8%—0.27%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2.8%,居住了大约31%的兰姓人群。
今四川省的成都龙泉驿、雅安市、荥经县、凉山彝族自治州、广安市、阆中市,吉林省的长春市,青海省的大通县、湟源县,江西省的上饶市,河北省的石家庄无极县、赵县、泊头市、保定市、沧州市南皮县、廊坊市三河县、冀州市,山东省的平度市、菏泽市东明县、日照市、烟台市龙口市、莱西市,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常德津市市、邵阳市新宁县、岳阳市平江县,山西省的运城市、临汾市洪洞县、原平市,江苏省的连云港市灌南县、淮安市涟水县、扬州市,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的天水市,黑龙江省的海伦市,陕西省的延安市,河南省的偃师市、平顶山市宝丰县,南阳市唐河县,洛阳市孟津县,云南省的昆明市,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海南省的三亚市,湖北省的团风县,安徽省的阜阳市、安徽省淮北市、巢湖市和县,上海市,北京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均有兰氏族人分布。
【入闽迁徙】
郑穆公时,郑国已迁都于新郑(今河南新郑)。公元前375年郑国为韩国所灭。兰氏子孙纷纷外迁,大多西迁陈(都城今河南淮阳)、宋(都城在今河南商丘)间地。此后至秦汉,兰氏基本上在中原一带繁衍发展。两汉时期,见诸史册之兰氏仅有武陵太守兰广和兰夫人,且只有只言片语,让人难知其详。魏晋南北朝时,前秦有将军兰殊,南朝有兰子云,中昌魏(今河北大名)人兰钦、兰夏礼父子。可见此际已有兰氏因仕宦之故徙居江南。
宋、元之际,兰氏因仕宦,躲避兵火、瘟灾等原因始大举播迁江南各地,广泛分布于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等地。
明正德年间(1506-1521),福建省闽清县坂东镇兰氏迁居尤溪中仙的吉安村溪边,后因该村为尤溪县通永泰县必经之地,兵匪连侵,又于清乾隆五十年(1787)迁居吉安村前坪。约在明嘉庆年间(1796-1820),兰长春从尤溪中仙吉华村迁徒至西城镇七尺新建自然村。尤溪县西滨镇拥口村湖坞头一支兰氏迁居尤溪溪尾的秀峤村。1978年,秀峤村兰氏搬迁到赤坑自然村。
明、清两代,始有沿海之兰氏飘洋过海,或迁居台湾,或迁居东南亚各地。如今,兰氏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南、福建、江西三省为多,这三省兰氏族人口总数约占全国兰氏族人口的57%。
福建省的兰姓主要居住在龙岩市武平县、三明市将乐县,泉州市、莆田市、福州市连江县、宁德市等地。
台湾兰姓主要来源福建,高山族同胞也有兰姓;特光复后也有各省迁徙入台。散居台南、高雄、台北等各个市县。
【郡望堂号】
郡望
中山郡:中国古代称“中山”者有四:①战国时期原为顾国的都城(今河北定县),一度为魏所灭,复国后迁灵寿(今河北平山),周郝王十九年(乙丑,公元前296年)为赵国所灭;秦朝时期归属于巨鹿郡。②西汉汉高祖刘邦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设置中山郡(今河南登封),汉景帝执政时期改回为中山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部与河北省正定县之间一带,包括今河北定州、安国、唐县、新乐、无极、满城、完县、望都和保定一带;南北朝时期后燕以为都城;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国置郡。③宋朝时期以定州为中山府,治所为安喜(今河北定县)。④宋朝时期的香山县;民国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民国政府将其改为中山县,今为广东中山市,孙中山故里在中山市南部的翠亨村。
东莞郡:西汉时期有东莞县,治所在今山东沂水。东汉末建安初年(丙子,公元196年),分琅琊郡、齐郡置城阳郡,治所在今山东省沂水县东北,领八县。晋朝晋武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改置为东莞郡,置于晋陵(今江苏常州)东南一带,南北朝时期的南齐末年废黜,其时辖地在今山东临朐、沂水、蒙阳、沂源、莒县一带。今广东省东莞市建制置于唐朝,后世所称“东莞”皆指广东沿海的东莞。
汝南郡:西汉高帝二年(前205年)始建汝南郡,郡治在上蔡,这里属平舆、宜春和安城三县所辖。至迟在文帝时,汝南郡已由陈郡析置。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属颍川郡。东汉时期汝南郡属于豫州刺史部 (治所今安徽亳州)。
昌黎郡:三国魏改辽东属国置,属幽州。治所在昌黎县(今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包括今天辽宁省锦州市、阜新市和朝阳市等地。 西晋改属平州。晋十六国太元五年(380年)前秦灭前燕,郡治所迁至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市),属营州。前秦还为平州治。后燕属平州。冯跋于东晋义熙五年(409年)灭后燕建北燕,都昌黎郡,北魏改为营州治。北齐废。
堂号
中山堂:以望立堂。
东莞堂:以望立堂。
此外兰姓的堂号还有平水堂等。
字辈
四川广元兰氏字辈:“秀文登仕芝庭明阳开天样德武安邦连科及弟永宗太平昌”
四川彭州兰氏字辈:“克光盛德昌明裕”
四川广安兰氏字辈:“大敦本宗 崇曾祥兆 必重明德 以之克绍”。
四川火井兰氏字辈:“道杰清春万,自桂阳美任,子文登应其,嘉肇锡树鸿,荣恒怡心庭”
四川凉山兰氏字辈:“文朝秀天庭程宗正顺发”。
四川自贡兰氏字辈:“世家中华 富贵永远 长发其祥”
四川南充兰氏一支字辈:"天芳大开 香盈庭阶 为国祥瑞 恩荣自来"。
四川兰氏一支字辈:“福通永发明寿禄增昌泰”。
四川仪陇马鞍字辈:“稳重君子南,军国然已美,正直常发祥,高大七元道,富贵传家宝,必定响英豪”。
湖北宜昌兰氏字辈:“家泽长茂道德永昌学成有用万世流(禄)芳(双)”。
重庆涪陵兰氏字辈:“清方永远华太国民安事为登经榜富贵得九成”。
湖南土家族、瑶族兰氏字辈:“宗支立万世美”。
湖南浏阳兰氏字辈:“仲育英奇祠琏德柯佳香”。
湖南岳阳湘阴兰氏字辈:“始水流宗开,拾得佑仁财”。
安徽阜阳兰氏字辈:“广凤永云……”
河北冀州兰氏字辈:“明清凤文生世再平安”。
贵州兰氏一支字辈:“天世玉从金应红朝国明荣华中之梦四在正常春”。
山东泰安兰氏字辈:“炳培毓茂 永盛传继光庆”
兰氏一支字辈:“学成明显……”
兰氏一支字辈:“福通永发明寿”。
河南平顶山兰氏字辈: “光庭泽国,树德立仁,根深叶茂,万世永昌”。
陕西安康兰氏字辈: “正国传加远,宗功世泽长,朝廷文学顺,中厚自云昌”。
【楹联典故】
七言通用联
北泉御史声威壮;
浙派殿军品位高。
——佚名撰兰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明朝进士蓝田,号北泉,山东即墨人,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性耿直,对不法之事则直言纠劾,声震一时,有《北泉集》;下联:明朝末年进士兰瑛,擅山水,早年风格秀润,后漫游各地,风格变为雄奇苍老。又工人物、花鸟、兰竹,骨力峭劲,各具意态。世人称他“浙派殿军”。
八言通用联
吟咏铿锵,骚人望重;
文章气节,夫子名尊。
——佚名撰兰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是:明朝末年画家兰元威的室典;下联指:宋朝进士兰奎,官博士,受诏校于福州,以文章气节名,学界称他“兰夫子”。
【兰氏宗祠】
北淤兰氏宗祠
兰氏宗祠位于衢州市航埠镇北淤二村。初建于明崇祯年间,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重建后厅、正厅,清咸丰七年(1857年)重修。占地面积553平方米。坐北朝南。共三进,依次为前厅、天井及两厢、正厅、天井和两厢、后楼。前厅前廊为三重檐歇山顶,廊后一屏风与厅隔开,屏风后一戏台。正厅面阔三间,通面宽11.67米,通进深8.1米,硬山顶。明间缝七架前后双步,次间穿斗式,月梁断面矩形略外弧,柱头卷杀,形柱础,三合土墁地。后楼为明崇祯年间建,明间缝五架梁前后双步,次间穿斗式,楼栅下有平身科。形柱础,三合土墁地。兰氏宗祠系付款畲族祠堂,其建筑布局及结构与汉族祠堂已无大的区别,但其内部木雕装饰的内容具明显的民族特征。
【典故轶事】
兰茂(1397—1470年),字廷秀,号止庵,外号和光道人、洞天风月子、玄壶子等,云南省嵩明县杨林人,祖籍河南洛阳。明代医药家、音韵学家、诗人、教育家、理学宗匠。生性聪颖,勤奋好学,少通经史,旁及诸子百家,终身隐居杨林乡里,采药行医,潜心著述,设馆授徒,人称"小圣"。
兰茂的著述很多,可存世之作却不多。兰茂辞世40年,明正德《云南志》记述兰茂著有《玄壶集》等十九种书;这份兰茂著述一览表记述的有关书目,也有二十多种。流传至今的只有《韵略易通》、《滇南本草》、《医门揽要》、《玄壶集》、《信天风月通玄记》和170多首诗作。
奇人治怪病
奇人治怪病,说的是嵩明太守得了肥胖病,向兰茂求治。兰茂为他开出两方:一方为“谷皮汤”,是减肥良药;一方为“气方”。太守不知何为“气方”,于是兰茂列数太守鱼肉百姓的种种劣迹,气得太守七窍生烟、口吐黑血、昏厥过去。醒来后自省良久,从此剑行积德,每天喝“谷皮汤”,肥胖病渐渐好了。
锦囊妙计破麓川
正统14年(1467年),兵部尚书王骥奉命亲率十万大军前往麓川征讨土司思任发叛军。因不谙边地山形路势,加之兵将水土不服,士气不振,两征麓 川,皆师出无名。到三征麓川时,由于谨遵兰茂“若要麓川破,船往山上过”的锦囊妙计而行,果然大获全胜。由此,兰茂成了军事家,并撰有《安边策条》这样的军事文著。
师生情谊
有一年腊月三十,可兰茂家中却揭不开锅。兰妻着急,问这年怎么过?兰茂正伏案著书,随口答到:“这年嘛,自然而然不就过去了?”可是家中无柴无米,这自然而然,怎么“然”得过去呢?兰茂的学生们知道兰茂已经把家中的柴米接济了困难的学生,于是就相约凑了些柴、米、肉和酒,上门给老师和师母拜年。一位学生对兰妻说:“师母,这年不是就‘然’过去了吗?”
兰仙人
八仙知道兰茂在民间做了很多善事,认为他已经“功德圆满,可以成仙”。于是就让汉钟离倒骑着马来到杨林玄天观,引得一群学童围观,兰茂也大呼“危险!”汉钟离对兰茂说:“你出主意让人家去打麓川,伤害了多少性命。玉帝要是降罪于你,那才危险呢!”兰茂知此人不是凡人,请求指点。汉钟离说:“你既知悔过,就能化险为夷”。说罢用马鞭在兰茂肩上点了一下,就一阵风不见了。原来汉钟离见兰茂舍不下教书讲学的事,杨林人也离不开兰茂,就临时改了主意,不忍心将兰茂收为天仙,就把他点成了地仙。
【家训格言】
《兰氏家训》
天高地厚君恩重,祖德宗功师范长。凡我蓝氏后裔子孙,须知报本。孝第忠信,礼义廉耻为八德,我族子孙应该以之规范自己的德行。父诏其子,兄勉其弟。勿以富凌贫,勿以强欺弱。对本家族有益之事,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使其步趋有所规范,举动有所瞻依,士农工商各有其职。敦厚和睦,功成名就。有卓越之才者,大展才华,报效国家。功在于民,德垂后裔。为蓝氏族谱增添芬芳灿漫之一页,以达耀祖光宗,光前裕后。但愿我蓝氏后裔子孙能够做到:自强不息严于律己,厚德载物宽于待人,奋发图强为国为民,光宗耀祖世代传名。祖宗荫佑尔等子孙繁昌,家道兴隆,百世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