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赣娄氏起源及历史

赣娄姓图腾_赣娄氏图腾

赣娄姓图腾(赣娄氏图腾)

  赣娄姓是中华古老复姓之一,赣娄,读音作gòng lóu(ㄍㄨㄥˋ ㄌㄡˊ),亦可读作gàn lóu(ㄍㄢˋ ㄌㄡˊ)。一是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齐国隐士赣娄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二是出自古寒国的后裔干(邗)国人后代居住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赣娄氏为中国稀少姓氏,部分赣娄氏简化为赣氏、娄氏。

【得姓始祖】

  赣娄子:西周时齐国隐士。《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周赣娄子”,乃齐之隐士,著书,有《赣娄子》五篇,一作“贡娄”。在赣娄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名为姓氏者,称赣娄氏、或黔娄氏、或贡娄氏,读音作gòng lóu(ㄍㄨㄥˋㄌㄡˊ)。姜姓赣氏族人大多尊奉赣娄子为得姓始祖。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姜姓,出自西周时期齐国隐士赣娄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宋朝学者邵思在《姓解》第三卷中记载:“赣娄,<汉书·艺文志>:齐有隐士赣娄子,著书五篇。”史籍《通志·氏族略》中也记载:周有赣娄子。

  赣娄子,在典籍《广韵》、史籍《汉书》、《高士传》中皆称作“黔娄子”,史书中都记载他修身清节,埋志于著,不求进诸侯。在他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名为姓氏者,称赣娄氏、或黔娄氏、或贡娄氏,读音作gòng lóu(ㄍㄨㄥˋㄌㄡˊ)。后有人省文简化为赣氏、黔氏、贡氏娄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姜姓赣氏族人大多尊奉赣娄子为得姓始祖。该支由赣娄氏、或黔娄氏、或贡娄氏分衍的单姓赣氏、黔氏、贡氏,正确读音皆作gòng(ㄍㄨㄥ)。

  按:

  要注意的是,在典籍《广韵·去声十九》侯娄字注:引《汉艺文志》有《赣娄子》著书,黔作赣,与今《汉志》文异。

  也就是说,在一部正典史籍中,将赣娄子记载为黔娄子。

  例如,著名汉朝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记载:“<黔娄子>四篇。齐隐士,守道不诎,威王下之。”

  再如,著名西晋学者皇甫谧在《高士传》中也记载:“黔娄子,齐人也。修身清节,不求进诸侯。鲁恭公闻其贤,使致礼赐粟三十钟,欲以为相,辞不受。齐王又礼之以黄金百斤,聘以为卿,又不受。著书四篇,号<黔娄子>,终身不屈以寿终。著书四篇,号《黔娄子》,终身不屈以寿终。”

  那么,到底是赣娄子?还是黔娄子?实际上,在古代“赣”与“黔”、“贡”音近可通,三字通假可互用。例如在古籍《战国楚竹书㈣·曹沫之陈》之古简61与简53下拼合后连读为“勇者喜之,巟者悔之,万民赣(黔)首皆欲或之。”这些楚简句式整齐,文意通顺。

  因此,黔娄子实际上指的就是赣娄子。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古寒国的后裔干国(邗国)人后代居住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远古时期的黄帝联盟中有个寒部落,其酋寒哀曾为黄帝驾御马车,为寒氏一族的始祖。

  在古代,“寒”字“干”字义通,“寒哀”又称“干类”。黄、寒两族通婚,寒氏嫁女于黄帝之子青阳,生子少皋。夏朝时期,寒浞被伯明氏所逐,投靠东夷族的后羿为相。但寒浞“行媚于内,取贿于外,愚弄其民”,乘后羿毫无防备,用大木棒杀了后羿,夺了权,强娶了后羿的妻子,还生了两个儿子,并封自己的长子寒浇于过邑(今山东掖县),封次子寒豷于戈邑(今江苏连云港)。

  后来夏朝中兴,少康灭浇于过邑,少康之子后杼又灭豷于戈邑。从此寒人分为干、戈两族。干即盾,可见寒部落勇武及精于制造干戈的技术。今山东省的潍县,远古时期就叫“寒亭”,即当年古寒国所在。

  寒国被夏王朝灭亡后,族人南迁,故而史籍《郡望百家姓》上记载:“干姓望出颖川郡”。史籍《姓氏考略》上也记载:“干氏望出荥阳、颖川。”到了商朝时期,寒人(干人)因其人善制盾、用盾,又擅长于干栏建筑,故以“干”为国,是商王朝的属国,并以“干”为姓氏,称干氏,世代相传至今。至商朝末期,寒人(干人)迁至徐州、江西一带,徐州至今还有称作“寒山”之地,其以东有赣榆县,紧靠江西赣江。

  周王朝中叶以后,古干国由徐州南迁到临淮,史书记载:“干,国,在临淮,出宝剑。盖为莫邪,洞鄂之形也。”寒人(干人)立国于临淮,居有定所,故其后人加“邑”偏旁作“邗”字。临淮即邗,就是今江苏省泗洪市地区。春秋时期,诸侯国争战不已,干国(邗国)再度南迁到今江苏省扬州市一带,后为吴国所灭。历史上的吴、干之战相当残酷,据史书记载:“昔者吴、干战,未龀者不得入军门。国子摘其齿,遂入,为干国多……”就是说为了参加抗吴的战争,许多干国(邗国)年幼者提前凿齿以表成年,好去参加战斗。

  干国(邗国)被吴国灭亡后,干人(邗人)有些迁徙并入宋国,有些则被融入吴国,称干吴人。到了春秋末期,越国句践灭了吴国,干吴人被融入越过,转称为干越人。还有一些干人(邗人)未与越国人结合,而是独自在赣水流域生息繁衍,世居枭阳一带地区(今江西鄱阳),枭阳当地有山,生活有狒狒,而狒狒就被古人通称为“枭阳”。这些拒不服从于越人的干人(邗人)体格高大、魁梧,也被时人称为赣巨人,“赣巨人”也影指枭阳,即狒狒,表示其荒蛮。

  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将不太险峻的山称作“娄”,因此也称生活在枭阳地区的些干人(邗人)为赣娄氏,读音作gàn lóu(ㄍㄢˋㄌㄡˊ)。赣娄氏后有省文简化为赣氏、娄氏者。

  源流三

  源于风姓,出自伏羲氏所建赣巨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盘古,中国古代传说时期开天辟地的神。盘古最早见于三国时徐整着的《三五历纪》。其后,题为梁任昉撰的《述异记》称盘古身体化为天地各物。《五运历年纪》及《古小说钩沉》辑的《玄中记》亦有类似记载。

  根据这些记载,天地原本浑沌得象一个鸡蛋,盘古生在其中,过了一万八千岁,然后天地开辟,阳清者(蛋清部分)形成了天,阴浊者(蛋黄部分)形成了地。随着天的增高,地的增厚,盘古也一天天增加身体长度。最后他的头和四肢变成五岳,血液和眼泪变成江河,眼睛变成日月,毛发变成草木。他嘘气变为风雨,声音变为雷霆,目光变为闪电;他睁眼是白天,闭目是晚上;开口为春夏,闭口为秋冬;高兴为晴天,生气为阴天……等等。《述异记》并指出,上述有关盘古的传说,或出于古说,或产生于秦汉或盛行于吴越之地,或为先儒之说;而古人为了纪念他,在南海建有盘古墓,在桂林建有盘古庙。《三五历纪》并说明盘古之后才出现三皇。

  在记载中原神话故事的古籍《山海经》中,有类似的身体各部分化为大地各物的神话,如《海外北经》中有神为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息为风,身长千里。”《大荒北经》中记载:“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类似盘古神话的原型,不过其名为烛阴或烛龙。而在《天问》中,烛龙是能照射太阳照射不到的地方的神。可能在故事传说形成过程中,受了南方盘瓠神话影响,烛阴或烛龙之名才变为盘古。

  盘古氏又称燧人氏、汤古氏。盘古氏化作山、地、河、海、日、月、星、草、木、风、雨、雷、电等等后,其子伏羲氏代之为帝。伏羲氏建立了高阳国,又称“高唐国”、“高汤国”、“枭阳国”、“震旦国”、“大旦国”、“靼靼国”、“赣巨国”。《帝王世纪》曰:“燧人氏没,庖羲氏代之,继天而王,首德于木,为百王先,帝出于震,未有所困,故位在东方,主春,向日之明,是称太昊,都陈”。因伏羲始创炮食以变茹腥之食,所以又称庖羲。伏羲之德向日出的太阳,所创日历的第一天称作“元旦”。

  伏羲氏之子叫十日,《海外东经》中记载:“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十日”二字组合起来为“早”,早临水而居,故而又称“氵早”,就是“湯”的原始象形字。所以,十日这一支部族以“汤(湯)”为姓氏,称汤氏。在以后的分衍的过程中,汤氏又分衍出许许多多的姓氏,其中就有赣娄氏,读音作gàn lóu(ㄍㄢˋㄌㄡˊ),出自赣巨国。赣娄氏后有省文简化为赣氏、娄氏者。

  十日部族的后裔创建了日升国、日逐国、日平旦国、日本国、日南国、汤加国、朝鲜国、韩雁国、夸父国、九黎国、颛顼国、貊国、陶唐国、赣巨国、大夏国、商殷国、祝融国、南蛮国、契丹国、鞑妲国、赤狄国、枭阳国、九苗国、乃蛮国、昆吾国、匈奴国、少昊国、章国等诸多国家,皆为崇拜太阳之国,统称崇日族。崇日族称“太阳为父”,称“月亮为母”。

  按:

  本书疑认第二渊源与第三渊源实为同一渊源,但中间缺少相关世系的历史记载,因此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迁徙分布】

  (暂缺)

【郡望堂号】

  郡望

  鲁 郡:亦称鲁国、鲁国郡、东鲁郡。西汉朝初期,汉高祖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以及晋朝时期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政权又改其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也有个鲁州鲁郡,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治所在兖州。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虽然辖有曲阜,治所亦在兖州,而将原鲁国郡治迁至今山东省的滋县(今山东德州陵县滋镇)。

  广平郡:汉景帝刘启中元元年(壬辰,公元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是由邯郸郡分置,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区,后改为广平国。东汉时期废其郡并入巨鹿郡。三国时期曹魏明帝曹睿太和元年(丁未,公元227年)复置广平郡,辖境有所扩大。广平郡在隋朝文帝杨坚开皇初年(壬寅,公元582年)被废黜。

  颖川郡:夏王朝建立后,许地是夏王朝活动的中心区域,夏启建都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今河南禹州三峰山东麓)。殷商时期许地分布的诸侯国和部落有历(今河南禹州),有熊氏(今河南长葛),昆吾(今河南许昌),康(今河南禹州)。春秋、战国时期许地先后为郑、楚所据。分属韩、魏、楚。战国末期秦国灭韩国后,以所得韩地于秦王赢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颍川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州)。之所以名为颖川郡,是因为有一条河,名为颖水,其上游支系流经郡中大部分地区。郡治设在阳翟(今河南禹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县、登封市、宝丰县以东,尉氏县、郾城县以西,密县以南,叶县、舞阳市以北一带的广大地区。西汉高祖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析许县,置颍阴县(今河南许昌魏都区)。许县、颍阴县、阳翟县、长社县(今河南长葛老城)、鄢陵县(今河南鄢陵彭店乡古城村)、襄城县均属颍川郡。三国时期,曹魏称颍川郡,属豫州,许昌县、颍阴县、鄢陵县、长社县等皆属颍川郡。许昌为曹魏五都之一,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以“汉亡于许,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县。南朝宋永初二年(辛酉,公元421年),置许昌郡(今河南许昌张潘故城)。南朝宋景平元年(癸亥,公元423年),许昌郡城被北魏大将周几夷为平地,其地为北魏所据。北魏置颍川郡,治长社(今河南长葛老城)。西魏置许昌郡(今河南长葛老城)。东魏天平元年(甲寅,公元534年)改为颍州。东魏武定七年(己巳,公元549年)改颍州为郑州,治移颍阴(今河南许昌魏都区),领阳翟、颍川、许昌三郡。北齐将颍阴县并入长社,以长社为颍川郡治。北周大定元年(辛丑,公元581年)改郑州为许州,治长社(今河南许昌魏都区)。隋晁时期改许州为颍川郡,辖十四县,颍川(今河南禹州)、长葛、许昌、隐强(今河南鄢陵陶城)、鄢陵、襄城诸县属之。唐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颍川郡为许州,鄢陵、长葛、阳翟、许昌诸县属许州。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许州改称颍川郡,属河南道。长社(今河南许昌魏都区)、长葛、阳翟、许昌、鄢陵诸县属颍川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称许州。北宋初,许州,隶京西路。宋元丰三年(庚申,公元1080年),升许州为颍昌府,隶京西北路。宋大观四年(庚寅,公元1110年)称许州,隶京西北路。到了元朝时期,许昌仍为州,长社、长葛、襄城县属之。鄢陵属开封府。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废长社县,并入许州,领4县,长葛、襄城属之。许州、钧州均隶开封府。明万历三年(乙亥,公元1575年)钧州改为禹州。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将禹州改为均平府。清朝初期,许州、禹州属河南省。清雍正二年(甲辰,公元1724年)许州升为直隶州,长葛属之。鄢陵属开封府。清雍正十三年(乙卯,公元1735年)许州升为许州府,临颍、郾城、襄城、长葛、密县(今河南新密)、新郑属之。许州府、开封府均隶河南省。中华民国成立后,许州改为许昌县,改禹州为禹县,与长葛县均属河南省豫东道。鄢陵县直属河南省。民国十五年(丙寅,公元1926年),废道为区,许昌为河南省第二行政区,治许昌(今河南许昌魏都区)。长葛、禹县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治所郑县(今河南郑州),鄢陵则直属河南省。

  浔阳郡:西晋永兴元年置浔阳郡,治所在浔阳(今江西九江)。唐朝时期改九江郡为江洲,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河阳郡,至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又复为江洲。

  枭阳郡:即今江西省的鄱阳县。鄱阳古称枭阳、番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始建番县,属九江郡。西汉因治番水北,名番阳。东汉改为鄱阳。隋为饶州治。元为饶州路治。明清为饶州府治。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5月1日解放,先后隶属鄱阳专区、浮梁专区。1952年交入上饶专区。1957年改称为波阳,2003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鄱阳县名。

  荥阳郡:秦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原阳市。西汉时期辖地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部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三年(壬戌,公元242年)分河南郡置郡,改治所至河南省荥阳县,其时辖地今河南省黄河南部、荥阳县至朱仙镇一带,包括今开封市、郑州市在内的八县。北魏时期移治到今荥阳县。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改为成皋郡。隋、唐两朝均为郑州荥阳郡。

  堂号

  鲁国堂:以望立堂,亦称鲁郡堂、东鲁堂。

  广平堂:以望立堂。

  颖川堂:以望立堂。

  浔阳堂:以望立堂。

  枭阳堂:以望立堂。

  荥阳堂:以望立堂。

  字辈

  (暂缺)

【楹联典故】

  (暂缺)

补充纠错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